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31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 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其实一种 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有机茶也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近年来,我国共有 20 多个茶叶生产单位获得有机茶颁证,建立有机茶基地近 6000 多亩,有机茶年生产量已达 500 余吨。现有的制茶工艺过程中,往往导致大量的有益成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茶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保留茶叶内的有益成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摊青: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初展有机茶芽,至于18~25℃的室内摊晾3~7h后置于日光下摊晾1~2h,得到去青茶;

②杀青:取75~90wt%的去青茶,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260~300℃,杀青时间为1~2min,得到杀青茶;

③揉捻:将杀青茶冷却到45~55℃后进行揉捻,揉捻温度为45~55℃,揉捻时间为10~15min,得到初茶;

④初烘:将初茶与剩余的去青茶混合均匀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50℃,时间为2~3h,得到初烘茶;

⑤做形:将初烘茶进行做形;

⑥晾晒:将经过做形后的初烘茶置于正午阳光下晾晒1~2h;

⑦烘干:将经过做形后晾晒后的初烘茶至于75~90℃下进行烘干,烘至茶叶含水量低于8%后得到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①为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初展有机茶芽,至于22℃的室内摊晾5h后置于日光下摊晾1.5h,得到去青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②为取85wt%的去青茶,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280℃,杀青时间为1.5min,得到杀青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③中揉捻温度为50℃,揉捻时间为12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④中烘干温度为45℃,时间为2.5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⑦中,烘干温度为80℃。

进一步,所述步骤⑦得到的产品经过杀菌处理。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有机茶,能够有效保留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减少茶叶有益成分的浪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制备的茶叶茶汤鲜亮、风味独特、无异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有机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摊青:所述步骤①为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初展有机茶芽,至于22℃的室内摊晾5h后置于日光下摊晾1.5h,得到去青茶;

②杀青:所述步骤②为取85wt%的去青茶,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280℃,杀青时间为1.5min,得到杀青茶;

③揉捻:将杀青茶冷却到45~55℃后进行揉捻,揉捻温度为50℃,揉捻时间为12min,得到初茶;

④初烘:将初茶与剩余的去青茶混合均匀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5℃,时间为2.5h,得到初烘茶;

⑤做形:将初烘茶进行做形;

⑥晾晒:将经过做形后的初烘茶置于正午阳光下晾晒1~2h;

⑦烘干:将经过做形后晾晒后的初烘茶至于80℃下进行烘干,烘至茶叶含水量低于8%后,进行杀菌得到产品。

实施例2:一种有机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摊青: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初展有机茶芽,至于18℃的室内摊晾7h后置于日光下摊晾1h,得到去青茶;

②杀青:取75wt%的去青茶,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260℃,杀青时间为2min,得到杀青茶;

③揉捻:将杀青茶冷却到45~55℃后进行揉捻,揉捻温度为45℃,揉捻时间为15min,得到初茶;

④初烘:将初茶与剩余的去青茶混合均匀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时间为2h,得到初烘茶;

⑤做形:将初烘茶进行做形;

⑥晾晒:将经过做形后的初烘茶置于正午阳光下晾晒1~2h;

⑦烘干:将经过做形后晾晒后的初烘茶至于75℃下进行烘干,烘至茶叶含水量低于8%后,进行杀菌得到产品。

实施例3:一种有机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摊青: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初展有机茶芽,至于25℃的室内摊晾3h后置于日光下摊晾2h,得到去青茶;

②杀青:取90wt%的去青茶,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300℃,杀青时间为1min,得到杀青茶;

③揉捻:将杀青茶冷却到45~55℃后进行揉捻,揉捻温度为55℃,揉捻时间为10min,得到初茶;

④初烘:将初茶与剩余的去青茶混合均匀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50℃,时间为2h,得到初烘茶;

⑤做形:将初烘茶进行做形;

⑥晾晒:将经过做形后的初烘茶置于正午阳光下晾晒1~2h;

⑦烘干:将经过做形后晾晒后的初烘茶至于90℃下进行烘干,烘至茶叶含水量低于8%后得到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