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濒危植物蒜头果迁地保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56490发布日期:2024-01-06 23:4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濒危植物蒜头果迁地保护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林业,具体涉及一种濒危植物蒜头果迁地保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蒜头果别名山桐果,属铁青科常绿乔木,树高能达20米,树皮稍纵裂,小枝有不明显纵纹,芽裸露,叶片互生,叶两面初时有微柔毛,中脉在上面凹下,背面突起,叶柄半圆筒形。蒜头果仅自然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的狭窄,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目前蒜头果母树的现存量极为稀少,主要呈现孤立单株形式的零星分布。

2、蒜头果由于种群数稀少和分布范围的缩小,而产生的遗传漂变和近交作用,遗传漂变减少种群内变异性,从而削弱其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而近交作用损害个体的活力和繁殖能力。迁地保护又叫易地保护,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将因人类活动或土质营养贫瘠等原因,致使种群建立难甚至有灭亡风险的蒜头果,将其迁至适宜蒜头果生存、繁殖的地方进行人工干预管理,对于建立蒜头果种群结构,及提高蒜头果数量具有深远意义。但目前有肖来云等(1996年)对气候相似区的蒜头果进行多次引种均未成功,原因是蒜头果适应性太弱,导致生态环境与遗传性不协调,故到目前为止,蒜头果迁地移栽尚未有成功的案例,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的限制,造成蒜头果迁地不成功,严重影响蒜头果种群的建立,加重蒜头果野外种群的濒危程度。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濒危植物蒜头果迁地保护的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濒危植物蒜头果迁地保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采集并检测蒜头果根系土壤,建立蒜头果迁地土壤标准;

4、(2)客土处理:采集并检测待迁点的土壤,对照所述蒜头果迁地土壤标准对所述待迁点进行客土处理;

5、(3)蒜头果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6、断根前1-2天,用促生水溶液对待迁蒜头果植株灌根,所述促生水溶液包括油菜促内脂、胺鲜酯一种或几种;

7、土球挖掘:划定待迁蒜头果植株断根线,沿所述断根线挖掘土球,在土球断根处喷施有机硅季铵盐溶液后,用美植袋包装土球;

8、修枝:修枝留叶,在修枝处喷施有机硅季铵盐溶液;

9、(4)移栽工作;

10、(5)养护工作。

11、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1)中,采集不同生长地的蒜头果根系土样,分别检测土样的养分和菌群,根据检测结果创建适合蒜头果生长的蒜头果迁地土壤标准,所述头果迁地土壤标准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钙的含量的范围和共有菌群,为迁地点土壤进行客土处理提供参考,断根前使用促生水溶液对待迁蒜头果植株进行灌根,一是为待迁蒜头果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二是油菜促内酯作用快期效短,通过根毛进入蒜头果植株,提高蒜头果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数量,及时清除活性氧,防止活性氧积累破坏原生质膜导致根系细胞死亡;结合胺鲜酯作用慢期效长,在运输和迁地初期胺鲜酯调节蒜头果植株内的s-诱抗素,s-诱抗素在细胞间传递逆境信息,增强蒜头果根系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油菜促内酯作用快期效短与胺鲜酯作用慢期效长相结合,共同增强待迁蒜头果的根系抗性,使根系活性受环境影响越低,提高待迁蒜头果成活率。

12、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客土处理的步骤中,所述客土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3、(1)调节ph值:用生石灰、硫酸亚铁、食醋水、草木灰中的一种或多种;

14、(2)调节有机质含量:施用有机肥调节迁地点土壤有机质含量;

15、(3)调节氮磷含量:深施硝酸钙、硝酸钠、硝酸铵和磷酸一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施用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和磷酸二氢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16、(4)调节钙含量:硝酸钙、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和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17、(5)调节土壤菌群: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

1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客土处理的步骤中,进行所述客土处理后的迁地点土壤条件为ph值为5.74-6.45,有机质含量24.36-38.74g/kg,全磷含量0.34-0.87g/kg,全氮含量2.25-3.48g/kg,钙的含量3.32-4.73g/kg

1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蒜头果处理的步骤中,所述促生水溶液还包括水杨酸。

2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杨酸通过根毛被待迁蒜头果吸收,使细胞壁ph值下降,诱导细胞壁酸化松弛,协同胺鲜酯调节待迁蒜头果体内的赤霉素浓度与油菜促内酯促细胞伸长,共同促进待迁蒜头果根系的竖向伸长和横向生长;同时水杨酸引起质子分泌,降低细胞液的渗透压,减少待迁蒜头果在断根时的需水量。

21、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促生水溶液包括24-36%油菜促内脂、13-21%胺鲜酯、7-13%水杨酸和水。

22、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土球挖掘的步骤中,所述断根线按留1/2-3/4根的方式进行划定。

2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修枝的步骤中,所述修枝留叶按去除老枝、弱枝、病枝、营养枝的原则留0-1/3叶片。

24、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3)中,所述有机硅季铵盐溶液的成分包括有机硅季铵盐、丙烯酸、丙二醇。

2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有机硅季铵盐溶液使用有机硅季铵盐利用的是有机硅季铵盐广谱抑菌的特性,起到抑制待迁蒜头果断根处附近微生物生长繁殖,解决微生物从断根伤口侵入导致根系腐烂的问题,提高蒜头果迁地成功率。同时加入丙烯酸、丙二醇,丙二醇粘性和丙烯酸聚合快成膜迅速的特点,提高有机硅季盐溶液附着力和物理成膜能力,有机硅季盐溶液在蒜头果断根伤口处快速成膜,形成物理防护进一步阻止微生物通过伤口侵染根系。

2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按质量分数计,有机硅季铵盐溶液由6-8%有机硅季铵盐、36-52%丙烯酸、33-58%丙二醇组成。

2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4)中,移栽工作包括树体运输、挖移栽坑、栽种、固定树体,具体步骤为:

28、(1)树体运输:运输过程用秸秆严密包裹树干,树枝用遮阴网覆盖包裹,防止树体在搬运或运输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

29、(2)挖移栽坑:在完成所述客土处理的待迁点挖出大于所述待蒜头果植株土球直径0.3-0.4m,且深于所述待蒜头果植株土球0.4-0.6m的移栽坑,在移栽坑的铺后0.2m高的排水沟,再填以0.1m高有机肥与坑土的混合土,再用填以0.1-0.3m高的坑土;

30、(3)栽种:去除所述待蒜头果植株表面的遮阴网,利用吊升设备将所述待蒜头果植株垂直放入移栽坑中,往移栽坑中填回坑土,并将回填部位压实;

31、(4)固定树体:用固定装置固定蒜头果树体,并施促生水溶液进行定根。

32、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所述养护工作包括水分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具体包括:

33、(1)水分管理:浇促生水溶液不可频繁,但每次要浇透;

34、(2)土壤管理:移栽坑内减少踩踏,并在不伤根的基础上勤翻地。

35、(3)病虫害防治:在翻地时施用菌肥防治根系病害。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7、(1)建立蒜头果迁地土壤标准,对待迁点土壤进行检测,并根据上述土壤指标针对性地对待迁点土壤进行客土处理,获得与蒜头果生长环境相近的迁地土壤,提高蒜头果迁地成功率和存活率;

38、(2)断根前用油菜促内脂、胺鲜酯、水杨酸制成的促生水溶液进行灌根,补充外源激素,提高蒜头果适应性,同时水杨酸呈酸性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降低断根时防止病虫害侵入;

39、(3)断根处与修枝处施用有机硅季铵盐溶液,有机硅季铵盐、丙烯酸、丙二醇共同作用于伤口处,起杀菌并在施用处快速成膜的功效,降低组织液流出,及病菌从伤口处侵入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