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摊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5063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茶叶摊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摊晾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摊晾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摊晾就是将采下的新鲜茶叶按一定的厚度摊放,通过晾晒,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散发叶间热量,降低失水和化学变化速度的茶叶加工工序;其在保证茶叶加工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进行后续加工工序的必要条件。

目前,市面上普遍都是将茶叶放入摊晾装置中摊晾,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摊晾设备,有的没有使用风扇,失水缓慢,萎凋过程长,使得摊晾周期长;有的设计有风扇,但安装风扇的板不是实心的,而是由等间距的板条构成,板条之间有缝隙,风会从缝隙中流出,为使摊晾效果好,茶叶成色好,就需要设置多个风机,使结构复杂,成本高。再者就是现有结构的摊晾设备透气性能不好,比较细小的茶叶容易掉落至摊晾装置的底部去,而且茶叶摊晾完成后,因摊晾装置与收集盘的端头之间存在缝隙,收集时,茶叶容易洒落从缝隙掉到地上。

针对这一问题,贵州苗岭雾海生态有机茶园有限公司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4653629U的一种茶叶摊晾设备。该设备包括左右两块侧板,侧板的前后端头与前板和后板连接,侧板之间设有底板,底板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有纱网,纱网上方的两块侧板上设有通气孔,底板上设有挡板,挡板的两端与前板和后板之间设有间隙,前板上设有1个风机,且除了风机处外前板周围均为实心挡板,风机位于两块挡板之间或挡板与侧板之间;后板上设有卡槽,卡槽与移动板活动链接,后板的下方为倾斜设置。这样设置基本上达到了摊晾的目的,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风机产生的风只是从茶叶的下方下上吹,使得茶叶只能单侧受风,摊晾效果较差。2、收取茶叶时,需要移动移动板,再拉动纱网进行收取,收取大量茶叶时,耗费体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茶叶摊晾装置,以解决目前茶叶单侧受风且需要频繁操作移动板和纱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茶叶摊晾装置,包括至少一块支撑板,支撑板为方形且支撑板的四个角分别连接有立柱,相邻两所述立柱间设有挡板,所述支撑板为中空结构且上下面均布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通风孔,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所述立柱与支撑板连接处皆设有开口并通过开口使内部中空结构相互贯通;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挡板铰接,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另一端连接有动力设备,所述立柱连接有风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风机产生的风流通过立柱的中空结构流入支撑板内的中空结构,并通过支撑板上下面上的通风孔对支撑板上的茶叶吹拂,从而起到较好的摊晾效果;当茶叶达到摊晾效果后,启动动力设备,释放绳索,使得支撑板的另一端向下掉落,从而让摊晾好的茶叶自行掉入下方的储茶箱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支撑板为中空结构且上下面均布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通风孔,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且连接有风机,立柱与支撑板通过连接处使内部中空结构相互贯通;这样就使得风机产生的气流可以经中孔结构通过通风孔对支撑板上的茶叶进行均匀吹拂,当设有多层支撑板时,可对支撑板上的茶叶同时进行上下吹拂,从而达到良好的摊晾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茶叶只能单侧受风的问题。2、支撑板的一端与挡板铰接,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绳索与动力设备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操作动力设备使其进行正反转,控制绳索的回收与释放,从而控制支撑板的上升与下落,便于对摊晾好的茶叶进行便捷回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快捷收回摊晾好的茶叶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挡板上设有多排出风孔。出风孔的设置有利于外界的风对茶叶进行散热,同时有利于风流对茶叶摊晾后向外流通和水汽的散发。

进一步,所述动力设备包括电机和多个转轴,电机的主轴通过皮带连接或齿轮连接带动转轴,转轴连接绳索的另一端。电机带动可以降低体力消耗,而多个转轴由同一电机带动,便于统一操作,当茶叶摊晾好后,通过电机正传即可将多层支撑板同时降落,便于收取茶叶;当需要将支撑板回到摊晾位置时,通过电机反转带动转轴,回收绳索即可。

进一步,相邻所述支撑板间的立柱上设有使立柱内部的中空结构开合的限流块。当茶叶较少,只有下面几层的支撑板上有茶叶时,可以使用推动限流块使其限制气流继续上升,从而提高摊晾效率,避免气流的浪费,节约能源。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储茶箱。当收取茶叶时,由于支撑板下方设有储茶箱,茶叶可直接掉入储茶箱中,避免了人工接茶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储茶箱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储茶箱通过设置万向轮,有利于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储茶箱的外壁上设有拉环。设置拉环便于将储茶箱拉出,有利于降低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茶叶摊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列举:立柱1、挡板2、支撑板3、铰接孔301、通风孔302、开口303、储茶箱4、转轴5、绳索6、风机7、拉环8、电机9。

如图1和图2所示的茶叶摊晾装置,包括至少一块支撑板3,支撑板3的四个角分别连接有立柱1,相邻两所述立柱1间设有挡板2,挡板2上设有多排出风孔;所述支撑板3为中空结构且上下面均布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通风孔302,所述立柱1为中空结构;所述立柱1与支撑板3连接处皆设有开口303并通过开口303使内部中空结构相互贯通;相邻所述支撑板3间的立柱1上设有可使立柱1内部的中空结构开合的限流块;所述支撑板3的一端与挡板2铰接,支撑板3的另一端连接有绳索6,绳索6的另一端连接转轴5,转轴5连接有电机9,所述立柱1上连接有风机7;所述支撑板3的下方设有储茶箱4,储茶箱4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储茶箱4的外壁上设有拉环8。

进行摊晾时,将茶叶放置在支撑板3上,启动风机7,风机7产生的风流经过立柱1与和支撑板3接触位置的开口303,到达支撑柱3内部的中空结构通过通风孔302对茶叶的上下侧进行吹凉;当茶叶完成摊晾工作后,启动电机9,电机9反向转动带动转轴5,转轴5通过释放绳索6使支撑板3通过自身重力向下掉,从而使茶叶掉入下方的储茶箱4中;而支撑板上的铰接孔301通过铰接连接立柱1,避免支撑板掉落地上;拉动拉环8配合储茶箱4底部设置的万向轮,即可拉出储茶箱4,取出茶叶。

当摊晾的茶叶较少,不需要使用多层支撑板3时,启动电机9,使其正传带动转轴5,转轴5带动绳索6缠绕在其圆周上,从而使绳索6将支撑板3拉起至合适位置,放入茶叶后,为避免气流通过上方未放置茶叶的支撑板3上造成浪费,可以推动最下层闲置支撑板3下端最近位置的限流块,使其阻断气流向上流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