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012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晾晒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



背景技术:

红薯又名山芋、红芋、甘薯、番薯、番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红皮番薯、山药、萌番薯[等。

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红薯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蒸、煮、炸丸子等,其中将红薯晒干煮粥是十分受欢迎的使用方式,不仅是因为红薯干煮粥风味更佳,也能延长红薯的保存时间。现有的红薯干制备方式多采用阳光直晒的方式,但是这样的制作方式效率低,制备时间长。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包括晾晒台面,所述晾晒台面下方右侧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铰链,所述第一转动铰链下方固定连接有右撑板,晾晒台面下方左侧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铰链,第二转动铰链下方固定连接有左撑杆,左撑杆下方滑动连接有左撑板;右撑板上方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左端穿过左撑板中部连接有第一转把,第一转把与左撑板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中部螺纹连接有平动撑板,晾晒台面下方开设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水平滑块,所述水平滑块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铰链,第三转动铰链与平动撑板固定连接;晾晒台面上方下侧开设有通槽,通槽下侧固定连接有热反射板,所述晾晒台面左侧转动连接有若干转动轴,转动轴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晾晒轮,转动晾晒轮位于通槽内,所述转动轴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后侧的传动齿轮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撑板与右撑板下方前后对称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晾晒轮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动铰链、第二转动铰链与第三转动铰链规格相同,均为金属铰链。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晾晒轮与凸齿均为铁材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晾晒轮直径不大于3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把与传动齿轮之间采用花键方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能够调整晾晒角度,进而使得红薯可以以最佳的角度进行晾晒,此外装置还能避免红薯在晾晒时单侧晾晒导致的晾晒时间较长的情况,提升晾晒效率,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中b-b处剖视图;

图4为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中凸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中c-c处剖视图。

图中:1-晾晒台面、2-第一转动铰链、3-右撑板、4-第二转动铰链、5-左撑杆、6-左撑板、7-万向轮、8-驱动螺杆、9-第一转把、10-平动撑板、11-水平滑槽、12-水平滑块、13-第三转动铰链、14-通槽、15-热反射板、16-转动轴、17-转动晾晒轮、18-凸齿、19-传动齿轮、20-第二转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用于红薯干制备的晾晒装置,包括晾晒台面1,所述晾晒台面1下方右侧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铰链2,所述第一转动铰链2下方固定连接有右撑板3,晾晒台面1下方左侧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铰链4,第二转动铰链4下方固定连接有左撑杆5,左撑杆5下方滑动连接有左撑板6;

使用时将装置放置于阳光下,之后即可转动第一转把9,第一转把9转动带动驱动螺杆8转动,驱动螺杆8转动带动皮冻撑板10向左右两侧运动,运动方向由驱动螺杆8的转动方向决定,在转动时晾晒台面1产生倾斜,当倾斜角度合适时即可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阳光进行晒干操作;

右撑板3上方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杆8,驱动螺杆8左端穿过左撑板6中部连接有第一转把9,第一转把9与左撑板6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8中部螺纹连接有平动撑板10,晾晒台面1下方开设有水平滑槽11,水平滑槽11内部滑动连接有水平滑块12,所述水平滑块12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铰链13,第三转动铰链13与平动撑板10固定连接;

晾晒台面1上方下侧开设有通槽14,通槽14下侧固定连接有热反射板15,所述晾晒台面1左侧转动连接有若干转动轴16,转动轴16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晾晒轮17,转动晾晒轮17位于通槽14内,所述转动轴16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传动齿轮19,传动齿轮19之间相互啮合,后侧的传动齿轮19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20;

调整完成后即可将切好的红薯片放置于转动晾晒轮17上方,即可进行晾晒,在晾晒一段时间之后转动第二转把20,第二转把20依次带动传动齿轮19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晾晒轮17转动使得晾晒位置发生变化,由于热量的晾晒时会经过转动晾晒轮17之间的缝隙进入内部的热反射板15上,并且红薯片被凸齿18架起,因而可以从下侧对红薯进行晾干,变换位置便于对其他位置进行晾干,从而大幅度提升晾晒效率,加快红薯的干燥过程。

所述左撑板6与右撑板3下方前后对称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7。

所述转动晾晒轮17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凸齿18。

所述第一转动铰链2、第二转动铰链4与第三转动铰链13规格相同,均为金属铰链。

所述转动晾晒轮17与凸齿18均为铁材质。

所述转动晾晒轮17直径不大于3cm。

所述第二转把20与传动齿轮19之间采用花键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装置放置于阳光下,之后即可转动第一转把9,第一转把9转动带动驱动螺杆8转动,驱动螺杆8转动带动皮冻撑板10向左右两侧运动,运动方向由驱动螺杆8的转动方向决定,在转动时晾晒台面1产生倾斜,当倾斜角度合适时即可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阳光进行晒干操作,调整完成后即可将切好的红薯片放置于转动晾晒轮17上方,即可进行晾晒,在晾晒一段时间之后转动第二转把20,第二转把20依次带动传动齿轮19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晾晒轮17转动使得晾晒位置发生变化,由于热量的晾晒时会经过转动晾晒轮17之间的缝隙进入内部的热反射板15上,并且红薯片被凸齿18架起,因而可以从下侧对红薯进行晾干,变换位置便于对其他位置进行晾干,从而大幅度提升晾晒效率,加快红薯的干燥过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