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鱼类锚头鳋病梧桐叶饲料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9998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料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鱼类锚头鳋病梧桐叶饲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梧桐叶为梧桐属植物梧桐的叶,梧桐树树干光滑、叶大优美,常作为园林绿化、庭院以及道路两侧绿化树种使用,在我国南、北方具有广泛的分布,其所结种子可用于榨油,木材可用于制造乐器,树皮还可用于造纸或绳索;而梧桐叶可入中药,其成分中含有甜菜碱、胆碱、β-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乙酸酯等成分,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血压等功效,并且还可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等疾病;而秋季大量的梧桐叶落下,增加了城市垃圾处理的压力,并且也未充分利用其价值,而使用梧桐叶加工制成饲料,目前尚无相关资料公布。锚头鳋病为锚头鳋寄生于鱼类肌肉或鳞片下产生的鱼类病症,会使鱼类出现急躁不安,食欲减退,继而体质逐渐消瘦,终至死亡;其主要发生在鱼种和成鱼阶段,引起鱼种死亡和影响鱼性腺发育,对鱼类养殖影响较大。通过功能性饲料喂养来预防锚头鳋病,可降低养殖中疾病控制成本,并且可降低疾病率和死亡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问题:秋季大量的梧桐叶落下,增加了城市垃圾处理的压力,并且也未充分利用其价值,而使用梧桐叶加工制成饲料,目前尚无相关资料公布。锚头鳋病主要发生在鱼种和成鱼阶段,引起鱼种死亡和影响鱼性腺发育,对鱼类养殖影响较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锚头鳋病梧桐叶饲料的加工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治鱼类锚头鳋病梧桐叶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杀青:以发黄梧桐落叶,叶面不枯萎、无腐烂现象,先将梧桐叶浸入次氯酸钠溶液中杀菌清洗,沥干水分后浸入温度42-46℃水中浸泡1-2h,再放入蒸馏层在117-120℃加热处理10-12s,可使用梧桐叶中酶灭活,降低梧桐叶的苦涩口感,制得杀青梧桐叶;(2)氨化处理:将杀青梧桐叶粉化后得梧桐叶粉,放入氨化池中加入其质量11%-13%的氨水进行氨化处理,在温度35-38℃、压强0.5-0.7mpa条件下处理45-50min,降低梧桐叶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梧桐叶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制得氨化梧桐粉;(3)发酵:使用豆浆清液对氨化梧桐粉进行喷洒,毛霉菌生长中产生多种酶、抗生素类物质,可提高饲料的抗菌杀虫效果,搅拌混合在阴凉通风处发酵2-3天,然后向梧桐粉中加入其质量3%-5%的em菌剂,混合后置于温度25-29℃、湿度60%-65%环境下密闭发酵5-6天,制得发酵梧桐粉;(4)蒸煮:向发酵梧桐粉中加入其质量5%-7%的山茶籽油,置于炒锅中炒制20-30min,降低梧桐叶苦涩异味,向蒸锅加入绿豆液将发酵梧桐粉置于蒸馏层进行蒸煮,提高梧桐叶的消化利用率和清热解毒功效,在温度为80-86℃、压强0.7-0.9mpa条件下处理40-50min,制得蒸煮梧桐粉;(5)混合加工:向蒸煮梧桐粉中加入玉米粉、黄酒糟、麦麸皮、苹果渣等成分搅拌混合后经制粒机加工,制得梧桐叶饲料。步骤(1)所述的杀菌清洗,次氯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30ppm,清洗时间6-8min。所述的豆浆清液,其配制方法为:将大豆浸泡后打浆,加水后沸水蒸煮17-20min,离心过滤后得上部清液,然后把上部清液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21-24h,得豆浆清液。所述的梧桐叶饲料,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玉米粉30-36份、黄酒糟17-20份、梧桐叶11-14份、麦麸皮8-12份、苹果渣7-10份、鱼粉6-9份、海带粉4-6份、维生素a3-5份、维生素c2-4份、骨粉1-2份。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杀青,将梧桐叶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清洗,可降低疾病率,而使用温水浸泡和高温加热处理,可使用梧桐叶中酶灭活,降低梧桐叶的苦涩口感,提高所加工饲料的适口性。氨化处理,向氨化池中加入氨水氨化处理,可对梧桐叶进行初步降解,提高其消化利用率,并可降低梧桐叶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梧桐叶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并可提高梧桐叶的适口性。发酵,向梧桐叶粉喷洒豆浆清液,其中含有的毛霉菌可对梧桐叶进一步降解,并且可产生多种酶、抗生素类物质,可提高饲料的抗菌杀虫效果;而加入em菌后进行密封发酵可充分对梧桐叶进行降解,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梧桐叶的消化利用率。蒸煮方法,向梧桐粉加入山茶籽油进行炒制可提高其熟化程度,降低梧桐叶苦涩异味,提高梧桐叶饲料的口感适应性;使用绿豆液进行蒸煮,可提高梧桐叶的消化利用率,并且可提高其清热解毒的功效性。混合加工,饲料中添加使用玉米粉、麦麸皮、鱼粉等成分,提高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提高鱼的养殖生长速度。而以梧桐叶作为饲料成分,即可起到预防治疗锚头鳋病的作用,又解决了梧桐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养殖收入和环境改善的双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防治鱼类锚头鳋病梧桐叶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杀青:以发黄梧桐落叶,叶面不枯萎、无腐烂现象,先将梧桐叶浸入次氯酸钠溶液中杀菌清洗,沥干水分后浸入温度43℃水中浸泡1.5h,再放入蒸馏层在118℃加热处理11s,可使用梧桐叶中酶灭活,降低梧桐叶的苦涩口感,制得杀青梧桐叶;(2)氨化处理:将杀青梧桐叶粉化后得梧桐叶粉,放入氨化池中加入其质量11.4%的氨水进行氨化处理,在温度36℃、压强0.56mpa条件下处理46min,降低梧桐叶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梧桐叶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制得氨化梧桐粉;(3)发酵:使用豆浆清液对氨化梧桐粉进行喷洒,毛霉菌生长中产生多种酶、抗生素类物质,可提高饲料的抗菌杀虫效果,搅拌混合在阴凉通风处发酵2天,然后向梧桐粉中加入其质量3.2%的em菌剂,混合后置于温度26℃、湿度62%环境下密闭发酵5天,制得发酵梧桐粉;(4)蒸煮:向发酵梧桐粉中加入其质量5.4%的山茶籽油,置于炒锅中炒制23min,降低梧桐叶苦涩异味,向蒸锅加入绿豆液将发酵梧桐粉置于蒸馏层进行蒸煮,提高梧桐叶的消化利用率和清热解毒功效,在温度为82℃、压强0.75mpa条件下处理42min,制得蒸煮梧桐粉;(5)混合加工:向蒸煮梧桐粉中加入玉米粉、黄酒糟、麦麸皮、苹果渣等成分搅拌混合后经制粒机加工,制得梧桐叶饲料。步骤(1)所述的杀菌清洗,次氯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30ppm,清洗时间7min。所述的豆浆清液,其配制方法为:将大豆浸泡后打浆,加水后沸水蒸煮18min,离心过滤后得上部清液,然后把上部清液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22h,得豆浆清液。所述的梧桐叶饲料,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玉米粉32份、黄酒糟18份、梧桐叶12份、麦麸皮9份、苹果渣8份、鱼粉7份、海带粉4.2份、维生素a3.4份、维生素c2.6份、骨粉1.2份。实施例2:(1)杀青:以发黄梧桐落叶,叶面不枯萎、无腐烂现象,先将梧桐叶浸入次氯酸钠溶液中杀菌清洗,沥干水分后浸入温度45℃水中浸泡2h,再放入蒸馏层在119℃加热处理12s,可使用梧桐叶中酶灭活,降低梧桐叶的苦涩口感,制得杀青梧桐叶;(2)氨化处理:将杀青梧桐叶粉化后得梧桐叶粉,放入氨化池中加入其质量12.7%的氨水进行氨化处理,在温度37℃、压强0.68mpa条件下处理48min,降低梧桐叶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梧桐叶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制得氨化梧桐粉;(3)发酵:使用豆浆清液对氨化梧桐粉进行喷洒,毛霉菌生长中产生多种酶、抗生素类物质,可提高饲料的抗菌杀虫效果,搅拌混合在阴凉通风处发酵3天,然后向梧桐粉中加入其质量4.5%的em菌剂,混合后置于温度28℃、湿度64%环境下密闭发酵6天,制得发酵梧桐粉;(4)蒸煮:向发酵梧桐粉中加入其质量6.2%的山茶籽油,置于炒锅中炒制27min,降低梧桐叶苦涩异味,向蒸锅加入绿豆液将发酵梧桐粉置于蒸馏层进行蒸煮,提高梧桐叶的消化利用率和清热解毒功效,在温度为85℃、压强0.85mpa条件下处理48min,制得蒸煮梧桐粉;(5)混合加工:向蒸煮梧桐粉中加入玉米粉、黄酒糟、麦麸皮、苹果渣等成分搅拌混合后经制粒机加工,制得梧桐叶饲料。步骤(1)所述的杀菌清洗,次氯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30ppm,清洗时间8min。所述的豆浆清液,其配制方法为:将大豆浸泡后打浆,加水后沸水蒸煮19min,离心过滤后得上部清液,然后把上部清液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23h,得豆浆清液。所述的梧桐叶饲料,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玉米粉35份、黄酒糟19份、梧桐叶13份、麦麸皮11份、苹果渣9份、鱼粉8份、海带粉5.4份、维生素a4.8份、维生素c3.6份、骨粉1.7份。对比1:本对比1与实施例1比较,未使用步骤(1)杀青,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2:本对比2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2)中氨化处理,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3:本对比3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3)中发酵方法,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4:本对比4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3)中豆浆清液使用,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5:本对比5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4)中炒制和蒸煮方法,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照组:对照组饲料中不使用梧桐叶,制粒后对鱼类投喂,未使用杀青、氨化处理、发酵、豆浆清液、炒制和蒸煮方法。对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1、对比2、对比3、对比4、对比5及对照组所加工的饲料对鳙鱼投喂,投喂次数及使用量相同,并且各实验组鳙鱼养殖环境相同,统计鳙鱼的锚头鳋病率、治愈率和生长速度(1年体重增加情况)。实验数据:项目锚头鳋病率%治愈率%生长速度kg实施例10.5297.61.24实施例20.4696.31.16对比10.4897.21.17对比20.7593.71.13对比31.0888.31.26对比40.7791.21.12对比50.8889.51.09对照组2.010.00.81综合结果:本发明所加工梧桐叶饲料,与对照组比较,可降低锚头鳋病率1.55%,对锚头鳋治愈率可达到96.3%以上,并且生长速度提高0.43kg。使用氨化处理、发酵、豆浆清液、炒制和蒸煮方法,可降低锚头鳋病率0.23%、0.56%、0.31%、0.42%,可提高治愈率为3.9%、9.3%、5.1%、6.8%。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