工厂化高密度养鱼溶氧系统及高密度养鱼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87321发布日期:2023-09-01 08:5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工厂化高密度养鱼溶氧系统及高密度养鱼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水产养鱼设施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是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高密度水产养殖最主要的是受到水体溶解氧(即溶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的制约。鱼的正常生长需要的水体溶氧值在7-8之间,在一般情况下,既使养鱼水质达到了7-8的溶氧值,由于高密度鱼的耗氧,水体的溶氧值快速下降,如果下降到2-3,鱼群就会停止生长,再下降就会导致鱼群缺氧而死亡。水体溶氧值的下降导致有毒,有机物质在水体中产生氨氮亚盐,有害物质无法降解,厌氧有害微生物活跃,水质变坏。所以,必须采取人工增氧的方式来提高水体溶氧值。现有技术主要采取微孔式、水车式、涌浪式等几种增氧机增氧,焦宝玉等在《池塘养殖中不同机械增氧技术的组合及效果验证》(淡水渔业,第4卷第5期,2016.9)记载:涌浪式增氧机适合在晴天下午使用3~6h,可有效提升周边20 m范围内底层水体的溶氧水平;投食前后半小时开启和关闭微孔式、水车式增氧机,可提升投食期间投饵区溶氧水平1~2 mg/l,保证鱼群的进食效果;夜间搭配使用微孔式和低功率叶轮式增氧机增氧,可使微孔区域底层水体溶氧比不增氧状态高出1mg/l以上。此种增氧方式增氧效果差,无法满足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需要。现在出现了一种工厂化养鱼系统,如图8所示,设有氧气锥体,氧气从氧气锥体的上方接入,由水泵从鱼池把水抽进氧气锥体,氧气锥体里放有生化球,氧气通过氧气锥体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氧水,通过溶氧水输送管注入鱼池,来提高鱼池水的含氧量,达到增加养殖密度的目的。本技术人从事高密度水产养殖多年,发现采用现有增氧设施采用纯氧也只能增加4-5个点的溶氧值,即溶氧水的溶氧量在14mg/l左右,每立方米水体产鱼在35公斤/m3左右,并且消耗氧气严重,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也有学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如熊志强的《面向工厂化淡水养殖的压力式增氧系统设计》(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6),此研究“以空气作为气源制备溶氧水,只能间歇式工作,初步选取制备的水的溶氧量要求为18mg/l以上,按每小时提供4批次共1000 l水计算,能提供的溶氧量为18000 mg,可将容积为5m3(5000 l)鱼池的溶氧量提升3.6 mg/l。度电增氧量为40040.91mg/(kw-h)”。此实验不仅提供的溶氧水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而且,系统复杂,用电设备就达3.5wk,耗电严重,在生产中无法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能显著增加养鱼水体溶氧值,大幅度提高工厂化养鱼密度和产量,且耗氧气量低,用电量量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工厂化高密度养鱼溶氧系统及高密度养鱼方法。

2、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是:工厂化高密度养鱼溶氧系统,包括鱼池、氧气锥体,控制器,在氧气锥体内放有生化球,在氧气锥体的下部与鱼池之间设有溶氧水输出管,其特殊之处在于:在鱼池中设有溶氧泵,溶氧泵的出水口通过溶氧水输进管与氧气锥体的进水口相连,在鱼池的底部设有与溶氧水输出管相通的溶氧水沉管,溶氧水沉管设为圆环形,在圆环形溶氧水沉管的外侧成切线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溶氧水喷管,所述溶氧泵,设有泵体,在泵体内设有电机、在泵体的下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抽水叶轮,在泵体的底部设有进水罩,在所述进水罩的底部设有喷氧环,所述喷氧环与氧气管连通。

3、在优选方案中,在鱼池的侧壁上设有与控制器进行信号连接的溶氧水检测探头。

4、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溶氧水沉管与鱼池底面的距离s可以为15cm-30cm,优选20cm-25cm。

5、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喷氧环为1-3个。

6、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喷氧环可以密布有0.01-0.06mm微孔。

7、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喷氧环可以采用纳米微孔气暴管。

8、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二是:采用工厂化养鱼系统的高密度养鱼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a、选种消毒:选择健康、重量均匀的鱼种,鱼种在进鱼池前按每立方米投入新鲜大蒜浆18-25g,对鱼种进行消毒、杀菌;

10、b、调节ph值:将鱼池注满水,对酸性水质,用生石灰或苏打调ph7-8;

11、c、鱼池肥水:按每100吨水加入450-550ml乳酸菌、光合菌、芽孢杆菌调节水质,培养微生物,增加水体营养,培养有益菌;

12、d、鱼池增氧:开启溶氧泵,启动养鱼系统内循环,氧气流量控制在1l/min,使鱼池中的溶氧值最低维持在7-8mg/l;

13、e、投放鱼苗:在肥水一个星期后投入鱼种;

14、f、鱼苗训食:在投放鱼苗3-4天后开始训食,每天按鱼苗总重量的0.1-0.2%投放蛋白鱼食,连续投放一个星期;

15、g、饲料投喂:在鱼苗训食一个星期后,开始投喂饲料,先每天按鱼苗总重量的0.8-1.2%投放,随着鱼的增长和水温的提高,投喂量逐步增加至鱼苗总重量的1.8-2.2%,当水温超过20℃以上时,投喂量加至鱼苗总重量的2.8-3.3%,每天投喂2-3次;

16、h、疾病预防:每14-16天喂一次药,早上喂肠道药,晚上喂护肝药;

17、i、清洁水质:在鱼快速生长期,每天对鱼池排底污,在每次投喂饲料后的2小时后排底污,并对鱼池水体悬浮物用微粒机过滤处理干净,每星期利用小苏打、生石灰调鱼池水质,使ph7-8;

18、j、后期增氧: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随着鱼的单体重量的快速增加,鱼的耗氧量显著增加,溶氧系统24小时开启,使进入鱼池6中溶氧水的溶氧值至少20mg/l,确保鱼池在鱼群快速生长的大耗氧量情况下的水体溶氧值不低于8 mg/l,直至鱼池出鱼。

19、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选种消毒,鱼种在进鱼池前按每立方米投入新鲜大蒜浆20g,对鱼种进行消毒、杀菌。

20、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鱼池肥水:按每100吨水加入500ml乳酸菌、光合菌、芽孢杆菌。

21、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投放鱼苗:养殖鲈鱼每立方米放100尾,养殖草鱼每立方米放15尾1公斤左右的鱼种,同时每池制投放花鲢5尾,白鲢5尾,鲫鱼20尾,鲤鱼5尾。

22、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疾病预防:每15天喂一次药。

23、在优选方案中,所述肠道消炎药,按每吨饲料加入乳酸菌、丁酸苏菌2公斤配制。

24、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护肝药,按每吨饲料加3公斤由等量的板兰根、黄芪、黄柏、金银花药粉配制而成。

25、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饲料投喂:先每天按鱼苗总重量的1%投放,随着鱼的增长和水温的提高,投喂量逐步增加至鱼苗总重量的2%,当水温超过20℃以上时,投喂量加至鱼苗总重量的3%。

26、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后期增氧步骤中,氧气流量控制在2-3l/min。

27、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氧气通过喷氧环得到充分雾化后,随溶氧泵的吸水经抽水叶轮的高速搅拌与挤压,充分与水混合溶解成初级溶氧水,然后输送到氧气锥体内进行第二次溶氧成使用溶氧水,通过两次溶氧,能让氧气充分溶入到水中,能使进入鱼池的溶氧水的溶氧值达到20以上;由于溶氧水输出管接有溶氧水沉管,溶氧水沉管深入鱼池水面的中下部,能避免溶氧机出来的溶氧水与空气接触导致溶氧水中的部分单质氧分子与水分离还原成氧气逃逸,减少氧气消耗,使鱼池中水体的溶氧值长期处在8 mg/l以上,确保鱼池高密度鱼群快速生长所需氧气。并且溶氧水沉管在喷溶氧水时能推动鱼池水体流动,引导鱼群有序运动。通过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实现了单个鱼池(直径10米,水深1.25m)产鱼高达9200kg的高密度养殖业绩,且平均每公斤鱼耗氧低至0.357公斤,每公斤鱼耗氧成本在0.5元左右,实现了低成本工厂化高密度高产养殖,大大超出了业内专家的预期,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易于推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