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装置以及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51591发布日期:2025-02-18 19:1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装置以及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拖拉机牵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牵引装置以及打捆机。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牧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天然牧草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因而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逐步成为部分地区畜牧业的草料。牧草机械化收获技术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经验,收获机械的种类也非常多,最常用的机械化收获设备是方草捆打捆机和圆草捆打捆机。

2、传统打捆机是通过牵引梁直接与拖拉机连接进行作业的,转弯范围0~90°。拖拉机牵引作业机具转弯时,拖拉机和所牵引机具组成的机组,虽然牵引转动角度较大,但传动轴本身并不能承受大转弯角度带来的弯矩,若要保证机器在进行捡拾运动时同步进行转弯运动,由于对传动轴产生的应力过大,则机器只能在0~40°范围内运动,若地面起伏较大时,机器转动范围会更小,并且由于没有限位装置,操作者往往无法把控这一范围,传动轴极易冲击损坏,而且由于转弯角度小,容易造成捡拾死角,对小地块作业带来困难,由此降低了作业效率。同时,传统式单节传动轴转弯角度过大时,传动的震动较大,万向节轴承容易损坏,传动轴管体容易弯曲损坏,而且在地面起伏较大,地况较差时对传动轴冲击极大,传动轴难以达到其使用寿命,而大部分地区以小地块为主,地况复杂,传统传动牵引装置难以适应地况要求。

3、现有打捆机牵引装置存在单节传动和双节传动两种方式。

4、1.打捆机在一行作业完成返回对相邻行继续作业时,由于牵引梁的转弯角度比较小,从而造成机组的转弯半径比较大,一方面容易造成捡拾死角,另一方面对小地块作业带来困难,由此降低了作业效率。

5、2.转弯角度过大时,传动轴易承受弯曲应力,传动轴出现剧烈震动,万向节轴承容易损坏,传动轴管体容易弯曲损坏。

6、3.复杂地况作业时,传动轴易承受冲击载荷,传动轴寿命骤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牵引装置以及打捆机。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输入轴、挂接板总成、前牵引连接架焊合、牵引中间轴、后牵引连接架焊合、牵引输出轴、一对牵引梁以及限位机构,所述牵引输入轴与所述牵引中间轴连接,所述牵引中间轴与所述牵引输出轴连接,所述挂接板总成安装在所述前牵引连接架焊合上,所述前牵引连接架焊合与所述后牵引连接架焊合转动连接,所述牵引中间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前牵引连接架焊合以及所述后牵引连接架焊合中,一对所述牵引梁与所述后牵引连接架焊合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前牵引连接架焊合和所述后牵引连接架焊合的连接位置处。

3、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牵引架上安装一套转弯装置,有效减小打捆机等所牵引机具的转弯半径,避免了机器转弯带来的困难,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作业死角,提高机具越障能力,增长传动轴使用寿命。前牵引连接架焊合、后牵引连接架焊合可将传动轴完全保护在其中,牵引梁可将传动轴保护在内,可避免传动轴受到冲击、震动等问题,地面起伏较大时,由牵引梁完全承受冲击载荷,进一步提高机具越障能力,进一步增长传动轴使用寿命。转弯时,可避免传动轴受到弯曲应力而减少其使用寿命。牵引连接架焊合上的限位机构,可以保护传动轴不会因超过转弯极限而出现过载损坏的问题。拖拉机的动力通过牵引输入轴、牵引中间轴和牵引输出轴,从而传递动力,进而实现打捆机的运作。采用分体式牵引梁、三节传动轴方式传输动力,可以实现小半径转弯,适应小地块频繁调头作业,越障性能更好,可以适应高低不平的地块来回作业。液压提升时,能有效保护传动轴不与牵引架干涉。

4、进一步地,所述挂接板总成通过第一连接销轴与所述前牵引连接架焊合连接,所述挂接板总成通过第二连接销轴与拖拉机后悬架连接。

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挂接板总成通过第一连接销轴与前牵引连接架焊合连接,拖拉机后悬架通过第二连接销轴与挂接板总成连接,实现牵引打捆机的功能。便于挂接板总成、前牵引连接架焊合以及拖拉机后悬架的快速连接,提高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6、进一步地,所述挂接板总成包括:连接销轴套、挂接横梁、挂接板ⅰ、挂接板ⅱ和挂接板套,所述挂接横梁的中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销轴套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一连接销轴安装在所述连接销轴套中,所述挂接横梁的两端均安装所述挂接板ⅰ和所述挂接板ⅱ,所述挂接板ⅰ和所述挂接板ⅱ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挂接板套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第二连接销轴安装在所述挂接板套中。

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挂接横梁中间开孔,并接连接销轴套,实现第一连接销轴通过连接销轴套与前牵引连接架焊合的连接。挂接板ⅰ和挂接板ⅱ通过第二连接销轴、挂接板套连接拖拉机后悬架。

8、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输入轴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与所述牵引中间轴连接,所述牵引中间轴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与所述牵引输出轴连接;所述前牵引连接架焊合通过角接触球轴承与所述后牵引连接架焊合转动连接。

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以及第二深沟球轴承保证牵引输入轴与牵引中间轴的正常穿入。前牵引连接架焊合与后牵引连接架焊合通过角接触球轴承等可旋转部件进行连接,保证前牵引连接架焊合可左右来回摆动。前、后连接架焊合可通过轴承等可旋转部件进行连接,减小转弯时受到的弯曲应力,更好地保护传动轴。

10、进一步地,所述前牵引连接架焊合包括:左前侧板、右前侧板、前上板、前下板、第一轴承座板、前立板以及立板连接板,所述第一轴承座板安装在所述前上板和所述前下板之间,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板中,所述前立板、所述立板连接板、所述前上板以及所述前下板均与所述左前侧板和所述右前侧板连接,所述左前侧板以及所述右前侧板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挂接板总成的槽口,所述前立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挂接板总成的连接孔,所述槽口的尺寸大于挂接板总成的挂接横梁的尺寸。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轴承座板焊接于前上板与前下板之间,保证牵引输入轴穿入。左前侧板、右前侧板上开槽口,保证挂接板总成中的挂接横梁穿入。在前立板上开孔,前牵引连接架焊合通过第一连接销轴与挂接板总成连接。右前侧板上的槽口大小大于挂接横梁的规格,保证挂接板总成可通过第一连接销轴上下浮动,缓解来自地面对挂接板总成的冲击力。

12、进一步地,所述后牵引连接架焊合包括:左后侧板、右后侧板、后上板、后下板、第二轴承座板,所述第二轴承座板安装在所述后上板和所述后下板之间,第二深沟球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板中,所述第二轴承座板、所述后上板、所述后下板均与所述左后侧板和所述右后侧板连接。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轴承座板焊接于后上板与后下板之间,保证牵引中间轴穿入。后牵引连接架焊合的结构设计,结构紧凑,提高载荷强度。

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左前限位支架、右前限位支架、左后限位支架、右后限位支架,所述左前限位支架以及所述右前限位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前牵引连接架焊合的两侧,所述左后限位支架以及所述右后限位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后牵引连接架焊合的两侧,所述左前限位支架与所述左后限位支架的位置对应,所述右前限位支架与所述右后限位支架的位置对应,所述左前限位支架、所述右前限位支架、所述左后限位支架以及所述右后限位支架均设有抵接面。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牵引连接架焊合上的转弯限位支架,可以保护传动轴不会因超过转弯极限而出现过载损坏的问题。由于限位支架对其限位,可实现前牵引连接架焊合在-40°~40°之间转动,实现小半径转弯,有效减小了打捆机的转弯半径。前牵引连接架焊合、后牵引连接架焊合可将传动轴完全保护在其中,当转弯达到极限状态时,前牵引连接架焊合、后牵引连接架焊合上的限位支架为面接触,面接触受力均匀,可减小接触面压强,避免应力集中,提高过载极限,其箱体连接方式可将转向应力均匀传递到前、后牵引连接架焊合,使其整体受力,保证传动轴及万向节组件不会超过转弯极限并避免承受转弯时带来的冲击载荷,可以保证打捆机实现小半径转弯,有效减小了打捆机的转弯半径,同时拖拉机液压提升时,能有效保护传动轴不与牵引架干涉。

16、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梁的一端与所述后牵引连接架焊合连接,所述牵引梁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与打捆机连接的牵引梁安装板。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牵引梁可将传动轴保护在内,地面起伏较大时,由牵引梁完全承受冲击载荷,提高机具越障能力,增长传动轴使用寿命。牵引梁安装板的设置,便于牵引装置与打捆机稳定连接,提高牵引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18、进一步地,所述牵引中间轴的中部设有万向节组件。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适应前牵引连接架焊合与后牵引连接架焊合之间的转动,防止卡滞。

20、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打捆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牵引装置。

21、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牵引架上安装一套转弯装置,有效减小打捆机等所牵引机具的转弯半径,避免了机器转弯带来的困难,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作业死角,提高机具越障能力,增长传动轴使用寿命。前牵引连接架焊合、后牵引连接架焊合可将传动轴完全保护在其中,牵引梁可将传动轴保护在内,可避免传动轴受到冲击、震动等问题,地面起伏较大时,由牵引梁完全承受冲击载荷,进一步提高机具越障能力,进一步增长传动轴使用寿命。转弯时,可避免传动轴受到弯曲应力而减少其使用寿命。牵引连接架焊合上的限位机构,可以保护传动轴不会因超过转弯极限而出现过载损坏的问题。拖拉机的动力通过牵引输入轴、牵引中间轴和牵引输出轴,从而传递动力,进而实现打捆机的运作。采用分体式牵引梁、三节传动轴方式传输动力,可以实现小半径转弯,适应小地块频繁调头作业,越障性能更好,可以适应高低不平的地块来回作业。液压提升时,能有效保护传动轴不与牵引架干涉。

22、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