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拟穴青蟹的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40309387发布日期:2024-12-13 11:2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拟穴青蟹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拟穴青蟹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1、拟穴青蟹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个体大及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我国主要养殖经济蟹类;近年来,为顺应我国海水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海洋战略需求,南方沿海多个省份缩减了拟穴青蟹池塘养殖面积,导致青蟹养殖规模逐渐萎缩。由于养殖容量已接近极限,塘租成本高且青蟹产量供不应求。因此,亟需开拓新的养殖区域,以提升青蟹产能;我国江苏、山东等北方沿海地区海水资源丰富,饵料种类多,且由于北方沿海滩涂区域属于中低盐碱区域,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因而塘租低廉;然而,在纬度较高的北方地区养殖时拟穴青蟹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10月时,北方气温开始低于18℃,青蟹生长缓慢,当气温低于9℃,青蟹停止进食,当气温长时间低于3~4℃时,青蟹开始死亡。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平均气温1~4℃,青蟹在北方越冬将面临死亡风险。

2、因此,针对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面临养殖面积缩小、塘租成本高,而北方地区拥有广阔的滩涂养殖用地、塘租成本较低的现状提出一种通过合理利用南北养殖池来使得拟穴青蟹能够正常生长且成本低的拟穴青蟹的养殖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拟穴青蟹需要经过幼蟹期、亚成蟹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幼蟹期,蟹苗的免疫力较弱、死亡率较高;在亚成蟹期,拟穴青蟹不断蜕壳生长,需要针对性地提供营养,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蟹苗免疫力以及促进拟穴青蟹蜕壳生长的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通过合理利用南北养殖来使得拟穴青蟹能够正常生长且成本低的拟穴青蟹的养殖方法。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蟹苗免疫力的拟穴青蟹的养殖方法。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促进拟穴青蟹蜕壳生长的拟穴青蟹的养殖方法。

4、本发明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拟穴青蟹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5、s1南方育苗:3月初至5月初期间,待长江以南地区的气温升至18℃以上后,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南方育苗池内进行拟穴青蟹的苗种培养;在所述苗种培养的操作期间,所述南方育苗池内养殖水体的水质参数设置为:盐度25‰~28‰,水温25~27℃,ph7.8~8.2,溶解氧含量大于7mg/l,氨氮浓度低于0.3mg/l;所述南方育苗池的光强为4000~5000lux,在所述南方育苗池内将蟹苗培育至c1期幼蟹;

6、s2北方养殖:5月初,待长江以北地区的气温升至18℃以上后,将所述步骤s1的c1期幼蟹由南方育苗池转运至长江以北地区的北方养殖池内,所述北方养殖池内养殖的水质参数设置为:盐度13‰~25‰,ph7.8~8.3,溶解氧含量大于或等于5.5mg/l,氨氮浓度小于或等于0.6mg/l,亚硝酸盐氮浓度小于或等于0.1mg/l,所述北方养殖池的光强为5500-15000lux;在5月初至9月底期间进行饵料投喂将c1期幼蟹培育至成蟹期的拟穴青蟹;

7、s3南方越冬:待9月底长江以北地区的气温降至18℃以下后,将所述步骤s2的成蟹期的拟穴青蟹装载于运输装置并运输至长江以南地区的南方越冬池进行越冬,所述南方越冬池的水质参数设置为:盐度13‰~25‰,ph7.8~8.3,溶解氧含量大于或等于5.5mg/l,氨氮浓度小于或等于0.6mg/l,亚硝酸盐氮浓度小于或等于0.1mg/l,所述南方越冬池的光强为3000~8000lux。其中,南方育苗期间的长江以南地区可选取福建、浙江省;北方养殖期间的长江以北地区可选取江苏、山东省;南方越冬的长江以南地区可选取温度较高的海南、广东省。

8、本发明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s1的苗种培养包括有向南方育苗池内施洒的水质净化剂,每日在每立方米所述南方育苗池内施洒水质净化剂的组份及其用量包括有:沸石粉25~30重量份、维生素c20~25重量份、硝化细菌5~10重量份。其中1重量份为0.00625g,各组分作用如下:

9、沸石粉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废物、异味和重金属离子,保持水体清洁,清洁水质;

10、维生素c在青蟹育苗中扮演多种重要角色,首先,它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水中的氧化应激,保护青蟹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其次,维生素c还可以增强青蟹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此外,维生素c还能促进青蟹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11、硝化细菌可以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从而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减少氨氮对青蟹的毒性影响,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12、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水质,优选地,所述水质净化剂还包括有:离子交换树脂15~20重量份、枯草芽苞杆菌3~7重量份。其中,1重量份为0.00625g,各组分作用如下:

13、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水中的硝酸盐以及硝化细菌的产生的硝酸盐进行水质净化,同时也防止水体发生氨氮浓度过多或氮磷等养分过载,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提供适宜的水质条件,有利于青蟹的健康生长;

14、枯草芽苞杆菌在青蟹育苗过程中主要起到分解有机废物和有机质的作用,促进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和循环利用,有助于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15、进一步地,所述水质净化剂包括有:沸石粉27.5重量份、维生素c22.5重量份、硝化细菌7.5重量份、离子交换树脂17.5重量份、枯草芽苞杆菌5重量份。其中1重量份为0.00625g,该技术方案中各组分的配比促进蟹苗生长的效果优于沸石粉25重量份、维生素c20重量份、硝化细菌5重量份、离子交换树脂15重量份、枯草芽苞杆菌3重量份以及沸石粉30重量份、维生素c25重量份、硝化细菌10重量份、离子交换树脂20重量份、枯草芽苞杆菌7重量份促进蟹苗生长的效果。

16、为了增强南方越冬池的保温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南方越冬池包括池底和池壁以及覆盖在池壁上的池顶,所述池底和池壁上均设有保温层,所述池顶由透光板构成。

17、为了降低拟穴青蟹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装置包括有:

18、运输箱体,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至少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

19、盒体,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盒体的底部铺设带有海水的海绵层,所述步骤s3中的成蟹期的拟穴青蟹放置于海绵层上,所述盒体的顶部敞口并在敞口处覆盖有第一网片,所述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

20、或:

21、所述步骤s2的转运操作包括通过转运箱运往北方养殖池的步骤,所述转运箱包括有转运箱体,所述转运箱体内设有用于放置c1期幼蟹的泡沫盒,所述泡沫盒底部铺设有带有海水的海绵层,所述泡沫盒的顶部敞口并覆盖有第二网片,所述泡沫盒和转运箱体上设置有与外部流体连通的通气孔。通气孔的设置使得运输过程中的拟穴青蟹可以透气,带有海水的海绵防止了拟穴青蟹因运途中的颠簸产生应激,其中的海水也模拟了拟穴青蟹原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减少应激,第一网片的设置使得盒体上方与盒体内也能通风。

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的转运操作包括通过转运箱运往北方养殖池的步骤,所述转运箱包括有转运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放置c1期幼蟹的泡沫盒,所述泡沫盒底部铺设有另一浸过海水的海绵,所述泡沫盒的顶部敞口并覆盖有具有弹性的第二网片,所述第二网片与泡沫盒连接,所述泡沫盒和转运箱体四周均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泡沫盒容纳c1期幼蟹的体积占泡沫盒内总容纳空间的20%~30%。该技术方案避免了拟穴青蟹在泡沫盒内过分拥挤现象的出现,第二网片的弹性使得泡沫盒的容量可以适当扩大。

23、本发明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s3的饵料投喂包括有分阶段投喂的步骤,具体来说,进行三个阶段的饲喂:

24、c1期幼蟹至亚成蟹阶段:青蟹个体重≥0.15g/只且<25g/只,投喂饲料a,以本日晚间到次日凌晨为一周期的投喂方式为每日19:00,每日24:00、次日5:00各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均为7.5~10g/m3;

25、所述饲料a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沙丁鱼4重量份、小扇贝3重量份、缢蛏3重量份;

26、亚成蟹至成蟹阶段:青蟹个体重≥25g/只且<150g/只,投喂饲料b,以本日晚间到次日凌晨为一周期的投喂方式为每日19:00、每日22:00、次日2:00、次日5:00各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均为9.375~11.25g/m3;

27、所述饲料b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鳀鱼3重量份、鹰爪虾3重量份、豆饼2重量份、玉米2重量份;

28、从成蟹至捕捞阶段:青蟹个体重≥150g/只,投喂饲料c,以本日晚间到次日凌晨为一周期的投喂方式为每日19:00、每日22:00、次日2:00以及次日6:00各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为13.125~15g/m3;

29、所述饲料c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沙光鱼3重量份、日本对虾3重量份、贻贝2、重量份、青蟹人工配合饲料2重量份。其中,在夜间至凌晨投喂的方案充分利用了拟穴青蟹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夜间投喂能够更好地适应其生物钟和行为习性,提高食欲和食物摄取量,提高饵料利用率,同时夜晚的水池温度低于白天的水池温度,水体中的氧气溶解能力相对较高,有助于提高拟穴青蟹的新陈代谢率,促进生长;

30、同时,依据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投喂,能确保青蟹在不同发育时期都能得到充足且适宜的营养,促进生长、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还能优化饵料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青蟹的整体质量和产量,具体地:

31、在幼蟹期,拟穴青蟹正处于一个显著的生长加速与周期性脱壳的生理阶段,此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尤为严苛,特别是对高质量蛋白质及关键矿物质(如钙、磷)的摄取量显著增加。这些营养素对于支持其外骨骼的迅速构建与重构,以及肌肉组织的发育壮大至关重要。因此,科学配比的饲料选择成为促进青蟹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投喂方案中包含的沙丁鱼、小扇贝及缢蛏组合,为青蟹提供了丰富且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这些蛋白质易于被青蟹消化系统所吸收利用,而且能够高效转化为生物活性物质,直接参与并支持其生长过程中的组织构建与修复;同时,该饲料组合还富含钙、磷等关键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是构成青蟹壳的主要无机成分;通过摄食这些富含矿物质的饲料,青蟹能够有效地补充体内矿物质储备,从而满足其壳不断生长与脱壳过程中的高需求,为幼蟹期拟穴青蟹的快速成长与脱壳提供了坚实的营养基础;

32、在亚成蟹阶段,青蟹正处于继续发育与体型增大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对营养的全面性与均衡性要求提高,旨在维持其较高的营养水平以支持持续的生长与发育;因此,合投喂方案中包含的鳀鱼与鹰爪虾为青蟹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与脂肪来源,有助于提供能量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另外,豆饼作为植物性蛋白源,与动物性蛋白互补,进一步丰富了饲料的氨基酸谱;此外,玉米提供了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是青蟹能量代谢的重要底物,支持其日常活动及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消耗;

33、在成蟹阶段,拟穴青蟹的生理重心逐渐转向生殖系统的发育与繁殖活动的准备,为了促进青蟹生殖系统的健康发育和成功繁殖,投喂方案中沙光鱼与日本对虾的组合为青蟹提供了高质量的蛋白质源,这些蛋白质不仅富含必需氨基酸,支持青蟹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还参与调节生殖激素的分泌,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具有积极影响;此外,蛋白质的高效转化利用也为青蟹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储备,以应对繁殖期间的高能量需求;贻贝作为饲料中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饲料的营养结构,还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质(如锌、硒等)和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对青蟹的生殖健康同样至关重要。它们可能参与调节生殖细胞的分化与成熟,促进繁殖性能的提升。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35、1、我国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面临养殖池塘用地紧张、塘租成本高,而我国长江以北北方沿海地区海水养殖资源丰富,塘租低廉,且5~9月有效积温广,适宜拟穴青蟹的养殖,因此本发明充分利用北方地区5~9月的有效养殖周期是扩展拟穴青蟹养殖空间和增加拟穴青蟹供应量的重要举措,提高了拟穴青蟹的养殖效益;

36、2、10月开始,北方气温开始低于18℃,青蟹生长缓慢;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平均气温为1~4℃,青蟹在北方越冬将面临死亡风险,因此,本发明在9月底将成蟹运至长江以南地区避免了拟穴青蟹因气温过低导致死亡率升高的现象,提高了拟穴青蟹的成活率;

37、3、对南方育苗池、北方养殖池以及南方越冬池内水质的盐度、水温、ph、溶解氧含量、氨氮浓度以及光强的控制使得拟穴青蟹能够更好地进行生长发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