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祛斑美容功能的营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1372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祛斑美容功能的营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营养食品是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所需营养素的食品。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相对精细,常以淀粉物质为主,蛋白质和粗粮摄入量普遍不足,而蛋白质作为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不仅参与机体组织的基本构成,维持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此外调节人体的物质代谢与生理机能,因此额外补充蛋白质成为人们日常所需。为了迎合这种消费需求,现有的营养食品也多为蛋白质粉,然而其营养成分相对单一,并且蛋白质的吸收率也相对有限。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是以海洋鱼皮为原料,经调浆、蛋白酶酶解、分离、过滤、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其平均分子量在1000Da以下,无需经过消化而能直接吸收,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吸收度和生物利用度,目前也有少量利用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制备蛋白质粉的相关报道。例如,公告号为CN10198688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的蛋白粉,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50份~80份,乳清蛋白10份~30份,低聚异麦芽糖5份~10份,糊精6份~10份。该蛋白粉的蛋白质吸收率虽高,但营养成分和口感有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渐关注食品的营养均衡,特别是粗粮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对于营养食品口感及风味等方面的品质要求逐渐提高。此外,随着人们对营养与美容关系的逐渐认识,对营养食品美容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升级。因此,成分单一的营养食品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开发一种营养更加均衡、兼具美容功效、人体吸收率高并且口感和风味良好的营养食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祛斑美容功能的营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对营养食品的营养均衡、美容功效、人体吸收率以及口感和风味等品质方面的需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祛斑美容功能的营养食品,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4.5~10%,维生素C1~3%,蛋白粉16~24%,燕麦粉5~10%,全脂奶粉5~8%,辅料50~60%。本发明的营养食品的主料包括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维生素C、蛋白粉、燕麦粉和全脂奶粉,主料占营养食品总重量的40~50%。该营养食品以蛋白粉、燕麦粉和全脂奶粉作为基质性原料,富含优质的蛋白、脂肪、糖类、可溶性膳食纤维、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等成分,原料搭配合理、营养均衡,能够满足人体日常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从而保障机体营养均衡;特别是燕麦粉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并且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同时,本发明的营养食品还包括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其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生物利用率高;此外,其与维生素C作为主要的美容功能成分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并且具有良好的袪斑等美容功效。在本发明中,所述辅料主要用于改良产品的品质及性能,特别是改善产品的口感和风味,其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食品改良剂,例如甜味剂、抗结块剂、膨松剂、乳化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食品保鲜剂、抗氧化剂等。特别是,本发明所述辅料包括至少两种组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主料而选择具有适宜组成及含量的辅料,从而达到改善产品口感和风味等目的。进一步地,所述蛋白粉包括乳清蛋白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粉。乳清蛋白粉富含优质的动物蛋白和多种活性成分,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并且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而大豆分离蛋白粉富含植物蛋白,其赖氨酸含量高,并且消化吸收率高达84~98%,两种蛋白搭配更加科学、营养更加均衡。在本发明具体方案中,所述乳清蛋白粉占所述营养食品总重量的8~12%,所述大豆分离蛋白粉占所述营养食品总重量的8~12%。本发明提供的营养食品,基于所述营养食品的总重量,所述辅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赤藓糖醇18~22%,玉米膨化粉16~18%,橙粉5~8%,麦精4~6%,植脂末4~6%,柠檬粉2~4%,甜菊糖苷0.05~0.2%。经本发明人的大量尝试,特别针对上述主料而选用上述组成和含量的辅料,该辅料能够有效改善本发明营养食品的口感并且调节其风味,不仅能够较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口感和风味等方面的要求,还能够提高消费者的食用欲望,其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喜欢,因此有利于作为日常食品而使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营养食品,可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8%,维生素C1.5%,乳清蛋白粉10%,大豆分离蛋白粉10%,燕麦粉8%,全脂奶粉6%,赤藓糖醇20%,玉米膨化粉17.4%,橙粉6%,麦精5%,植脂末5%,柠檬粉3%,甜菊糖苷0.1%。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任一所述营养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将所述维生素C与部分辅料进行等量递增混合,形成第一物料;将所述第一物料、全脂奶粉和部分剩余辅料进行混合,形成第二物料;将所述第二物料、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蛋白粉、燕麦粉和全部剩余辅料进行混合,制得所述营养食品。进一步地,所述辅料包括至少三种组分,并且基于所述营养食品的总重量,该三种组分分别具有不同的重量百分含量。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大小将辅料的各组分划分为低含量组分、中含量组分和高含量组分,其中低含量组分的含量低于主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中含量组分的含量可与主料中的全脂奶粉含量相当。更进一步地,形成所述第一物料的部分辅料为低含量组分,形成所述第二物料的部分剩余辅料为中含量组分,所述全部剩余辅料即为辅料的高含量组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混合效果好,各组成的含量均匀度高,因此产品质量稳定、可控性强。在本发明一具体方案中,基于所述营养食品的总重量,所述辅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赤藓糖醇18~22%,玉米膨化粉16~18%,橙粉5~7%,麦精4~6%,植脂末4~6%,柠檬粉3~4%,甜菊糖苷0.05~0.2%,并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维生素C与所述甜菊糖苷进行等量递增混合(第一混合),形成第一物料;将所述第一物料、全脂奶粉、橙粉、麦精、植脂末和柠檬粉进行第二混合,形成第二物料;将所述第二物料、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蛋白粉、燕麦粉、赤藓糖醇和玉米膨化粉进行第三混合,制得所述营养食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混合的时间为5~15分钟,所述第三混合的时间为25~35分钟。在本发明中,所述等量递增混合指的是取小含量组分和等量的大含量组分,混合均匀,再加入同混合物等量的大含量组分混合均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的大含量组分为止。具体地,所述等量递增混合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1)取与所述甜菊糖苷等量的维生素C与所述甜菊糖苷进行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2)从剩余维生素C中取与所述第一混合物等量的维生素C与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3)重复步骤2),直到取完全部的维生素C。在步骤3)中,重复步骤2)指的是依次从上步剩余维生素C中取与上步形成的混合物等量的维生素C与上步混合物进行混合,形成下一混合物,例如:从步骤2)剩余维生素C中取与所述第二混合物等量的维生素C与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混合,形成第三混合物,依此类推。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混合的时间为4~8分钟,步骤2)所述混合的时间为4~8分钟。进一步地,在进行所述混合之前,对各组分分别进行粉碎并过30~60目筛。例如,可对赤藓糖醇粉碎后过60目筛,对其它组分直接过30目筛。本发明的实施,至少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的营养食品,各组分食用安全、搭配合理、营养成分均衡,其能够满足人体日常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同时,其有助于改善体内环境,从而为美容功能的发挥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2、本发明的营养食品在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同时,还能减少黑色素的生成、改善面部黄褐斑的面积和颜色、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兼具良好的美容功效。3、本发明的营养食品口感和风味好,并且易于机体吸收,能够较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口感和风味等方面的要求,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还能够提高消费者的食用欲望,可作为日常食品而使用,适用范围广泛,尤其是,可以加工成质量适当的单位包装量,供消费者按照自身情况作为早餐,在满足饱腹同时也提供了营养保健功效,起到食疗的作用,长期食用也能保障安全。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各原料进行粉碎过筛以及分步混合,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混合效果,并且可以制备含量均匀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可控性强的剂型为粉剂的营养食品,其易被人体吸收消化,实用性强;所有原料均满足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和行业标准,且均可商购,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方案的实施和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但不能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形成任何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各组分的来源如下: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购自北京中食海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符合GB/T22729《海洋鱼低聚肽粉》的要求;维生素C:购自广州日康食用化工有限公司,符合GB1475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要求;乳清蛋白粉:购自广州硕维食品技术有限公司,符合GB1167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的要求;大豆分离蛋白粉:购自南通光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符合GB/T20371《食品工业用大豆蛋白》的要求;燕麦粉:购自佛山市顺衡益贸易有限公司;全脂奶粉:购自佛山市顺衡益贸易有限公司,符合GB196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的要求;赤藓糖醇:购自广州芬维贸易有限公司,符合GB2640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的要求;玉米膨化粉:购自广州赢特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橙粉、柠檬粉:购自天津市真如果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麦精、植脂末:购自广州芬维贸易有限公司;甜菊糖苷:购自广州日康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符合GB8270《食品添加剂甜菊糖甙》的要求。对赤藓糖醇粉碎过60目筛后,备用;对其它各组分过30目筛后,备用。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具有祛斑美容功能的营养食品,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8%,维生素C1.5%,乳清蛋白粉10%,大豆分离蛋白粉10%,燕麦粉8%,全脂奶粉6%,赤藓糖醇20%,玉米膨化粉17.4%,橙粉6%,麦精5%,植脂末5%,柠檬粉3%,甜菊糖苷0.1%。上述营养食品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制备:1、等量递增混合(第一混合)将1kg甜菊糖苷与1kg维生素C等量均匀混合5分钟左右,得到2kg混合物;将2kg混合物与2kg维生素C等量均匀混合5分钟左右,得到4kg混合物;将4kg混合物与4kg维生素C等量均匀混合5分钟左右,得到8kg混合物;将8kg混合物与8kg维生素C等量均匀混合5分钟左右,得到16kg混合物(第一物料),总混合时间为20分钟左右。2、第二混合将全脂奶粉60kg、橙粉60kg、麦精50kg、植脂末50kg、柠檬粉30kg和16kg上述第一物料在VHJ型高效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设定转速为8转/分钟,混合10分钟左右,得到第二物料266kg。3、第三混合将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80kg、乳清蛋白粉100kg、大豆分离蛋白粉100kg、燕麦粉80kg、玉米膨化粉174kg、赤藓糖醇200kg和266kg上述第二物料在SYH型三维运动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设定混合机转速为8转/分钟,混合25分钟左右,制得1000kg营养食品(粉剂)。该营养食品可在分装后采用铝塑袋(规格:30g/袋)或食品包装罐(规格:450g/罐)进行包装。本实施例的营养食品为黄色粉末,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无结块,无异味,具有独特的滋味和气味。按照GB/T22729-2008《海洋鱼低聚肽粉》中“6.3低聚肽”方法检测低聚肽含量,按照GB5009.5方法检测蛋白质含量,按照GB5413.18方法检测维生素C含量经检测,本发明制备的营养食品蛋白质≥28.2g/100g,维生素C为1.5g/100g,低聚肽为5.4g/100g,水分≤3.81g/100g,灰分≤1.7g/100g,铅、砷、农药残留、微生物均符合食品相关标准。此外,从制备的1000kg营养食品的不同部位取六份样品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计算六份样品维生素C含量的均匀度(RSD),均匀度为3.7%,产品质量稳定。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具有祛斑美容功能的营养食品,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5%,维生素C3%,乳清蛋白粉12%,大豆分离蛋白粉12%,燕麦粉10%,全脂奶粉8%,赤藓糖醇18%,玉米膨化粉16.8%,橙粉5%,麦精4%,植脂末4%,柠檬粉2%,甜菊糖苷0.2%。上述营养食品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制备:1、等量递增混合(第一混合)将2kg甜菊糖苷与30kg维生素C按实施例1所述的等量递增混合方法进行混合,得到32kg混合物(第一物料),总混合时间为20分钟左右。2、第二混合将全脂奶粉80kg、橙粉50kg、麦精40kg、植脂末40kg、柠檬粉20kg和32kg上述第一物料在VHJ型高效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设定转速为10转/分钟,混合8分钟左右,得到第二物料262kg。3、第三混合将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50kg、乳清蛋白粉120kg、大豆分离蛋白粉120kg、燕麦粉100kg、玉米膨化粉168kg、赤藓糖醇180kg和262kg上述第二物料在SYH型三维运动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设定混合机转速为8转/分钟,混合35分钟左右,制得1000kg营养食品。本实施例的营养食品为黄色粉末,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无结块,无异味,具有独特的滋味和气味;经检测,本发明制备的营养食品蛋白质≥28.3g/100g,维生素C≥1.63g/100g,低聚肽≥6.57g/100g,水分≤3.81g/100g,灰分≤1.7g/100g,铅、砷、农药残留、微生物均符合食品相关标准。此外,从制备的1000kg营养食品的不同部位取六份样品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计算六份样品维生素C含量的均匀度(RSD),均匀度为3.3%,产品质量稳定。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具有祛斑美容功能的营养食品,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10%,维生素C1.5%,乳清蛋白粉8%,大豆分离蛋白粉10.5%,燕麦粉5%,全脂奶粉5%,赤藓糖醇18%,玉米膨化粉17.9%,橙粉8%,麦精6%,植脂末6%,柠檬粉4%,甜菊糖苷0.1%。上述营养食品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制备:1、等量递增混合(第一混合)将1kg甜菊糖苷与15kg维生素C按实施例1所述的等量递增混合方法进行混合,得到16kg混合物(第一物料),总混合时间为20分钟左右。2、第二混合将全脂奶粉50kg、橙粉80kg、麦精60kg、植脂末60kg、柠檬粉40kg和16kg上述第一物料在VHJ型高效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设定转速为6转/分钟,混合15分钟左右,得到第二物料306kg。3、第三混合将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100kg、乳清蛋白粉80kg、大豆分离蛋白粉105kg、燕麦粉50kg、玉米膨化粉179kg、赤藓糖醇180kg和306kg上述第二物料在SYH型三维运动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设定混合机转速为10转/分钟,混合30分钟左右,制得1000kg营养食品。本实施例的营养食品为黄色粉末,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无结块,无异味,具有独特的滋味和气味;经检测,本发明制备的营养食品蛋白质≥28.4g/100g,维生素C≥1.64g/100g,低聚肽≥6.61g/100g,水分≤3.82g/100g,灰分≤1.8g/100g,铅、砷、农药残留、微生物均符合食品相关标准。此外,从制备的1000kg营养食品的不同部位取六份样品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计算六份样品维生素C含量的均匀度(RSD),均匀度为3.5%,产品质量稳定。对照例1(安慰剂)本对照例的安慰剂,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淀粉43.5%,赤藓糖醇20%,玉米膨化粉17.4%,橙粉6%,麦精5%,植脂末5%,柠檬粉3%,甜菊糖苷0.1%。对照例2本对照例的营养食品,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8%,维生素C1.5%,乳清蛋白粉20%,麦芽糊精41.5%,麦芽糖醇20%,橙粉6%,柠檬酸3%。试验例对255例具有黄褐斑的受试者进行试验,受试者的年龄范围为18-65岁,身体健康;将受试者按黄褐斑颜色、面积情况分为五组,即试食组1-3和对照组1-2,每组51人,分组时尽可能考虑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如户外活动情况、年龄等。试食组1-3的受试者分别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营养食品,每日服用30g,共服用45天;对照组1-2的受试者分别连续服用对照例1的安慰剂和对照例2制备的营养食品,每日服用30g,共服用45天;试验期间,各受试者正常饮食并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服用试验品,此外停止使用其它口服及外用有关养颜祛斑用品。1、安全性评价在试验前后,对各受试者的体重、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价各试验品的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试食各试验品(即实施例1-3的营养食品、对照例1的安慰剂和对照例2的营养食品)的各组受试者在体重、血压、心率上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营养食品对机体健康无明显损害,食用安全。2、功效评价在试验前后,用标尺测量各受试者颜面部黄褐斑的面积;并按照《实用标准色卡》(第一版)中的棕色色卡为黄褐斑深浅判断标准:Ⅰ度(10、20、5),Ⅱ度(30、40、10),Ⅲ度(40、60、15)(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设计研制,测绘出版社1992年出版)对各受试者颜面部黄褐斑颜色积分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有效率;其中,将色卡Ⅰ度、Ⅱ度、Ⅲ度分别计作1分、2分、3分,将黄褐斑颜色下降Ⅰ度,面积减少>10%,且不产生新黄褐斑计为有效,将黄褐斑颜色及面积无明显变化计为无效。结果见表1至表3。3、口感和风味评价在试验期间,让各受试者分别给各试验品进行打分,其中口感风味较佳计4分,口感风味较良好3分,口感风味一般计2分,口感风味较差计1分,打分结果见表4。表1受试者黄褐斑面积的变化(mm2)分组试验前试验后差值减少百分率试食组15115.34482.7632.512.36%试食组25116.84486.0630.812.32%试食组35118.94491.2627.712.26%对照组15119.45033.785.71.67%对照组25117.54646.7470.89.20%表2受试者黄褐斑颜色的变化(积分)分组试验前试验后差值试食组12.502.100.40试食组22.512.130.38试食组32.502.110.39对照组12.512.460.05对照组22.502.220.28表3受试者祛黄褐斑的有效率分组例数(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试食组151411080.39%试食组251401178.43%试食组351411080.39%对照组1513485.88%对照组251321962.74%由表1至表3可知:1、试食本发明制备的营养食品后,各试食组的受试者黄褐斑面积和颜色积分均明显下降,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到78%以上,其相对于试食前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相对于试食安慰剂组(即对照组1)也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制备的营养食品具有良好的祛黄褐斑功效。2、与试食对照例2的营养食品相比,试食本发明制备的营养食品后的受试者黄褐斑面积和颜色下降更加明显,临床观察总有效率更高,说明本发明制备的营养食品各组分搭配更加合理、营养成分更加均衡,祛斑效果更好,可能是由于其改善了机体的体内环境,从而为祛斑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表3受试者口感风味打分结果分组例数(例)总积分试食组151182试食组251175试食组351168对照组151142对照组251106由表4可知:本发明制备的营养食品口感和风味较佳,能够较好地满足试食者对营养食品在口感和风味等方面的要求,还能够提高试食者的食用欲望,备受各年龄阶段的试食者的喜爱。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