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生物增强的动物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1017发布日期:2018-07-20 18:1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增强。

世界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的需求是巨大的且不断增长。仅美国牛和乳业就是十亿美元的产业。它们涉及数百万头牛,每年消耗数十亿美元的饲料。

今天的农场动物营养被充分理解为基于微量成分的基本需要,例如,将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合进包括玉米、大豆、高粱、燕麦和大麦,以及化学防腐剂和抗生素的“复合饲料”。

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一些具有对人体有害毒素的药物进入肉、奶、蛋及其他产品中。在过去几年中,益生菌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并引起对动物营养的日益增长的兴趣。

发明概述

在一个方面,用于喂饲动物的方法包括:选择多个形成孢子的活微生物菌株并形成微生物溶液;和用所述微生物溶液输注载体。在另一个方面,使用时,该方法包括:用微生物输注的载体喂饲动物以将微生物活体递送至胃肠道;和使微生物在消化道中萌发并用微生物刺激局部肠道免疫。

在进一步的方面,用于喂饲动物的方法包括:选择多个形成孢子的活微生物菌株并形成微生物溶液;用所述微生物溶液输注载体(例如外壳(hull)或介壳(shell));用所述微生物输注的载体喂饲动物并将微生物递送至胃肠道;和使微生物在消化道中萌发并用微生物刺激局部肠道免疫。

在另一个方面,用于喂饲动物的方法包括:选择多个形成孢子的活微生物菌株并形成微生物溶液;为预定动物选择载体:

对于放牧动物:外壳、小麦和枝晶食盐(dendriticsalt)之一,

对于家禽:枝晶食盐或碳酸钙,

对于水生动物:枝晶食盐,

对于猪:枝晶食盐或碳酸钙,

然后向载体施用微生物溶液。

上述方面的实施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可以选自:酸快生芽胞杆菌(b.acidiceler)、酸居芽胞杆菌(b.acidicola)、产酸芽胞杆菌(b.acidiproducens)、嗜酸热芽胞杆菌(b.acidocaldarius)、酸土脂芽胞杆菌(b.acidoterrestris)、气芽胞杆菌(b.aeolius)、气生芽胞杆菌(b.aerius)、嗜气芽胞杆菌(b.aerophilus)、黏琼脂芽胞杆菌(b.agaradhaerens)、土壤芽胞杆菌(b.agri)、爱丁芽胞杆菌(b.aidingensis)、秋叶氏芽胞杆菌(b.akibai)、嗜碱芽胞杆菌(b.alcalophilus)、藻居芽胞杆菌(b.algicola)、解藻芽胞杆菌(b.alginolyticus)、嗜碱性偶氮芽胞杆菌(b.alkalidiazotrophicus)、碱性腈芽胞杆菌(b.alkalinitrilicus)、碱性沉积物芽胞杆菌(b.alkalisediminis)、碱土芽胞杆菌(b.alkalitelluris)、高地芽胞杆菌(b.altitudinis)、香鱼海槽芽胞杆菌(b.alveayuensis)、艾维芽孢杆菌(b.alvei)、液化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液化淀粉芽孢杆菌液化淀粉亚种(b.a.subsp.amyloliquefaciens)、液化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b.a.subsp.plantarum)、解淀粉类芽孢杆菌(b.amylolyticus)、安德生尼芽孢杆菌(b.andreesenii)、解硫胺素芽孢杆菌(b.aneurinilyticus)、炭疽芽孢杆菌(b.anthracis)、海水芽孢杆菌(b.aquimaris)、沙地芽孢杆菌(b.arenosi)、砷硒芽孢杆菌(b.arseniciselenatis)、砒霜芽孢杆菌(b.arsenicus)、橙黄色芽孢杆菌(b.aurantiacus)、田间芽孢杆菌(b.arvi)、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ryabhattai),朝日芽孢杆菌(b.asahii)、萎缩芽孢杆菌(b.atrophaeus)、阿萨尔基亚芽孢杆菌(b.axarquiensis)、固氮芽孢杆菌(b.azotofixans)、产氮芽孢杆菌(b.azotoformans)、栗褐芽孢杆菌(b.badius)、奇异芽孢杆菌(b.barbaricus)、巴达维亚芽胞杆菌(b.bataviensis)、北京芽孢杆菌(b.beijingensis)、食苯芽孢杆菌(b.benzoevorans)、白令海芽胞杆菌(b.beringensis)、伯克利氏芽胞杆菌(b.berkeleyi)、贝弗里奇芽胞杆菌(b.beveridgei)、产槐糖脂芽胞杆菌(b.bogoriensis)、嗜硼芽胞杆菌(b.boroniphilus)、波茨坦芽胞杆菌(b.borstelensis)、短芽胞杆菌(b.brevismigula)、食丁酸芽胞杆菌(b.butanolivorans)、卡纳维尔芽胞杆菌(b.canaveralius)、嗜碳芽胞杆菌(b.carboniphilus)、科研中心芽胞杆菌(b.cecembensis)、解纤维芽胞杆菌(b.cellulosilyticus)、中孢芽胞杆菌(b.centrosporus)、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恰甘诺湖芽胞杆菌(b.chagannorensis)、解几丁质芽胞杆菌(b.chitinolyticus)、软骨素芽胞杆菌(b.chondroitinus)、桥石芽胞杆菌(b.choshinensis)、长安芽胞杆菌(b.chungangensis)、食物芽胞杆菌(b.cibi)、环状芽胞杆菌(b.circulans)、克氏芽胞杆菌(b.clarkii)、克劳氏芽胞杆菌(b.clausii)、凝固芽胞杆菌(b.coagulans)、凝结芽胞杆菌(b.coahuilensis)、科氏芽胞杆菌(b.cohnii)、堆肥芽胞杆菌(b.composti)、解凝乳芽胞杆菌(b.curdlanolyticus)、环庚烷芽胞杆菌(b.cycloheptanicus)、细胞毒素芽胞杆菌(b.cytotoxicus)、达里湖芽胞杆菌(b.daliensis)、腐叶芽胞杆菌(b.decisifrondis)、脱色芽胞杆菌(b.decolorationis)、沙漠芽胞杆菌(b.deserti)、足背芽胞杆菌(b.dipsosauri)、钻特省芽胞杆菌(b.drentensis)、土壤芽胞杆菌(b.edaphicus)、爱媛芽胞杆菌(b.ehimensis)、蚯蚓芽胞杆菌(b.eiseniae)、羽毛芽胞杆菌(b.enclensis)、植物内芽胞杆菌(b.endophyticus)、根内芽胞杆菌(b.endoradicis)、混料芽胞杆菌(b.farraginis)、苛求芽胞杆菌(b.fastidiosus)、封丘芽胞杆菌(b.fengqiuensis)、坚强芽胞杆菌(b.firmus)、弯曲芽胞杆菌(b.flexus)、小孔芽胞杆菌(b.foraminis)、嗜热芽胞杆菌(b.fordii)、美丽芽胞杆菌(b.formosus)、强壮芽胞杆菌(b.fortis)、气孔芽胞杆菌(b.fumarioli)、绳索状芽胞杆菌(b.funiculus)、梭形芽胞杆菌(b.fusiformis)、嗜半乳糖芽胞杆菌(b.galactophilus)、解半乳糖芽胞杆菌(b.galactosidilyticus)、盖氏芽胞杆菌(b.galliciensis)、明胶芽胞杆菌(b.gelatini)、吉氏芽胞杆菌(b.gibsonii)、人参芽胞杆菌(b.ginsengi)、人参土芽胞杆菌(b.ginsengihumi)、人参土壤芽胞杆菌(b.ginsengisoli)、圆孢芽胞杆菌(b.globisporus)、圆孢芽胞杆菌圆孢亚种(b.g.subsp.globisporus)、圆孢芽胞杆菌海洋亚种(b.g.subsp.marinus)、解葡糖芽胞杆菌(b.glucanolyticus)、歌度内芽胞杆菌(b.gordonae)、戈登氏芽胞杆菌(b.gottheilii)、禾谷芽胞杆菌(b.graminis)、盐敏芽胞杆菌(b.halmapalus)、嗜盐碱芽胞杆菌(b.haloalkaliphilus)、乐盐芽胞杆菌(b.halochares)、盐反硝化芽胞杆菌(b.halodenitrificans)、耐盐芽胞杆菌(b.halodurans)、嗜盐芽胞杆菌(b.halophilus)、嗜盐糖芽胞杆菌(b.halosaccharovorans)、解半纤维素芽胞杆菌(b.hemicellulosilyticus)、半中心芽胞杆菌(b.hemicentroti)、黑布施泰因芽胞杆菌(b.herbersteinensis)、崛越氏芽胞杆菌(b.horikoshii)、宏氏芽胞杆菌(b.horneckiae)、花园芽胞杆菌(b.horti)、惠州芽胞杆菌(b.huizhouensis)、土地芽胞杆菌(b.humi)、花津滩芽胞杆菌(b.hwajinpoensis)、病研所芽胞杆菌(b.idriensis)、印度芽胞杆菌(b.indicus)、婴儿芽胞杆菌(b.infantis)、深层芽胞杆菌(b.infernus)、异常芽胞杆菌(b.insolitus)、火芽胞杆菌(b.invictae)、伊朗芽胞杆菌(b.iranensis)、伊氏芽胞杆菌(b.isabeliae)、爱司芽胞杆菌(b.isronensis)、成海鲜芽胞杆菌(b.jeotgali)、嗜热芽胞杆菌(b.kaustophilus)、神户芽胞杆菌(b.kobensis)、郭霍氏芽胞杆菌(b.kochii)、寇科氏芽胞杆菌(b.kokeshiiformis)、韩国芽胞杆菌(b.koreensis)、库尔勒芽胞杆菌(b.korlensis)、韩研所芽胞杆菌(b.kribbensis)、克鲁氏芽胞杆菌(b.krulwichiae)、左旋乳酸芽胞杆菌(b.laevolacticus)、幼虫芽胞杆菌(b.larvae)、侧孢芽胞杆菌(b.laterosporus)、灿烂芽胞杆菌(b.lautus)、列城芽胞杆菌(b.lehensis)、缓死芽胞杆菌(b.lentimorbus)、迟缓芽胞杆菌(b.lentus)、地衣芽胞杆菌(b.licheniformis)、嗜木质素芽胞杆菌(b.ligniniphilus)、岸滨芽胞杆菌(b.litoralis)、盐地芽胞杆菌(b.locisalis)、坎德玛斯岛芽胞杆菌(b.luciferensis)、黄根须芽胞杆菌(b.luteolus)、卵黄色芽胞杆菌(b.luteus)、澳门芽胞杆菌(b.macauensis)、浸麻芽胞杆菌(b.macerans)、马阔里芽胞杆菌(b.macquariensis)、马氏芽胞杆菌(b.macyae)、马拉加芽胞杆菌(b.malacitensis)、解甘露糖醇芽胞杆菌(b.mannanilyticus)、黄海芽胞杆菌(b.marisflavi)、远古芽胞杆菌(b.marismortui)、马拉芽胞杆菌(b.marmarensis)、马赛芽胞杆菌(b.massiliensis)、巨大芽胞杆菌(b.megaterium)、仙草芽胞杆菌(b.mesonae)、甲醇芽胞杆菌(b.methanolicus)、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methylotrophicus)、米氏芽胞杆菌(b.migulanus)、莫哈韦芽胞杆菌(b.mojavensis)、胶质芽胞杆菌(b.mucilaginosus)、壁芽芽胞杆菌(b.murals)、马丁教堂芽胞杆菌(b.murimartini)、蕈状芽胞杆菌(b.mycoides)、长野芽胞杆菌(b.naganoensis)、南海芽胞杆菌(b.nanhaiensis)、南海沉积物芽胞杆菌(b.nanhaiisediminis)、尼氏芽胞杆菌(b.nealsonii)、奈德芽胞杆菌(b.neidei)、雷州湾芽胞杆菌(b.neizhouensis)、农研所芽胞杆菌(b.niabensis)、烟酸芽胞杆菌(b.niacini)、休闲地芽胞杆菌(b.novalis)、海泥芽胞杆菌(b.oceanisediminis)、奥德赛芽胞杆菌(b.odysseyi)、奥哈芽胞杆菌(b.okhensis)、奥飞蝉温泉芽胞杆菌(b.okuhidensis)、蔬菜芽胞杆菌(b.oleronius)、稻壳芽胞杆菌(b.oryzaecorticis)、大岛芽胞杆菌(b.oshimensis)、帕布里芽胞杆菌(b.pabuli)、巴基斯坦芽胞杆菌(b.pakistanensis)、苍白芽胞杆菌(b.pallidus)、人参地块芽胞杆菌(b.panacisoli)、人参地块芽胞杆菌(b.panaciterrae)、泛酸芽胞杆菌(b.pantothenticus)、副短芽胞杆菌(b.parabrevis)、前褶芽胞杆菌(b.paraflexus)、巴氏芽胞杆菌(b.pasteurii)、巴塔哥尼亚芽胞杆菌(b.patagoniensis)、皮尔瑞俄芽胞杆菌(b.peoriae)、茉莉芽胞杆菌(b.persepolensis)、波斯芽胞杆菌(b.persicus)、游荡芽胞杆菌(b.pervagus)、海绵芽胞杆菌(b.plakortidis)、抱川芽胞杆菌(b.pocheonensis)、蓼属植物芽胞杆菌(b.polygoni)、多黏芽胞杆菌(b.polymyxa)、日本甲虫芽胞杆菌(b.popilliae)、假嗜碱芽胞杆菌(b.pseudalcalophilus)、假坚强芽胞杆菌(b.pseudofirmus)、假真菌样芽胞杆菌(b.pseudomycoides)、耐冷嗜冷芽胞杆菌(b.psychrodurans)、嗜冷海芽胞杆菌(b.psychrophilus)、冷解糖芽胞杆菌(b.psychrosaccharolyticus)、耐冷芽胞杆菌(b.psychrotolerans)、尘埃芽胞杆菌(b.pulvifaciens)、短小芽胞杆菌(b.pumilus)、抗洁净芽胞杆菌(b.purgationiresistens)、匹纳司芽胞杆菌(b.pycnus)、青岛芽胞杆菌(b.qingdaonensis)、庆盛芽胞杆菌(b.qingshengii)、罗伊兹氏芽胞杆菌(b.reuszeri)、根际芽胞杆菌(b.rhizosphaerae)、日晷芽胞杆菌(b.rigui)、农庄芽胞杆菌(b.ruris)、沙福芽胞杆菌(b.safensis)、盐芽芽胞杆菌(b.salarius)、沙雷氏芽胞杆菌(b.salexigens)、喜盐芽胞杆菌(b.saliphilus)、施氏芽胞杆菌(b.schlegelii)、沉积物芽胞杆菌(b.sediminis)、砸砷芽胞杆菌(b.selenatarsenatis)、还原砸酸盐芽胞杆菌(b.selenitireducens)、西岸芽胞杆菌(b.seohaeanensis)、莎车芽胞杆菌(b.shacheensis)、沙氏芽胞杆菌(b.shackletonii)、暹罗芽胞杆菌(b.siamensis)、森林芽胞杆菌(b.silvestris)、简单芽胞杆菌(b.simplex)、青贮窖芽胞杆菌(b.siralis)、史氏芽胞杆菌(b.smithii)、土壤芽胞杆菌(b.soli)、索里蒙芽胞杆菌(b.solimangrovi)、盐土芽胞杆菌(b.solisalsi)、宋干芽胞杆菌(b.songklensis)、索诺拉沙漠芽胞杆菌(b.sonorensis)、球形芽胞杆菌(b.sphaericus)、耐热芽孢芽胞杆菌(b.sporothermodurans)、嗜热脂肪芽胞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平流层芽胞杆菌(b.stratosphericus)、地下芽胞杆菌(b.subterraneus)、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枯草芽胞杆菌沙漠亚种(b.s.subsp.inaquosorum)、枯草芽胞杆菌斯氏亚种(b.s.subsp.spizizenii)、枯草芽胞杆菌枯草亚种(b.s.subsp.subtilis)、大安芽胞杆菌(b.taeanensis)、特基拉芽胞杆菌(b.tequilensis)、热南极芽胞杆菌(b.thermantarcticus)、嗜热好气芽胞杆菌(b.thermoaerophilus)、热嗷淀粉芽胞杆菌(b.thermoamylovorans)、热链形芽胞杆菌(b.thermocatenulatus)、热阴沟芽胞杆菌(b.thermocloacae)、热粪芽胞杆菌(b.thermocopriae)、嗜热脱氮芽胞杆菌(b.thermodenitrificans)、热葡糖苷酶芽胞杆菌(b.thermoglucosidasius)、热乳糖芽胞杆菌(b.thermolactis)、喜热芽胞杆菌(b.thermoleovorans)、嗜热芽胞杆菌(b.thermophilus)、热红芽胞杆菌(b.thermoruber)、嗜热球状芽胞杆菌(b.thermosphaericus)、解硫氨素芽胞杆菌(b.thiaminolyticus)、产硫芽胞杆菌(b.thioparans)、苏云金芽胞杆菌(b.thuringiensis)、陶天申芽胞杆菌(b.tianshenii)、提波西芽胞杆菌(b.trypoxylicola)、多斯加尼芽胞杆菌(b.tusciae)、强壮芽胞杆菌(b.validus)、死谷芽胞杆菌(b.vallismortis)、威氏芽胞杆菌(b.vedderi)、贝莱斯芽胞杆菌(b.velezensis)、越南芽胞杆菌(b.vietnamensis)、原野芽胞杆菌(b.vireti)、贝坎尼芽胞杆菌(b.vulcani)、光芽胞杆菌(b.wakoensis)、韦施泰凡芽胞杆菌(b.weihenstephanensis)、厦门芽胞杆菌(b.xiamenensis)、小溪芽胞杆菌(b.xiaoxiensis)以及湛江芽胞杆菌(b.zhanjiangensis)。

溶液的优点可以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一个称为“probiofeed”的实施方案提供特别选择的有益细菌和益生菌添加剂的天然的独特混合物,以通过防止细菌和寄生虫污染促进动物的健康。有益细菌是所有生命必不可少的,probiofeed将增强动物免疫力、改善消化率、改善肠道健康、增加动物存活率并抵抗坏的病原体及疾病。更重要的是,probiofeed促进动物生长及饲料效率,这将增加农民的盈亏结算线。

通过本发明实现了这些及其他优点,本发明提供保存方法和含有微生物孢子和/或菌落的溶液。

发明详述

图1显示用微生物输注外壳或介壳以用于喂饲动物的例示性方法。该方法包括:

选择多个形成孢子的活微生物菌株并形成微生物溶液(12);

用所述微生物溶液输注载体(例如,外壳或介壳)(14);

用所述微生物输注的外壳或介壳喂饲动物(16);

微生物活体到达胃肠道(18);

在上消化道萌发(20);

用所述微生物刺激局部肠道免疫(22)。

可以使用不同的载体。除了外壳,饲料也可使用小麦或玉米粉作为载体。也可以使用枝晶食盐和研磨的石灰石或碳酸钙。使用盐作为载体的目的是帮助动物在体内恢复电解质。这个问题通常是由夏季极热、冬季矿物质缺乏及严重腹泻引起。盐不仅有助于在体内保持水、电解质,而且也增加食欲。小麦、外壳、玉米载体在饮食中提供更多的营养,但应该在动物正常生长周期期间健康时使用。例如,对于放牧动物,取决于季节,饲料包括作为载体的外壳、小麦和枝晶食盐。对于家禽,饲料包括枝晶食盐或碳酸钙。对于水生的鱼和其他生物,使用枝晶食盐。对于猪,饲料可包括枝晶食盐或碳酸钙。

在一个称为“probiofeed”的实施方案中,溶液包含数个芽孢杆菌属的菌株,以确保广谱产物可在各式各样的环境应用中起作用。芽孢杆菌在上消化道中萌发,并在与营养物质吸收相关的肠道部分显示它们的活性。选择芽孢杆菌作为具有形成孢子能力的形成孢子的活微生物。它们活体到达胃肠道并刺激局部肠道免疫。

保护细胞核免受外部应力的各种细胞壁可使芽孢杆菌产物在饲料生产和储存期间抵抗由1)高温、2)压力、3)剪切力、及4)氧化影响所引起的大量应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选择的细胞壁作为产生包含芽孢杆菌的产品的保护性结构/机制。

图2a显示具有营养物质、非有益细菌、乳杆菌和益生菌的示例性消化道。如图2b所详细说明,益生菌的作用包括:阻断黏连位点、产生抑制性物质、竞争营养物质以及影响免疫系统。好处包括改善的营养物质的可消化率及毒性分子的解毒,以及改善的维生素合成(b和k)。这提供了一个环境友好的畜牧业。

益生菌针对不期望的微生物提供拮抗作用(屏障效应),并保护肠粘膜抵御入侵的微生物。益生菌有助于宿主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刺激;改善动物的生长及存活率;并降低饲料成本。益生菌也以减少1%-5%的比例改善饲料转化率(fcr),以增加3%-5%的比例改善每日体重增加(dwg)。其他的好处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

增加生产和存活率

减少消化问题的风险

改善营养物质吸收

群组的均匀生长和更佳的均质性

减少育肥期

减少饲料消耗

减少医药成本

减少浆料营养物质含量(例如,较低的氮排泄)

其次,益生菌对动物表现的示例性结果如下所示:

各种益生菌对动物表现的影响

在小猪中,益生菌对蛋白质可消化性及粗蛋白沉积的影响

1:相对于代谢体重

**:剂量1x109cfu/kg小猪饲料

a、b、c、d:显着差异

为了喂饲动物,在各种实施方案中:

对于作为预混合或包衣的饲料混合:约0.5克/千克饲料

对于每饲料混合(可以每天混合至一餐):约2克/千克饲料

对于饮用剂量:约2克/升水

用于动物营养的微生物具有非常好的安全记录。即使在饲料中超过推荐量千倍的过量情况下,在胃肠道中也没有生态失调的迹象。益生菌对动物不构成任何健康危害。由于它们不从肠道转移到动物体内,因此益生菌不影响任何代谢过程,对动物也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图3显示形成probiofeed的示例性方法。首先,鉴定主要种子培养物。接下来,该方法将主要种子和起始培养物与原始分离物进行比较。在发酵器中产生一种或多种细胞培养物,并可将结果通过离心等方式浓缩。浓缩的细胞培养物可以使用冷冻干燥、稳定化和标准化技术进行干燥。然后进行质量管理,并将结果与主要种子培养物进行比较。可以应用额外的保护措施,例如包覆干燥的细胞培养物。如果需要,可以将结果与载体混合,然后进行质量管理。可将所得的probiofeed组合物包装以用于运输。probiofeed最终包装可包括包/桶/圆桶等。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用微生物输注外壳或介壳以用于喂饲动物的示例性方法。

图2a显示具有营养物质、非有益细菌、乳杆菌和益生菌的示例性消化道。

图2b显示示例的益生菌作用。

图3显示形成probiofeed的示例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各种示例性的微生物组合物:

实施例1:

微生物:

短小芽胞杆菌4.05x108cfu/g

枯草芽胞杆菌6.30x108cfu/g

液化淀粉芽胞杆菌5.85x108cfu/g

地衣芽胞杆菌1.80x108cfu/g

氨基酸:氨基酸

枝晶食盐:氯化钠

实施例2:

微生物:

地衣芽胞杆菌2.28x109cfu/g

枯草芽胞杆菌2.28x109cfu/g

枝晶食盐:氯化钠

实施例3:

微生物:

地衣芽胞杆菌4.762x109cfu/g

氨基酸:氨基酸

研磨的石灰石:碳酸钙

实施例4:

微生物:

地衣芽胞杆菌2.28x109cfu/g

枯草芽胞杆菌2.28x109cfu/g

杏仁壳:研磨的杏仁壳

实施例5:

微生物:

地衣芽胞杆菌4.762x109cfu/g

氨基酸:氨基酸

枝晶食盐:氯化钠

实施例6:

微生物:

枯草芽胞杆菌4.762x109cfu/g

氨基酸:氨基酸

枝晶食盐:氯化钠

以上描述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限制本发明,并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发明。并不意欲详尽说明所有那些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将变得显而易见的修饰和变化。然而,所有这些明显的修饰和变化都意欲包括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中界定的本发明范畴内。权利要求旨在以任何顺序涵盖要求保护的成分和步骤,这些成分和步骤有效满足预期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有具体相反的指示。以上引用的专利、论文和书籍摘录,通过引用的方式而整体并入本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