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火锅底料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97870阅读:46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菇火锅底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可新鲜食用和干燥食用,干香菇食用部分占72%,每100g食用部分中含水13g、脂肪1.8g、碳水化合物54g、粗纤维7.8g、灰分4.9g、钙124mg、磷415mg、铁25.3mg、维生素b10.07mg、维生素b21.13mg、尼克酸18.9mg;鲜菇除含水85~90%外,固形物中含粗蛋白19.9%、粗脂肪4%、可溶性无氮物质67%、粗纤维7%、灰分3%;香菇含丰富的维生素d原,但维生素c甚少,又缺乏维生素a及a原。

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大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减肥等。

香菇在火锅底料加工领域大多作为辅料,现有的火锅底料加工领域还未出现香菇作为主料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火锅底料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香菇火锅底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30~35份、筒子骨10~15份、山药10~20份、小枣5~8份、食盐5~10份、醋1~3份、鸡精8~10份、姜片5~8份、蒜瓣3~5份、香葱1~3份、八角1~3份、花椒5~8份、干辣椒10~15份、芝麻酱5~8份、辣椒油3~5份、牛油10~12份、白酒3~5份、清水20~2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30份、筒子骨10份、山药10份、小枣5份、食盐5份、醋1份、鸡精8份、姜片5份、蒜瓣3份、香葱1份、八角1份、花椒5份、干辣椒10份、芝麻酱5份、辣椒油3份、牛油10份、白酒3份、清水20份。

优选的,所述香菇底料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娃娃菜3~5份、土豆粉1~3份、红萝卜干1~3份、香菜1~3份、羊肉3~5份。

优选的,所述香菇底料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娃娃菜3份、土豆粉1份、红萝卜干1份、香菜1份、羊肉3份。

优选的,所述香菇火锅底料包括清汤锅底料和麻辣锅底料。

优选的,清汤锅底料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a、将筒子骨置于温水中洗净,然后置于冷水锅中,待水开后去除杂质、锅中泡沫,捞出骨头;

b、将热水漂烫后的筒子骨放入煲内,加入温水,撒上所需重量份的姜一半、所需重量份的蒜一半、10份新鲜香菇丁;

c、大火烧开后,加入所需重量份的红萝卜干,文火煨制2~2.5h,加盐2~3min后起锅,撒上所需重量份的香葱,置于杀菌室中冷却至室温;

d、分袋真空包装,每袋500g。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温水水温为40~45℃。

优选的,麻辣锅底料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用剪刀剪去剩余香菇的柄,保留5mm以内的长度;去除菇面上的木屑、杂质,并去除异色香菇,洗净,用温水浸泡20~25min,沥干表层水,压榨去除体内水分40~50%,然后切碎,制成香菇丁;

s2、去杂洗净所需重量份的原料,将花椒置于清水中泡涨,娃娃菜泡涨切至3mm长,香菜切至3mm长,羊肉洗净去腥除杂、切成3×3×3mm3的羊肉丁,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剩余蒜瓣拍碎,制成蒜泥;

s3、准备2口炒锅,一口锅里放所需重量份香菇丁、山药片、香菜碎末、娃娃菜碎末、芝麻酱、白酒一半、小枣、蒜泥、羊肉丁、土豆粉搅拌均匀;

s4、另一口锅内加入所需重量份的牛油熬化,加入所需重量份的辣椒油烧到7~8成热,用勺子把油舀到和匀的混合底料上面,边淋油边搅拌,至油淋完为止;

s5、淋油结束后中火熬制10~13min,加入所需重量份的红辣椒,改用大火炒制当油沸腾时,改用小火熬制15~20min后加入剩余白酒,继续文火炒制,直到各原料水分含量降低至10~20%时加入所需重量份的八角、剩余姜片、泡涨的花椒、食盐、鸡精、醋、继续炒制5~8min;

s6、炒制结束后置于灭菌室中冷却到室温,真空包装,每袋250g。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香菇丁大小为5×5×5mm3

优选的,所述香菇火锅底料可作鸳鸯锅、单独清汤锅、单独麻辣锅食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香菇火锅底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30~35份、筒子骨10~15份、山药10~20份、小枣5~8份、食盐5~10份、醋1~3份、鸡精8~10份、姜片5~8份、蒜瓣3~5份、香葱1~3份、八角1~3份、花椒5~8份、干辣椒10~15份、芝麻酱5~8份、辣椒油3~5份、牛油10~12份、白酒3~5份、清水20~25份;同时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娃娃菜3~5份、土豆粉1~3份、红萝卜干1~3份、香菜1~3份、羊肉3~5份;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种香菇火锅底料的清汤锅底料和麻辣锅底料的制作方法,清汤锅底料清甜可口,可直接作汤饮用;麻辣锅底料香味四溢,不上火;本发明公开的香菇火锅底料可作鸳鸯锅、单独清汤锅、单独麻辣锅,无论怎么吃都不影响底料口味,家庭或火锅店均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香菇火锅底料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底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菇30份、筒子骨10份、山药10份、小枣5份、食盐5份、醋1份、鸡精8份、姜片5份、蒜瓣3份、香葱1份、八角1份、花椒5份、干辣椒10份、芝麻酱5份、辣椒油3份、牛油10份、白酒3份、清水20份;同时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娃娃菜3份、土豆粉1份、红萝卜干1份、香菜1份、羊肉3份。

清汤锅底料制作方法如下:

a、将筒子骨置于40℃温水中洗净,然后置于冷水锅中,待水开后去除杂质、锅中泡沫,捞出骨头;

b、将热水漂烫后的筒子骨放入煲内,加入温水,撒上所需重量份的姜一半、所需重量份的蒜一半、10份新鲜香菇丁;

c、大火烧开后,加入所需重量份的红萝卜干,文火煨制2h,加盐2min后起锅,撒上所需重量份的香葱,置于杀菌室中冷却至室温;

d、分袋真空包装,每袋500g。

麻辣锅底料制作方法如下:

s1、用剪刀剪去剩余香菇的柄,保留5mm以内的长度;去除菇面上的木屑、杂质,并去除异色香菇,洗净,用温水浸泡20min,沥干表层水,压榨去除体内水分40%,然后切碎,制成5×5×5mm3的香菇丁;

s2、去杂洗净所需重量份的原料,将花椒置于清水中泡涨,娃娃菜泡涨切至3mm长,香菜切至3mm长,羊肉洗净去腥除杂、切成3×3×3mm3的羊肉丁,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剩余蒜瓣拍碎,制成蒜泥;

s3、准备2口炒锅,一口锅里放所需重量份香菇丁、山药片、香菜碎末、娃娃菜碎末、芝麻酱、白酒一半、小枣、蒜泥、羊肉丁、土豆粉搅拌均匀;

s4、另一口锅内加入所需重量份的牛油熬化,加入所需重量份的辣椒油烧到7成热,用勺子把油舀到和匀的混合底料上面,边淋油边搅拌,至油淋完为止;

s5、淋油结束后中火熬制10min,加入所需重量份的红辣椒,改用大火炒制当油沸腾时,改用小火熬制15min后加入剩余白酒,继续文火炒制,直到各原料水分含量降低至15%时加入所需重量份的八角、剩余姜片、泡涨的花椒、食盐、鸡精、醋、继续炒制5min;

s6、炒制结束后置于灭菌室中冷却到室温,真空包装,每袋250g。

本实施例提供的香菇火锅底料可作鸳鸯锅、单独清汤锅、单独麻辣锅食用,无论怎么吃都不影响底料口味,家庭或火锅店均适用。

实施例2

一种香菇火锅底料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香菇35份、筒子骨15份、山药20份、小枣8份、食盐10份、醋3份、鸡精10份、姜片8份、蒜瓣5份、香葱3份、八角2份、花椒8份、干辣椒15份、芝麻酱8份、辣椒油5份、牛油12份、白酒5份、清水25份;同时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辅料:娃娃菜5份、土豆粉3份、红萝卜干3份、香菜3份、羊肉5份。

清汤锅底料制作方法如下:

a、将筒子骨置于45℃温水中洗净,然后置于冷水锅中,待水开后去除杂质、锅中泡沫,捞出骨头;

b、将热水漂烫后的筒子骨放入煲内,加入温水,撒上所需重量份的姜一半、所需重量份的蒜一半、15份新鲜香菇丁;

c、大火烧开后,加入所需重量份的红萝卜干,文火煨制2.5h,加盐3min后起锅,撒上所需重量份的香葱,置于杀菌室中冷却至室温;

d、分袋真空包装,每袋500g。

麻辣锅底料制作方法如下:

s1、用剪刀剪去剩余香菇的柄,保留5mm以内的长度;去除菇面上的木屑、杂质,并去除异色香菇,洗净,用温水浸泡25min,沥干表层水,压榨去除体内水分50%,然后切碎,制成5×5×5mm3的香菇丁;

s2、去杂洗净所需重量份的原料,将花椒置于清水中泡涨,娃娃菜泡涨切至3mm长,香菜切至3mm长,羊肉洗净去腥除杂、切成3×3×3mm3的羊肉丁,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剩余蒜瓣拍碎,制成蒜泥;

s3、准备2口炒锅,一口锅里放所需重量份香菇丁、山药片、香菜碎末、娃娃菜碎末、芝麻酱、白酒一半、小枣、蒜泥、羊肉丁、土豆粉搅拌均匀;

s4、另一口锅内加入所需重量份的牛油熬化,加入所需重量份的辣椒油烧到8成热,用勺子把油舀到和匀的混合底料上面,边淋油边搅拌,至油淋完为止;

s5、淋油结束后中火熬制12min,加入所需重量份的红辣椒,改用大火炒制当油沸腾时,改用小火熬制18min后加入剩余白酒,继续文火炒制,直到各原料水分含量降低至20%时加入所需重量份的八角、剩余姜片、泡涨的花椒、食盐、鸡精、醋、继续炒制7min;

s6、炒制结束后置于灭菌室中冷却到室温,真空包装,每袋250g。

本实施例提供的香菇火锅底料可作鸳鸯锅、单独清汤锅、单独麻辣锅食用,无论怎么吃都不影响底料口味,家庭或火锅店均适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