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冠藤在防控入侵植物薇甘菊中的应用及薇甘菊综合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589750发布日期:2025-04-11 17:40阅读:5来源:国知局
首冠藤在防控入侵植物薇甘菊中的应用及薇甘菊综合防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入侵植物防治。更具体地,涉及首冠藤在防控入侵植物薇甘菊中的应用及薇甘菊综合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1、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为菊科(asteraceae)、假泽兰属(mikania)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公认的十大重要害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被列入2023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入侵物种。薇甘菊原产于热带美洲,先后入侵到亚洲、南太平洋等地区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薇甘菊的适生范围很广,从贫瘠到高肥力的土地都能生长,可以在多种类型土壤中,可生长的土壤类型有岩石、砾石、钙质土、沙质土、壤土以及黏土。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以及香港等地。对于具有重要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作用的湿地环境,也易遭受薇甘菊侵扰,由于湿地的湿度和光照适合薇甘菊生长,薇甘菊一旦入侵覆盖度可达90%以上,对我国很多湿地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薇甘菊可在短时间内覆盖所依附植物冠层,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植物死亡,导致原有群落结构或生态系统的退化,最终给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严重的生物安全威胁。

2、目前针对薇甘菊的防治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态控制。其中物理防治手段只能去除地上部分,非常容易死灰复燃,防控效果很差,且人工成本高,而且对于湿地环境也不适用。化学防治手段主要是使用能够抑制杀灭薇甘菊的农药类物质,对环境影响大,也容易对环境中的其他动植物造成影响。而且对于湿地环境也要谨慎适用,湿地环境生态较为脆弱,从湿地保护角度考量也应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试剂。而生态控制,或称之为植物“替代控制”,主要是采用种植替代植物的方式,利用植物种间竞争的原理,营造对薇甘菊不利的生长环境,使薇甘菊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从而达到防治或减轻其危害的目的,并逐步促进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相比,利用替代物种的生态控制方法具有生态安全、防治效果好、可持续性强等特征,是目前入侵植物控制的热门方向和未来趋势,也是适合于湿地环境的主流方法。

3、微甘菊生态控制的具体方法可采用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生防,菟丝子能寄生并致死微甘菊,使微甘菊的覆盖度由75%-95%降低至18%-25%,能较好地控制微甘菊的危害,且不会对样地内其他植物如重要的果树,粮食作物,蔬菜及其他园林绿化植物造成伤害。另一种生态控制方法是先拔除或地表切断长度大于50cm的薇甘菊藤蔓,或全面清理掉地表的薇甘菊后,种植与薇甘菊有竞争性的替代植物,比如红薯、魔芋等经济作物,对薇甘菊进行替代防控,能够明显抑制薇甘菊的生长与再生。但现有已报道的薇甘菊防控替代植物的防控效果有限。

4、因此,继续探寻防控效果更好的替代植物,对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防控,尤其是湿地薇甘菊防控,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探索防控效果好并且也适用于湿地的薇甘菊生态控制替代植物,并进一步提供一种综合防治薇甘菊的方法。

2、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首冠藤在防控薇甘菊中的应用

3、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首冠藤在作为防控薇甘菊的替代植物方面的应用。

4、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组合替代植物的应用。

5、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薇甘菊的方法。

6、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薇甘菊的综合防治方法。

7、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本发明研究发现种植首冠藤能对薇甘菊有很好防控作用,并且发现首冠藤可以与紫穗狼尾草、巴西野牡丹、火炭母、雄黄兰、蓝羊茅任一种植物作为防治薇甘菊的替代植物组合,能显著降低薇甘菊的鲜重和干重,以及能显著降低薇甘菊盖度,具有很好的防效。

9、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以下方案:

10、首冠藤在防控薇甘菊中的应用。

11、首冠藤在作为防控薇甘菊的替代植物方面的应用。

12、组合替代植物在防控薇甘菊中的应用,所述组合替代植物包括首冠藤和如下植物中的任一个、任两个或任几个:紫穗狼尾草、巴西野牡丹、火炭母、雄黄兰、蓝羊茅。

13、上述组合替代植物在作为防控薇甘菊的替代植物方面的应用。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薇甘菊组合替代植物,包括首冠藤和如下植物中的任一个、任两个或任几个:紫穗狼尾草、巴西野牡丹、火炭母、雄黄兰、蓝羊茅。

15、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所述方法为:在需防治薇甘菊区域种植首冠藤,或种植首冠藤和如下植物中的任一个、任两个或任几个:紫穗狼尾草、巴西野牡丹、火炭母、雄黄兰、蓝羊茅。

16、优选地,在需防治薇甘菊区域种植首冠藤与紫花狼尾草,或种植首冠藤与巴西野牡丹。

17、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首冠藤与紫花狼尾草的种植比例为1∶(1-5)。

18、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首冠藤与紫花狼尾草的种植比例为1∶5。

19、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首冠藤与巴西野牡丹的种植比例为1∶(1-5)。

20、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首冠藤与巴西野牡丹的种植比例为1∶1。

21、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首冠藤与火炭母的种植比例为1:(1-5)。

22、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首冠藤与火炭母的种植比例为1:5。

23、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首冠藤与雄黄兰的种植比例为1:(1-5)。

24、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首冠藤与雄黄兰的种植比例为1:5。

25、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首冠藤与蓝羊茅的种植比例为1:(1-5)。

26、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首冠藤与蓝羊茅的种植比例为1:5。

27、具体地,需防治薇甘菊区域先去除薇甘菊地上部分。

28、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所述去除薇甘菊地上部分的方法选自如下方式中的任一、任二或任几个:

29、(1)在薇甘菊上接种田野菟丝子,

30、(2)喷洒抑制薇甘菊生长的试剂(优选地,所述试剂可选矮壮素和/或除草剂),

31、(3)物理去除薇甘菊地上部分。

32、本发明提供一种薇甘菊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1)对防治区域内的薇甘菊上接种田野菟丝子;

34、(2)对防治区域内的薇甘菊喷洒矮壮素和/或除草剂;

35、(3)种植首冠藤或上述组合替代植物进行薇甘菊的防治。

36、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案,步骤(1)中田野菟丝子在防治区域按每5~15平方米投放1-2根菟丝子,每周投放1-2次,连续投放2-3次。

37、优选地,按每10平方米投放1根菟丝子,每周投放1次,连续投放3次。

38、优选地,田野菟丝子选择长度20-40cm(优选30cm)的茎段。具体投放方式可人工缠绕在薇甘菊植株茎部。

39、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案,步骤(2)中矮壮素每周喷洒1-2次,连续喷洒1-2个月。优选地,每周喷洒1次,连续喷洒2个月。

40、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矮壮素浓度为5-15g/l(优选10g/l)。

41、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案,步骤(2)中除草剂施药7-20天(优选14天)。

42、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除草剂可选用24%氨氯吡啶酸水剂4000倍稀释液。

4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4、本发明经过大量研究,得出能防治薇甘菊的替代植物首冠藤,以及替代植物组合,包括首冠藤与和如下植物中的任一个、任两个或任几个的组合:紫穗狼尾草、巴西野牡丹、火炭母、雄黄兰、蓝羊茅。在防治区域种植首冠藤或其替代植物组合能显著降低薇甘菊的鲜重和干重,以及能显著降低薇甘菊盖度,具有很好的防效。

45、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薇甘菊的综合防治方法,不仅对薇甘菊具有很好的防效,还大大降低了化学药剂的使用浓度和使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46、本发明的薇甘菊防控技术具有效果好、更加安全、环保的优势,也适用于湿地区域,可覆盖薇甘菊整个生长期,有效控制湿地入侵植物薇甘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