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紫色珠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34602发布日期:2023-08-16 17:2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紫色珠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珍珠养殖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蓝紫色珠核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玻璃陨石。玻璃陨石是地外物体剧烈撞击地球时,地表靶物质熔融后快速凝结的天然玻璃。地表发现的玻璃陨石多呈块状,黑色到浅绿色,一般为厘米级大小,表面多具空气动力学熔蚀刻痕。并常具有撞击成因的结构构造特征。长期的研究证明,玻璃陨石在化学和结构特征上与地球火山玻璃具有明显的区别,不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2、玻璃陨石具有广泛而限定的地理分布,分布在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和佐治亚州的玻璃陨石称为北美群;分布在中欧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的莫尔达维河流域的玻璃陨石称为莫尔达维石群;分布在象牙海岸的玻璃陨石称为象牙海岸群;最大的一个玻璃陨石群是澳大利亚-东南亚玻璃陨石群,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半岛及我国的南部地区,分布面积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10%。

3、我国玻璃陨石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北海、钦州等地,属于澳大利亚-东南亚玻璃陨石群,大多呈黑色,俗称雷公墨。雷公墨具有迷人的成因、神奇的功效,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雷公墨日益受到市场青睐,已成为当今珠石玉石界的新宠。现有研究表明,玻璃陨石一般呈块状、不规则状、哑铃状、液滴状和纽扣状,比重为2.32~2.5g/mm3,折射率为1.48~1.52,且折射率值与sio2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大多数玻璃陨石发育流动构造,有异离体,焦石英和气孔,凹坑及各种刻蚀痕迹。

4、《(微)玻璃陨石研究进展》公开了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和化学类型,研究发信啊,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变化是有规律的,玻璃陨石中主要含有sio2,此外还含有较多的金属氧化物(al2o3,feo,mgo,cao,k2o,na2o,tio2),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诸如稀土元素镨(pr)、钕(nd)、铕(eu)、钆(gd)、铒(er)、铥(tm)、镱(yb)、镥(lu)、钇(y)等)。

5、中国海水珍珠,又称为南珠,是利用马氏珠母贝植核养殖的,分布于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南珠闻名遐迩。目前所用珠核大多是用淡水蚌壳制作的,大多为白色,培育的海水珍珠大多为白色系列。此外,中国专利《一种墨绿色珍珠的培育方法》公开了采用墨绿色雷公墨作为原料制作珠核,植入马氏珠母贝体内,适当控制育珠时间,使得珠核的墨绿色可以透过珍珠层显示出来,从而生产具有墨绿色的珍珠,然而现有的珍珠颜色仍然较少,颜色略显单调,如何制备各种不同颜色的珠核应用于珍珠养殖中,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紫色珠核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制备出的珠核具有蓝紫色颜色优点,采用此种珠核可以培育独特的蓝紫色珍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2、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所述蓝紫色珠核的制作方法制备获得的蓝紫色珠核。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4、一种蓝紫色珠核的制作方法,将黑色玻璃陨石制备成的黑色珠核升温至930~980℃,保温,再至室温降温,获得所述蓝紫色珠核。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紫色珠核的制作方法,通过对黑色珠核进行加热处理,可使得珠核由黑色变化成为蓝紫色,发明人发现,当加热处理的温度为900℃时,制备的黑色珠核的颜色虽有一定变化,但是并不明显;而当加热温度达到1000℃以上时,制备的珠核出现熔融态,外形变得不圆,进而难以在后续珍珠养殖中进行应用。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当加热温度在930~980℃时,制备的黑色珠核能够形成显著的蓝紫色,这是由于在此特定温度下,黑色玻璃陨石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了蓝紫色的产生。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珠核不仅具有蓝紫色颜色,光泽强等优点。而且可以为后续植核育珠培育蓝紫色珍珠提供珠核材料,可以培育独特的蓝紫色珍珠。能够丰富珍珠颜色品种,满足人民对特殊色泽珍珠的需求,促进我国珍珠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6、具体地,本发明中采用的黑色玻璃陨石可以为本领域常规采用的玻璃陨石,更具体而言,所述黑色玻璃陨石的外观为黑色的具有玻璃光泽的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微透明。其含有二氧化硅、一系列金属氧化物和稀土元素,所述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包括铁、镁、钙、钾、钠、钡、钴、铬、铯等金属元素和各种稀土元素(镨(pr)、钕(nd)、铕(eu)、钆(gd)、铒(er)、铥(tm)、镱(yb)、镥(lu)、钇(y)等等)。更具体地,本发明中的黑色玻璃陨石原料不仅可以使用成块的玻璃陨石,也可以使用玻璃陨石加工后剩余的玻璃陨石物料,进行物料的充分利用,节约玻璃陨石资源,节省成本。

7、具体地,在本发明中,黑色珠核升温的温度可以为930℃,935℃,940℃,945℃,950℃,955℃,960℃,965℃,970℃,975℃,980℃。本技术不限于此。

8、优选地,所述黑色珠核升温至940~960℃。发明人发现,当温度超过960℃后,珠核颜色不再出现显著变化,在此优选温度下,升温和保温时间更短,且能够节约浪费,降低制备成本。

9、优选地,所述保温的时间为20~30min。

10、优选地,所述黑色珠核在5~10min内从室温升温至940~960℃。在此优选升温速度下,所述黑色珠核能够更好地转变为蓝紫色珠核。

11、优选地,所述黑色玻璃陨石的摩氏硬度为5.0~5.5。

12、优选地,所述黑色玻璃陨石的密度为2.2~2.4g/cm3。

13、优选地,所述黑色玻璃陨石的块度≥20mm。

14、优选地,所述黑色珠核的制备过程包括抛光处理,所述抛光处理为:将磨圆的珠核放进震桶中,加入合成碳化硅和水,使震桶震动,制备获得所述黑色珠核。采用上述抛光处理制备获得的黑色珠核具有优异的镜面效果,具有光泽强的优点,能够满足人民对特殊色泽珍珠的需求。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抛光处理之前包括但不限于开石、出坯、倒棱、磨圆处理等前处理步骤。所述开石、出坯、倒棱、磨圆处理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处理工艺,并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的实现。

16、优选地,磨圆的珠核、合成碳化硅和水的体积比为1:1~1.5:2~2.5。在此优选比例下,具有更优异的抛光处理效果,制备获得的黑色珠核具有更优异的光泽和镜面效果。

17、进一步优选地,磨圆的珠核、合成碳化硅和水的体积比为1:1:2。

18、优选地,所述震动的时间为6~8h。

19、优选地,所述合成碳化硅的目数为600~1000目。

20、优选地,黑色珠核的升温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升温方式。更具体而言,可以采用箱式电炉对黑色珠核进行加热。

21、进一步地,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蓝紫色珠核的制作方法制备获得的蓝紫色珠核。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紫色珠核的制作方法,通过对黑色珠核进行加热处理,可使得珠核由黑色变化成为蓝紫色。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珠核不仅具有蓝紫色颜色,光泽强等优点。而且可以为后续植核育珠培育蓝紫色珍珠提供珠核材料,可以培育独特的蓝紫色珍珠。能够丰富珍珠颜色品种,满足人民对特殊色泽珍珠的需求,促进我国珍珠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