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斛膏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8834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斛膏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斛属是兰科中最大的属之一,表面黄绿色或黑绿色,叶鞘灰白色,气微,嚼之有粘性,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护肝利胆、抗风湿、降低血糖血脂、抗肿瘤、保护视力、抗衰老等功效,目前石斛食用方法大多为水煎、入酒浸泡、磨成超微粉装入胶囊这三种方法,人体对这三种方法处理得到的石斛产品吸收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提高石斛在体内的吸收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斛膏滋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斛膏滋,包括以下原料重量的配比:石斛粉1-7份、蜂蜜1-5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石斛膏滋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将干制石斛打成15-18μm超微粉,与蜂蜜混匀,得到初始料;

将初始料置于温度为 -15~ -17℃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冻结,第一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一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进行第二次冻结,第二次冻结温度为-10~ -12℃,第二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二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进行第三次冻结,第三次冻结温度为-3~ -5℃,第三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三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得到冻融料;

向冻融料中加冻融料总重4-6倍的水,在60-120℃下不断熬煮呈膏状,待膏呈滴珠状时收膏。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将石斛打成超微粉后,与蜂蜜混匀,并经3次反复冷冻解冻,能显著促进石斛膏滋的肠吸收,提高石斛的生物利用度,处理方法可最大程度地保留石斛中的活性成分,得到的石斛膏滋质量稳定,集中了石斛之精华,量小而质纯,利于吸收,食用简单方便,不需每天熬制,且甘甜悦口,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与对比试验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石斛膏滋,包括以下原料重量的配比:石斛粉1-7份、蜂蜜1-5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石斛膏滋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将干制石斛打成超微粉,与蜂蜜混匀,得到初始料;

将初始料置于温度为 -15~ -17℃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冻结,第一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一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进行第二次冻结,第二次冻结温度为-10~ -12℃,第二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二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进行第三次冻结,第三次冻结温度为-3~ -5℃,第三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三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得到冻融料;

加冻融料总重4-6倍的水,在60-120℃下不断熬煮呈膏状,待膏呈滴珠状时收膏。

对比试验1:

按重量份数计,取石斛粉1-7份、蜂蜜1-5份。

将干制石斛打成超微粉,与蜂蜜混匀,得到初始料;

将初始料置于温度为 -15~ -17℃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冻结,第一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一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得到冻融料;

加冻融料总重4-6倍的水,在60-120℃下不断熬煮呈膏状,待膏呈滴珠状时收膏。

对比试验2:

按重量份数计,取石斛粉1-7份、蜂蜜1-5份。

将干制石斛打成超微粉,与蜂蜜混匀,得到初始料;

将初始料置于温度为 -15~ -17℃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冻结,第一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一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进行第二次冻结,第二次冻结温度为-10~ -12℃,第二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二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得到冻融料;

加冻融料总重4-6倍的水,在60-120℃下不断熬煮呈膏状,待膏呈滴珠状时收膏。

对比试验3:

按重量份数计,取石斛粉1-7份、蜂蜜1-5份。

将干制石斛打成超微粉,与蜂蜜混匀,得到初始料;

加初始料总重4-6倍的水,在60-120℃下不断熬煮呈膏状,待膏呈滴珠状时收膏。

对比试验4:

按重量份数计,取石斛粉1-7份、蜂蜜1-5份。

将干制石斛打成超微粉,得到初始料;

将初始料置于温度为 -15~ -17℃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冻结,第一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一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进行第二次冻结,第二次冻结温度为-10~ -12℃,第二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二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进行第三次冻结,第三次冻结温度为-3~ -5℃,第三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三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得到冻融料;

将蜂蜜与冻融料混合,并加冻融料总重4-6倍的水,在60-120℃下不断熬煮呈膏状,待膏呈滴珠状时收膏。

对比试验5、

按重量份数计,取石斛粉1-7份、蜂蜜1-5份。

将干制石斛与蜂蜜混匀,得到初始料;

将初始料置于温度为 -15~ -17℃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冻结,第一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一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进行第二次冻结,第二次冻结温度为-10~ -12℃,第二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二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后,进行第三次冻结,第三次冻结温度为-3~ -5℃,第三次冻结时间为30分钟,第三次冻结结束后,在35-40℃无氧条件下解冻,待完全解冻,得到冻融料;

加冻融料总重4-6倍的水,在60-120℃下不断熬煮呈膏状,待膏呈滴珠状时收膏。

对比试验6:

按重量份数计,取石斛粉1-7份、蜂蜜1-5份。

将干制石斛打成超微粉,与蜂蜜混匀。

取成年、健康无病害、体重在280-300g的大鼠70只,随机分为A、B、C、D、E、F、G7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实验前2天停止投喂饲料,仅饲喂水,试验当天将各组大鼠麻醉,将麻醉后的大鼠固定,沿腹中线剪开腹腔,在空肠段选取10cm左右的长度,于考察肠段的上下两端插管结扎,连接蠕动泵,将实施例1得到的石斛膏滋加0.5倍体积的水搅拌融化,得到灌流液1,将灌流液1在A组白鼠考察的肠段内单向灌流,测定灌流液中石斛进出口浓度的变化,确定药物在此肠断的吸收速率。同理,将对比试验1-6得到的石斛膏滋分别加0.5倍体积的水搅拌融化,依次得到灌流液2、3、4、5、6、7,将灌流液2、3、4、5、6、7依次对应B、C、D、E、F、G组白鼠,将灌流液2、3、4、5、6、7按分组在B、C、D、E、F、G组白鼠考察的肠段内单向灌流,测定灌流液中石斛进出口浓度的变化,确定药物在此肠断的吸收速率。

结果为,

灌流液1在空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985±0.024)h-1

灌流液2在空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277±0.038)h-1

灌流液3在空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441±0.016)h-1

灌流液4在空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150±0.029)h-1

灌流液5在空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353±0.014)h-1

灌流液6在空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802±0.023)h-1

灌流液7在空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162±0.011)h-1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将石斛研磨成超微粉与蜂蜜混合后并经三次冻结能显著促进石斛膏滋的肠吸收,提高石斛的生物利用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