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3523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出膨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膨化是饲料和食品加工的一种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所加工物料的营养价值、适口性以及安全性。膨化工艺为经过水热作用的物料从膜孔挤出,压力骤降而被膨化,然后被旋转切刀切成特定的粒度。膨化机机头部分包括出料膜孔所在的模头装置、旋转切刀及其配套电机,是挤出膨化技术的关键部件。

在日常生产中,机头堵机是膨化机的常见故障。故障发生后需要将机头拆下进行清理或维修。江苏牧羊集团于2010年申报的发明专利“挤压膨化机螺头和膨化腔的拆卸工装”(专利号201010558654.8)就是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由于故障时物料已经硬化,将膨化腔与螺旋粘结在一起,需要借助千斤顶才能将设备拆开。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每天或者每班生产后对膨化机内部进行日常清理就显得十分必要。膨化机模头重达大约40公斤,至少需要2名工作人员合力才能将其抬起和卸下。即便目前有设计可以将切刀部分翻转打开,但是模头部分的卸下仍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耗时耗力过程。

另外,膨化机机头在出料时,由于设备对物料的剧烈作用,会使机头产生晃动现象,也是膨化机在设计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江苏牧羊集团于2012年申报的实用新型“一种挤压膨化腔的前端支撑机构”(专利号201220062542.8)通过立式支撑板来固定膨化机机头,就是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使膨化机机头的日常清理工作能够更加方便进行,同时解决膨化机机头出料的晃动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连接在膨化机上,所述膨化机包括底座、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膨化腔、设置于所述膨化腔的出料口的模头装置以及与模头装置相对设置的切刀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旋转机构包括立腿、吊板和转臂,所述立腿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模头装置通过所述吊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立腿上,所述切刀装置通过所述转臂转动连接在所述立腿上。

上述的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吊板的一端与所述模头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腿铰接。

上述的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切刀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腿铰接。

上述的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头装置包括限位柄,所述切刀装置具有与所述限位柄相对应设置的拐头,所述拐头具有与所述限位柄相对固定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限位柄相对无限制的第二位置。

上述的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拐头具有限位槽和限位面,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柄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柄能够从所述限位面通过。

上述的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垂直。

上述的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拐头转动以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转换。

上述的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柄和所述拐头分别为两个。

上述的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刀装置还包括带动所述拐头转动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接一个所述拐头的第一连杆、连接另一个所述拐头的第二连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第三连杆。

上述的用于挤出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头装置具有模头限位柱,所述切刀装置具有与所述模头限位柱相对应的切刀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吊板和转臂旋转机构,工人在拆卸模头时不必将沉重的模头抬起,模头装置的重力完全通过吊板传递于固定在底座上的立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膨化机在工作时,进行挤出工段的模头也被吊板制约,也使得运行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切刀装置和模头装置的连接方式。一方面使用带凹槽的拐头钩在限位柄上,另一方通过螺栓顶在限位孔上,使轴向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均被限制。在这种连接下,仅需通过连杆机构将拐头旋转90°就能使切刀装置和模头装置分离。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膨化机机头未打开时的三维示意图(拐头位于第一位置);

图2为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膨化机机头打开时的三维示意图(拐头位于第二位置);

图3为图2中箭头方向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头装置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切刀装置和模头装置连接时,切刀装置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切刀装置和模头装置分离时,切刀装置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拐头的三维示意图;

图8为图1的E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

1--膨化腔

2--底座

4--模头装置

41--模头座

42--门限螺栓座

43--模板

44--连接孔

45--限位柄

5--切刀装置

51b--第一连杆

51a--第二连杆

51c--长杆

53--限位柱

54--切刀

55--拐头

551--限位槽

552--限位面

8--控制面板

9--进料口

100--支撑旋转机构

110--立腿

120--吊板

130--转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膨化机机头的支撑旋转机构,机头打开和未打开的状态分别为图1和图2所示,膨化机主要工作部件与一般的膨化机相同,主要包括膨化腔1、底座2、模头装置4和切刀装置5,膨化腔1连接在底座2上,膨化腔1的一端为进料口9,另一端为出料口,并依次安装模头装置4和切刀装置5,其中,模头装置4设置于膨化腔1的出料口,切刀装置5与模头装置4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旋转机构100包括立腿110、吊板120和转臂130,立腿110连接在底座2上,例如可设置于底座2的靠近膨化腔1的出料口的一角。模头装置4通过吊板120转动连接在立腿110上,切刀装置5通过转臂130转动连接在立腿110上。其中,吊板120的一端固定于模头装置4,另一端与立腿110通过铰接相连;转臂130一端固定于切刀装置5,另一端也与立腿110通过铰接相连。

图3为图2中箭头方向A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工作人员开启机头时,仅需先卸下模头装置4与膨化腔1连接的螺栓,以及打开切刀装置5与模头装置4的连接机构,然后旋转转臂130打开切刀装置5,以及旋转吊板120打开模头装置4。本实施例中,立腿110除了用于安装支撑旋转机构100的吊板120以及转臂130,同时还可当作了控制面板8的立腿,即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旋转机构100与控制面板8共用立腿。

如图4所示,模头装置4包括模头座41和模板43,其中,模头座41用于固定模板43。模头座41上加工有多个连接孔44,连接孔44用于模头装置4和膨化腔1进行螺纹连接。模头座41的外侧径向固定有限位柄45,限位柄45用于与切刀装置5相限位固定。模头座41外侧放射方向固定若干个门限螺栓座42,门限螺栓座42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用于设置螺栓。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切刀装置和模头装置连接时,切刀装置的后视图。如图5所示,切刀装置5内部为切刀54,靠近模头装置4的腔板端面上安装有与模头装置4的限位柄45相对应设置的拐头55、连接拐头55的连杆机构以及若干个限位柱53。其中,拐头55用于在必要时与限位柄45形成限位,具有与限位柄45相对固定的第一位置和与限位柄45相对无限制的第二位置,连杆机构用于转动拐头55,使拐头5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转换,若干个限位柱53的位置于门限螺栓座42顶端的螺纹孔位置相对。

如图7所示,拐头55具有限位槽551和限位面552,限位面552与限位槽551的底部可设置为垂直,具体地,拐头55采用柱状结构,中间沿径向加工有限位槽551,限位槽551的内侧面于端面打通形成限位面552。如此,拐头55转动90°时即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转换。于第一位置,限位槽551与限位柄45相对,限位柄45位于限位槽551内并由限位槽551所固定,模头装置4和切刀装置5相对固定;于第二位置,限位面552与限位柄45相对,限位柄45能够从限位面552下通过,模头装置4和切刀装置5可相对打开。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柄45为沿模头装置4模头座41的外侧径向水平设置的两个,拐头55为对应设置的两个。连接机构为三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51、长杆52和第二连杆56,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6分别铰接其中一个拐头55,长杆52铰接在第一连杆52和第二连杆56之间,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6的其中一个或两个设置为可供手工操作使用的旋柄。如图5和图8所示,拐头55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柄45被固定于拐头55的限位槽551内,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杆51或第二连杆56旋转90°时,即可将两个拐头55全部旋转90°至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从而打开切刀装置5与模头装置4的连接。

综上,切刀装置5与模头装置4的连接机构的连接和打开过程为:切刀装置5与模头装置4相连时,拐头55位于第一位置,限位柄45被拐头55的限位槽551卡住,同时门限螺栓座42上的螺纹孔中安装的螺栓顶住限位柱53;切刀装置5需要与模头装置4分离时,拐头55全部被旋转90°至第二位置,限位柄45从限位槽551中脱离并与限位面551相对,限位柄45能够在转臂130旋转的同时从限位面552的下方通过。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