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湿清热的营养食物。
背景技术:
: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
而粥作为我国从古至今的一种食物,并且在现今的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食用,因为不管在家里还是在饭店乃至街边都能够吃到,但是现在的人们对于食物的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对于制作者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一种化湿清热的营养食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化湿清热的营养食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配料1:玉米粒6份、板栗4份、红枣2份、糯米3份、青椒丁1份、黑米1份、花生米1份、羊肉粒3份、鸭肝2份、胡萝卜丁4份、莲子2份、银耳2份、纯净水45份;
配料2:生姜末1份、蒜末2份、葱花3份、茴香1份、葡萄糖酸钙7份、蜂蜜2份、红糖3份、碘盐3份、火龙果汁6份;
配料3:知母1份、半边莲1份、巴豆2份、罗布麻2份、麻黄3份、何首乌3份、紫河车4份、葫芦4份、肉苁蓉5份、白薇5份、鹿衔草6份、锁阳6份、青皮7份、桃仁7份、清水47份;
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Ⅰ将上述需要清洗的材料用温水冲洗干净之后,自然晾干;
Ⅱ将配料3中的材料放入煮锅中,然后煎煮55-75分钟,然后过滤渣子留汤剂;
Ⅲ将配料1中纯净水放入铁锅中并且加热,其余的材料放入Ⅱ的汤剂中浸泡60-80分钟,然后过滤汤剂,将剩余材料放入铁锅中煮制,煮制90-115分钟;
Ⅳ在煮制后将配料2中的材料放入铁锅中,然后搅拌5分钟,继续煮制15-22分钟,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Ⅰ材料成本低廉,适合各个阶段人群制作;
Ⅱ营养丰富,能够有效的滋补身体;
Ⅲ制作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化湿清热的营养食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配料1:玉米粒6份、板栗4份、红枣2份、糯米3份、青椒丁1份、黑米1份、花生米1份、羊肉粒3份、鸭肝2份、胡萝卜丁4份、莲子2份、银耳2份、纯净水45份;
配料2:生姜末1份、蒜末2份、葱花3份、茴香1份、葡萄糖酸钙7份、蜂蜜2份、红糖3份、碘盐3份、火龙果汁6份;
配料3:知母1份、半边莲1份、巴豆2份、罗布麻2份、麻黄3份、何首乌3份、紫河车4份、葫芦4份、肉苁蓉5份、白薇5份、鹿衔草6份、锁阳6份、青皮7份、桃仁7份、清水47份;
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Ⅰ将上述需要清洗的材料用温水冲洗干净之后,自然晾干;
Ⅱ将配料3中的材料放入煮锅中,然后煎煮55-75分钟,然后过滤渣子留汤剂;
Ⅲ将配料1中纯净水放入铁锅中并且加热,其余的材料放入Ⅱ的汤剂中浸泡60-80分钟,然后过滤汤剂,将剩余材料放入铁锅中煮制,煮制90-115分钟;
Ⅳ在煮制后将配料2中的材料放入铁锅中,然后搅拌5分钟,继续煮制15-22分钟,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