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布谷种的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秧苗培育是农业种植的重要工作,秧苗通常需要在温度、湿度恒定的环境下进行培育,因此秧苗培育的工作通常是在室内或者大棚内进行。培育秧苗时,首先需要在育秧盆内播撒谷种,然后用泥土将谷种覆盖并浇水,待谷种在合适的环境下发芽并长大至一定尺寸后,即可以作为插秧使用的秧苗。
[0003]由于播撒谷种时通常是人手随意播撒,谷种在育秧盆内分布分散并且没有规律,导致培育的秧苗在育秧盆内也是没有规律地布置,不利于在插秧时将秧苗取出,影响插秧的工作效率。此外,随着农业技术的工业化发展,插秧自动化也越来越普及,如使用自动插秧设备进行插秧,则往往需要培育的秧苗布置整齐,以便于农机快速、准确地将秧苗取出并插秧。
[0004]此外,如需要培育的秧苗数量较多,人手播撒秧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育秧的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农业种植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培育后的秧苗布置整齐且可以提高插秧效率的播种机。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秧苗培育工作效率的播种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播种机包括育秧盆以及一个支架,支架上可放置一个以上的育秧盆,且支架的上方设置有布谷架,布谷架与支架之间通过二根以上的连接杆连接,且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连接杆可以绕其支点转动,每一育秧盆的上方设有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方的面板,底板固定在布谷架上,且底板上设有多条第一槽,面板可以相对于底板在平行于底板的方向上移动,并且面板上设有多条第二槽,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第一槽与第二槽重叠,且每一第一槽的宽度与每一第二槽的宽度相等。
[0008]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育秧盆上设有面板以及底板,且面板与底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槽与第二槽。播撒谷种前,将面板的第一槽与底板的第二槽错开,然后将谷种播撒在布谷架上,使用毛刷等将谷种扫到第一槽内。由于第一槽与第二槽错开,谷种不会穿过第二槽掉落在育秧盆上。然后,推动面板在底板上移动,让第一槽与第二槽重叠,此时谷种将穿过第二槽掉落到育秧盆内。
[0009]由于谷种时穿过条状的第二槽落入育秧盆内,谷种整齐地布置在育秧盆上,便于插秧时将秧苗取出。并且,播撒谷种时将谷种播撒在布谷架上,可以使用毛刷等将谷种带入第一槽内,减少播撒谷种的工作量,提高育秧的工作效率。
[0010]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布谷架包括一个底架,底架设有至少一根推杆,推杆的端部延伸到底板的端部外。
[0011]由此可见,通过推杆可以带动布谷架的移动,便于将育秧盆放置在支架上,也便于将育秧盆从支架上取下。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推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推杆平行地设置在底架的两侧,底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支杆,每一支杆的外侧设有一根角铁,面板的端部夹持在支杆与角铁之间。
[0013]可见,由于面板夹持在支杆与角铁之间,带动面板相对于角铁的滑动可以带动面板相对于底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槽与第二槽的错位与重叠。
[001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角铁与连接杆铰接,且连接杆位于角铁的外侧。这样,角铁不影响连接杆的转动,确保底架顺畅地推起或者放下。
[00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布谷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块挡板,每一挡板位于两根支杆之间,且挡板与面板固定连接。
[0016]可见,在布谷架设置两块挡板可以避免播撒谷种时谷种散落在布谷架外,且挡板与面板固定连接便于人们通过挡板带动面板的移动。
[001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面板上设有至少一条压条,压条抵压在面板的上方。
[0018]由此可见,使用压条将面板抵压在底板上,有利于面板与底板之间的邻接,避免面板与底板之间存在过大的间隙而导致谷种夹持在面板与底板之间。
[001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架包括一个可转动的支撑架以及转动架,转动架上设有转轴,转轴支承在支撑架上。
[0020]可见,支架上端的转动架可以绕转轴在支撑架上转动,从而实现布谷架的倾斜,以便于从布谷架的一侧将谷种播撒在面板上。此外,转动架可以绕转轴以任意方向转动,也就是转动架可以在支架两端的任一端翘起,便于播撒谷种。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谷架撑起后的结构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与多个育秧盆的结构分解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与多个育秧盆的局部结构分解放大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布谷架与育秧盆的结构分解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面板、底板与育秧盆的结构分解放大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架与底板的布局结构分解放大图。
[00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面板、底架与角铁的局部结构分解放大图。
[00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布谷架的结构分解放大图。
[0030]图10是图9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布谷架的结构放大图。
[003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实用新型的播种机用于播撒谷种以便于培育秧苗,参见图1,播种机具有支架10以及位于支架10上方的布谷架20,布谷架20可以相对于支架10转动,如图1所示的状态,布谷架20紧贴在支架10的上方。布谷架20可以相对于支架10向上运动,如图2所示,布谷架20向上运动,且布谷架20与支架10之间形成间隙。
[0034]支架10包括多根支脚11,多根支脚11形成一个支撑架17,并且支架10的上端设有转动架12,转动架12与布谷架10之间通过四根连接杆27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7的第一端28通过销钉固定在布谷架20的一侧,连接杆27的第二端29通过另一根销钉固定在转动架12的一侧。布谷架20转动时,连接杆27绕自身的支点转动,即绕第一端28的销钉以及第二端29的销钉转动。本实施例中,四根连接杆27分别设置在布谷架20的两侦牝且每一侧的两根连接杆27分别位于布谷架20的两端。实际应用时,布谷架20与支架10之间还可以通过两根或者六根以上的连接杆27连接。
[0035]在转动架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抵接块16,布谷架20被撑起后,如图2所示的状态下,连接杆27可以抵接在抵接块16上,从而将连接杆27固定,避免布谷架20向下运动。
[0036]参见图3,支架10的上方放置有多个育秧盆31,多个育秧盆31放置在转动架12的上方。为了确保多个育秧盆31的定位,在转动架12的上方设置多个圆柱形的限位凸柱15,如图4所示,多个限位凸柱15自支架10的上表面向上凸起。这样,育秧盆31放置在支架10上时,通过多个限位凸柱15与育秧盆31的周壁邻接来实现育秧盆31的定位。可选地,育秧盆31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9,以促使秧苗的生长。
[0037]本实施例中,支架10上一共放置有六个育秧盆31,且多个育秧盆31两排三列地布置。在支架10的宽度方向上,转动架12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板13,且转动架12的中部也设有一条平行于限位板13的限位板14,每一个育秧盆31的两侧分别抵接在限位板13与限位板14之间,从而实现育秧盆31在支架10宽度方向上的定位。在支架10的长度方向上,则通过设置在转动架12上表面上的限位凸柱15对育秧盆31的两端进行限位,从而确保播撒在布谷架20上的谷种完全落入育秧盆31内。
[0038]并且,支架10的支撑架17上设有一个安装槽19,支架10上端的转动架12外设有转轴26,转轴26可以支承在安装槽19内。这样,转动架12可以绕转轴26相对于支撑架17转动。为了固定转动架12,在支架10上还设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的下端铰接在支脚11上,支撑杆18的上端设有槽口,转动架12的侧壁外还设有支撑柱32,支撑杆18上端的槽口可以扣合在支撑柱32上,从而将转动架12固定。
[0039]参见图5,布谷架20包括一个底架21,四根连接杆27的第一端均固定在底架21的侧壁。参见图6,多个育秧盆31分别位于底架21的下方,并且每一个育秧盆31内放置有泥土,以便于谷种在泥土内发芽。在育秧盆31底板的上方设有面板37以及底板33,底板33靠近育秧盆31底板的一侧,因此,在垂直于底板33的方向上,面板37位于底板33的上方。在播种机使用状态下,面板37也是位于底板33的上方。
[0040]底板33包括多根条状的杆,相邻的两根杆之间形成第一槽35,因此第一槽35相互之间平行布置。面板37也包括多根条状的杆,且相邻的两根杆之间形成第二槽38,本实施例中,第一槽35与第二槽38相互平行,并且第一槽35的宽度与第二槽38的宽度相等。
[0041]在垂直于底板33的方向上,第一槽35与第二槽38可以相互错开,也可以相互重叠。在第一槽35与第二槽38相互错开的情况下,第二槽38的下端被第一槽35所封闭,谷种落入第二槽38内但无法穿过第一槽35。当面板37被推动并相对于底板3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后,第一槽35与第二槽38重叠,谷种可以穿过第一槽35并落入位于育秧盆31的泥土内。
[0042]如图7所示,底架21包括两根支杆23以及位于底架21中部的支杆24,底板33的两端34的杆分别焊接在支杆23上,且底板33的中部设有缺口 36,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