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杆挤出的内含馅料面条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480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螺杆挤出的内含馅料面条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杆挤出的内含馅料面条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面条都只是单一的面粉制成,或者由面粉与其它粉料混合制得,面条内部没有馅料,面条产品品种以及营养价值都非常单一,为了搭配出营养合理的面食,在烹饪面条时,人们只能额外添加一些肉类或蔬菜与面条一起煮,这会增加烹饪过程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双螺杆挤出的、专门生产内含馅料面条的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螺杆挤出的内含馅料面条生产设备,包括有料筒和螺杆,料筒包括有外料筒和内料筒,内料筒插进外料筒内,螺杆分为大螺杆和小螺杆,大螺杆为中空杆体,大螺杆套进于外料筒和内料筒之间,小螺杆插进内料筒内,在外料筒上设有往大螺杆供料的面粉供料漏斗,大螺杆尾部从外料筒伸出,内料筒尾部从大螺杆伸出,小螺杆尾部从内料筒伸出,内料筒上设有馅料供料漏斗,大螺杆和小螺杆尾部分别设有转动器,大螺杆和小螺杆可作同步往复运动。出料口分为外出料口和内出料口,内出料口置于外出料口内,外出料口与外料筒和大螺杆形成的空间连通,内出料口与内料筒内腔连通。

大螺杆和小螺杆的同步往复运动结构为,由第一往复油缸和第二往复油缸构成,第一往复油缸驱动大螺杆,第二往复油缸驱动小螺杆,由电磁阀控制两油缸的同步运动。

大螺杆和小螺杆的同步往复运动结构为,有电机、蜗杆和滑块构成,在两个转动器的底部都设有滑块,蜗杆连接在电机主轴上,蜗杆穿过滑块并相互啮合。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双螺杆挤出原理,在面条不停地被挤出的过程中,把预先配制好的馅料陷入进面条内部,使面条具有均衡的营养价值,同时丰富面条的口味,改善口感,节省烹饪程序和减少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螺杆挤出的内含馅料面条生产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双螺杆挤出的内含馅料面条生产设备,包括有料筒和螺杆,料筒包括有外料筒1和内料筒2,两料筒都是固定不动的,而且料筒内都嵌入了发热丝3,内料筒2插进外料筒1内,螺杆分为大螺杆4和小螺杆5,大螺杆4为中空杆体,大螺杆4插进于外料筒1内,内料筒2插进大螺杆4内,小螺杆5插进内料筒2内,在外料筒1上设有往大螺杆4供料的面粉供料漏斗6,大螺杆尾部从外料筒1伸出,内料筒尾部从大螺杆4伸出,小螺杆尾部从内料筒2伸出,内料筒尾部设有馅料供料漏斗7,大螺杆尾部设有第一转动器8,第一转动器8驱动大螺杆4转动,小螺杆尾部设有第二转动器9,第二转动器9驱动小螺杆5转动,大螺杆4和小螺杆5可作同步往复运动。出料口分为外出料口10和内出料口11,内出料口11置于外出料口10内,外出料口10与外料筒1和大螺杆4形成的空间连通,内出料口11与内料筒2内腔连通。

大螺杆4和小螺杆5的同步往复运动结构为(如图1所示),由第一往复油缸12和第二往复油缸13构成,第一往复油缸12驱动大螺杆4往复运动,第二往复油缸13驱动小螺杆5往复运动,由电磁阀14控制两油缸的同步往复运动。

生产时,往面粉供料漏斗6倒进面粉a,往馅料供料漏斗7倒进馅料b,面粉a被转动的大螺杆4带动往前端外出料口10推进,同时被拌匀,推进过程外料筒1对面粉a加热,馅料b被小螺杆5带动拌匀并被推向前端内出料口11,同时被内料筒2加热,挤出生产面条时,大螺杆4与小螺杆5被同步往前推动,大螺杆4负责推动面粉a从外出料口10挤出,小螺杆5负责推动馅料b从内出料口11挤出,这样同步的挤出就可以使挤出的面粉a将同步挤出的馅料b完全包裹起来,形成长长的内含馅料b的面条,完成一批面粉a和馅料b的挤出后,大螺杆4和小螺杆5缩回,重新搅拌和加热新一批的面粉和馅料,然后重复上述同步挤出动作,实现循环不间断生产面条了。

另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大螺杆和小螺杆的同步往复运动结构为,有电机15、蜗杆16和滑块17构成,在两个转动器的底部都设有滑块17,蜗杆16连接在电机主轴上,蜗杆16穿过滑块17并相互啮合。由电机15带动蜗杆16转动,蜗杆16驱动滑块17前后移动,从而使第一转动器8、第二转动器9、大螺杆4和小螺杆5一起同步前后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