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厂用自动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6828阅读:18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饲料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厂用自动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饲料是指动物采食且能够提供多种营养物质的产品,它是由多种原料粉碎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制成。饲料的原料主要有小麦、大豆、玉米、大米等谷物。

在大型饲料厂,饲料原料堆积保存在仓库中,人们需要将原料从仓库中取出,再经过初步清理、人工配比后,送入粉碎机进行粉碎。

现有的饲料厂中,基本是采用人工称量原料,再人工将原料投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达不到智能化,自动化的运作,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饲料厂用自动投料装置,可以自动化的对第一原料仓和第二原料仓中的原料进行称重配料,并将配料自动投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无需人工配料,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饲料厂用自动投料装置,包括控制系统、第一原料仓、第二原料仓、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粉碎机,第一原料仓和第二原料仓的底部均设有放料口,放料口均设有第一电控阀门,第一原料仓下方对应放料口设有第一称量漏斗,第二原料仓下方对应放料口设有第二称量漏斗,粉碎机的进料口处设有暂存料斗,第一输送带的首端位于第一称量漏斗下方,第二输送带的首端位于第二称量漏斗下方;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末端均位于暂存料斗上方,并将被称量后的物料输送到暂存料斗内;

设有第一原料仓和第二原料仓,人们可以直接将两种不同的原料分别放入第一原料仓和第二原料仓中,第一电控阀门打开,第一原料仓中的原料和第二原料仓中的原料即可通过第一称量料斗和第二称量料斗称重,预先分别设定第一称量料斗和第二称量料斗的重量,当达到该重量时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关闭,停止第一原料仓和第二原料仓放料,同时打开第一称量料斗和第二称量料斗的下料阀门,经过配重后的两种原料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输送带集中运送到暂存料斗中,并进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工序,全程无需人工进行配重投料,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自动化投料功能,两种原料同时进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在粉碎的同时混合在一起,使原料混合得更加均匀。

优选的,自动投料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第一称量漏斗、第二称量漏斗、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粉碎机和第一电控阀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使装置智能化运作。

优选的,第一称量漏斗和第二称量漏斗的下料阀门处均设有用于检测落料的落料传感器;落料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当第一称量漏斗和第二称量漏斗中的已称重物料进入落料完毕后,落料传感器检测不到落料,就可以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就可以关闭第一、第二称量漏斗的下料阀门,打开第一、第二原料仓的第一电控阀门,循环自动称重配料。

优选的,暂存料斗呈圆锥漏斗形状,上端面敞开,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粉碎机的进料口相连通,出料口处设有第二电控阀门,第二电控阀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圆锥漏斗形设置便于原料从底部出料口进入粉碎机,且不易产生原料残留;上端面敞开便于输送带上的原料直接落入暂存料斗,结构简单实用;第二电控阀门的设置便于控制原料进入粉碎机的流量。

优选的,暂存料斗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的设置使得两种原料可以在进入粉碎机时提前得到混合,相对于采用两种粉料的混合方式,原材料的混合更方便,使得两种原料粉碎出来后直接就混合得更加均匀,节省了后续的混合工序,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搅拌器包括转轴、搅拌叶、固定横梁和电机,所述固定横梁的两端螺丝固定在暂存料斗上,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横梁的中部,所述转轴连接在电机上,所述搅拌叶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暂存料斗共轴线。该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方便,维修也方便。

优选的,搅拌叶在转轴的轴向互相交错30°并沿转轴圆周分布,相邻搅拌叶之间具有5cm的间距,搅拌叶远离转轴一端的端面斜度与暂存料斗内壁斜度相适配。便于搅拌,使两种原料混合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饲料厂用的自动投料机,设有第一原料仓和第二原料仓,人们可以直接将两种不同的原料分别放入第一原料仓和第二原料仓中,控制第一电控阀门打开,第一原料仓中的原料和第二原料仓中的原料即可通过第一称量料斗和第二称量料斗称重,预先分别设定第一称量料斗和第二称量料斗的重量,当达到该重量时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关闭,停止第一原料仓和第二原料仓放料,同时打开第一称量料斗和第二称量料斗的下料阀门,经过配重后的两种原料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输送带集中运送到暂存料斗中,并进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工序;全程无需人工进行配重投料,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自动化投料功能,两种原料同时进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在粉碎的同时混合在一起,使原料混合得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饲料厂用自动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饲料厂用自动投料装置,包括控制系统、第一原料仓1、第二原料仓2、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21和粉碎机3,第一原料仓1和第二原料仓2的底部均设有放料口,放料口均设有第一电控阀门(图未示),第一原料仓1下方对应放料口设有第一称量漏斗12,第二原料仓2下方对应放料口设有第二称量漏斗22,粉碎机3的进料口处设有暂存料斗4,第一输送带11的首端位于第一称量漏斗12下方,第二输送带21的首端位于第二称量漏斗22下方;第一输送带11和第二输送带21的末端均位于暂存料斗上方,并将被称量后的物料输送到暂存料斗4内。

本实施例的自动投料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图未示),第一称量漏斗12、第二称量漏斗22、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12、粉碎机3和第一电控阀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使装置自动化、智能化运作。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设有第一原料仓1和第二原料仓2,人们可以直接将两种不同的原料分别放入第一原料仓1和第二原料仓2中,经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控阀门打开,第一原料仓1中的原料和第二原料仓2中的原料即可通过第一称量料斗12和第二称量料斗22称重,预先在控制系统中分别设定第一称量料斗12和第二称量料斗22的重量,当达到该重量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关闭,停止第一原料仓1和第二原料仓2放料,同时打开第一称量料斗12和第二称量料斗22的下料阀门(图未示),经过配重后的两种原料分别通过第一11、第二输送带21集中运送到暂存料斗4中,最后进入粉碎机3中进行粉碎工序,全程无需人工进行配重投料,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自动化投料功能,两种原料同时进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在粉碎的同时混合在一起,使原料混合得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的第一称量漏斗12和第二称量漏斗22的下料阀门(图未示)处均设有用于检测落料的落料传感器(图未示);落料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当第一称量漏斗12和第二称量漏斗22中的已称重物料落料完毕后,落料传感器检测不到落料,就会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就可以关闭第一12、第二称量漏斗22的下料阀门,打开第一1、第二原料仓2的第一电控阀门,循环自动称重配料。

本实施例,暂存料斗4呈圆锥漏斗形状,上端面敞开,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粉碎机3的进料口相连通,出料口处设有第二电控阀门41,第二电控阀门41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圆锥漏斗形状的设置便于原料从底部出料口进入粉碎机3,且不易产生原料残留;上端面敞开便于输送带上的原料直接落入暂存料斗4,结构简单实用;第二电控阀门41的设置便于控制系统控制原料进入粉碎机的流量。

本实施例,暂存料斗4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的设置使得两种原料可以在进入粉碎机3时提前得到混合,相对于采用两种粉料的混合方式,原材料的混合更方便,使得两种原料粉碎出来后直接就混合得更加均匀,节省了后续的混合工序,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搅拌器包括转轴51、搅拌叶52、固定横梁53和电机54,所述固定横梁53的两端螺丝固定在暂存料斗4上,所述电机54固定在固定横梁53的中部,所述转轴51连接在电机53上,所述搅拌叶52连接在转轴51上,所述转轴51与所述暂存料斗4共轴线。该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方便,维修也方便。

本实施例,搅拌叶52在转轴51的轴向互相交错30°并沿转轴51圆周分布,相邻搅拌叶52之间具有5cm的间距,搅拌叶52远离转轴51一端的端面斜度与暂存料斗4内壁斜度相适配。便于搅拌,使两种原料混合均匀。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