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尤其涉及一种香葱和生姜露天轮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发展,大棚种植蔬菜能实现反季节蔬菜供给,因此深受种植户的青睐。但是,大棚蔬菜口感稍逊,且前期整体投入过高,土里管理较为智能,不利于普通种植户的批量种植,为此,露天蔬菜(陆地蔬菜)更有利于经济条件一般的种植户种植。
2、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与种植户的收集,现有技术有多种植物轮作或套种技术。例如麦、姜、菠菜套种,小麦生姜间作套种等种植方式提高收益的方法;在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2907248a、名称为一种蓝姜人工栽培方法的专利中,提出姜与水稻、大豆、蚕豆等可进行轮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专利公告号为cn104081991b、一种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葱姜麦轮作生产方法的专利,该专利中记载了生姜、小麦与大葱的两年三种三收轮作方法,以提高土地连续生产能力,保证农民收益。
3、对于露天种植的生姜,由于其性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环境条件,不耐强光照射,不耐低温霜冻,16℃以上开始萌芽,15℃以下停上生长,幼苗生长适温20-25℃,生长周期一般为4-11月。对于高山冷凉气候地区(高山冷凉气候地区指海拔2000-3000m,年均温度18℃的区域)的生姜种植过程,由于生姜特性忌连年种植,连作障碍非常明显,每年收获后有4-5个月的土地荒废期,而高山冷凉气候区往往无法种植其他蔬菜,浪费了光热资源和土地连续生产能力,导致较低的土地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葱和生姜露天轮作的种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高山冷凉气候地区气温较低,存在连作障碍,导致土地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香葱和生姜露天轮作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香葱种植:
4、选取株高15cm-20cm的香葱种苗于11月中旬移栽至地里,经过追肥、灌水及病虫害防治后,于次年4月上旬进行采收;
5、(2)生姜种植:
6、将种姜分为重50-100g的姜块,经催芽处理后,于4月中旬播种在香葱采收后的地里,后经过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于同年11月上旬收获。
7、进一步,步骤(1)中:株苗移栽前,还包括种苗处理、整地、施肥及覆膜步骤;
8、其中,
9、种苗处理:将选取的株高为15cm-20cm的种苗,先剔除病残株和细弱株后,剪去须根先端,留下2cm-3cm须根,得到待移栽种苗;
10、整地:待移栽种苗种植前,对移栽土地进行耕翻、晒垡和精细整地,起垄的高度为30cm-35cm,垄顶宽度为1.2m,垄底宽度为1.4m,沟底宽度为20cm,沟面宽度为40cm;
11、施肥:整地时同时进行施基肥处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12、覆膜:起垄后,使用黑色打孔地膜覆盖,用竹签固定四周和两边。
13、进一步,步骤(1)中:种苗移栽至地里包括如下步骤:
14、按行距15cm-20cm,穴距7cm-10cm进行移栽,每垄面栽8行,栽植深度为8cm-10cm,每穴栽植3-4株,移栽深度为5cm-8cm,移栽后浇透根水,浇水时间为15-20分钟。本发明中,对于香葱的种植,栽植深度为8cm-10cm,适当的种植深度可以促进香葱根系的发育和稳定生长,增加植株的抗逆能力和生产力,进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15、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追肥包括如下步骤:
16、在栽种后15-17天,进行第一次追施提苗肥;在第一次追肥后14-16天进行第二次追肥;在第二次追肥后14-16天进行第三次追肥。本发明中,根据香葱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追施合适的肥料,满足香葱生长发育的营养需。
17、进一步,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施肥;
18、其中,第一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用复合肥6kg-13kg和含水溶性钙18%的硝酸铵钙肥6kg;
19、第二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用硝酸铵钙16kg-30kg和硫酸钾5kg-6kg;
20、第三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用硝酸铵钙13kg-27kg和硫酸钾9kg-10kg。
21、本发明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方式进行追肥,施肥均匀一致,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通过科学施肥,能够满足香葱的养分需求,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减少养分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香葱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22、进一步,步骤(1)中:按照香葱生长期,香葱移栽到采收期间,灌水6-8次。
23、进一步,步骤(1)中: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病虫害包括锈病、霜霉病、灰霉病、疫病、蚜虫、蓟马、葱蛆、斑潜蝇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中的种植管理和防病害管理措施综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增加病虫害的防控手段,如定期巡查、病虫害监测和合理施用农药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作物的健康状况。
24、进一步,步骤(2)中:种姜催芽前需进行晒姜、选种和浸种消毒步骤。
25、进一步,步骤(2)中:姜块播种前需进行种植田块的准备,
26、所述种植田块的准备包括如下步骤:
27、1)耕翻:整地前,进行1-2次耕翻,耕深为40cm;
28、2)开厢:根据畦面宽度为2.0米-2.5米、畦沟宽度为30cm-50cm、沟深为20cm-25cm的要求,进行开厢;
29、3)在畦面上按60cm-65cm的行距开深20cm-25cm的种植沟备播,同时开一个宽50cm、深30cm的腰沟和围沟。
30、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姜种播种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31、1)播种前,每块姜块保留一个短壮芽,用250毫克/升的乙烯利溶液浸种15分钟后捞出进行播种,
32、2)在种植沟内施入种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后浇水,待水渗入土壤后,将种姜水平放置在种植沟内,株距为20cm-25cm,使姜芽方向保持一致,
33、3)播种后,盖上4cm-5cm厚的细土;
34、步骤(2)中: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管理、中耕除草、培土以及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中,在播种前预先施行良好的地块准备,通过开深20cm-25cm的种植沟,将姜块水平放置于种植沟内,盖土后深度为4cm-5cm,适当的种植深度有助于保护姜块,促进根系发育,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增加生姜产量和品质。且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管理、中耕除草、培土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使得本发明通过科学施肥,能够提供生姜生长所需的养分,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和产量提高,同时能根据生姜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追肥处理,在生姜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追施合适的肥料,满足植株的养分需求,促进生姜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3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6、1、充分利用轮作时间:本发明中的轮作时间安排合理,充分利用生姜与香葱的习性,利用耐寒生长的香葱作为前茬蔬菜,能在生姜种植前的时间进行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相比传统的连作种植,香葱和生姜轮作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降低连作障碍,保持土壤的健康和肥力,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7、2、养分平衡和土壤改良:通过香葱和生姜的轮作种植,可以实现氮素的充分利用和平衡供应;香葱作为前茬作物,能够释放出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为后茬作物生姜提供丰富的土壤养分;同时,生姜的生长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38、3、本发明中,对于香葱种植,选择株高15cm-20cm的香葱种苗;相比传统技术中使用较长的株苗,使用较短的株苗有助于减少移植过程中的生长受阻和幼苗枯萎的风险,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和生长适应性。
39、4、本发明中,选取移植长度适中的姜块,一般掰成50g-100g;相比较传统技术中使用较大的姜块,选取适中大小的姜块有助于降低种植成本,同时能提高姜苗的整体生长状态和抗逆能力,促进移植后的快速生根和良好的生长发育;并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先催芽后掰块的方式相比,采用了先掰块后催芽的方法,能避免催芽后掰块可能对芽造成伤害,影响产量的问题,进一步确保了生姜的产量。
40、5、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本发明注重细致的种植管理,如种苗选择、施肥均匀、水肥一体化等,能够充分利用土壤和水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同时,通过合理的灌水和追肥措施,能够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肥料的使用量。
41、6、通过本技术的综合管理措施,适时采收、合理追肥、灌水控制等,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