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在制茶领域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6875阅读:10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果腺肋花楸在制茶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黑果腺助花楸(aroniamelanocarpaelliot)系蔷薇科腺助花楸属落叶灌木,原产于美国东北部,在欧洲已有百年的栽培史,全球约有20多个品种,1989年由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首次引种,从此在辽宁、山东、浙江和江苏等地大量引种。2014年我国某农业院校从波兰、日本和沈阳等地引进7个品种,种植面积达200多亩。

目前,黑果腺肋花楸主要作为药用、食品和观赏等多用途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其果实富含多酚、黄酮和花青素等,其提取物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效。黑果腺肋花楸的果实含汁量达70%,可制作果汁、果酒和果醋等饮品,果肉和渣皮可制作果酱、果粉及提取花青素和多酚等。黑果腺肋花楸树高1.5m~2.5m,丛状树型,花束密集,艳丽芳香,花期较长,秋叶的强烈色彩使其有“秋天魔术”之称。

现在黑果腺肋花楸的应用研究,还局限在对其果实方面的研究,而其嫩叶中富含表儿茶素(ec)、咖啡碱、vc、野樱苷、熊果苷、1,4-二羟基-2,6-二甲氧基苯-4-o-β-d-吡喃葡萄糖苷、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和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等多种化合物,具有很高的代茶及药用价值,迄今为止,却未有关于其嫩叶的应用研究,存在严重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代茶植物,将黑果腺肋花楸的叶芽应用于制茶领域,提供一种机械结合手工制作黑果腺肋花楸茶的方法,用该方法可以制作出优质、鲜甜的黑果腺肋花楸茶。

较佳的,所述黑果腺肋花楸叶芽为当年生、新鲜叶芽。

这种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采摘:挑选黑果腺肋花楸植株上的一芽一叶初展、无病虫害、无紫叶的完整茶青进行采摘;

2)摊放:将步骤1)中采摘的茶青均匀摊放在风槽中,随后鼓风1.5h~2.0h,直至茶青表面无活性水,叶面失去光泽,茶青柔软,且含水量在65%~70%之间;

3)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将步骤2)中的茶青投入滚筒杀青机中,保证杀青温度为230℃~250℃,同时打开排湿机将滚筒内的水汽抽排出去,直至青叶含水量在45%~50%之间;杀青后立即抖散茶青,并吹凉后薄摊置于竹匾内;

4)揉捻:待茶青自然回润后,将其放入揉捻机中,无压揉捻10min~12min;

5)搓团:将揉捻后的茶叶投入90℃~100℃的锅中,并取出双手按顺时针方向让茶团在手心中搓滚,成团后放入烘头中定型;待全部搓成团后再将茶团全部抖散,然后再搓团、定向、抖散,如此反复操作,直至茶条卷曲,含水量在25%~30%之间,最后全部搓成茶团;

6)提豪:将步骤5)中的茶团置于锅中,锅温控制在70℃~80℃;逐个取出茶团进行摩擦滚动,茶条相互摩擦后逐渐起豪;

7)干燥:当茶条紧细卷曲、白毫显露时进行干燥,将搓团提豪后的茶叶薄摊于60℃~70℃的锅中,烘焙4~6min,含水量控制在6%~8%之间,即制成黑果腺肋花楸茶。

较佳的,步骤1)中,采摘茶青长度为2.5cm~4cm。

较佳的,步骤1)中,采摘时间为每年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黑果腺肋花楸于每年4月上旬开始萌芽,直至4月中旬开始生长新梢,4月下旬开始展叶,五月上旬便开始开花了,最佳采摘季节为开始展叶至开花时节,即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

较佳的,所述采摘时间为每天上午7:00~11:00,此时间段内叶芽舒展,未受强光照射,其水分含量高,更加新鲜饱满。

较佳的,步骤2)中,摊放的茶青厚度不超过2cm,若超出2cm,则会导致鼓风1.5h~2h无法使得茶青表面无活性水,若是增加鼓风时间,则会导致最上层茶青因鼓风时长过长而干瘪。

较佳的,步骤3)中杀青滚筒机转速为25r/min,杀青时间为40s~1min。

较佳的,步骤4)中揉捻机的转速为45r/min。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黑果腺肋花楸在制茶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发现了黑果腺肋花楸的新用途,充分利用树木资源,将其作为新型的代茶植物。种植这种黑果腺肋花楸时,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时可采摘其新鲜的叶芽制备成茶叶;5月上旬-9月上旬,开始开花结果,可做观赏植物;9月上旬果实熟透后可采摘做果酱、医用等,可充分利用该树的资源。

(2)节约种植面积:目前国内很多地方选用黑果腺肋花楸做观赏树木,可将这些主要用于观赏而种植的黑果腺肋花楸于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采摘其新鲜的叶芽制备成茶叶,无需单独为采叶而大面积种植栽培黑果腺肋花楸,可大量节约土地资源。

(3)黑果腺肋花楸叶芽所制成的茶叶外形条索圆直细紧,白毫显露,冲泡后叶芽成朵,清汤绿叶,极其美观。同时,由于其嫩叶中富含表儿茶素(ec)、咖啡碱、vc、野樱苷、熊果苷、1,4-二羟基-2,6-二甲氧基苯-4-o-β-d-吡喃葡萄糖苷、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和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等多种化合物,制作的茶叶还具备有保健功能,可作为保健饮用茶。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机械制茶与手动制茶有机结合起来,既克服了机械茶口感缺乏层次的缺陷,又解决了纯手工制茶生产率低下的问题,为黑果腺肋花楸茶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能。

(5)填补了目前国内在黑果腺肋花楸的叶芽研究上的空白,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提醒同行学者不要只研究其果实及果实应用,为同行学者树立了良好榜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黑果腺肋花楸的生、新鲜叶芽应用于制茶领域,其制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4月16号-4月30之间,每天上午7:00~9:00,挑选黑果腺肋花楸植株上的一芽一叶初展、无病虫害、无紫叶的完整茶青进行采摘,茶青长度为2.5cm;

2)摊放:将步骤1)中采摘的茶青均匀摊放在风槽中,摊放厚度为1.5cm,随后由下向上鼓风1.5h,直至茶青表面无活性水,叶面失去光泽,茶青柔软,且含水量在65%左右;

3)杀青:采用佳友6ccp-60型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将步骤2)中的茶青取300g投入滚筒杀青机中,保证杀青温度维持在230℃~250℃,杀青时间1min,滚筒转速25r/min,同时打开排湿机将滚筒内的水汽抽排出去,直至青叶含水量在45%左右;杀青后立即抖散茶青,并用风机吹凉后薄摊置于竹匾内;

4)揉捻: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进行揉捻;待茶青自然回润后,将其常温下放入佳友jy-6crt-25型揉捻机中,无压揉捻10min,转速45r/min;

5)搓团:将揉捻后的茶叶投入90℃~100℃的锅中,并取出双手按顺时针方向让茶团在手心中搓滚成茶团,成团后放入烘头中定型;待全部搓成团后再将茶团全部抖散,然后再搓团、定向、抖散,如此反复操作,直至茶条卷曲,含水量在25%~30%之间,最后全部搓成茶团;此过程中按照先搓大团后搓小团的顺序进行;

6)提豪:将步骤5)中的茶团置于锅中,锅温控制在70℃~80℃;逐个取出茶团在手掌之间摩擦滚动,茶团由大到小,茶条相互摩擦后逐渐起豪;此过程要求确保锅温,防止出现焦条或“索条枯黄”现象;

7)干燥:当茶条紧细卷曲、白毫显露时进行干燥,将搓团提豪后的茶叶薄摊于60℃~70℃的锅中,适时轻翻,烘焙4min,含水量控制在6%左右,手捏即成粉末时即可起锅,制成黑果腺肋花楸茶。

实施例二

将黑果腺肋花楸的生、新鲜叶芽应用于制茶领域,其制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5月1号-5月10号之间,每天上午7:00~11:00,挑选黑果腺肋花楸植株上的一芽一叶初展、无病虫害、无紫叶的完整茶青进行采摘,茶青长度为4cm;

2)摊放:将步骤1)中采摘的茶青均匀摊放在风槽中,摊放厚度为2cm,随后由下向上鼓风2h,直至茶青表面无活性水,叶面失去光泽,茶青柔软,且含水量在70%左右;

3)杀青:采用佳友6ccp-60型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将步骤2)中的茶青取200g投入滚筒杀青机中,保证杀青温度维持在230℃~250℃,杀青时间40s,滚筒转速25r/min,同时打开排湿机将滚筒内的水汽抽排出去,直至青叶含水量在50%左右;杀青后立即抖散茶青,并用风机吹凉后薄摊置于竹匾内;

4)揉捻: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进行揉捻;待茶青自然回润后,将其常温下放入佳友jy-6crt-25型揉捻机中,无压揉捻12min,转速45r/min;

5)搓团:将揉捻后的茶叶投入90℃~100℃的锅中,并取出双手按顺时针方向让茶团在手心中搓滚成茶团,成团后放入烘头中定型;待全部搓成团后再将茶团全部抖散,然后再搓团、定向、抖散,如此反复操作,直至茶条卷曲,含水量在25%~30%之间,最后全部搓成茶团;此过程中按照先搓大团后搓小团的顺序进行;

6)提豪:将步骤5)中的茶团置于锅中,锅温控制在70℃~80℃;逐个取出茶团在手掌之间摩擦滚动,茶团由大到小,茶条相互摩擦后逐渐起豪;此过程要求确保锅温,防止出现焦条或“索条枯黄”现象;

7)干燥:当茶条紧细卷曲、白毫显露时进行干燥,将搓团提豪后的茶叶薄摊于60℃~70℃的锅中,适时轻翻,烘焙6min,含水量控制在8%左右,手捏即成粉末时即可起锅,制成黑果腺肋花楸茶。

为了确保黑果腺肋花楸茶的实用性,特选400人作为实验对象,为其中200人免费提供实施例一的方法所制作出的黑果腺肋花楸茶品尝,另外200人提供实施例二的方法制作出的黑果腺肋花楸茶品尝。提供茶水时,为保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特将黑果腺肋花楸茶叶过滤,只提供泡好后的茶水,并由400名实验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其调查问卷内容整理结果如下: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黑果腺肋花楸茶,其气味、口感为大部分人所能接受。由表2可知,选择不购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该黑果腺肋花楸茶尚未进行公开销售,也未做任何的宣传,并且实验时只提供了饮用茶水,而将茶叶都过滤,未曾展示茶叶,因此大众对其了解少,存在疑虑,选择持观望态度,只有4.5%的人是由于觉得饮用茶难喝而选择不购买。结合表1、表2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黑果腺肋花楸茶其实用性强,口感、气味都为大众所能接受,其可作为代茶产品,实用性强。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装饰,皆应属于本发明覆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