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贵州高海拔山地的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02966发布日期:2024-05-09 21:4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宜贵州高海拔山地的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黄精育苗,尤其涉及一种适宜贵州高海拔山地的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1、黄精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以根茎入药,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食药用历史,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肾、润肺的功效,市场需求量巨大,尤其是食用市场规模占比达到70%以上且逐年上升。黄精基源复杂,其中多花黄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黄精的法定品种来源之一,广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过去几年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价格节节攀升,导致野生资源采挖殆尽,急需开展人工栽培以弥补市场需求的不足,而人工栽培由于种苗限制发展缓慢,且种植成本居高不下。

2、多花黄精育苗包括分株、组培、种子直播等多方式,种子直播由于其育苗成本低,规模大是当前研究和应用的重点,但种子繁殖技术仍有一定缺陷。传统的种子繁殖方法是将采收果实后就地播种,该方法种植的黄精种子需要8-10个月时间才能出苗,繁殖周期较长,出苗率低。

3、现有技术中为降低黄精种子的出苗时间,在传统种子繁育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包括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沙藏、漂盘育苗、加速种子萌芽等技术。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429989.x、名称为加快黄精种子萌发的种子处理方法的专利中,该专利中采用低温强磁场催芽、变温催芽以及常温激素强磁场催芽的方式加速黄精种子的萌发。该专利说明书中,通过其记载的操作步骤对黄精种子进行处理,并通过相关数据验证了,通过上述操作能加速黄精种子的萌发,缩短出芽时间。

4、又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673609.8、名称为一种滇黄精育苗方法的专利,该专利中主要是利用调节剂处理种子外加不同强度的光照对种子进行光照处理,以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和出芽率。

5、现有记载改进后的黄精种子繁育方法,在促进种子萌芽过程中,都存在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在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过程中,除了需要注意生长调节的配比、浸泡时间、及时清理种子表面的水分外,还需要额外的光照设备,以确保处理过程满足要求;在沙藏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与湿度,管理不当会造成沙藏过程中的种子直接腐烂;在漂盘育苗过程中,对涉及的基质、种子等都需要消毒处理,操作过程繁琐,需进行细致管理,不然也影响黄精的出芽率;而在加速种子萌芽方法中,虽然可以有效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但对操作和管理技术要求较为细致,管理不当会造成沙藏过程中的种子直接腐烂。采用加速黄精种子萌发,以缩短黄精种子的出苗时间,需要采购专业的设备,以提供磁场、长时间低温环境以及磁场辅助的低温环境,同时,还需要注意种子处理过程中激素配比、激素处理等操作步骤。

6、传统方法的种子直播,就因操作简单且便于推广,才作为目前的研发重点;而现有技术中,虽提高了黄精种子的出芽率和缩短了黄精种子的出芽时间;但是,整个上述记载的操作都较为繁琐。若黄精种植户为个人种植户,上述改进的种植技术,要么需要采购对应的专业设备,要么需要有精细的处理过程,导致上述记载的改进后的种植方法不易在个体种植户中普及。此外,多花黄精分布范围广,不同地区多花黄精种子萌发有各自特点,贵州高海拔山地气候昼夜温差大,低海拔地区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技术在本地区不一定适宜。因此,现有必要提供一种针对贵州高海拔山地气候特点的多花黄精育苗的方法,简化育苗技术,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更适宜在基层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贵州高海拔山地的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方法,降低了种子的处理难度,减少了种子处理步骤,避免高标准要求的操作,采用较为大众的处理过程,既能确保种子的出芽率,又使得种子处理操作更加简洁,更适宜在基层推广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宜贵州高海拔山地的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果实采收处理:每年9-10月,将成熟的果实收集、堆积发酵处理;

4、s2、浸洗取种:将完成发酵的果实进行浸泡、揉搓,得到黄精种子并晾干;

5、s3、种子贮藏:将干燥后的种子置于4℃的环境中保存;

6、s4、浸种液制备:第二年2-4月,开播前一月,挖取野生多花黄精原生地内的表层土壤,将土壤与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沉淀,并取上清液,得到浸种液,备用;

7、s5、变温处理:开播前一月,将种子从冷藏环境中取出,用步骤s4中的上清液浸种0.5-1h后,对种子进行变温处理;

8、变温处理如下:

9、首先放置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下2-3天,并不定时喷洒浸种液保持湿润,后继续将种子放置于4℃的环境中放置8-10天;

10、如此,种子经过反复变温处理3次及以上后备用;

11、s6、苗床制作:将土地翻整为宽90cm、高5cm的厢面,厢面上覆盖一层厚4-6cm的腐殖土;

12、s7、浸种:播种前一天,再次将上述处理好的种子放入浸种液中浸泡24小时;

13、s8、播种:将浸泡好的种子稍稍晾干至不相互粘连,并将苗床用水充分淋透,把黄精种子均匀播于苗床表面,上覆一层松针保湿,再次用水淋透,苗床上方作拱棚保温,并搭遮阴网遮阴。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通过对贵州多花黄精从果实的适时采收和处理,利用低温冷藏,避免沙藏导致的烂种问题;利用土壤与水搅拌得到浸种液,避免采用现有技术中浸种液使用不易控制的问题;结合当地种植环境,对种子进行变温处理,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磁场催芽、调节剂催芽导致的操作难度高、普及不易的问题。

16、经过本方法处理的多花黄精种子,在实际生产中,种子从播种到出苗的时间缩短为100-120天,且种子出苗率基本在87%以上,且最高能达到91%,说明本方法在确保种子出芽率的同时,也更适宜在基层推广应用。

17、进一步地,步骤s1中,每年9-10月,多花黄精植株由青转黄,果柄开始发黄变干时将果实连果柄一起剪下,把收集的果实堆在一起,用薄膜覆盖后进行堆沤发酵,不定期揭开薄膜将果堆进行翻转。

18、进一步地,步骤s2中,待发酵的果实充分软烂后,将果实放入水中反复浸泡揉搓,直至将果肉、果皮全部清洗干净,取出种子放置阴凉通风处晾干。

19、进一步地,步骤s3中,将干燥的种子放置在透气袋中,置于4℃冰箱内保存。

20、进一步地,步骤s4中,野生多花黄精原生地土壤与水的重量比为1:(4-5),充分搅拌后静置0.5-1h,取上清液,得到浸泡液。

21、进一步地,步骤s5中,开播前一月,待气温大于等于15℃时,将种子从冷藏环境中取出。

22、进一步地,步骤s5中,种子变温处理如下:

23、将浸种后的种子置于室外2-3天,并不定时喷洒浸种液保持湿润,后继续将种子放置于4℃的环境中放置8天,如此,种子经过反复变温处理3次及以上后备用;或,

24、将浸种后的种子置于温室中2-3天,并不定时喷洒浸种液保持湿润,后继续将种子放置于4℃的环境中放置8天,如此,种子经过反复变温处理3次及以上后备用。

25、进一步地,步骤s8中,播种量为每平方米使用多花黄精种子40-50g。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