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315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具体是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绿茶作为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位居全国六大初制茶之首。绿茶,又称不发酵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保留了鲜叶的天然成分,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炒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对绿茶来说,越新鲜滋味越好。有实验表明,在常温光照储存条件下,叶绿素会被很快分解,让绿茶变成黄茶杆;氨基酸会被降解,让茶叶鲜味尽失;本来与味道相安无事的脂肪也会降解成小份的、散发怪味的醇、醛、酸,让茶叶的滋味大打折扣。所以,把新采下的绿茶请进低温、避光且隔绝氧气的小环境中,能让它们鲜活的口感保持的时间更长些。

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长茶叶保存时间、适于冷水冲泡,绿原酸含量高的绿茶制做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摇青: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茶放置竹筒内摇晃2-20min,竹筒转速为10-20r/min;

(2)炒青:将摇青后的原料茶置于铁锅中炒制,炒制温度为80-220℃,炒制时间为1-10min;

(3)蒸青:将杀青后的原料茶冷却到50℃,然后将原料茶平铺放置于蒸汽传输带上,蒸时60-200min;

(4)揉捻:将蒸青后的原料茶放入揉捻装置内揉捻成条状,原料茶水分低于25%;

(5)初烘:将揉捻后的原料茶放入烘炉内,于120-130℃下烘烤60-180min;

(6)复烘:将初烘后的原料茶放入烘炉内,于150-160℃下复烘60min,反复两次;

(7)摊凉、包装:将复烘后的原料茶摊凉,包装入袋。

所述步骤(1)预处理步骤为:选择中午10点采摘新鲜的一芽两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摊放在室内1-6h,置于15-30℃水中浸泡1-30min。

所述步骤(3)蒸青反复蒸三次,第一次蒸青温度为50-150℃,第二次蒸青温度为70-150℃,第三次蒸青温度为110-1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工艺制备的绿茶可以延长茶叶的保存时间到14个月茶叶不变色,绿原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叶的15%;另外还可以减少生物碱在 水中的挥发,并适于冷水冲泡,极大地保留了绿茶中的营养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选择中午10点采摘新鲜的一芽两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摊放在室内4h,置于25℃水中浸泡1-30min。摇青: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茶放置竹筒内摇晃15min,竹筒转速为15r/min。炒青:将摇青后的原料茶置于铁锅中炒制,炒制温度为140℃,炒制时间为6min。蒸青:将杀青后的原料茶冷却到50℃,然后将原料茶平铺放置于蒸汽传输带上,反复蒸三次,第一次蒸青温度为100℃,蒸时100min,第二次蒸青温度为100℃,蒸时100min,第三次蒸青温度为130℃,蒸时120min。揉捻:将蒸青后的原料茶放入揉捻装置内揉捻成条状,原料茶水分低于25%。初烘:将揉捻后的原料茶放入烘炉内,于125℃下烘烤120min。复烘:将初烘后的原料茶放入烘炉内,于155℃下复烘60min,反复两次。摊凉、包装:将复烘后的原料茶摊凉,包装入袋。

本发明工艺制备的绿茶可以延长茶叶的保存时间到14个月茶叶不变色,绿原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叶的15%;另外还可以减少生物碱在水中的挥发,并适于冷水冲泡,极大地保留了绿茶中的营养成分。

实施例2

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选择中午10点采摘新鲜的一芽两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摊放在室内6h,置于30℃水中浸泡5min。摇青: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茶放置竹筒内摇晃6min,竹筒转速为10r/min。炒青:将摇青后的原料茶置于铁锅中炒制,炒制温度为80-220℃,炒制时间为1-10min。蒸青:将炒青后的原料茶冷却到50℃,然后将原料茶平铺放置于蒸汽传输带上, 反复蒸三次,第一次蒸青温度为80℃,蒸时180min,第二次蒸青温度为140℃,蒸时75min,第三次蒸青温度为150℃,蒸时60min。揉捻:将蒸青后的原料茶放入揉捻装置内揉捻成条状,原料茶水分低于25%。初烘:将揉捻后的原料茶放,烘炉内,于120℃下烘烤180min。复烘:将初烘后的原料茶放入烘炉内,于150℃下复烘60min,反复。摊凉、包装:将复烘后的原料茶摊凉,包装入袋。

实施例3

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选择中午10点采摘新鲜的一芽两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摊放在室内2h,置于15℃水中浸泡5min。摇青: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茶放置竹筒内摇晃20min,竹筒转速为12r/min。杀青:将摇青后的原料茶置于铁锅中炒制,炒制温度为200℃,炒制时间为3min。蒸青:将炒青后的原料茶冷却到50℃,然后将原料茶平铺放置于蒸汽传输带上,反复蒸三次,第一次蒸青温度为145℃,蒸时70min,第二次蒸青温度为80℃,蒸时180min,第三次蒸青温度为115℃,蒸时200min。揉捻:将蒸青后的原料茶放入揉捻装置内揉捻成条状,原料茶水分低于25%。初烘:将揉捻后的原料茶放入烘炉内,于130℃下烘烤80min。复烘:将初烘后的原料茶放入烘炉内,于160℃下复烘60min,反复两次。摊凉、包装:将复烘后的原料茶摊凉,包装入袋。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