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胃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6447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茶加工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胃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玫瑰花味辛、甘,性微温,富含挥发油,其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茅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壬醇、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乙酯;具有理气解郁,化湿和中,活血散瘀之功效,可用于肝胃不和,脘腹疼痛,胸闷呕恶,饮食减少,腹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血瘀出血,吐血,咯血等症。

玫瑰花茶由茶叶和新鲜玫瑰花窨制而成,是茶叶与玫瑰花的混合体,成品茶甜香扑鼻、香气浓郁、滋味甘美,是一种较受大众喜爱的花茶之一。由于玫瑰花本身具有暖胃功效,使玫瑰花茶也具有一定的养胃效果,但是玫瑰花茶中的茶叶部分仍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这些成分会对肠胃有较强的刺激,空腹饮用或长期饮用均不利于肠胃健康,尤其不适合患有肠胃疾病的人饮用。

玫瑰花茶常规的制作工艺包括茶坯处理、窨花拼和、起花、复火和提花这几个步骤,其中窨花拼和是将新鲜花瓣与处理好茶坯一同窖制,但新鲜玫瑰花瓣较薄且细嫩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在窨制过程中,由于挤压、升温、失水、破损氧化和受微生物腐化等因素,花瓣的新陈代谢减弱加速,活度降低,香气低沉,吐香能力下降,加上窨制时间较长,导致制得的花茶香味浑浊不鲜;同时,由于鲜花易变质,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窨制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时间限制比较死板,劳动强度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胃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玫瑰花和茶坯进行发酵处理来降低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提高总氨基酸含量,延长花瓣及其香味的鲜度,提高花瓣吐香能力,使制得的养胃玫瑰花茶不但香味鲜灵、浓郁、持久,口感醇厚温和,还具有养胃的功效,适合肠胃病患者饮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养胃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玫瑰花采摘:当玫瑰花含苞初放、花苞饱满时采摘,采摘时间是晴天上午,采摘时避免花朵机械损伤,摘下后去除花蒂并置于通风透气的容器中备用;

(2)玫瑰花预处理:将上述玫瑰花加入保鲜液中浸泡5-8分钟后,取出并风干至含水量为80-85%,得到保鲜玫瑰花;所述保鲜液由维生素c、维生素e、山梨酸钾和水混制而成,所述维生素c、维生素e、山梨酸钾和水的重量比为5-9:3-6:1-3:100-200;

(3)茶坯预处理:将茶坯置于60-70℃的蒸气中焖蒸6-8分钟后,冷却至28-35℃,向冷却后的茶坯加入所述冷却后茶坯重量7-9‰的米曲霉和4-6‰的产黄青霉混匀,于25-33℃下静置发酵24-48小时,得一次发酵茶坯,将一次发酵茶坯于650-800w功率下的微波灭菌15-20分钟,向灭菌后的一次发酵茶坯加入所述灭菌后一次发酵茶坯重量9-11‰的彩绒革盖菌和1-3‰的粗毛栓菌混匀,于23-30℃下静置发酵48-75小时,得二次发酵茶坯,将二次发酵茶坯于650-800w功率下的微波灭菌10-15分钟,将灭菌后的二次发酵茶坯于60-70℃下烘干至含水量为4-4.5%,并将烘干后的茶坯冷却至25-30℃,得到处理茶坯,备用;

(4)窨制:在干燥洁净且气密性好的垫子上均匀铺放一层上述处理茶坯,并在铺好的处理茶坯上均匀铺放一层上述保鲜玫瑰花,照此一层处理茶坯一层保鲜玫瑰花重复铺成茶堆,茶堆的顶层以处理茶坯覆盖结束,茶堆的厚度为30-50cm,堆放结束后在茶堆上覆盖一层纱布,并将室内温度调整为23-26℃,湿度调整为45-55%,静置堆放,待处理茶坯的含水量达15-18%时,将处理茶坯和保鲜玫瑰花分离筛选出来,得窨制后茶坯和窨制后玫瑰花;

(5)玫瑰花发酵:将上述窨制后玫瑰花于60-70℃的蒸气中维持6-9分钟,冷却,向冷却后玫瑰花加入所述冷却玫瑰花重量12-15‰的汉逊酵母菌混匀,28-30℃下静置发酵20-24小时,得发酵玫瑰花;

(6)干燥和包装:将上述窨制后茶坯和发酵玫瑰花一同于70-80℃下烘干至含水量为4.5-5%后,真空包装成100-120g的小袋,即可得到所述养胃玫瑰花茶。

进一步地,所述玫瑰花从采摘至预处理的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茶坯为红茶坯。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处理茶坯的铺放厚度为2-3cm;所述保鲜玫瑰花的铺放厚度为1-2cm。

进一步地,步骤(4)中,还包括静置堆放后每隔50-60分钟在茶堆上扒开若干个通到底部的小孔进行通气散热的步骤。

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小袋中窨制后茶坯和发酵玫瑰花的重量比为1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茶坯预处理中,先用米曲霉和产黄青霉对茶坯进行发酵,米曲霉、产黄青霉均能产生脱甲基酶,脱甲基酶可将咖啡碱酶解成黄嘌呤,降低了茶坯中咖啡碱的含量,经检测,发酵后制得的茶中咖啡碱含量减少率为3.89-8.76%;再用彩绒革盖菌和粗毛栓菌对茶坯进行发酵,彩绒革盖菌和粗毛栓菌均能产生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可将茶多酚转化成黄茶素,降低了茶坯中茶多酚的含量,经检测,发酵后制得的茶中茶多酚含量减少率为9.80-13.54%。

本发明用汉逊酵母菌对玫瑰花进行发酵,汉逊酵母菌能产生多种氨基酸和酯类物质,增加发酵风味物质种类,提高总氨基酸含量,经检测,发酵后制得的茶中总氨基酸含量增加率为12.12-15.16%。

本发明用保鲜液处理玫瑰花,保鲜液中,维生素c、维生素e均为天然抗氧化剂,可抑制酶促氧化和油脂氧化,与茶坯中富含的抗氧化剂茶多酚协同增效,增强抗氧化能力,不但保持了花瓣的鲜活力,促进花瓣吐香,还有效防止玫瑰花中香味成分的氧化变质而导致的香味和鲜味降低加快;同时,保鲜液中的山梨酸钾具有较强的抗菌力,对霉菌、酵母及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可防止受机械受损的花瓣被微生物腐化变质导致香味暗沉,使花瓣能长时间保持令人愉悦的香味。

因此,本发明通过对玫瑰花和茶坯进行发酵处理来降低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提高总氨基酸含量,延长花瓣及其香味的鲜度,提高花瓣吐香能力,使制得的养胃玫瑰花茶不但香味鲜灵、浓郁、持久,口感醇厚温和,还具有养胃的功效,适合肠胃病患者饮用。同时,本发明制得的养胃玫瑰花茶冲泡后,茶坯和花瓣在水中逐步绽开,茶汤红浓剔透,玫瑰花香鲜灵浓郁,滋味甘美,多次冲泡后香味依然浓郁不减退,大大提高了养胃玫瑰花茶的品质和鉴赏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养胃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玫瑰花采摘:当玫瑰花含苞初放、花苞饱满时采摘,采摘时间是晴天上午,采摘时避免花朵机械损伤,摘下后去除花蒂并置于通风透气的容器中备用;

(2)玫瑰花预处理:将上述玫瑰花加入保鲜液中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风干至含水量为80%,得到保鲜玫瑰花;其中,玫瑰花从采摘至预处理的时间为100分钟;所述保鲜液由维生素c、维生素e、山梨酸钾和水混制而成,所述维生素c、维生素e、山梨酸钾和水的重量比为5:3:1:100;

(3)茶坯预处理:所选的茶坯为红茶坯;将茶坯置于60℃的蒸气中焖蒸8分钟后,冷却至28℃,向冷却后的茶坯加入所述冷却后茶坯重量7‰的米曲霉和4‰的产黄青霉混匀,于25℃下静置发酵48小时,得一次发酵茶坯,将一次发酵茶坯于650w功率下的微波灭菌15分钟,向灭菌后的一次发酵茶坯加入所述灭菌后一次发酵茶坯重量9‰的彩绒革盖菌和1‰的粗毛栓菌混匀,于23℃下静置发酵75小时,得二次发酵茶坯,将二次发酵茶坯于650w功率下的微波灭菌10分钟,将灭菌后的二次发酵茶坯于60℃下烘干至含水量为4%,并将烘干后的茶坯冷却至25℃,得到处理茶坯,备用;

(4)窨制:在干燥洁净且气密性好的垫子上均匀铺放一层厚度为2-3cm的上述处理茶坯,并在铺好的处理茶坯上均匀铺放一层厚度为1-2cm的上述保鲜玫瑰花,照此一层处理茶坯一层保鲜玫瑰花重复铺成茶堆,茶堆的顶层以处理茶坯覆盖结束,茶堆的厚度为30cm,堆放结束后在茶堆上覆盖一层纱布,并将室内温度调整为23℃,湿度调整为45%,静置堆放,静置堆放后每隔50分钟在茶堆上扒开若干个通到底部的小孔进行通气散热,待处理茶坯的含水量达15%时,将处理茶坯和保鲜玫瑰花分离筛选出来,得窨制后茶坯和窨制后玫瑰花;

(5)玫瑰花发酵:将上述窨制后玫瑰花于60℃的蒸气中维持9分钟,冷却,向冷却后玫瑰花加入所述冷却玫瑰花重量12‰的汉逊酵母菌混匀,28℃下静置发酵24小时,得发酵玫瑰花;

(6)干燥和包装:将上述窨制后茶坯和发酵玫瑰花一同于70℃下烘干至含水量为4.5%后,真空包装成100g的小袋,其中,小袋中窨制后茶坯和发酵玫瑰花的重量比为10:3,即可得到所述养胃玫瑰花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养胃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玫瑰花采摘:当玫瑰花含苞初放、花苞饱满时采摘,采摘时间是晴天上午,采摘时避免花朵机械损伤,摘下后去除花蒂并置于通风透气的容器中备用;

(2)玫瑰花预处理:将上述玫瑰花加入保鲜液中浸泡8分钟后,取出并风干至含水量为85%,得到保鲜玫瑰花;其中,玫瑰花从采摘至预处理的时间为120分钟;所述保鲜液由维生素c、维生素e、山梨酸钾和水混制而成,所述维生素c、维生素e、山梨酸钾和水的重量比为9:6:3:200;

(3)茶坯预处理:所选的茶坯为红茶坯;将茶坯置于70℃的蒸气中焖蒸6分钟后,冷却至35℃,向冷却后的茶坯加入所述冷却后茶坯重量9‰的米曲霉和6‰的产黄青霉混匀,于33℃下静置发酵24小时,得一次发酵茶坯,将一次发酵茶坯于800w功率下的微波灭菌20分钟,向灭菌后的一次发酵茶坯加入所述灭菌后一次发酵茶坯重量11‰的彩绒革盖菌和3‰的粗毛栓菌混匀,于30℃下静置发酵48小时,得二次发酵茶坯,将二次发酵茶坯于800w功率下的微波灭菌15分钟,将灭菌后的二次发酵茶坯于70℃下烘干至含水量为4.5%,并将烘干后的茶坯冷却至30℃,得到处理茶坯,备用;

(4)窨制:在干燥洁净且气密性好的垫子上均匀铺放一层厚度为2-3cm的上述处理茶坯,并在铺好的处理茶坯上均匀铺放一层厚度为1-2cm的上述保鲜玫瑰花,照此一层处理茶坯一层保鲜玫瑰花重复铺成茶堆,茶堆的顶层以处理茶坯覆盖结束,茶堆的厚度为50cm,堆放结束后在茶堆上覆盖一层纱布,并将室内温度调整为26℃,湿度调整为55%,静置堆放,静置堆放后每隔60分钟在茶堆上扒开若干个通到底部的小孔进行通气散热,待处理茶坯的含水量达18%时,将处理茶坯和保鲜玫瑰花分离筛选出来,得窨制后茶坯和窨制后玫瑰花;

(5)玫瑰花发酵:将上述窨制后玫瑰花于70℃的蒸气中维持6分钟,冷却,向冷却后玫瑰花加入所述冷却玫瑰花重量15‰的汉逊酵母菌混匀,30℃下静置发酵20小时,得发酵玫瑰花;

(6)干燥和包装:将上述窨制后茶坯和发酵玫瑰花一同于80℃下烘干至含水量为5%后,真空包装成120g的小袋,其中,小袋中窨制后茶坯和发酵玫瑰花的重量比为10:4,即可得到所述养胃玫瑰花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养胃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玫瑰花采摘:当玫瑰花含苞初放、花苞饱满时采摘,采摘时间是晴天上午,采摘时避免花朵机械损伤,摘下后去除花蒂并置于通风透气的容器中备用;

(2)玫瑰花预处理:将上述玫瑰花加入保鲜液中浸泡6分钟后,取出并风干至含水量为83%,得到保鲜玫瑰花;其中,玫瑰花从采摘至预处理的时间为90分钟;所述保鲜液由维生素c、维生素e、山梨酸钾和水混制而成,所述维生素c、维生素e、山梨酸钾和水的重量比为7:4:2:150;

(3)茶坯预处理:所选的茶坯为红茶坯;将茶坯置于65℃的蒸气中焖蒸7分钟后,冷却至30℃,向冷却后的茶坯加入所述冷却后茶坯重量8‰的米曲霉和5‰的产黄青霉混匀,于30℃下静置发酵30小时,得一次发酵茶坯,将一次发酵茶坯于700w功率下的微波灭菌18分钟,向灭菌后的一次发酵茶坯加入所述灭菌后一次发酵茶坯重量10‰的彩绒革盖菌和2‰的粗毛栓菌混匀,于28℃下静置发酵65小时,得二次发酵茶坯,将二次发酵茶坯于700w功率下的微波灭菌12分钟,将灭菌后的二次发酵茶坯于65℃下烘干至含水量为4.2%,并将烘干后的茶坯冷却至28℃,得到处理茶坯,备用;

(4)窨制:在干燥洁净且气密性好的垫子上均匀铺放一层厚度为2-3cm的上述处理茶坯,并在铺好的处理茶坯上均匀铺放一层厚度为1-2cm的上述保鲜玫瑰花,照此一层处理茶坯一层保鲜玫瑰花重复铺成茶堆,茶堆的顶层以处理茶坯覆盖结束,茶堆的厚度为40cm,堆放结束后在茶堆上覆盖一层纱布,并将室内温度调整为25℃,湿度调整为50%,静置堆放,静置堆放后每隔55分钟在茶堆上扒开若干个通到底部的小孔进行通气散热,待处理茶坯的含水量达16%时,将处理茶坯和保鲜玫瑰花分离筛选出来,得窨制后茶坯和窨制后玫瑰花;

(5)玫瑰花发酵:将上述窨制后玫瑰花于65℃的蒸气中维持8分钟,冷却,向冷却后玫瑰花加入所述冷却玫瑰花重量13‰的汉逊酵母菌混匀,29℃下静置发酵22小时,得发酵玫瑰花;

(6)干燥和包装:将上述窨制后茶坯和发酵玫瑰花一同于75℃下烘干至含水量为4.8%后,真空包装成110g的小袋,其中,小袋中窨制后茶坯和发酵玫瑰花的重量比为10:3.5,即可得到所述养胃玫瑰花茶。

本发明玫瑰花茶品质分析:

为了说明本发明养胃玫瑰花茶的品质,申请人做了以下对比试验:试验所采用的玫瑰均为新鲜采摘的红色玫瑰,所使用的红茶坯是用广西凌云白毫茶通过常规方法制得,将试验分为第1组、第2组、第3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4共7个小组,第1组、第2组、第3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方法制作养胃玫瑰花茶,对照组1的制作方法中,无步骤(2),即不将玫瑰花加入保鲜液中浸泡,而是直接用新鲜玫瑰花进行窨制,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对照组2的制作方法中,在步骤(3)茶坯预处理中,不用米曲霉和产黄青霉与茶坯发酵,只用彩绒革盖菌和粗毛栓菌与茶坯发酵,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对照组3的制作方法中,在步骤(3)茶坯预处理中,不用彩绒革盖菌和粗毛栓菌与茶坯发酵,只用米曲霉和产黄青霉与茶坯发酵,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对照组4的制作方法中,无步骤(5),即不用汉逊酵母菌与玫瑰花一同发酵,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制茶前先对茶坯咖啡碱、茶多酚和总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制得后对7个小组的茶进行咖啡碱、茶多酚和总氨基酸含量检测,其中,咖啡碱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茶多酚含量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检测,总氨基酸含量采用茚三酮显色法检测;同时,取7个小组制得的养胃玫瑰花茶进行冲泡,每各小组取等量的茶,冲泡条件均相同,冲泡后观察统计各组茶的品质情况;统计结果见表1:

表1养胃玫瑰花茶品质对比

从第1组、第2组、第3组可知,与常规方法相比,使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制得的养胃玫瑰花茶中咖啡碱含量减少率为3.89-8.76%,茶多酚含量减少率为9.80-13.54%,总氨基酸含量增加率为12.12-15.16%,冲泡后茶坯和花瓣在水中逐步绽开,茶汤红浓剔透,玫瑰花香味鲜浓,滋味甘美,多次冲泡后香味依然浓郁不减退,大大提高了养胃玫瑰花茶的品质和鉴赏价值。从第3组与对照组1的对比可知,在窨制前,玫瑰花浸泡于保鲜液的处理方法可保持茶香味的鲜度;从第3组与对照组2对比可知,用米曲霉和产黄青霉对茶坯进行发酵可减少茶中咖啡碱含量;从第3组与对照组3对比可知,用彩绒革盖菌和粗毛栓菌对茶坯进行发酵可减少茶中茶多酚含量;从第3组与对照组4对比可知,用汉逊酵母菌对玫瑰花进行发酵可增加茶中总氨基酸含量。

本发明玫瑰花茶养胃效果分析:

为了说明本发明养胃玫瑰花茶对肠胃病患者的引用效果,申请人做了以下临床试验:

选择的受试者100人,受试者均无重大疾病,男女各50例,年龄为20-46岁。受试者均有如下症状之一:胃脘作痛、倒饱嘈杂、暖气、呕吐酸水;恶心、呕吐、腹泻;胃堵、胃寒、胃热、胃痉挛、厌食、消化不良;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

服用方法:试验期每5天为一个疗程,共5个疗程,服用方法为:每人每天冲服2-3小袋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茶,饭后开水冲泡饮用,并停服其它药物和保健营养品,5疗程后进行观察记录。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2个疗程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2、有效:4个疗程内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3、无效:症状无改善。

结果:全部100例患者使用本发明茶,显效8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