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农药制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含苯醚甲环唑的农药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苯醚甲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良好的内吸活性,为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长。苯醚甲环唑的杀菌谱广,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
2、苯醚甲环唑作为农药原药,需要加工成各种剂型,以便较好地使用。通过农药制剂的加工,使原药达到最高的稳定性,同时优化了生物活性。在我国,农药剂型主要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等。其中,干悬浮剂具有无粉尘、流动性好、活性物粒径细、悬浮率高,以及贮存运输方便等诸多优点,已在国内外市场上广泛应用。农药干悬浮剂是以水作为介质先制备成水悬浮剂,再经喷雾干燥形成的一种固体制剂。在使用时,用水稀释,农药干悬浮剂又恢复成悬浮液状态,即可进行喷施或者撒施。
3、目前,制备含苯醚甲环唑农药干悬浮剂的原料包括苯醚甲环唑、填料、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其他助剂。采用上述原料所制得的农药干悬浮剂虽然具有分散稳定性好,悬浮率高的特点,然而,在植物表面的粘附性能不佳,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挥发、风吹等,导致药效损失,影响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开发一种悬浮率高,在植物表面粘附性能好,防治效果好的农药干悬浮剂,本技术提供一种含苯醚甲环唑的农药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2、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含苯醚甲环唑的农药干悬浮剂,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包括:
3、
4、
5、其中,所述聚丙烯酸-聚乙二醇中,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800da,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1000~5000da。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以苯醚甲环唑作为农药活性成分,添加特定量的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和黄原胶,可较好地调节体系的粘度,增强体系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提高体系的悬浮率,有效防止农药有效成分及其他固体颗粒的沉降,还可有效增强农药在植物表面的粘附能力,减少因风吹或者挥发等环境因素造成的药效损失,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防治效果好。
7、聚丙烯酸-聚乙二醇中的聚丙烯酸部分,因含有羧基,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离子性,有助于农药颗粒在水中迅速且均匀地分散,减少凝聚和沉降,且羧基能够与植物叶片表面的羟基等形成氢键,增强农药在植物表面的粘附能力,减少因雨水冲刷、风吹或者挥发等环境因素造成的药效损失,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防治效果好;聚丙烯酸-聚乙二醇中的聚乙二醇部分,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润滑性,可进一步增强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和流动性。黄原胶具有出色的悬浮性能,能够在水中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有效防止农药有效成分及其他固体颗粒的沉降,保持农药粒子在水中的均匀分布,黄原胶还可改善农药颗粒对植物表面的润湿性,促进药液在叶片上的铺展和粘附,增强农药的附着能力和渗透性,提高防治效果。本技术将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和黄原胶按照特定的比例复配,可较好地调节体系的粘度,使得体系粘度适宜,保持较好的悬浮率,且在植物表面具有较佳的粘结性能,减少因挥发、风吹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药效损失,保证了防治效果。
8、分散剂有助于农药活性成分和其他成分在水中较充分地分散,润湿剂可使不溶于水或不为水润湿的固体农药较好地被水浸润,并能使药液在作物、虫体和病菌体表上润湿和展开,进一步提高药效,填料有助于稀释农药活性成分,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与分散剂、润湿剂等共同作用,以优化农药制剂性能,崩解剂可促进干悬浮剂在水中的快速溶解。
9、本技术所制得的农药干悬浮剂对真菌引起的水稻纹枯病,小麦叶枯病、锈病、白粉病等有显著防效。
10、可选的,所述聚丙烯酸-聚乙二醇与所述黄原胶的重量比为(2.4~2.8):(0.8~1.2)。
11、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聚乙二醇与所述黄原胶的重量比为2.8:0.8。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优化聚丙烯酸-聚乙二醇与黄原胶的重量比,可进一步改善农药干悬浮剂的悬浮率,增强农药在植物表面的粘附能力,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13、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包括:
14、
15、进一步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包括:
16、
17、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聚乙二醇中,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800da,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3400da。
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聚乙二醇中,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800da,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3400da。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优化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可进一步改善农药干悬浮剂的悬浮率,且提高防治效果。
20、可选的,所述填料选自滑石粉、高岭土和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
21、优选的,所述填料为滑石粉。
22、可选的,所述分散剂为nno;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23、可选的,所述崩解剂为尿素。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上述含苯醚甲环唑的农药干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将原料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制得浆料物;
26、s2、将所述步骤s1制得的浆料物进行研磨处理,研磨至浆料物的物料粒径d98<1000nm,获得悬浮液;
27、s3、将所述步骤s2获得的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含苯醚甲环唑的农药干悬浮剂。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步骤s2将浆料物研磨至物料粒径d98<1000nm,纳米级的农药干悬浮剂能够使其在水中更均匀地分散,减少团聚现象,还有助于增强农药在植物叶面的渗透性与黏附性,提高农药活性成分与病虫害接触的几率和面积,进而增强药效,减少用药量,降低农药残留造成的污染。
29、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研磨至浆料物的物料粒径200nm≤d98≤800nm。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本技术将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和黄原胶按照特定的比例复配,可较好地调节体系的粘度,使得体系粘度适宜,保持较好的悬浮率,且在植物表面具有较佳的粘结性能,减少因挥发、风吹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药效损失,保证了防治效果。
32、2.聚丙烯酸-聚乙二醇中的聚丙烯酸部分,因含有羧基,有助于农药颗粒在水中迅速且均匀地分散,减少凝聚和沉降,且羧基能够与植物叶片表面的羟基等形成氢键,增强农药在植物表面的粘附能力;聚丙烯酸-聚乙二醇中的聚乙二醇部分,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润滑性,可进一步增强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和流动性。黄原胶具有出色的悬浮性能,能够在水中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有效防止农药有效成分及其他固体颗粒的沉降,保持农药粒子在水中的均匀分布,黄原胶还可改善农药颗粒对植物表面的润湿性,促进药液在叶片上的铺展和粘附,增强农药的附着能力和渗透性,提高药效。
33、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