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矮脚罗伞活血散瘀拌菜调味剂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4244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辅料,具体涉及一种矮脚罗伞活血散瘀拌菜调味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忙碌着,容易对自己身体的健康忽视,久而久之,身体就会每况愈下,身心劳累,精神疲惫,心脏也会因为紧张的节奏出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经常手脚冰凉,抵抗力弱,很容易生病,这是心气不足的体现。

调味剂是指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质,使食品更加美味可口,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增进食欲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中加入一定的调味剂,不仅可以改善食品的感观性,使食品更加可口,而且有些调味剂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调味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咸味剂(主要是食盐)、甜味剂(主要是糖、糖精等)、鲜味剂、酸味剂及辛香剂等。

据了解,目前用于食品调味的调味液种类繁多,但各具有不同风味,所不足的是在调味液中普遍添加有防腐剂和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色素,其不但影响调味液的味道,还有害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而市场上非常缺乏一种无毒副作用,纯天然、有宜对人体气脉梳理,增强所需营养,利于人体健康的活血散瘀拌菜调味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活血散瘀、清心安神于一体、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矮脚罗伞活血散瘀拌菜调味剂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矮脚罗伞活血散瘀拌菜调味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矮脚罗伞10-20份、紫贝齿5-10份、薯莨3-8份、四叶参5-12份、补骨脂5-15份、紫苏叶3-6份、白蔹8-15份、莳萝子4-9份、木蝴蝶5-13份、田基黄6-9份、白花丹5-12份、山香5-20份、酱油10-30份、食用醋精10-30份、香油10-30份、仙桃草3-8份、益生元配料15-25份。

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矮脚罗伞15份、紫贝齿8份、薯莨5份、四叶参9份、补骨脂10份、紫苏叶4份、白蔹12份、莳萝子7份、木蝴蝶9份、田基黄7份、白花丹8份、山香13份、酱油20份、食用醋精18份、香油16份、仙桃草5份、益生元配料20份。

所述所述益生元配料为抗性糊精,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的混合料。

其制作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配比、烘干灭菌、煎煮浓缩、混合搅拌、装袋成品,具体操作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

A、选料配比:按原料重量配比,挑选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矮脚罗伞、紫贝齿、薯莨、四叶参、补骨脂、紫苏叶、白蔹、莳萝子、木蝴蝶、田基黄、白花丹、山香、酱油、食用醋精、香油、仙桃草、益生元配料原料备用;

B、烘干灭菌:按原料重量配比,将选出的原料中,矮脚罗伞、紫贝齿、薯莨、四叶参、补骨脂、紫苏叶、白蔹、莳萝子、木蝴蝶、田基黄、白花丹、山香,仙桃草别切成片状置于烘干箱中干化,温度控制在100-120℃,时间60分钟,使原料水份蒸发至含水量为10-20%,灭菌;

C、煎煮浓缩:将烘干后的上述原料中加2-3倍水进行煎煮,煎煮两次,每次1-1.5h,过滤后将滤渣回收,合并两次滤液,浓缩滤液至50-60%,备用;

D、混合搅拌:按上述原料重量配比,将浓缩液中依次放入酱油、食用醋精、香油,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益生元配料二次混合均匀,然后灭菌,制成混合溶液;

E、装袋成品:按所需重量装袋,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5克;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所述食用醋精可用米醋替换。

所述步骤C中,滤液浓缩使用的是蒸发浓缩方式进行浓缩。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源于祖国传统中医中药学中关于扶正祛邪、活血散瘀、补而不滞、温而不燥,药与食匹配更能起到强补虚损、温肾阳,也就是医食同源、药食同源、食借药的威力、药借食的美味的辩证方法。将选好的配料放入各种拌菜内同其他辅料共同搅拌,将味道和功效融入拌菜中,使矮脚罗伞活血散瘀拌菜调味剂与辅料配合,集滋养、保健、活血散瘀、清心安神于一体。

本发明中,矮脚罗伞有消肿、活血散瘀作用,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吐血、红白痢、疮疥等;紫贝齿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清肝明目;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惊悸失眠,目赤翳障,目昏眼花;薯莨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清热解毒;主治咳血;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脘腹胀痛;痧胀腹痛;热毒血痢;水泻;关节痛;跌打肿痛;疮疖;带状疱疹;外伤出血;四叶参补血通乳,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消肿,解毒,排脓,祛痰,催乳;治肺痈,乳痈,肠痈,肿毒,瘰疬,喉蛾,乳少,白带;用于病后体虚、乳汁不足、痈肿疮毒、乳腺炎;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肾虚腰痛,小便频数,小儿遗尿,肾漏,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紫苏叶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和中,安胎,解毒;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莳萝子温脾肾,开胃,散寒,行气,解鱼肉毒;治痧秽呕逆,腹中冷痛,寒疝,痞满少食;木蝴蝶利咽润肺;疏肝和胃;敛疮生肌;主治:咽痛喉痹;声音嘶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田基黄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散瘀;用于湿热黄疸,肠痈,目赤肿痛,热毒疮肿;近有用于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区疼痛,阑尾炎,乳腺炎,肺脓肿;白花丹祛风,散瘀,解毒,杀虫;用于风湿关节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山香疏风利湿,行气散瘀;用于感冒头痛,胃肠炎,痢疾,腹胀;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痈肿疮毒,虫蛇咬伤,湿疹,皮炎;仙桃草活血、止血、消肿、止痛;治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嫩苗味苦,水煮去苦味,可食;益生元配料有效刺激有益菌的活力,增加有益营养的生产和吸收,调节身体营养比例,强化身体机能。

本发明经过多例患者的服用与临床验证,不断总结经总结和完善,配方比较完整,疗效确切,对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等主病证,不同程度的起到了清心安神,平肝明目、滋补强壮、活血散瘀的作用,具有保健、活血散瘀、清心安神、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

本发明经两组临床验证,其中一组为治疗组食用本发明拌菜调味剂,每天食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另一组对照食用“活血散瘀药”,每组选择门诊病人215例,其中男115例,女100例,量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0岁,每天食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临床表现为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惊悸失眠,目赤翳障,目昏眼花,月经不调,痛经,脘腹胀痛,表一为服用一个疗程后的对照数据:

表1服用前后两组疗程比较(单位:人)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从而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的工艺优点在于1、选择原料,科学,生产工艺先进,其产品不仅味道鲜美,并可速溶于水,方便存放;2、产品中不添加香料及防腐剂,保持原料本身的风味和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3原料来源广泛,加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适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惊悸失眠的人群

一种矮脚罗伞活血散瘀拌菜调味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矮脚罗伞10-20份、紫贝齿5-10份、薯莨3-8份、四叶参5-12份、补骨脂5-15份、紫苏叶3-6份、白蔹8-15份、莳萝子4-9份、木蝴蝶5-13份、田基黄6-9份、白花丹5-12份、山香5-20份、酱油10-30份、食用醋精10-30份、香油10-30份、仙桃草3-8份、益生元配料15-25份。

实施例2:适用于目赤翳障,目昏眼花,月经不调,痛经,脘腹胀痛的人群

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矮脚罗伞15份、紫贝齿8份、薯莨5份、四叶参9份、补骨脂10份、紫苏叶4份、白蔹12份、莳萝子7份、木蝴蝶9份、田基黄7份、白花丹8份、山香13份、酱油20份、食用醋精18份、香油16份、仙桃草5份、益生元配料20份。

实施例3:

所述所述益生元配料为抗性糊精,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的混合料。

实施例4:

其制作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配比、烘干灭菌、煎煮浓缩、混合搅拌、装袋成品,具体操作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

A、选料配比:按原料重量配比,挑选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矮脚罗伞、紫贝齿、薯莨、四叶参、补骨脂、紫苏叶、白蔹、莳萝子、木蝴蝶、田基黄、白花丹、山香、酱油、食用醋精、香油、仙桃草、益生元配料原料备用;

B、烘干灭菌:按原料重量配比,将选出的原料中,矮脚罗伞、紫贝齿、薯莨、四叶参、补骨脂、紫苏叶、白蔹、莳萝子、木蝴蝶、田基黄、白花丹、山香,仙桃草别切成片状置于烘干箱中干化,温度控制在100-120℃,时间60分钟,使原料水份蒸发至含水量为10-20%,灭菌;

C、煎煮浓缩:将烘干后的上述原料中加2-3倍水进行煎煮,煎煮两次,每次1-1.5h,过滤后将滤渣回收,合并两次滤液,浓缩滤液至50-60%,备用;

D、混合搅拌:按上述原料重量配比,将浓缩液中依次放入酱油、食用醋精、香油,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益生元配料二次混合均匀,然后灭菌,制成混合溶液;

E、装袋成品:按所需重量装袋,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5克;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实施例5:

所述食用醋精可用米醋替换。

实施例6:

所述步骤C中,滤液浓缩使用的是蒸发浓缩方式进行浓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