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

文档序号:35374790发布日期:2023-09-08 14:1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属于作物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板栗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落叶乔木植物,喜砂质土壤,适于海拔100~2000m的丘陵、缓坡地带种植。一般在板栗种植过程,为了减少树下杂草生长对土壤养分的竞争,减轻收获过程捡拾板栗的难度,板栗林间多采用除草剂进行杂草防治,这不但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同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每年产生大量的板栗壳和修剪下来的枝条对于环境也是一种污染,同时存在较大的火灾安全隐患。

2、升麻是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根茎。多年生草本,高1~2m。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目前升麻的种植主要是利用其根茎入药,而专门用于鲜食菜用的升麻种植,并无专业报道。市场上见到的升麻芽菜大部分为野生采摘,价格昂贵,来源和供应量无法保证,且破坏自然种质资源。

3、基于板栗和升麻的生长习性,预期在板栗林间套种菜用升麻,利用板栗林间土地资源,进行菜用升麻的种植,可大幅度提高种植户收益,培肥地力,减少农药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利用板栗林间闲置土地资源进行升麻的种植;本发明方法有效克服了目前野生资源大幅度减少,芽菜及药用根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宜在广大板栗种植区推广应用。

2、本发明提供的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选择套种升麻的板栗林地,进行整地;

4、s2、在板栗林地上播种升麻;

5、s3、进行田间管理。

6、上述的方法中,步骤s1中,所述板栗林地具有如下特征:

7、土层为30~50cm,排水性良好,砂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ph为6.5~8.5;

8、所述板栗林间的郁闭度为30%~65%,板栗种植株行距为3~4×3~5米,亩种植33~74棵,至少5年内未种植升麻;

9、海拔低于1500m;

10、两行板栗树间距为3~5米;

11、坡度为0~10度。

12、上述的方法中,步骤s1中,所述整地的步骤如下:

13、起垄前施有机肥,然后进行深翻;

14、采用大垄高床种植,垄边缘避免在树冠投影处,顺着坡度由高向低的方向起垄,垄宽为100~140cm,长度根据地块条件而定,床高为15~20cm,床间距为30~40cm,垄端设30~35cm深的排水沟。

15、优选地,所述有机肥分施用量为2000~2500kg/亩;

16、所述深翻的深度为20~30cm;

17、所述有机肥由鸡粪、牛粪、板栗壳、板栗枝条粉碎物、板栗落叶和农用稀土制成,制备方法如下:

18、将物料混合后加入纤维素降解菌剂,控制含水量为55%~65%,条垛式进行好氧发酵,发酵的温度为55~70℃,每发酵10~15天后进行翻堆,直到堆体温度不超过30℃即为发酵完成;

19、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剂的用量为1~2kg/吨物料。

20、所述有机肥中,所述鸡粪、所述牛粪、所述板栗壳、所述板栗枝条粉碎物、所述板栗落叶与所述农用稀土的质量比为:30~50:10~20:20~40:5~15:2~5:0.5~1,优选40:15:30:10:3:1。

21、上述的方法中,步骤s2中,所述播种的方式为种子直播、育苗移栽和种根移栽。

22、其中,所述种子直播适宜3年以上树龄的板栗,具体步骤如下:

23、秋季进行种子直播;

24、0~20cm土壤温度为15~19℃,播种前至少2天,垄面浇透水,播种时在垄面上按行距25~30cm顺垄开沟,沟深为3~5cm,将种子按照25~30cm株距均匀地点播在沟内,盖细土1.5~2cm,镇压,浇水,垄面盖一层3~5cm厚板栗落叶及板栗壳混合物(板栗壳需粉碎)保湿,或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10~15天后出苗处开孔(在播种点插一次性筷子或木棍作为标记);

25、亩播种量为1.5~2.5kg。

26、种子宜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

27、出苗后,苗高5~8cm进行间苗,每穴留一株。

28、所述育苗移栽适宜3年以上树龄的板栗,具体步骤如下:

29、秋季移栽二年苗,时间控制在植株枯萎后到土壤上冻前进行;

30、在垄面上按行距25~30cm、株距30~35cm开穴,穴深为10~15cm,每穴栽苗1株,覆土3~4cm随后浇透水;

31、垄面盖一层10~15cm厚板栗落叶及板栗壳混合物(板栗壳需粉碎)保湿保温。

32、所述种根移栽适宜1~3年树龄的板栗,具体步骤如下:

33、选用4年生以上野生升麻种根或人工繁育3年种根;

34、在垄面上按株距35~40cm、行距35~40cm开穴,穴深为15~20cm,每穴栽苗1个种根芽头,覆土以盖上顶芽4~5cm,栽后浇透水;

35、垄面盖一层10~15cm厚板栗落叶及板栗壳混合物(板栗壳需粉碎),或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春季时出苗处开孔(在种苗播种点插一次性筷子作为标记),以便种苗萌芽。

36、上述的方法中,步骤s3中,所述田间管理包括如下步骤:

37、中耕除草、追肥、管理、芽苗采收和害虫防治。

38、其中,生长期经常松土除草,所述中耕除草的深度为2~3cm,以防损伤根茎;

39、所述追肥的步骤如下:

40、每年春节采收芽菜后,在两行中间开深10~15cm、宽10~15cm的施肥沟,施用所述有机肥,用量为1000~1500kg/亩;6~7月,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在垄面中间开沟条施高氮高钾复合肥(n-p-k:20-10-20),用量为15~25kg/亩;

41、秋季植株干枯后,在垄面上铺5~8cm腐熟牛粪;

42、第三年以后,每年6~7月在垄面中间开沟条施高氮高钾复合肥(n-p-k:20-10-20),用量为30~50kg/公斤,秋季植株干枯后,在垄面上铺6~10cm腐熟牛粪与板栗壳1:1的混合物;

43、所述管理的步骤如下:2年生升麻,花蕾初期剪去全部花序,促进根茎生长;

44、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浇水,一次性浇透;雨季及时排水防涝,以免烂根死苗;

45、春季升麻嫩芽出土前,利用上年板栗落叶及板栗壳与土壤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配,用于垄床培土,培土高度为3~5cm,培土2~3次,促进地下部分生长;

46、7~8月雨季到来前培土3~5cm;

47、板栗树管理与无林间种植升麻的板栗一致,及时清理掉落的枝叶及落果。

48、春季升麻芽苗长至15~20cm时进行采收,春季采收两次,采收时从土壤表面向下3~5cm用刀切下芽菜(土表以下为白色根茎),采收后及时追施复合肥(n-p-k:15-15-15)20kg/亩,或500kg/亩有机肥;芽苗采收,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浇水。

49、所述害虫防治的步骤如下:

50、升麻病虫害较少,主要是灰斑病,一般发生在7~9月。发病前喷波尔多液预防,间隔0.5~1个月连续喷施2~3次,发病初期用65%的代森锰锌500倍液防治。其次立枯病,移栽时小苗用50%的福美双400~600倍液浸泡30分钟,然后栽植。发病时,应及时拔除病株,并对株穴用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灭菌。

51、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52、1、利用板栗郁闭度特点,省去了升麻幼苗种植期间的遮阴要求。

53、2、板栗枝叶及板栗壳得到合理利用。

54、3、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收益。

55、4、促进了板栗的生长,比单独种植板栗的产量要高.

56、5、本发明经过多年的试验对比,选择升麻作为板栗林间种植作物,通过在选地、整地、种植及林间管护、采收等方面的创新,为发展林药复合模式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对于促进升麻药食同源属性延伸,板栗生态种植具有促进作用。

57、6、生态效益,减少了农药的用量(除草剂),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培肥地力的效果明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