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深松耕粉碎松土机动力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47659发布日期:2023-06-27 21:5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深松耕粉碎松土机动力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深耕松土机,具体涉及一种浮动深松耕粉碎松土机动力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1、深耕松土是利用设备对土壤进行深耕粉碎,深耕松土后不会乱土层,深耕松土后能扩充土壤的养分、水分和氧气,提高产能。现有的深松耕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拖拉机带动深耕粉碎松土头,一种是通过新研发的行走机械带动深耕粉碎松土箱,这种机械主要包括行走机构、机架、驾驶室、动力系统和深耕粉碎松土装置。

2、在中国申请号为202011597391.1,公布日为2021.3.1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深耕粉碎松土机,包括前牵引装置、连接机构、后浮动油箱;前牵引装置通过连接机构与后浮动油箱连接,连接机构包括前连接块、后连接块、关节轴承和液压缸连接机构;前连接装置的一端与前牵引装置固定连接,连接装置的另一端铰接在关节轴承上,在关节轴承上穿过有铰接轴,后连接块一端铰接在铰接轴上,后连接块另一端固定连接后浮动油箱。

3、该松土机的前牵引装置与前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前牵引装置与前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处受力时容易断裂;后浮动油箱与后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前连接块与后连接块之间铰接,且后连接块只能相对前连接块左右转动;沿铰接轴的轴向方向,后连接块相对前连接块是固定的,后连接块相对前牵引装置是固定的;松土机在高低不平的路面行走时,由于前牵引装置与后浮动油箱的水平高度不同;进而会导致前牵引装置与后浮动油箱之间的连接断开。

4、且如上述的专利文献相似的现有技术,该种结构中行走摆动组件的行走摆动架与承重轮的连接,仅仅是承重轮与行走摆动架的两端连接,在耕刀进行松土过程中,由于松土机的载荷不同,会对承重轮产生不同程度的载荷作用,这样容易使得承重轮承受载荷过大,从而影响行走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动深松耕粉碎松土机动力牵引装置,第一铰接座与连接座活动连接;通过第一铰接座相对连接座转动消耗第一铰接座与连接座的连接处受力产生的能量,降低连接座与转向件损坏的风险,且在松土机行走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承载纵向载荷,便于行走作业。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动深松耕粉碎松土机动力牵引装置,包括松土机机架和行走装置,所述松土机机架包括机架本体和转向件,在机架本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座,转向件包括转向支架,在转向支架的一侧设有前连接块,在转向支架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与连接座通过连接柱活动连接;沿机架的高度方向,转向件相对机架转动设置;所述前连接块远离转向支架的一端铰接有后连接块,在机架本体的两侧和后连接块上设有固定轴;设置固定轴用于安装行走装置。

3、以上设置,机架用于承载前牵引装置,前连接块与用于承载后浮动油箱的后连接块铰接;当前牵引装置与后浮动油箱的水平高度不同时;通过第一铰接座与连接座活动连接,进而前连接块与机架之间活动连接;进而使得后浮动油箱相对前牵引装置沿机架的高度方向转动;通过第一铰接座相对连接座转动消耗第一铰接座与连接座的连接处受力产生的能量,降低连接座与转向件损坏的风险;进而使得机架与前连接块的连接、机架与后浮动油箱的连接不容易断开。

4、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支架、行走驱动组件和行走摆动组件,所述行走支架的中部设置有与固定轴相匹配的通孔,固定轴穿过通孔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轴相匹配的锁紧装置,所述行走驱动组件包括行走履带、行走驱动轮和两个行走从动轮,所述行走摆动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的行走摆动架和承重轮,行走摆动架的顶端铰接在行走支架底部,行走摆动架的底端两侧分布设置有承重轮,行走履带套在行走驱动轮、行走从动轮以及承重轮上。

5、以上设置,通过在行走支架上设置通孔,使得行走装置穿过通孔套接在机架本体的两侧和后连接块上的固定轴上并通过锁紧装置进行锁紧固定,从而可以将行走装置固定在松土机机架上,然后通过行走装置驱动松土机机架行走;同时通过行走驱动轮转动带动履带以及行走从动轮运动,而行走摆动组件在履带的带动下承重轮在行走摆动架上摆动,在松土机行走过程中,在行走装置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行走支架上之后,通过行走摆动组件的摆动,在遇到突然变高的地面,行走摆动组件向上摆动,防止由于不存在行走摆动组件的情况下,在受到向上摆动的力时,会将向上的力主要集中在行走装置与松土机锁紧装置上,从而导致锁紧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进而能够更好地承载纵向载荷,能够可靠平稳行走便于作业。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耳,第一铰接座设置在两连接耳之间;第一铰接座包括第一穿孔,第一穿孔贯穿第一铰接座设置;连接耳包括第二穿孔,连接柱穿设在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中;在连接座与第一铰接座之间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对第一铰接座的转动幅度进行限位。

7、以上设置,通过连接柱与连接耳、第一铰接座连接,结构简单。设置限位装置对第一铰接座的转动幅度进行限位,避免连接座与第一铰接座之间过度转动;同时当第一铰接座到达限位位置时,限位装置为第一铰接座提供支撑力,这样到达限位后连接座与第一铰接座之间的支撑效果好;刚性连接强度高。

8、进一步的,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件、限位安装孔和限位槽;限位槽设置在第一铰接座的两端;限位槽自第一铰接座端部表面向内凹陷设置,限位槽位于第一穿孔的一侧;限位安装孔设置在连接耳中,限位件穿设在限位安装孔中,且限位件的一端与连接耳固定连接;限位件的另一端伸入到限位槽内;限位槽顶部与限位槽底部之间的长度大于限位件顶面与限位件底面之间的长度,限位槽相对限位件活动设置。

9、以上设置,第一铰接座相对连接耳进行转动,限位件与连接耳固定连接,限位件对第一铰接座进行限位;设置尺寸不同的限位槽与限位件,使得第一铰接座能相对限位件进行转动;沿机架高度方向,转向件向上转动,当限位槽的顶部与限位件的顶面接触后,限位件对第一铰接座进行限位;沿机架高度方向,转向件向下转动,当限位槽的底部与限位件的底顶面接触后,限位件对第一铰接座进行限位;从而实现沿转向件的两个转动方向对转向件进行限位。

10、进一步的,连接耳与限位件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固定装置包括盖板和两个以上的连接件,盖板设置在连接耳的外侧,连接耳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孔,在限位件中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穿设在盖板的穿孔中,一连接件穿过一穿孔与第一连接孔连接,另一连接件穿过一穿孔与第二连接孔连接。

11、以上设置,通过固定装置同时连接限位件和连接耳,使得限位件与连接耳之间固定连接,结构简单。

12、进一步的,转向件还包括第二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设置在前连接块的上方。

13、以上设置,第二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都用于安装液压缸,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后浮动油箱连接,用于驱动后浮动油箱相对前牵引装置左右摆动。

14、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以及可拆卸螺栓,第一连接环的一端面与所述行走支架的一侧面贴合接触,第一连接环的另一端面与第二连接环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另一端面上设有与可拆卸螺栓相匹配的凹槽。以上设置,便于将锁紧装置套接在固定轴上,并通过可拆卸螺栓进行锁紧。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环半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环外环的半径,所述凹槽设置有两个以上,且均匀间隔分布设置在第二连接环的另一端面上,可拆卸螺栓的一端滑入凹槽,穿过固定轴的通孔后滑出凹槽,螺母与可拆卸螺栓进行配合进行锁紧。

16、以上设置,便于通过可拆卸螺栓穿过凹槽和通孔,同时通过与螺母配合进而完成对固定轴的锁紧,另外设置多个凹槽均与间隔分布,可以通过不同方向的进行锁紧,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第一连接环的外环要大于第二连接环的外环,从而使得与行走支架相连的第一连接环的接触面积大,而将第二连接环的外环大小小能使得能更好地通过可拆卸螺栓进行锁紧。

17、进一步的,行走摆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摆动板和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摆动架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与两个相对设置的摆动架固定连接,摆动板的中部高于两端,且摆动板的两端分别与承重轮转动连接,摆动板的中部通过通孔与行走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

18、以上设置,通过设置摆动板,且摆动板的中部高于两端,从而当承重轮收到地面的力时能使得承重轮在摆动板带动下进行摆动,另外连接杆能使得行走摆动组与行走履带接触时,具有更好地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9、进一步的,行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架的顶端,两个行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架的两侧,成三角形状设置。

20、以上设置,通过将行走驱动轮设置在行走支架的顶端,行走从动轮设置在行走支架的两侧,成三角形状设置,能够增大与地面的接触距离,更加便于行走。

21、进一步的,行走支架对应行走摆动组件的通孔位置设置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片和固定件,连接片上的一端设置有与摆动板中部的通孔对应的安装件,固定件沿着高度方向设置有固定孔,连接片的另一端插入到固定孔内,固定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固定件通过第一固定孔内设置螺栓将固定件固定在行走支架上,行走支架与摆动板中部的通孔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在与摆动板中部的通孔之间设置有轴套,安装件插入转轴内。

22、以上设置,通过转轴的连接实现摆动架的固定以及摆动连接,同时固定件上的第一固定孔方便连接装置的拆卸与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