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奶香香精制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6655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天然奶香香精制程方法,尤指一种涉及利用分解剂与乳制品所均匀混合调配制成,并于乳制品进行水解时以提升酵素水解速率,进而节省制作奶香香精时间,达到提高产能目的的奶香香精制程方法。



背景技术:

奶味香料是食品工业应用最为广泛的香料之一,它作为食品食品添加剂为改善乳及乳味食品口感和质量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品以及相关的食品在人们食物链中(包括主食与休闲食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消费者在选择包装食品时对食品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虽然化学合成的奶味香料在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天然与健康的关注,天然奶味香料将会越来越得到人们青睐,在满足口感的同时,天然、安全、健康、多样化的产品将成为消费者的需求方向。

目前酶法是生产天然奶味香料的常用方法,酶法生产的奶味香料是具有乳香特征香气的化合物,生产成本低;从产品应用及其效果看,它属于天然食品添加剂,香气自然、逼真、柔和,对加香产品内在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赋予加香产品天然奶香口味,可提高加香产品的质量;从成本和经济效益看,天然奶味香料系列产品深受大家欢迎,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效益巨大;从对环境的影响看,原料利用率近100%,整个生产过程无三废产生,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申请号第200710043987.5号揭示的一种以奶油为原料生物转化成乳化型奶香料的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脂肪酶按照奶油含量的0.05-1.0wt%投入奶油和水的混合物中,置于待搅拌的反应罐中,然后在温度30-60℃下,在0.5-24h之间以0.05-0.2ml/min匀速滴加弱碱性缓冲溶液,至少在反应罐中酶解24h,使酶解物的PH至少在5.4以下;

(2)将步骤(1)的酶解物在75-85℃的条件下灭酶10-30min,灭酶后冷却至35-50℃,用塑料瓶酶解物,放置15-25℃环境中至少1天以上;

(3)先将步骤(2)装在塑料瓶中的产品在50-80℃水浴中边加热边摇匀,完全溶解后,在10000-20000rpm速度下剪切1-5min,得到乳化型奶香精基料。

依据上述可得知,虽然是以奶油为原料,但是需额外加水才能进行上述的步骤,加上脂肪分解酵素无法有效在有机相(奶油中)作用,因此降低酵素反应速率,而造成水解效率较不尽理想,因此于效率和成本上很不划算,实为一大弊端问题,而亟待改进。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并且依据多年从事此领域的相关经验,细心观察及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进而提出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涉及利用分解剂与乳制品所均匀混合调配制成,并于乳制品进行水解时以提升酵素水解速率,进而节省制作奶香香精时间,达到提高产能目的的奶香香精制程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天然奶香香精制程方法,其涉及利用分解剂与乳制品所均匀混合调配制成的奶香香精制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分解剂制程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备料步骤,先准备脂肪分解酵素、缓冲液及界面活性剂为原料;该界面活性剂选自固体状的卵磷脂(Lecithin)原料;

步骤S2:搅拌混合步骤,先取适量酵素50mg~150mg的脂肪分解酵素与取适量100ml~150mlpH5.0PBS0.1M的缓冲液进行混合后,再取适量固体状的卵磷脂(Lecithin)900mg~1100mg的界面活性剂以予添加混合,并放置于磁石搅拌机台内进行搅拌作业而达到均匀分散混合效果;

步骤S3:超音波加速包覆法步骤,将搅拌混合后的含有缓冲液的脂肪分解酵素与界面活性剂放置于超音波机台内进行加速包覆法作业,致增加该界面活性剂包覆于该含有缓冲液的脂肪分解酵素的外表结合性;

步骤S4:静置沉淀步骤,将超音波加速包覆法步骤后的所含有缓冲液的脂肪分解酵素与界面活性剂进行静置状态,其温度为0℃~4℃的环境下进行,而时间介于12~24小时范围内,使含有缓冲液的脂肪分解酵素与界面活性剂呈现沉淀状态;

步骤S5:离心脱水步骤,将静置沉淀步骤后的所含有缓冲液的脂肪分解酵素与界面活性剂放置于离心脱水机台内进行离心脱水作业,使该缓冲液与该脂肪分解酵素进行分离状态;及

步骤S6:冷冻干燥步骤,将离心脱水后的脂肪分解酵素与界面活性剂放置于冷冻干燥机台内进行作业,以清除残留于脂肪分解酵素与界面活性剂内所含的水分;进而获得分解剂的成品;

借此,将以上所述的分解剂与乳制品进行均匀混合调配制成步骤,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7:搅拌发酵步骤,将该分解剂与该乳制品放置于搅拌发酵机台内进行搅拌均匀混合及发酵催化作业;

步骤S8:灭酵步骤,将发酵催化后的分解剂与该乳制品放置于灭酵机台内进行灭酵作业;进而获得奶味香料的成品;

步骤S9:调香步骤,将灭酵后所获得的奶味香料更进一步进行调配作业而获得奶香香精的成品。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提供一种涉及利用分解剂与乳制品所均匀混合调配制成的奶香香精制程方法;其中所述分解剂制程方法,先准备脂肪分解酵素、缓冲液及界面活性剂为原料;其中该界面活性剂系选自固体状的卵磷脂(Lecithin)原料;并取适量酵素50mg~150mg的脂肪分解酵素与取适量100ml~150mlpH5.0PBS0.1M的缓冲液进行混合后,及取适固体状的卵磷脂(Lecithin)900mg~1100mg的界面活性剂以予添加混合,并放置于磁石搅拌机台内进行搅拌作业而达到均匀分散混合效果后;进行超音波加速包覆法步骤,致增加该界面活性剂包覆于该含有缓冲液的脂肪分解酵素的外表结合性;再进行静置沉淀步骤,其时间介于12~24小时范围内,使含有缓冲液的脂肪分解酵素与界面活性剂呈现沉淀状态;接着进行离心脱水步骤,使该缓冲液与该脂肪分解酵素进行分离状态;及冷冻干燥步骤,以清除残留于脂肪分解酵素与界面活性剂内所含的水分;进而获得分解剂的成品;借此,将以上所述的分解剂与乳制品进行均匀混合调配制成步骤,以搅拌发酵步骤,将该分解剂与该乳制品进行搅拌均匀混合及发酵催化作业;再进行灭酵步骤,将发酵催化后的分解剂与该乳制品进行灭酵作业;进而获得奶味香料的成品;最后进行调香步骤,将灭酵后所获得的奶味香料更进一步进行调配作业而获得奶香香精的成品;

借此,以天然界面活性剂的卵磷脂(Lecithin)修饰包覆于脂肪分解酵素,利用包覆于脂肪分解酵素外层的界面活性剂,亲水端朝内与脂肪分解酵素结合,疏水端朝外不仅维持脂肪分解酵素于有机相中的构型同时亦可提升酵素于有机相(油相)中的分散均匀性,借此提升反应速率及酵素活性,改善酵素表面界面特性借此提升酵素水解速率,进而提供一种涉及利用分解剂与乳制品所均匀混合调配制成,并于乳制品进行水解时以提升酵素水解速率,进而节省制作奶香香精时间,达到提高产能目的的奶香香精制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天然奶香香精制程方法的奶香香精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天然奶香香精制程方法的分解剂步骤详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天然奶香香精制程方法的奶香香精详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天然奶香香精制程方法的分解剂的界面活性剂与脂肪分解酵素间的水解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天然奶香香精制程方法,其涉及利用分解剂1与乳制品2所均匀混合调配制成的奶香香精4的制程方法;其中所述分解剂1的制程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备料步骤,先准备脂肪分解酵素11、缓冲液12及界面活性剂13为原料;该界面活性剂13选自固体状的卵磷脂(Lecithin)原料;

步骤S2:搅拌混合步骤,先取适量酵素50mg~150mg的脂肪分解酵素11与取适量100ml~150mlpH5.0PBS0.1M的缓冲液12进行混合后,再取适量固体状的卵磷脂(Lecithin)900mg~1100mg的界面活性剂13以予添加混合,并放置于磁石搅拌机台内进行搅拌作业而达到均匀分散混合效果;

其中至步骤S2时,该磁石搅拌机对脂肪分解酵素11、缓冲液12及界面活性剂13进行搅拌作业,其转速设定为300rpm~500rpm进行搅拌,而搅拌作业时间则设定为60分钟~65分钟范围内;

步骤S3:超音波加速包覆法步骤,将搅拌混合后的含有缓冲液12的脂肪分解酵素11与界面活性剂13放置于超音波机台内进行加速包覆法作业,致增加该界面活性剂13包覆于该含有缓冲液12的脂肪分解酵素11的外表结合性;

其中至步骤S3时,该超音波机台其温度设定为4℃的环境下进行,且该超音波频率设定为30HZ~40HZ范围内进行,其作业时间则设定为5分钟;

步骤S4:静置沉淀步骤,将超音波加速包覆法步骤后的所含有缓冲液12的脂肪分解酵素11与界面活性剂13进行静置状态,其温度为0℃~4℃的环境下进行,而时间介于12~24小时范围内,使含有缓冲液12的脂肪分解酵素11与界面活性剂13呈现沉淀状态;

步骤S5:离心脱水步骤,将静置沉淀步骤后的所含有缓冲液12的脂肪分解酵素11与界面活性剂13放置于离心脱水机台内进行离心脱水作业,使该缓冲液12与该脂肪分解酵素11进行分离状态;及

其中至步骤S5时,该离心脱水机台其温度设定为0℃的环境下进行,且该离心脱水机台其转速设定为至少9000rpm~11000rpm范围内进行作业,其作业时间则设定为10分钟;

步骤S6:冷冻干燥步骤,将离心脱水后的脂肪分解酵素11与界面活性剂13放置于冷冻干燥机台内进行作业,以清除残留于脂肪分解酵素11与界面活性剂13内所含的水分;进而获得分解剂1的成品;

其中至步骤S6时,该冷冻干燥机台其温度设定为摄氏零下80℃的环境下进行;

借此,将以上所述的分解剂1与乳制品2进行均匀混合调配制成步骤,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7:搅拌发酵步骤,将该分解剂1与该乳制品2放置于搅拌发酵机台内进行搅拌均匀混合及发酵催化作业;

其中至步骤S7时,该搅拌机台内所放置的乳制品2与该分解剂1,二者重量比例为1:0.001,并用水调节至PH值6~8而进行搅拌;而该搅拌机台其温度设定为35℃~40℃环境下进行作业,且该搅拌机台其转速设定为150rmp~200rpm范围内进行搅拌作业,其搅拌作业时间则设定为2~3天,使该分解剂1与该乳制品2能均匀混合并发酵催化;

步骤S8:灭酵步骤,将发酵催化后的分解剂1与该乳制品2放置于灭酵机台内进行灭酵作业;进而获得奶味香料3的成品;及

其中至步骤S8时,该灭酵机台其温度设定为85℃~90℃环境下进行高温灭酵作业,其高温灭酵作业则设定为10~30分钟后,冷却至常温而产生奶味香料3;

步骤S9:调香步骤,将灭酵后所获得的奶味香料3更进一步进行调配作业而获得奶香香精4的成品;

因此,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提供一种涉及利用分解剂1与乳制品2所均匀混合调配制成的奶香香精4制程方法;其中所述分解剂1制程方法,先准备脂肪分解酵素11、缓冲液12及界面活性剂13为原料;其中该界面活性剂13选自固体状的卵磷脂(Lecithin)原料;并取适量酵素50mg~150mg的脂肪分解酵素11与取适量100ml~150mlpH5.0PBS0.1M的缓冲液12进行混合后,及取适固体状的卵磷脂(Lecithin)900mg~1100mg的界面活性剂13以予添加混合,并放置于磁石搅拌机台内进行搅拌作业而达到均匀分散混合效果后;进行超音波加速包覆法步骤,致增加该界面活性剂13包覆于该含有缓冲液12的脂肪分解酵素11的外表结合性;再进行静置沉淀步骤,其时间介于12~24小时范围内,使含有缓冲液12的脂肪分解酵素11与界面活性剂13呈现沉淀状态;接着进行离心脱水步骤,使该缓冲液12与该脂肪分解酵素11进行分离状态;及冷冻干燥步骤,以清除残留于脂肪分解酵素11与界面活性剂13内所含的水分;进而获得分解剂1的成品;借此,将以上所述的分解剂1与乳制品2进行均匀混合调配制成步骤,以搅拌发酵步骤,将该分解剂1与该乳制品2进行搅拌均匀混合及发酵催化作业;再进行灭酵步骤,将发酵催化后的分解剂1与该乳制品2进行灭酵作业;进而获得奶味香料3的成品;最后进行调香步骤,将灭酵后所获得的奶味香料3更进一步进行调配作业而获得奶香香精4的成品;

再者,利用超音波加速包覆法步骤而得到本发明所需的目的功效,其包覆原理序述如下:

1.所述该界面活性剂13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2.所述该界面活性剂13的表面活性源于其分子的两亲结构,亲水基团使分子有进入水中的趋势,而疏水基团则竭力阻止其在水中溶解而从水的内部向外迁移,有逃逸水相的倾向。这两种倾向平衡的结果使表面活性剂在水表富集,亲水基伸向水中,疏水基伸向空气,其结果是水表面好像被一层非极性的碳氢链所覆盖,从而导致水的表面张力下降;

3.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富集吸附一般的单分子层,当表面吸附达到饱和时,表面活性剂分子不能在表面继续富集,而疏水基的疏水作用仍竭力促使基分子逃离水环境,于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则在溶液内部自聚,即疏水基聚集在一起形成内核,亲水基朝外与水接触形成外壳,组成最简单的胶团。而开始形成胶团时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称的为临界胶束浓度;

4.当溶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最低值,此时再提高表面活性剂浓度,溶液表面张力不再降低而是大量形成胶团,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就是该表面活性剂能达到的最小表面张力;

因此,利用临界胶束浓度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巧妙的将溶液设计于所用主要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之上,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形成双分子层,即第一层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基附着于固体表面,亲水基伸向外面,第二层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与第一层的亲水基附着,疏水基伸向外面,从而形成独特的亲油性表面;当物质在一定液体有其溶解饱和度,达到饱和度后物质不再溶解,但我们可以利用临界胶束浓度原理,将表面活性剂设计在临界胶束浓度之上,可以大大增加物质的溶解度;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以天然界面活性剂13的卵磷脂(Lecithin)修饰包覆于脂肪分解酵素11,利用包覆于脂肪分解酵素11外层的界面活性剂13,亲水端朝内与脂肪分解酵素11结合,疏水端朝外不仅维持脂肪分解酵素11于有机相中的构型同时亦可提升酵素于有机相(油相)中的分散均匀性,借此提升反应速率及酵素活性,改善酵素表面界面特性藉此提升酵素水解速率,进而提供一种涉及利用分解剂1与乳制品2所均匀混合调配制成,并于乳制品2进行水解时以提升酵素水解速率,进而节省制作奶香香精4时间,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

再者,续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天然奶香香精制程方法的较佳实施例比较结果与讨论说明,是以比较不同界面活性剂13包覆脂肪分解酵素11的水解率曲线图;首先,分别选用本发明的界面活性剂13以包覆于脂肪分解酵素11(L036p),探讨其对酵素的影响;本发明的界面活性剂13选自固体状的卵磷脂(Lecithin),且利用界面活性剂13包覆脂肪分解酵素11(L036p)其水解率为28%相较于未包覆脂肪分解酵素11(L036p)其水解率为22%高;因此本发明的界面活性剂13在鲜奶油与水相中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因而提升酵素水解能力;由此可得知本发明的界面活性剂13适用于奶油水解反应,同时能展现更高的水解活性,利用包覆于该脂肪分解酵素11(L036p)外层的界面活性剂13,亲水端朝内与脂肪分解酵素11结合,疏水端朝外不仅维持该脂肪分解酵素11于有机相中的构型同时亦可提升该酵素于有机相(油相)中的分散均匀性,借此提升反应速率及酵素活性,改善酵素表面界面特性借此提升酵素水解速率。

综上所述,当知本发明确实可为相关产业广为利用,极具有进步性与新颖性,且发明于申请前未见公开,以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其中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