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6859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处理过程可控调节的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麸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粗糙的口感问题一直影响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麸皮的优化处理方法对麸皮的应用市场有重要影响。

申请号为“200810035917.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小麦膨化麸皮粉、其制备及应用,提供了一种麸皮经膨化预处理后低温冷冻超微粉碎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得麸皮粉的口感和质量,但超低温冷冻处理过程对设备和操作要求高,能耗大。

申请号为“201010230142.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麸皮细胞湿法粉碎破壁方法,提供了一种酶法降解细胞壁、球磨机粉碎麸皮细胞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微粉碎破壁技术破壁率低、能耗大等不足,但由于球磨机产能限制和物料粘黏,制约了该方法的规模化生产。

因此,选择低耗、高效的麸皮加工方法改善麸皮粉的品质,提高产品货架期是麸皮资源化、高值化利用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麸皮真菌处理过程可控调节,培养过程生长环境纯净,产品纯净无杂菌,菌丝培养生长条件可控,生长环境敏感度低,使用简单,便于管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包括培养容器主体,所述培养容器主体内部腔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真菌生长区,下部分为基质存放区;

所述基质存放区内设有多孔固定骨架,多孔固定骨架包括连通管和多个分管,连通管是纵向的,多个分管分别与连通管连通,每个分管上开有多个小孔;

所述真菌生长区内设有一段7字形管,7字形管下端与连通管上端连接,7字形管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细菌隔离组件,7字形管的上端开口连接辅料添加系统。

所述多个分管为上下平行结构。

所述多个分管组合呈现螺旋结构。

所述细菌隔离组件为柔性不透气的隔离片,材质为硅胶或橡胶。

所述辅料添加系统包括蠕动泵、电磁阀和物料存储箱,物料存储箱连接电磁阀,电磁阀连接蠕动泵,蠕动泵连接7字形管的上端开口。

所述辅料添加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核心控制存储模块、菌液添加控制模块、清洗控制调节控制模块、电源模块、触摸屏显示控制模块、历史查询模块、报警模块、蠕动泵控制模块、无菌水添加控制模块和电磁阀控制模块,核心控制存储模块分别连接菌液添加控制模块、清洗控制调节控制模块、电源模块、触摸屏显示控制模块、历史查询模块、报警模块、蠕动泵控制模块、无菌水添加控制模块和电磁阀控制模块。

上述的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麸皮经喷水调配至水分含量为30%-70%,然后装填在多孔固定骨架内,每一个分管的装填比为0.8-1.3,装填好的多孔固定骨架放于培养容器主体的基质存放区中,将带有细菌隔离组件的7字形管的下端与连通管上端连接并密闭,7字形管的上端开口与培养容器主体的侧壁的通孔进行封边密闭,完成菌包的装填;

(2)装填好的菌包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旋开细菌隔离组件,将辅料添加系统与7字形管的上端开口相连,然后将调配好的菌种液体进行接种,接种完毕后,断开辅料添加系统,旋紧细菌隔离组件;

(3)菌丝培养过程,需要添加促生无菌气体或者生长营养液时,把促生无菌气体或者生长营养液加入灭菌后的针管,针管直接刺入辅料添加系统进行添加,使得麸皮生物培养过程在相对较佳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的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可以实现麸皮微生物处理过程中,菌菇接种、培养、生长过程的全程微环境控制,避免杂菌、病虫害等的危害,为麸皮的微生物处理提供一种条件可控设备。

2、平菇菌丝产菌初期维持27±1℃的温度即可,通过分管上的小孔使得菌种均匀的接种于基质内部,保证菌株在分管间能同步均匀的生长,7-10天整个基质即可布满菌丝,达到快速、深层、纯净的麸皮真菌生物处理,且菌株生长过程无需专业的菌菇车间,整个培养过程处于杂菌隔离环境,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麸皮、菌丝体混合物。

3、本发明的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其使用方法简单、方便,主要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处理后的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提高38%以上,不溶性膳食纤维减少8%以上,蛋白质含量提高80%以上,植酸含量降低45%以上,营养更加丰富、合理,麸皮持水性提高20%以上,抗氧化活性提高15%,具有特有的菌菇香气,可以广泛应用于风味食品和调味料中,拓展了麸皮的应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细菌隔离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多孔固定骨架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多孔固定骨架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2的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多孔固定骨架的侧视图。

图7为实施例2的多孔固定骨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的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包括培养容器主体1,所述培养容器主体1内部腔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真菌生长区2,下部分为基质存放区3;

基质存放区3内设有多孔固定骨架,多孔固定骨架包括连通管4和多个分管5,连通管4是纵向的,多个分管5分别与连通管4连通,每个分管5上开有6个小孔6;

真菌生长区2内设有一段7字形管7,7字形管7下端与连通管4上端连接,7字形管7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细菌隔离组件8,7字形管7的上端开口连接辅料添加系统。

多个分管5组合呈现螺旋结构。

细菌隔离组件8为柔性不透气的隔离片,材质为硅胶。

辅料添加系统包括蠕动泵9、电磁阀10和物料存储箱11,物料存储箱11连接电磁阀10,电磁阀10连接蠕动泵9,蠕动泵9连接7字形管7的上端开口。

辅料添加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核心控制存储模块、菌液添加控制模块、清洗控制调节控制模块、电源模块、触摸屏显示控制模块、历史查询模块、报警模块、蠕动泵控制模块、无菌水添加控制模块和电磁阀控制模块,核心控制存储模块分别连接菌液添加控制模块、清洗控制调节控制模块、电源模块、触摸屏显示控制模块、历史查询模块、报警模块、蠕动泵控制模块、无菌水添加控制模块和电磁阀控制模块。

上述的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麸皮经喷水调配至水分含量为60%,然后装填在多孔固定骨架内,每一个分管的装填比为1.1,装填好的多孔固定骨架放于培养容器主体的基质存放区中,将带有细菌隔离组件的7字形管的下端与连通管上端连接并密闭,7字形管的上端开口与培养容器主体的侧壁的通孔进行封边密闭,完成菌包的装填;

(2)装填好的菌包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旋开细菌隔离组件,将辅料添加系统与7字形管的上端开口相连,然后将调配好的菌种液体进行接种,接种完毕后,断开辅料添加系统,旋紧细菌隔离组件;

(3)菌丝培养过程,需要添加促生无菌气体或者生长营养液时,把促生无菌气体或者生长营养液加入灭菌后的针管,针管直接刺入辅料添加系统进行添加,使得麸皮生物培养过程在相对较佳的条件下进行。

实施例2:

如图5-7所示的麸皮深层真菌处理装置,除了下列特征,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多个分管5为上下平行结构。

实施例1的处理装置和实施例2的处理装置,各做3次实验,平均结果见下表1所示。

表1麸皮深层真菌处理对其组成和特性的影响分析统计表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