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梯级式水产品综合养殖方法与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8067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循环水梯级式水产品综合养殖方法与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品综合养殖方法与装置,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针对水产养殖业存在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211259A (申请号201410472545.2)的专利文献中提出一种规模化循环养殖水的多功能生态净化系统,用自动化水质监测调控装置监测净化系统中水体质量,并控制净化系统的运行;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3503815A (申请号201310479971.4)的专利文献中提出一种集成循环水处理工艺的环道式鱼池养殖系统,以促进溶解氧、氨氮、二氧化碳等在水体中均匀分布,改善环道式鱼池的水体均质性,具有增氧、脱气、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功能,通过迅速及时地去除残饵粪便等有机物,通过水质的改善降低水量的消耗,同时改善水体流态,促进鱼类健康生长。虽然上述两种专利技术方案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水源质量,但并未做到水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污染零排放。随着水产养殖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粗放养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高效生态循环利用的水养殖系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规模化循环养殖技术存在的水质利用率不高以及排放污染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循环水梯级式水产品综合养殖方法与装置,实现水源的梯级式利用及污染的零排放并建立了由室内到室外的梯级生态养殖新型模式。
[0004]本发明循环水梯级式水产品综合养殖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井补水系统,水井补水系统通过主进水管与分进水管的进口相连,分进水管的出口分两路,一路经第一阀门后连接除氨氮水体净化装置,另一路依次经第二阀门、第一输出管道后分别连接初滤池和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 ;除氨氮水体净化装置通过第二输出管道与温室名贵鱼养殖区连接,温室名贵鱼养殖区通过第三输出管道与初滤池相连,第三输出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初滤池通过第四输出管道分别与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及分进水管另一路相连;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通过第五输出管道与污泥池相连、通过排水管道连接外塘养殖池;外塘养殖池通过第六输出管道与水体净化塘相连,第六输出管道上设有第一水泵;水体净化塘通过第七输出管道与进水预处理池相连,在第七输出管道上设第二水泵,进水预处理池又通过第八输出管道与除氨氮水体净化装置连接,第八输出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水井补水系统、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分别经控制线连接控制器。
[0005]所述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具有依次相连接的分流水渠、养殖槽阵列、管道阵列、水污分离器、真空泵和集污渠,所述第四输出管道连接分流水渠进口,水污分离器出口通过所述排水管道与室外的外塘养殖池相连、通过排污管道与集污渠进口相连,集污渠出口通过所述第五输出管道与污泥池相连;排污管道上设第一真空泵,第一真空泵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器。
[0006]所述水污分离器由水污分离单元阵列和阀门组成,所述水污分离单元阵列是由布置成一列的多个相同的水污分离单元组成,管道阵列4是由布置成一列的多个相同的管道组成,养殖槽阵列通过该多个管道与多个水污分离单元一对一地相连接,每个水污分离单元均通过各自的分支排水管道汇集于总的所述排水管道,每个水污分离单元均通过各自的分支排污管道连接真空泵,在每个分支排污管道上装有一个第五阀门,所有的第五阀门均与控制器相连;在每个水污分离单元与分支排水管道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
[0007]本发明循环水梯级式水产品综合养殖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以下步骤:
1)控制器控制水井补水系统工作,同时打开第一阀门及第三阀门,除氨氮水体净化装置将净化后的优质水源送入温室名贵鱼养殖区;
2)温室名贵鱼养殖区的输出水经初滤池过滤后引入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将收集的杂质污泥导入污泥池中、由排水管道将处理后的水源引入外塘养殖池中;
3)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工作,外塘养殖池在第一水泵的作用下将水源导入水体净化塘实现水源净化;
4)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工作,水体净化塘中的水被转移到进水预处理池中,控制器控制第四阀门开启,进水预处理池中的水被转移到除氨氮水体净化装置中。
[0008]步骤2)中,初滤池过滤后的水源引入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中的分流水渠,分流水渠将单股输入的水源均匀分配为多股输出的水源后送入养殖槽阵列,养殖槽阵列对进行室外普通鱼养殖;控制器控制水井补水系统工作并控制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由水井补水系统给养殖槽阵列补水;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中的水质及水量监测传感器阵列监测液位高于室外普通鱼养殖液位上限,控制器控制水井补水系统和第二阀门关闭,养殖槽阵列通过管道阵列将水源导入水污分离器,水污分离器通过排水管道将处理后的干净水源导入外塘养殖池;控制器控制第一真空泵工作,水污分离器通过第一真空泵将处理后的杂质沉淀物导入集污渠。
[0009]本发明与已有方法和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I)本发明将名贵鱼种及普通鱼种的养殖区纳入一体化循环系统,实现水源的梯级式利用,大幅度提升资源利用率。
[0010](2)本发明实现了由室内养殖到室外塘养殖循环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大大提升了水产养殖的集约化程度。
[0011](3)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室内养殖区与室外塘养殖区接口,不仅实现了养殖区域从室内到室外的过渡,还增加了对于中档室外鱼种养殖的功能。
[0012](4)本发明中的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中包含水污分离系统,该水污分离系统采用一种循环控制模式,充分保证了水污分离效果和效率,实现了将有效水源排放室外养殖区促进了养殖水源从室内到外塘的充分利用。
[0013](5)本发明采用精确水井补水系统,能够充分保证养殖装置的养殖水量。
[0014](6)本发明采用集污渠收集鱼沙和污泥,并将其用于肥料生产,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0015](7)本发明采用净化水塘将外塘养殖池中的水经过生态净化再利用,大大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0016](8)本发明实现了水产养殖的污染零排放以及资源的梯级式利用,建立了由室内到外塘梯级生态养殖新型模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循环水梯级式水产品综合养殖方法与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 19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水井补水系统I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水污分离器45的内部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一个水污分离器单元51-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水质及水量监测传感器阵列23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图2中水质及水量监测传感器阵列4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水质及水量监测传感器阵列16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控制器31的组成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循环水梯级式水产品综合养殖装置的综合养殖方法流程图。
[0019]附图中各部件的序号和名称:1:水井补水系统;2:分进水管;3:阀门;4:除氣氣水体净化装置;5:阀门;6:输出管道;7:进水预处理池;8:液位传感器;9:水泵;10:输出管道;11:液位传感器;12:水体净化塘;13:水泵;14:输出管道;15:鱼塘增氧机;16:水质及水量监测传感器阵列;17:外塘养殖池;18:排水管道;19:室内养殖区与外塘养殖区接口 ;20:阀门;21:主进水管;22:鱼塘增氧机;23:水质及水量监测传感器阵列;4:加温装置;25:输出管道;26:除氨氮水体净化装置输出管道;27:温室名贵鱼养殖区;28:阀门;29:初滤池;30:输出管道;31:控制器;32:肥料;33:排污管;34:输出管道;35:污泥池;36:分流水渠;37:输出管道;38:鱼塘增氧机阵列;39:养殖槽阵列;40:真空泵;41:真空泵;42:液位传感器;43:集污渠;44:排污管道;45:水污分离器;46:管道阵列;47:水质及水量监测传感器阵列;48:水井阵列;49:水泵阵列;50:管道阵列;51:水污分离单元阵列;52:阀门;53:过滤网;54:液位传感器;55:氧气浓度传感器;56:氨氮浓度传感器;57:温度传感器;58:液位传感器;59:氧气浓度传感器;60:液位传感器;61:氧气浓度传感器;62:氨氮浓度传感器;63:温度传感器;64:液位控制模块;65:氧气浓度控制模块;66:氨氮浓度控制模块;67:温度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