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烂鳃病是一种传染迅速,病程长,比较常见的鱼病,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因此不得不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烂鳃病在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和流行,7-8月为发病高峰期,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目前,我国绝大数养殖鱼塘对预防烂鳃病没有一个好的对策,通常都是通过提前对鱼塘消毒和换水来减小发病率,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玉米12-15份、次粉23-27份、米糠5-6份、酒糟粉4-6份、豆粕14-17份、菜籽粕16-20份、棉籽粕7-10份、进口鱼粉4-6份、预混料3-5份、50%氯化胆碱0.1-0.3份、中药汤剂2-3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玉米13.8份、次粉25.0份、米糠5.0份、酒糟粉4.9份、豆粕15.1份、菜籽粕18.6份、棉籽粕8.4份、进口鱼粉5.0份、预混料4.0份、50%氯化胆碱0.2份、中药汤剂2.3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玉米13.3份、次粉25.7份、米糠5.3份、酒糟粉4.7份、豆粕14.3份、菜籽粕16.4份、棉籽粕9.6份、进口鱼粉4.8份、预混料3.8份、50%氯化胆碱0.1份、中药汤剂2.8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药汤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五倍子15-20份、地锦草12-16份、苦楝叶5-8份、鱼腥草6-10份、土黄连3-5份、黄柏6-8份、地丁10-12份、连翘5-6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药汤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五倍子16.8份、地锦草13.5份、苦楝叶6.3份、鱼腥草8.2份、土黄连3.8份、黄柏6.6份、地丁11.4份、连翘5.4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米糠、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预混料、50%氯化胆碱研磨成粉,混合后获得混合粉,备用;
(2)选取五倍子、地锦草、苦楝叶、鱼腥草、土黄连、黄柏、地丁和连翘,加8-10倍的水煮沸,再用文火熬制30min,提取后获得中药汤剂;
(3)将次粉、酒糟粉、进口鱼粉和中药汤剂加入到步骤(1)所得混合粉中,搅拌均匀,获得半成品;
(4)将半成品放入蒸炉内蒸煮,蒸煮后取出,倒入造粒机内趁热造粒,造粒直径为1mm;
(5)造粒完毕后,进行自然冷却,然后包装质检。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3)中,所述蒸炉温度为70-80℃,蒸煮时间为4-5min。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改善了原料的配比,营养更加丰富且适口性好,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2)本发明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添加了中药汤剂,其组成成分为:五倍子、地锦草、苦楝叶、鱼腥草、土黄连、黄柏、地丁和连翘。五倍子、地锦草和鱼腥草有效成分的药性原理为:五倍子,其性寒,味酸、涩,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地锦草,其性味辛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之功效;鱼腥草,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本发明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可以有效的预防烂鳃病,从而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3)本发明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工艺易于标准化、适合大规模生产。对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有效扩大市场份额,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涉及的组分原料若无特殊说明,均为市面上能够购买的常用商品,纯度为饲料级。
实施例1
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玉米15.0份、次粉27.0份、米糠6.0份、酒糟粉6.0份、豆粕17.0份、菜籽粕20.0份、棉籽粕10.0份、进口鱼粉6.0份、预混料5.0份、50%氯化胆碱0.3份、中药汤剂3.0份。
其中,中药汤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五倍子20.0份、地锦草16.0份、苦楝叶8.0、鱼腥草10.0份、土黄连5.0份、黄柏8.0份、地丁12.0份、连翘6.0份。
本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米糠、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预混料、50%氯化胆碱研磨成粉,混合后获得混合粉,备用;
(2)选取五倍子、地锦草、苦楝叶、鱼腥草、土黄连、黄柏、地丁和连翘,加8-10倍的水煮沸,再用文火熬制30min,提取后获得中药汤剂;
(3)将次粉、酒糟粉、进口鱼粉和中药汤剂加入到步骤(1)所得混合粉中,搅拌均匀,获得半成品;
(4)将半成品放入蒸炉内蒸煮,蒸炉温度控制在70℃,蒸煮5min后取出,倒入造粒机内趁热造粒,造粒直径为1mm;
(5)造粒完毕后,进行自然冷却,然后包装质检。
实施例2
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玉米13.8份、次粉25.0份、米糠5.0份、酒糟粉4.9份、豆粕15.1份、菜籽粕18.6份、棉籽粕8.4份、进口鱼粉5.0份、预混料4.0份、50%氯化胆碱0.2份、中药汤剂2.3份。
其中,中药汤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五倍子16.8份、地锦草13.5份、苦楝叶6.3份、鱼腥草8.2份、土黄连3.8份、黄柏6.6份、地丁11.4份、连翘5.4份。
本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米糠、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预混料、50%氯化胆碱研磨成粉,混合后获得混合粉,备用;
(2)选取五倍子、地锦草、苦楝叶、鱼腥草、土黄连、黄柏、地丁和连翘,加8-10倍的水煮沸,再用文火熬制30min,提取后获得中药汤剂;
(3)将次粉、酒糟粉、进口鱼粉和中药汤剂加入到步骤(1)所得混合粉中,搅拌均匀,获得半成品;
(4)将半成品放入蒸炉内蒸煮,蒸炉温度控制在80℃,蒸煮4min后取出,倒入造粒机内趁热造粒,造粒直径为1mm;
(5)造粒完毕后,进行自然冷却,然后包装质检。
本优选实施例同实施例1相比,虽然蒸炉温度稍高,但蒸煮时间降低了为4min,因此对设备损耗减小,处理效率高。
实施例3
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玉米13.3份、次粉25.7份、米糠5.3份、酒糟粉4.7份、豆粕14.3份、菜籽粕16.4份、棉籽粕9.6份、进口鱼粉4.8份、预混料3.8份、50%氯化胆碱0.1份、中药汤剂2.8份。
其中,中药汤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五倍子15.6份、地锦草12.3份、苦楝叶6.3份、鱼腥草7.6份、土黄连3.6份、黄柏6.5份、地丁10.9份、连翘5.5份。
本实施例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故不赘述。
实施例4
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玉米13.6份、次粉24.6份、米糠5.4份、酒糟粉4.8份、豆粕15.4份、菜籽粕17.8份、棉籽粕8.3份、进口鱼粉4.9份、预混料3.3份、50%氯化胆碱0.2份、中药汤剂2.5份。
其中,中药汤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五倍子16.8份、地锦草13.5份、苦楝叶5.6份、鱼腥草8.8份、土黄连4.2份、黄柏7.2份、地丁10.6份、连翘5.3份。
本实施例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故不赘述。
实施例5
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玉米12.0份、次粉23.0份、米糠5.0份、酒糟粉4.0份、豆粕14.0份、菜籽粕16.0份、棉籽粕7.0 份、进口鱼粉4.0份、预混料3.0份、50%氯化胆碱0.1份、中药汤剂2.0份。
其中,中药汤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五倍子15.0份、地锦草12.0份、苦楝叶5.0份、鱼腥草6.0份、土黄3.0份、黄柏6.0份、地丁10.0份、连翘5.0份
本实施例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故不赘述。
采用优选实施例2制备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色香俱全、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将两个同条件的鱼塘进行清塘消毒,各放养同一批的草鱼鱼苗200尾、鲫鱼鱼苗200尾和白鲢鱼苗100尾,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实验期间一直使用原鱼塘饲料,实验组在实验第一周使用本发明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后面继续使用原鱼塘饲料,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经3个月的实验周期,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的统计结果看,实验组因烂鳃病死亡的数量比对照组明显低,从29尾降低到3尾。因其他原因死亡的数量相差不大,但总体死亡率从7.4%降低到1.6%,效果显著。说明使用本发明的一种预防烂鳃病的混养鱼饲料可以有效的预防烂鳃病,降低养殖风险,从而提高养殖效益。。说明本发明效果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