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坚果树的蝽类害虫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61161发布日期:2023-08-07 00:5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澳洲坚果树的蝽类害虫防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虫防治,具体是涉及澳洲坚果树的病害虫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1、澳洲坚果(拉丁学名:macadamia ternifolia f.muell.),别名:昆士兰栗、澳洲胡桃、夏威夷果、昆士兰果,其经济价值高,素来享有“干果之王”的誉称,深受市场大众喜欢。目前我国澳洲坚果种植区域覆盖了多个省市区,包括云南、广西、贵州、福建、中国台湾等。随着澳洲坚果树种植的推广,大面积种植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虫害问题,比如蝽类虫害。

2、蝽类昆虫属昆虫纲半翅目。主要特征:口器刺吸式,从头的前方伸出。不用时贴放在头胸的腹面。触角丝状或棒状。前翅半鞘翅,后翅膜翅。有些种类胸部有臭腺。澳洲坚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蝽类害虫主要有:茶翅蝽、麻皮蝽、丽盾蝽(苦楝蝽)、角盾蝽、稻绿蝽、黑竹缘蝽等。

3、蝽类害虫是澳洲坚果花、幼果期、成果期频发的虫害。花期受虫害影响坐果率,导致座果率低。幼果期受虫害会引起大量落果,即便小果能继续长大,但果仁已坏死,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商品果率低,给种植者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澳洲坚果花、幼果期是害虫防治的关键时期。但这些时期的虫害容易被忽视,当发现受害时已无法挽回损失,因此问题是非常严峻的。虫害防治也容易与其他生产措施相冲突,比如盛花期虫传花粉,难以开展喷药防治,果实彭大期受害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不打开果壳,难以发现虫害。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对蝽类害虫进行防治,对提高澳洲坚果的座果率和商品果率具有关键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澳洲坚果树的蝽类害虫防治方法,针对蝽类害虫不同时期的生理特性,以及对澳洲坚果树不同阶段侵害情况,采用物理防治结合化学防治的技术手段减少虫口的数量,减少和降低危害程度。特别是冬季采用立杆,遮阳网吸热诱导蝽类害虫躲暖的特性,进行集中诱捕灭杀,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省时省工的灭杀蝽类,有效减少次年的虫口数量,从而达到降低坏果率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澳洲坚果树的蝽类害虫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两方面:

4、(一)物理防治

5、(1)冬季防治:a.澳洲坚果采收后,清除果园的落叶、落果,清除园中及附近杂草,清除树干枯死组织并涂刷涂白剂,减少越冬虫源;

6、b.在果园向阳处立直杆,在直杆上捆绑遮阳网,利用蝽类冬季躲暖避寒的特性,诱导其进入遮阳网中,定期收集清理遮阳网内的蝽类,减少次年的虫口;

7、(2)日常种植期间人工捕杀,利用成虫在早晨和傍晚飞翔活动能力差的特点,进行人工捕杀;成虫产卵期,查找卵块摘除;

8、(二)化学防治

9、(1)澳洲坚果采收后,于10月初,在澳洲坚果树盘外30-50cm处,撒上1.6%氯虫·噻虫胺颗粒剂,用量500-600g/株,并和土壤拌匀;

10、(2)早春2月底,蝽类第一代成虫活动期,用90%敌百虫700倍液喷雾,喷施全树,以叶面滴水为准;

11、(3)3月上旬-4月上旬是澳洲坚果的花期,蜜蜂进场辅助授粉,期间停止使用药剂,避免药剂对蜜蜂产生药害,影响授粉座果;

12、(4)4中旬-5月上旬蝽类成虫盛发高峰期,对于蝽类若虫刚孵化群集在卵壳附近尚未分散时用2000~3000倍液药剂喷雾处理卵壳;

13、(5)4月中下旬花谢后开始直至6月中下旬的果实膨大期,澳洲坚果种壳木栓化前,采用药剂喷施澳洲坚果壳表面进行蝽类灭杀和保果,以果壳湿润为准,每隔15-20天1次。

14、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涂白剂配比为生石灰、水、食盐、矿物油、石硫合剂原液按10:30:1:1:1的配比配制,涂刷高度为根部到主干1.0-1.2m。

15、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冬季防治中直杆上捆绑上2-4层遮阳网,每层遮阳网之间间隔30-50cm,最底层遮阳网距离地面1m以上。蝽类是带翅膀的昆虫,喜欢飞行,但为了躲避天敌,人类等,不爱往太低处飞,且冬季光照时间短,且树的遮阴等因素,阳光照射通常在0.5m以上的位置,因此结合这两项因素,遮阳网捆绑在直杆1m以上的位置更合适。

16、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直杆高度为2.5-5.0m,采用不锈钢杆或竹竿,直杆直接埋于地下,或者用水泥固定。每亩澳洲坚果园设置4-6根直杆。

17、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可以在不锈钢直杆侧面焊接弯曲攀爬部件,便于人工攀爬捆绑遮阳网,特别是直杆高度4-5m的,捆绑遮阳网就需要借助外界工具,如果设置攀爬部件就更为方便。

18、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每隔3-10天定期取下遮阳网,收集清理遮阳网内聚集躲暖的蝽类,进行集中灭杀,有效减少次年交配的数量,从而减少来年的虫口数量。具体操作开始时每隔3天清理一次,连续3-4次后,每隔5天清理一次,连续2-3次后,每隔7-10天清理一次,到冬季12月份后,虫口就非常少了,不用再进行收集清理。因为捕杀多,虫口少,且部分蝽类虫口躲到别的地方藏身过冬了。

19、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物理防治的步骤(1)清除出来的落叶、落果以及杂草,结合积肥、堆肥的方式进行深埋堆肥。

20、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成虫盛发高峰期采用的药剂为溴氰菊酯或氯氰菊酯。

21、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化学防治过程的步骤(5)中的药剂采用10%阿维·甲氰乳油800-10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2000-3000倍液、海藻氨基酸1000液、0.0075%芸苔素内酯的2000倍液、1.6%胺鲜酯1000倍液和高工效通用助剂的1500-2000倍液的混合液,实现澳洲坚果的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阿维·甲氰乳油和氯虫苯甲酰胺主要是用于蝽类等害虫的防治的有效成分,高工效通用助剂是破坏害虫身体表面的蜡质,有利于有效成分渗透到害虫身体,从而灭杀害虫,起到提高防效的目的。海藻氨基酸主要是作为叶面肥的作用,提高果实对于养分的需求。因为花量大,座果量的增加,短期内对养分的需求增大。芸苔素内酯和胺鲜酯主要是作为植物激素调节剂,刺激果实的均匀生长,使得果实饱满。

22、本发明中采用的药剂均可从市场上购买得到。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采用物理防治结合化学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蝽类虫口的数量,从而降低次年蝽类害虫对澳洲坚果果实的虫害情况,提高座果率,降低坏果率,控制坏果率在5%以下,提高果实的商品性。

25、(2)本发明在冬季防治处理中,采取传统的清理果园,减少杂草、落叶等杂物的同时,在园中向阳处立直杆,在杆上捆绑遮阳网,利用黑色遮阳网吸热,且易于昆虫钻进去的特点,在结合蝽类冬季喜欢躲暖避寒的特性,诱导其进入遮阳网中,定期收集清理遮阳网内的蝽类,进行灭杀;同时在树盘附近施加农药颗粒剂,减少越冬成虫躲避在树盘周围,能有效减少虫口数量,减少次年蝽类交配的几率。

26、(3)除了冬季集中遮阳网诱导捕杀外,还可以在春、夏季种植期间利用成虫在早晨和傍晚飞翔活动能力差的特点,用电蚊拍、沾虫板,拉网、人工抓捕等方式进行人工捕杀;减少成虫的数量。在成虫产卵期,查找卵块摘除,灭杀,亦可达到减少虫口数量的目的。

27、(4)本发明还结合蝽类的生理特点,在早春3月前后是蝽类第一代成虫活动期,用90%敌百虫700倍液喷施全树进行杀虫;成虫盛发高峰期,蝽类若虫刚孵化群集在卵壳附近尚未分散时用药剂喷雾处理;花谢后小果期、果实膨大期,澳洲坚果种壳木栓化前,采用药剂进行处理,减少蝽类虫害对果实的影响,减少破皮果的几率,避免其侵害到果实内部,同时促进果实发育,保果,降低落果率,提高果实商品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