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紧压茶加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53162发布日期:2019-05-15 21:4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茶紧压茶加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红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散茶或在发酵后增加压制制成各种形状的紧压茶。

“金花”菌,学名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是茯茶加工中特有的一种益生菌,不仅赋予了茯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色、香、味,能有效降低新茶的涩度(bitterandastringent),增加口感的润滑度,还具有去油腻促消化、降脂减肥、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以往,只有在传统茯茶内部才能培育出金花,随着消费群体对健康饮茶的需求,需要一套红茶发花工艺来达到这一要求,而传统红茶加工工艺无法实现。

由于冠突散囊菌对生长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而红茶由于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如原料嫩度,黏性,茶砖紧实度,茶砖水分透析率等,很难实现在砖体内发花。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此类研发的专利及论文发表,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通过特定工艺流程及技术控制点,促使红茶能自然生长大量冠突散囊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快速可控的对红茶进行发花,提高红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包括:

对红茶毛料汽蒸5~23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产生调水原料;

在14℃~29℃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40%~7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25cm~50cm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3.5h,产生渥堆原料;

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7~24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

在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在预设时间内,在35~7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2℃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红茶毛料汽蒸5~23s,具体包括:对红茶毛料汽蒸12s。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汽蒸,具体包括:在气压0.35~0.75mp下汽蒸。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4%。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具体包括:

通过添加茶釉,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其中,所述茶釉为含水量为预设阈值的茶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14℃~29℃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具体为:22℃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40%~7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具体为:7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堆高25cm~50cm,具体为:堆高30cm。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渥堆1~3.5h,具体为:渥堆1h。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7~24s,具体包括: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6s。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具体包括:对预设重量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具体包括:在预制模具内,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85g/cm³。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型,具体包括:定型0.5~1h。

结合第一方面和其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型0.5~1h,具体为:定型0.75h。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35~7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红茶加工系统,包括:

汽蒸设施,用于对红茶毛料汽蒸5~23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调节设施,用于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产生调水原料;

渥堆设施,用于在14℃~29℃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40%~7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25cm~50cm的所述调节设施产生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3.5h,产生渥堆原料;

所述汽蒸设施,还用于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7~24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压制设施,用于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

培育设施,用于在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压制设施产生的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所述培育设施,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在35~7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2℃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自身产生的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红茶毛料汽蒸5~23s,具体包括:对红茶毛料汽蒸12s。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汽蒸,具体包括:在气压0.35~0.75mp下汽蒸。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具体包括:

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4%。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具体包括:

通过添加茶釉,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其中,所述茶釉为含水量为预设阈值的茶水。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14℃~29℃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具体为:22℃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40%~7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具体为:7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堆高25cm~50cm,具体为:堆高30cm。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渥堆1~3.5h,具体为:渥堆1h。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7~24s,具体包括: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6s。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具体包括:对预设重量的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具体包括:在预制模具内,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具体包括:

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85g/cm³。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型,具体包括:定型0.5~1h。

结合第二方面和其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型0.5~1h,具体为:定型0.75h。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35~7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对红茶毛料汽蒸,产生第一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预设比例,产生调水原料;在预设渥堆环境温度、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所述调水原料渥堆,产生渥堆原料;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产生第二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预设密度,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在预设培育环境温度、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第二期培育茶砖。这样的红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使红茶加工过程满足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需求,所以本发明能快速可控的对红茶进行发花,并提高红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茶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红茶加工方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茶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可以用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可以用于红茶加工,参照图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对红茶毛料汽蒸5~23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去除金花以外的杂菌。

102、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产生调水原料;

103、在14℃~29℃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40%~7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25cm~50cm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3.5h,产生渥堆原料;

104、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7~24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这样做的好处是,两次汽蒸处理可抑制冠突散囊菌以外的微生物的污染,提高发花稳定性。

105、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

其中,可选的,所述定型可以是定型0.5~1h;所述定型可以是冷却定型,也可以是恒温定型或其他方式的定型,可以使用模具也可以不使用,只要能够实现定型即为本发明实施例包含。

106、在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107、在预设时间内,在35~7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2℃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是依据对所述第二培育茶砖不同的金花产量需求、口感的不同需求等限制条件而预设的时间;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14~31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生产工艺流程简单且有明确的操作标准,易于实现清洁化、流水化、机械化生产;使得发花周期大大缩短,18~20天即可完成发花过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实现茶砖内部金花生长茂密匀整,干茶砖中冠突散囊菌的菌落数可达到3.5×106个/克,金花颗粒大,颜色金黄鲜艳且发花普遍茂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能对红茶毛料汽蒸,产生第一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预设比例,产生调水原料;在预设渥堆环境温度、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所述调水原料渥堆,产生渥堆原料;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产生第二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预设密度,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在预设培育环境温度、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第二期培育茶砖。这样的红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使红茶加工过程满足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需求,所以本发明能快速可控的对红茶进行发花,并提高红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

在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可以用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可以用于红茶加工,参照图2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对红茶毛料在气压0.35~0.75mp下汽蒸12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其中,汽蒸12s是汽蒸5~23s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气压0.35~0.75mp下汽蒸是汽蒸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0.35~0.75mp的高压汽蒸可以更有效的去除金花以外的杂菌。

本步是对红茶毛料汽蒸5~23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2、通过添加茶釉,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4%,其中,所述茶釉为含水量为预设阈值的茶水。

所述预设阈值为依据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进行调配设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不引进新的物质,保证红茶发花稳定性。

其中,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4%,是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步是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产生调水原料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3、在22℃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7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30cm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h,产生渥堆原料。

其中,22℃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为14℃~29℃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7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为40%~7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堆高30cm为堆高25cm~50cm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渥堆1h为渥堆1~3.5h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步是在14℃~29℃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40%~7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25cm~50cm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3.5h,产生渥堆原料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4、对预设重量的所述渥堆原料在气压0.35~0.75mp下汽蒸16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其中,汽蒸16s是汽蒸7~24s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气压0.35~0.75mp下汽蒸是汽蒸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预设重量为依据用于汽蒸的设施容量或其他限制条件设定的重量。

这样做的好处是,两次汽蒸处理可抑制冠突散囊菌以外的微生物的污染,提高发花稳定性。

本步是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7~24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5、在预制模具内,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85g/cm³,并冷却定型0.5~1h,产生预制茶砖;

其中,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85g/cm³是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冷却定型是定型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定型0.5~1h是定型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可选的,定型0.75h是定型0.5~1h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步为,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6、在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其中,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为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为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步为在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7、在预设时间内,在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20℃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是依据对所述第二培育茶砖不同的金花产量需求、口感的不同需求等限制条件而预设的时间;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14~31天;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为35~7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为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为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步为,在预设时间内,在35~7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2℃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生产工艺流程简单且有明确的操作标准,易于实现清洁化、流水化、机械化生产;使得发花周期大大缩短,18~20天即可完成发花过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实现茶砖内部金花生长茂密匀整,干茶砖中冠突散囊菌的菌落数可达到3.5×106个/克,金花颗粒大,颜色金黄鲜艳且发花普遍茂盛。

并且,因具体规范了红茶加工参数,使得红茶可以持续、稳定发花35天以上,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红茶的金花产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能对红茶毛料汽蒸,产生第一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预设比例,产生调水原料;在预设渥堆环境温度、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所述调水原料渥堆,产生渥堆原料;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产生第二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预设密度,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在预设培育环境温度、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第二期培育茶砖。这样的红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使红茶加工过程满足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需求,所以本发明能快速可控的对红茶进行发花,并提高红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

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红茶加工系统,可以应用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可以应用于红茶加工,可以结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使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汽蒸设施401,用于对红茶毛料汽蒸5~23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可选的,所述对红茶毛料汽蒸5~23s,具体可以是对红茶毛料汽蒸12s;所述汽蒸,具体可以是在气压0.35~0.75mp下汽蒸。

调节设施402,用于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产生调水原料;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具体可以是:通过添加茶釉,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其中,所述茶釉为含水量为预设阈值的茶水。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4~42%,具体可以是: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4%。

渥堆设施403,用于在14℃~29℃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40%~7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25cm~50cm的所述调节设施402产生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3.5h,产生渥堆原料;

可选的,所述14℃~29℃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具体可以是:22℃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

可选的,所述40%~7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具体可以是:7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

可选的,所述堆高25cm~50cm,具体可以是:堆高30cm。

可选的,所述渥堆1~3.5h,具体可以是:渥堆1h。

所述汽蒸设施401,还用于对所述渥堆设施403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7~24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7~24s,具体可以是: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6s。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具体可以是:对预设重量的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

压制设施404,用于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具体可以包括:在预制模具内,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65~1.74g/cm³,具体可以包括: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85g/cm³。

可选的,所述定型,具体可以是:定型0.5~1h;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定型0.5~1h,具体可以是:定型0.75h。

培育设施405,用于在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压制设施404产生的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可选的,所述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可以是: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可选的,所述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可以是: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所述培育设施405,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在35~7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2℃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自身产生的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可选的,所述15~22℃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可以是: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可选的,所述35~7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可以是: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可选的,所述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可以是: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生产工艺流程简单且有明确的操作标准,易于实现清洁化、流水化、机械化生产;使得发花周期大大缩短,18~20天即可完成发花过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实现茶砖内部金花生长茂密匀整,干茶砖中冠突散囊菌的菌落数可达到3.5×106个/克,金花颗粒大,颜色金黄鲜艳且发花普遍茂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及系统,包含汽蒸设施401、调节设施402、渥堆设施403、压制设施404、培育设施405,能对红茶毛料汽蒸,产生第一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预设比例,产生调水原料;在预设渥堆环境温度、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所述调水原料渥堆,产生渥堆原料;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产生第二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预设密度,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在预设培育环境温度、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第二期培育茶砖。这样的红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使红茶加工过程满足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需求,所以本发明能快速可控的对红茶进行发花,并提高红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设施,不限于装置、设备,还可能包括集成了各种装置、设备的生产车间等其他种类的生产设单位。各设施之间的产生物运输,可以采用人工运输,也可以采用机械运输、自动化运输;对各设施的工作参数监控,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监控,也可以采用结合物理测量装置的机械操控方法进行监控,还可以采用结合传感器、计算机的电子操控方法进行监控。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系统的运作、加工方法的运作,可由人工操作完成,也可通过预设的机械装置进行操控,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等先进设备进行半自动化、全自动化操控。只要一个加工系统包含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施,即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系统所包含。只要一个加工方法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即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所包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