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河鲀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35860879发布日期:2023-10-26 13:2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杂交河鲀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交河鲀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属于珍稀鱼类孵化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1、暗纹东方鲀(takifuguobscurus)俗称河鲀,属于硬骨鱼纲、鲀形目(tetrodontiformes)、鲀科(tetradontidae)、东方鲀属(takifugu),是典型的洄游性鱼类,通常在淡水中产卵、受精和孵化,孵化水温为19-25℃。暗纹东方鲀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河鲀品种。

2、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通常在海水中产卵、受精和孵化,孵化水温为17-25℃。红鳍东方鲀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海水养殖河鲀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更大、具备更强抗低温特性。

3、杂交技术可以结合双亲物种的优势性状,改善杂交子代的外观、生长发育、育性、口感、抗逆性、抗病能力以及营养价值等方面,并挑选杂交优势种生产养殖从而提升经济效益。红鳍东方鲀生长速度更快,体型更大,具备更强抗低温能力,但因其无法淡水养殖推广而受到限制,为了取得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鲜美、淡水化养殖的河鲀,兼备不同特性的杂交新品种孕育而生。

4、目前,水产养殖主要采用肥水养殖模式,需大量消耗水资源、排放养殖废水破坏环境平衡。处理养殖排放废水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因此净水循环养殖系统得到发展。

5、生物学领域内基因工程技术又称为遗传工程、转基因、基因修饰等,是一种使用生物技术直接操纵有机体基因组、用于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的技术。目前研究技术通过crispr/cas9系统可以人工设计,实现基因的精确、高效、快速编辑。在水产品领域中,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调节基因表达并探索作用机理或改变鱼体特征成为一种可能。但分子生物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众多实验室内小规模受精卵孵化和幼鱼养殖技术存在无法在合适时间内获得受精卵,实验养殖场地紧缺等问题,严重影响数据收集稳定性和持续性,限制了育种学的科学研究。因此,亟需一种实验室内或小型个体户杂交河鲀(暗纹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受精卵孵化及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有效解决实验室内杂交河鲀鱼卵孵化困难问题的杂交河鲀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培育杂交河鲀的装置,包括透光聚乙烯孵化器和开口培育装置;所述透光聚乙烯孵化器包括孵化器主体,所述透光聚乙烯孵化器还包括与孵化器主体底端依次相连的底端爆气口、转接口、爆气管道、气体控制阀和气泵,所述孵化器主体顶端设有筛网。

3、其中,所述孵化器主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圆台状。

4、其中,所述开口培育装置包括相互并联的一组或多组初级玻纤鱼缸和一组或多组二级玻纤鱼缸,所述一组初级玻纤鱼缸(14)含有一个或两个初级玻纤鱼缸(14);所述两个初级玻纤鱼缸(14)之间是串联关系;所述二级玻纤鱼缸(12)含有一个或两个二级玻纤鱼缸(12);所述两个二级玻纤鱼缸(12)之间是串联关系;所述初级玻纤鱼缸和二级玻纤鱼缸上还分别设有水温调控装置和初级净水装置,底端还分别设有防逃逸筛网;所述水温调控装置和初级净水装置依次与二级净水装置和水泵串联连;所述初级玻纤鱼缸和二级玻纤鱼缸分别与气泵串联;所述初级玻纤鱼缸和二级玻纤鱼缸的数量可根据待孵育的鱼卵数量增加。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装置培育杂交河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杂交卵子孵化阶段:将杂交河鲀受精卵孵化置于透光聚乙烯孵化器中,放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孵化,每天更换备用孵化水体;剔除未受精和孵化终止卵子;待50%以上杂交河鲀受精卵发育到眼基结构处有黑色素出现时,使用气体控制阀降低进气速率,使受精卵不沉降汇集;通过观察杂交河鲀受精卵发育情况,待水溶氧量>6.0mg/l、水体更换变为1-2次/天,每次更换水体1/2-1/4已消毒、温差≤1℃的孵化水体;待杂交河鲀受精卵有出壳仔鱼后停止水体更换,继续孵化直至全部仔鱼出膜;所述杂交卵子孵化阶段保持孵化器内受精卵密度≤1500枚/l、温度18-22℃、ph7.5-8;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1mg/l;光照强度保持弱光500-1000lux,光照周期12h:12h;孵化时间为120-239h;

7、(2)初级玻纤鱼缸温控培育阶段:将步骤(1)中得到的孵出1~2日龄的仔鱼转移至初级玻纤鱼缸进行内源式营养强化培育;所述初级玻纤鱼缸内的玻纤鱼缸密度≤1500尾/l;水温调控装置控制温度20-25℃;水溶氧量>6.0mg/l、ph 7.5-9、盐度3-15‰、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1mg/l;光照强度保持弱光500-1000lux;光照周期随自然变化;每日分两次加入0.1g-0.5g维生素类电解多维药物加强培育出膜仔鱼;继续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培育装置中培育,调整培养密度≤1000尾/l;温度20-28℃;水溶氧量>6.0mg/l、ph 7-9、盐度3-15‰、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1mg/l;光照强度保持弱光500-1000lux;光照周期随自然变化;

8、(3)二级玻纤鱼缸仿生培育阶段:将步骤(2)中所述的经初级玻纤鱼缸温控培育后的出膜仔鱼转移入二级玻纤鱼缸中进行仿生培育;在杂交河鲀仔鱼个体通常出现杂交分化现象时,进行及时分选转移;二级玻纤鱼缸中仔鱼密度≤150尾/l;转移后温度15-30℃;水溶氧量>5.0mg/l、ph 7-9、盐度0-15‰、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1mg/l;

9、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随自然变化;水体采用温控循环水装置,循环速率保持1-3l/h;转移后进行饵料驯化工作。

10、其中,所述驯化工作使用的饵料包括商业粉料和膨化料。

11、进一步地,所述驯化工作如下步骤:

12、(1)气味脱敏阶段:每次饵料投食前将混有膨化料的商业粉料分别投入水面混入水体;

13、(2)口味转变阶段和饵料投喂阶段:将含卤虫幼虫溶液和混有膨化料的商业粉料充分搅拌后投喂,期间含卤虫幼虫溶液的浓度每顿逐级稀释10%;所述含卤虫幼虫溶液的浓度为80%~20%。

14、其中,步骤(1)中所述饵料投食前的时间为:0~10min。

15、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气味脱敏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16、(1)驯化第1天,每次饵料投食前5~10min将膨化料和/或商业粉料投入水面混入水体;

17、(2)驯化第2天,饵料投食前3~5min将膨化料和/或商业粉料投入水面混入水体;

18、(3)驯化第3天,饵料投食同时将膨化料和/或商业粉料投入水面混入水体。

19、其中,步骤(2)中所述口味转变阶段和饵料投喂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20、(1)驯化第4天,使用含60%~80%浓度的卤虫幼虫溶液混合膨化料和/或商业粉料充分搅拌待呈团状后投喂,期间含卤虫幼虫溶液的浓度,每顿逐级稀释10%;

21、(2)驯化第5天,使用含30%~50%浓度的卤虫幼虫溶液混合膨化料和/或商业粉料充分搅拌待呈团状后投喂,期间含卤虫幼虫溶液的浓度,每顿逐级稀释10%直到完全使用淡水混合搅拌为止;

22、(3)驯化第6天,使用含10%~20%浓度的卤虫幼虫溶液混合膨化料和/或商业粉料充分搅拌待呈团状后投喂,期间含卤虫幼虫溶液的浓度,每顿逐级稀释10%直到完全使用淡水混合搅拌为止;

23、(4)驯化第7天,完全使用淡水混合搅拌,即为驯化成功,整个驯化过程7天内完成。

24、其中,当驯化第1~5天使用膨化料时,所述膨化料须经40~60目筛网过滤后投入水中。

25、其中,当驯化第6~7天使用膨化料时,所述膨化料使用40~60目筛网过滤后投入水中,初始日投喂量占总日投喂量10%,并每天逐级上升商业颗粒料投喂量,每顿上升10%-15%,逐级降低卤虫幼虫投喂量,每顿降低10%-15%直至完全投喂颗粒料为主。

2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有效解决实验室内杂交河鲀鱼卵孵化困难问题;2、有效提升实验室孵化量达1000-10000枚;3、间歇换水充气孵化装置有效保证孵化水体理化因素,稳定提升鱼卵孵化质量及效率;4、温控循环水培育装置有效提升实验室内杂交河鲀养殖量、养殖成活率及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