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面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3221发布日期:2018-08-04 11:0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挂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挂面生产线,主要是一条以苦荞等杂粮为原料生产挂面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苦荞挂面以苦荞麦为主要原料,精制小麦粉为辅料,依据"药食同源"养生理论,采用先进挂面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富含苦荞黄酮、膳食纤维、叶绿素、镁、硒等生物活性成分及钙、铁、锌、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口感清醇荞香,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不可缺少的健康食品。

目前,在挂面的制备过程:主要工序包括原辅料预处理、和面、压片、湿切面、干燥、切断、包装等。在生产时,挂面杆被放置在上架输送链条的推爪上,从轧切主机出来的挂面绕到挂面杆前方并下垂,下垂一定长度后上架输送链条带动挂面杆爬坡上升并将挂面挑起,挂面杆前后两侧的挂面长度达到设定要求时轧切主机将挂面切断,形成一杆挂面。接着,挂面随挂面杆进入烘干房烘干。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4292125U”的现有技术在2015年4月29日公开了一种挂面生产线,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按物料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和面机、熟化机、压延机、第一滚刀切面机、剪条机、烘干机、第二滚刀切面机;其中第一滚刀切面机用于将面片截成固定宽度,第二滚刀切面机用于将面条截成固定长度。该专利提供的一种挂面生产线生产效率高、耗费的人工少。但该专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下缺陷:一、该专利没有对挂面进行老化散条处理,导致挂面的韧性较差,容易断裂。二、由于挂面在烘干前处于湿润状态,因此会存在着粘连打结的问题,而该专利并不有效地解决挂面在烘干前打结的技术问题,导致挂面在生产过程中容易粘连打结,而这些粘连打结的挂面通常都作为废次品处理,存在着极大的浪费。三、挂面烘干时通常是外部热风直接与挂面接触,而热风中又包含有各种杂质,这必然影响挂面的质量和口感。

另外,以该专利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其生产出来的挂面均需要烧水煮熟后才能食用,其还存在着方便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挂面生产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套设备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挂面的自动输送展开、自动计数剪断、自动爬杆装置、自动老化处理、自动梳条处理和自动烘干处理,并在达到自动化、快速化和高效化生产挂面的前提下,防止挂面出现粘连打结,提高挂面的生产质量和品质,以及降低废次品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生产的挂面可使用开水泡软后直接食用,无需水煮,使得挂面的食用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挂面生产线,包括粉丝机,所述粉丝机的出料端依次设置有输送展开装置、计数剪断装置、自动爬杆装置、老化装置、梳条装置和烘干装置。

所述输送展开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多根主输送辊和多根辅助输送辊,多根主输送辊和多根辅助输送辊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主输送辊之间固定设置有导向件。

所述导向件包括两根对称固定在机架上的导向杆,且沿输送方向前一导向件中两导向杆之间的距离小于后一导向件中两导向杆之间的距离。

所述导向件位于前一辅助输送辊与后一主输送辊之间。

所述导向杆为圆柱形或方形。

所述主输送辊上包裹有由食品级聚乙烯塑料制成的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

所述机架进料端的下方和出料端的上方均固定设置有风扇。

所述老化装置包括老化室,所述老化室内的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输送链条A,所述老化室内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通过管道连通的蒸汽支管A,所述蒸汽支管A上均匀开设有喷孔,所述老化室外固定设置有控制器A和蒸汽总管A,所述蒸汽总管A通过带控制阀A的连接管A与蒸汽支管A连通,所述老化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A,所述控制器A分别与温度传感器A和控制阀A连接。

所述老化室内两侧的蒸汽支管A上的喷孔错位分布。

所述蒸汽支管A上喷孔的喷射方向与地面成60~80度的夹角。

所述温度传感器A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温度传感器A均匀设置在老化室内的侧壁上。

所述连接管A的数量为多根,多根连接管A均匀设置在蒸汽总管A与蒸汽支管A之间。

所述老化室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观察窗A。

所述蒸汽总管A固定设置在老化室外的顶部,所述控制器A固定设置在老化室外的侧壁上。

所述老化室内固定设置有用于限位输送链条A的限位槽A。

所述老化室的长宽高分别为2300cm*95cm*170cm,所述老化室的室体包括彩钢板及夹持在彩钢板之间的保温层,彩钢板的厚度为1mm,保温层的厚度为5cm。

所述梳条装置包括支撑架、梳条组件、驱动电机和输送链条C,所述输送链条C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两侧,所述梳条组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中间,所述梳条组件位于输送链条C之间,所述梳条组件用于梳理输送链条C输送的挂面,所述输送链条C和梳条组件均由驱动电机驱动。

所述输条组件包括均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上辊组和下辊组,所述上辊组和下辊组均包括多个数量相同的波纹辊筒,所述上辊组中波纹辊筒的波峰与下辊组中波纹辊筒的波峰错位相交,且上辊组的波纹辊筒与下辊组的波纹辊筒之间形成梳条间隙。

所述上辊组中多个波纹辊筒的波纹密度沿输送方向逐渐递增,所述下辊组中多个波纹辊筒的波纹密度沿输送方向逐渐递增。

所述上辊组中的多个波纹辊筒均匀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下辊组中的多个波纹辊筒均匀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上辊组中的多个波纹辊筒分别对应设置在下辊组中多个波纹辊筒的斜上方。

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多套分别作用于上辊组中波纹辊筒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套筒、套杆和弹簧,所述套筒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套杆的一端与连接在波纹辊筒上的轴承座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过套筒,所述弹簧套设在套杆上,且弹簧位于套筒与与轴承座之间。

所述套杆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上。

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辊筒、第二导向辊筒和第三导向辊筒,所述第一导向辊筒设置在梳条组件的前端,所述第二导向辊筒和第三导向辊筒依次设置在梳条组件的后端,且第三导向辊筒位于第二导向辊筒的下方。

所述梳条装置的进料端设置有与老化装置出料端连接的进料导轨,所述梳条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与烘干装置进料端连接的出料导轨。

所述梳条装置的进料端上方设置有喷水头。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的上部两侧设置有对称的蒸汽支管B和对称的输送链条B,所述输送链条B位于蒸汽支管B下方,所述蒸汽支管B之间通过多个管组连通,所述烘干室内的两端固定设置有抽湿风扇,所述烘干室内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B,所述烘干室外固定设置有控制器B和蒸汽总管B,所述蒸汽总管B通过带控制阀B的连接管B与蒸汽支管B连接,所述控制器B分别与温度传感器B和控制阀B连接。

所述烘干室内还固定设置有多个风机组,多个风机组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管组的上方。

所述风机组包括两个并排排列的风机。

所述的多个风机组与多个管组之间均固定设置有两块呈倒“八”字形布置的导风板。

所述管组包括三根平行连接在蒸汽支管B之间的连通管,且中间的连通管位于其两侧连通管的上方。

所述连接管B的数量为多根,多根连接管B均匀设置在蒸汽总管B与蒸汽支管B之间。

所述温度传感器B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温度传感器B均匀设置在烘干室内的侧壁上。

所述烘干室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观察窗B。

所述蒸汽总管B固定设置在烘干室外的顶部,所述控制器B固定设置在烘干室外侧壁上。

所述烘干室内固定设置有用于限位输送链条B的限位槽B。

所述烘干室的长宽高分别为1600cm*240cm*122cm,所述烘干室的室体包括彩钢板及夹持在彩钢板之间的保温层,彩钢板的厚度为1mm,保温层的厚度为5c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粉丝机、输送展开装置、计数剪断装置、自动爬杆装置、老化装置、梳条装置和烘干装置按特定顺序排列组合成一种挂面生产线,能够实现挂面的自动出面、自动输送并展开、自动计数并按定长剪断、自动上杆并向后一工序输送、自动老化处理、自动梳条处理和自动烘干处理,并在达到自动化、快速化和高效化生产挂面的前提下,防止挂面出现粘连打结,提高挂面的生产质量和品质,以及降低废次品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生产的挂面可使用开水泡软后直接食用,无需水煮,使得挂面的食用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展开装置中,采用多根主输送辊与多根辅助输送辊间隔设置,并在主输送辊之间设置间距逐渐增大的导向件的结构,能够在输送过程中,快速而有序地引导粉丝机挤出的成捆状的挂面逐渐展开,既能够防止挂面粘连打结,又有利于减少生产时间。

3、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展开装置中,通过包裹在主输送辊上的由食品级聚乙烯塑料制成的保护层,有利于提高挂面生产的环保性。

4、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展开装置中,通过均匀设置在保护层外表面上的若干凸起,能够对输送过程中粘连在一起的挂面进行梳理,从而达到防止挂面粘连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展开装置中,通过设置在机架进料端下方和出料端上方的风扇,能够将挂面吹散并快速去除挂面的湿度,防止挂面粘连在输送辊上,既有利于提高挂面的韧性,又后于后期老化散条和梳条。

6、本实用新型的老化装置中,通过对称设置在老化室内的输送链条A,能够实现挂面在老化室内的自动输送;通过蒸汽总管A、蒸汽支管A和连接管A的配合,能够实现蒸汽的自动喷射;通过控制器A、温度传感器A和控制阀A的配合,能够实现老化温度的自动控制;上述结构的配合,实现了挂面老化工序的自动化和高效化,更有利于提高挂面的老化散条效果。且还能达到保持面条湿度、垂直度、增加面条弹性、韧性、防止面条本身出现裂纹和花面的技术效果。另外,通过喷孔能适当补充一些高温水蒸汽使挂面软化,还有利于将部分残次品挂面变成合格品。

7、本实用新型的老化装置中,将老化室内两侧的蒸汽支管A上的喷孔设置为错位分布的结构,能够将蒸汽均匀地喷射到挂面上,从而保证老化散条效果更好。

8、本实用新型的老化装置中,将蒸汽支管A上喷孔倾斜设置,并使其喷射方向与地面成60~80度的夹角,倾斜喷射的方式既能够避免蒸汽对挂面的表面造成损伤,又能够使蒸汽快速地布满整个老化室,有利于节约老化时间。

9、本实用新型的老化装置中,通过均匀设置在老化室内的多个湿度传感器A的监测,能够保障老化室内各区域温度相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老化散条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的老化装置中,通过均匀设置在蒸汽总管A与蒸汽支管A之间的多根连接管A,有利于保证各喷孔的喷射压力大致相同。

11、本实用新型的老化装置中,通过设置在侧壁上的多个观察窗A,方便生产者实时观察室内挂面的情况,避免出现异常。

12、本实用新型的老化装置中,通过限位槽A能够对输送链条A进行限位,避免出现脱链现象。

13、本实用新型的老化装置中,由彩钢板及夹持在彩钢板之间的保温层组成的室体,有利于提高老化室的保温效果。其中,若不设置保温层,则会导致老化室两侧散热过快和两侧的水蒸汽不足,此处的挂面会因吸水不足和老化不够而导致产品颜色不均匀,并产生次品。因此,设置保温层能使老化室中的水蒸汽相对均匀,使挂面的上下部吸水均匀,以便于利于散条和后序梳条。

14、本实用新型的梳条装置中,通过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梳条组件能够将粘连打结的挂面有效地分离开来,从而达到降低废次品率和提高挂面生产质量的目的。而通过输送链条C与梳条组件的配合,则能够在挂面输送过程中实现挂面的自动梳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15、本实用新型的梳条装置中,输条组件包括上辊组和下辊组,上辊组和下辊组均包括多个数量相同的波纹辊筒,上辊组中波纹辊筒的波峰与下辊组中波纹辊筒的波峰错位相交,且上辊组的波纹辊筒与下辊组的波纹辊筒之间形成梳条间隙,该结构的梳条组件既能够有效地将粘连在一起的挂面分离,又能够避免挂面在分离过程中折断。

16、本实用新型的梳条装置中,上辊组中多个波纹辊筒的波纹密度和下辊组中多个波纹辊筒的波纹密度均沿输送方向逐渐递增,该结构能够对粘连在一起的挂面逐步分离,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梳条装置中,上辊组中的多个波纹辊筒分别对应设置在下辊组中多个波纹辊筒的斜上方,该结构使得上辊组与下辊组中的波纹辊筒交错排列,能够在挂面通过时将挂面表皮的伤害减到最小。

18、本实用新型的梳条装置中,上辊组中的波纹辊筒通过缓冲件与支撑架连接的结构,能够为挂面通过梳条间隙提供缓冲,防止挂面被压断。

19、本实用新型的梳条装置中,将套杆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结构,使得缓冲件对上辊组的缓冲效果更好。

20、本实用新型的梳条装置中,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辊筒、第二导向辊筒和第三导向辊筒,其中,通过第一导向辊筒能够抬高挂面,引导挂面并使其保持水平状态进入梳条组件,避免挂面以垂直的角度进入梳条组件;而通过第二导向辊筒和第三导向辊筒的配合,则能够引导梳条后的挂面从水平状态逐渐地变成垂直状态。上述结构相配合,有利于避免挂面断裂。

21、本实用新型的梳条装置中,通过进料导轨和出料导轨,实现了挂面在老化装置、梳条装置和烘干装置中的自动输送。

22、本实用新型的梳条装置中,在梳条装置的进料端上方设置有喷水头,通过喷水头能够为挂面补充适当水分,挂面表皮吸水膨胀后,更易于梳条处理和挂面的有效分离。

23、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中,通过对称设置在烘干室内的输送链条B能够实现挂面在烘干室内的自动输送;通过蒸汽总管B、蒸汽支管B和管组的配合,能够快速地为烘干室提供充足的热量;通过抽湿风扇可以将通道内的湿空气排出,降低通道内湿度;通过通过控制器B、温度传感器B和控制阀B的配合,能够实现烘干温度的自动控制;上述结构的配合,实现了挂面烘干工序的自动化和高效化,且更有利于提高挂面的烘干效果。同时,由于烘干装置以蒸汽散发的热能作为烘干能源,因此该烘干能源能够快速均匀而柔和地布满整个烘干室,既能防止挂面与外界空气中的杂质接触,又能使挂面在烘干时的摆动幅度较小,进而达到提高挂面烘干效果和防止挂面在烘干时断裂的目的。

24、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中,在多个管组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多个风机组,通过多个风机组的配合,能够将管道内蒸汽散发的热量自上而下地吹向挂面,从而提高挂面的烘干速度和烘干效果。另外,由于热量自下而下,因此还能减少挂面在烘干时的摆动幅度,有效地防止挂面断裂。

25、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中,在风机组与管组之间设置有两块呈倒“八”字形布置的导风板,通过导风板能使烘干室内上部的热量快速并集中流向下部,既有利于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又有利于提高挂面的烘干速度和烘干效果。

26、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中,管组包括三根平行连接在蒸汽支管B之间的连通管,且中间的连通管位于其两侧连通管的上方,该结构有利于快速均匀地加热烘干室内的温度,使得热能的利用效率更高。

27、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中,通过均匀设置在蒸汽总管B与蒸汽支管B之间的多根连接管B,有利于保证烘干室内各区管道散发的热量大致相同。

28、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中,通过均匀设置在烘干室内的多个湿度传感器B的监测,能够保障烘干室内各区域温度相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

29、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中,通过设置在侧壁上的多个观察窗B,方便生产者实时观察室内挂面的情况,避免出现异常。

30、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中,通过限位槽B能够对输送链条B进行限位,避免出现脱链现象。

31、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中,由彩钢板及夹持在彩钢板之间的保温层组成的室体,有利于提高烘干室的保温效果。并且,保温层的设置使得面条上下左右的温度大概一致,避免温度不均匀导致面条水分散失不均匀产生皲裂和花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展开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展开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老化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老化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梳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波纹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H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烘干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烘干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A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烘干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粉丝机,2、输送展开装置,3、计数剪断装置,4、自动爬杆装置,5、老化装置,6、梳条装置,7、烘干装置,8、机架,9、主输送辊,10、辅助输送辊,11、导向杆,12、保护层,13、风扇,14、老化室,15、输送链条A,16、蒸汽支管A,17、喷孔,18、控制器A,19、蒸汽总管A,20、温度传感器A,21、连接管A,22、控制阀A,23、观察窗A,24、限位槽A,25、支撑架,26、驱动电机,27、输送链条C,28、上辊组,29、下辊组,30、波纹辊筒,31、套筒,32、套杆,33、弹簧,34、第一导向辊筒,35、第二导向辊筒,36、第三导向辊筒,37、进料导轨,38、出料导轨,39、喷水头,40、烘干室,41、蒸汽支管B,42、输送链条B,43、抽湿风扇,44、温度传感器B,45、控制器B,46、蒸汽总管B,47、控制阀B,48、连接管B,49、风机,50、导风板,51、连通管,52、观察窗B,53、限位槽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挂面生产线,包括粉丝机1,所述粉丝机1的出料端依次设置有输送展开装置2、计数剪断装置3、自动爬杆装置4、老化装置5、梳条装置6和烘干装置7。

其中,各装置的具体作用为:

所述输送展开装置2设置在粉丝机1的出料端,用于输送粉丝机1挤出的挂面,并在输送过程中将挤出的成捆状的挂面逐渐展开,以便于后续工序中剪断的挂面能一次性上杆,而不用再手动展开挂面。

所述计数剪断装置3固定设置在输送展开装置2的出料端,用于自动并按定长剪断经输送展开装置2展开后的挂面。

所述自动爬杆装置4设置在计数剪断装置3与老化装置5之间,用于将剪断后的挂面自动上杆,并自动送入老化室14。

所述老化装置5的用于老化面条,使得面条冷却、内外湿度大概一致,最终达到散条的目的。

所述梳条装置6设置在老化装置5与烘干装置7之间,用于对老化后仍然粘连在一起的挂面进行分离。

所述烘干装置7设置在梳条装置6的出料端,用于对梳条后的挂面进行自动烘干。

实施例2

一种挂面生产线,包括粉丝机1,所述粉丝机1的出料端依次设置有输送展开装置2、计数剪断装置3、自动爬杆装置4、老化装置5、梳条装置6和烘干装置7。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展开装置2包括机架8,所述机架8上通过轴承座设置有多根均由同一电机驱动的主输送辊9和多根辅助输送辊10,多根主输送辊9和多根辅助输送辊10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主输送辊9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引导挂面逐渐展开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前一辅助输送辊10与后一主输送辊9之间,所述导向件包括两根对称固定在机架8上的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可为圆柱形或方形,且沿输送方向前一导向件中两导向杆11之间的距离小于后一导向件中两导向杆11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引导挂面逐步均匀展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8进料端的下方和出料端的上方均固定设置有风扇13,其中,进料端的风扇13向上吹风,出料端的风扇13向下吹风,实现挂面的吹散和初步去湿,以便于分散挂面和增强挂面的韧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计数剪断装置3和自动爬杆装置4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其中,计数剪断装置3的结构可以为:包括计数器和伸缩式切刀,所述计数器设置在机架8上用于计量输送展开装置2出料端的辅助输送辊10的转数,当该辅助输送辊10的转数的转数达到设定值时,伸缩式切刀伸出剪断挂面,然后由自动爬杆装置4送入下一工序。

本实施例中,优选主输送辊9和辅助输送辊10的数量均为四根,其具体实施过程为:粉丝机1挤出的挂面分别从第一主输送辊9、第一辅助输送辊10、第二主输送辊9、第三主输送辊9、第四主输送辊9和第四辅助输送辊10的上表面经过,从第二辅助输送辊10和第三辅助输送辊10的下表面绕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主输送辊9上包裹有保护层12,所述保护层12由食品级聚乙烯塑料制成的,且所述保护层12粘连固定在主输送辊9上。通过该保护层12以便于提高挂面制备过程中的环保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保护层12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图中未示出),且所述凸起优选为锥形,以便于在输送过程中对粘连在一起的挂面进行分离。

实施例5

一种挂面生产线,包括粉丝机1,所述粉丝机1的出料端依次设置有输送展开装置2、计数剪断装置3、自动爬杆装置4、老化装置5、梳条装置6和烘干装置7。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展开装置2包括机架8,所述机架8上通过轴承座设置有多根均由同一电机驱动的主输送辊9和多根辅助输送辊10,多根主输送辊9和多根辅助输送辊10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主输送辊9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引导挂面逐渐展开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前一辅助输送辊10与后一主输送辊9之间,所述导向件包括两根对称固定在机架8上的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上可为圆柱形或方形,且沿输送方向前一导向件中两导向杆11之间的距离小于后一导向件中两导向杆11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引导挂面逐步均匀展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老化装置5包括老化室14,所述老化室14内的上部两侧设置有对称的输送链条A15和对称的限位槽A24,所述限位槽A24位于输送链条A15的下方,用于对输送链条A15进行限位。所述老化室14内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通过多根管道连通的蒸汽支管A16,所述蒸汽支管A16上均匀开设有喷孔17。所述老化室14外固定设置有控制器A18和蒸汽总管A19,所述蒸汽总管A19固定设置在老化室14外的顶部,所述控制器A18固定设置在老化室14外的侧壁上。所述蒸汽总管A19通过多根带控制阀A22的连接管A21与蒸汽支管A16连通,多根连接管A21均匀设置在蒸汽总管A19与蒸汽支管A16之间。所述老化室14内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A20,所述控制器A18分别与多个温度传感器A20和多个控制阀A22连接;通过控制器A18、多个温度传感器A20和多个控制阀A22的配合,能够实时监测并调节老化室14内各区域的温度,从而保证老化室14内各区域的温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老化室1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观察窗A23,方便生产者实时观察挂面的老化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老化室14的长宽高分别为2300cm*95cm*170cm,所述老化室14的室体包括彩钢板及夹持在彩钢板之间的保温层,彩钢板的厚度为1mm,保温层的厚度为5cm。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老化室14内两侧的蒸汽支管A16上的喷孔17错位分布。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蒸汽支管A16上的喷孔17倾斜设置,喷孔17的喷射方向与地面成60~80度的夹角。其中,蒸汽支管A16上喷孔17的倾斜方向可一致,也可不一致。

实施例8

一种挂面生产线,包括粉丝机1,所述粉丝机1的出料端依次设置有输送展开装置2、计数剪断装置3、自动爬杆装置4、老化装置5、梳条装置6和烘干装置7。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展开装置2包括机架8,所述机架8上通过轴承座设置有多根均由同一电机驱动的主输送辊9和多根辅助输送辊10,多根主输送辊9和多根辅助输送辊10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主输送辊9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引导挂面逐渐展开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前一辅助输送辊10与后一主输送辊9之间,所述导向件包括两根对称固定在机架8上的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上可为圆柱形或方形,且沿输送方向前一导向件中两导向杆11之间的距离小于后一导向件中两导向杆11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引导挂面逐步均匀展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老化装置5包括老化室14,所述老化室14内的上部两侧设置有对称的输送链条A15和对称的限位槽A24,所述限位槽A24位于输送链条A15的下方,用于对输送链条A15进行限位。所述老化室14内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通过多根管道连通的蒸汽支管A16,所述蒸汽支管A16上均匀开设有喷孔17。所述老化室14外固定设置有控制器A18和蒸汽总管A19,所述蒸汽总管A19固定设置在老化室14外的顶部,所述控制器A18固定设置在老化室14外的侧壁上。所述蒸汽总管A19通过多根带控制阀A22的连接管A21与蒸汽支管A16连通,多根连接管A21均匀设置在蒸汽总管A19与蒸汽支管A16之间。所述老化室14内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A20,所述控制器A18分别与多个温度传感器A20和多个控制阀A22连接;通过控制器A18、多个温度传感器A20和多个控制阀A22的配合,能够实时监测并调节老化室14内各区域的温度,从而保证老化室14内各区域的温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梳条装置6包括支撑架25、梳条组件、驱动电机26和输送链条C27,所述输送链条C27对称设置在支撑架25的上部两侧,所述梳条组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5的上部中间,所述梳条组件位于输送链条C27之间,所述梳条组件用于梳理输送链条C27输送的挂面,所述输送链条C27和梳条组件均由驱动电机26驱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条组件包括均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支撑架25上的上辊组28和下辊组29,所述上辊组28和下辊组29均包括多个数量相同的波纹辊筒30,所述上辊组28中波纹辊筒30的波峰与下辊组29中波纹辊筒30的波峰错位相交,即上辊组28中波纹辊筒30的波峰位于下辊组29中波纹辊筒30的波谷内,所述上辊组28的波纹辊筒30与下辊组29的波纹辊筒30之间形成梳条间隙;且所述上辊组28中多个波纹辊筒30的波纹密度沿输送方向逐渐递增,所述下辊组29中多个波纹辊筒30的波纹密度沿输送方向逐渐递增。工作时,挂杆的两端放置在输送链条C27上,在输送链条C27的带动下,挂杆和挂面均从上辊组28与下辊组29之间的梳条间隙通过,从而实现粘连挂面的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上辊组28中的多个波纹辊筒30均匀设置在支撑架25上,所述下辊组29中的多个波纹辊筒30均匀设置在支撑架25上,且所述上辊组28中的多个波纹辊筒30分别对应设置在下辊组29中多个波纹辊筒30的斜上方。其中,所述的斜上方是指:上辊组28中波纹辊筒30的轴心线位于下辊组29中对应波纹辊筒30的轴心线的上方,且上辊组28中波纹辊筒30的轴心线更靠近梳条装置6的进料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5上还通过轴承座设置有第一导向辊筒34、第二导向辊筒35和第三导向辊筒36,所述第一导向辊筒34设置在梳条组件的前端,所述第二导向辊筒35和第三导向辊筒36依次设置在梳条组件的后端,且第三导向辊筒36位于第二导向辊筒35的下方。进一步的,第一导向辊筒34和第二导向辊筒35在支撑架25上的高度相同,均略低于下辊组29。

本实施例中,所述梳条装置6的进料端设置有与老化装置5出料端连接的进料导轨37,通过该进料导轨37,能使老化后的挂面自动进入梳条装置6;所述梳条装置6的出料端设置有与烘干装置7进料端连接的出料导轨38,通过该出料导轨38,能使梳条后的挂面自动进入烘干装置7。

本实施例中,所述梳条装置6的进料端上方设置有喷水头39,且所述喷水头39的数量为多个,均匀设置在进料端的上方。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支撑架25上还设置有多套分别作用于上辊组28中波纹辊筒30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套筒31、套杆32和弹簧33,所述套筒31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25上,所述套杆32的一端与连接在波纹辊筒30上的轴承座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过套筒31,所述弹簧33套设在套杆32上,且弹簧33位于套筒31与与轴承座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套杆32倾斜设置在支撑架25上。在缓冲件的作用下,挂杆和挂面通过梳条组件时,挂杆不会变形,挂面也不会被压断。

实施例10

一种挂面生产线,包括粉丝机1,所述粉丝机1的出料端依次设置有输送展开装置2、计数剪断装置3、自动爬杆装置4、老化装置5、梳条装置6和烘干装置7。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展开装置2包括机架8,所述机架8上通过轴承座设置有多根均由同一电机驱动的主输送辊9和多根辅助输送辊10,多根主输送辊9和多根辅助输送辊10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主输送辊9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引导挂面逐渐展开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前一辅助输送辊10与后一主输送辊9之间,所述导向件包括两根对称固定在机架8上的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上可为圆柱形或方形,且沿输送方向前一导向件中两导向杆11之间的距离小于后一导向件中两导向杆11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引导挂面逐步均匀展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老化装置5包括老化室14,所述老化室14内的上部两侧设置有对称的输送链条A15和对称的限位槽A24,所述限位槽A24位于输送链条A15的下方,用于对输送链条A15进行限位。所述老化室14内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通过多根管道连通的蒸汽支管A16,所述蒸汽支管A16上均匀开设有喷孔17。所述老化室14外固定设置有控制器A18和蒸汽总管A19,所述蒸汽总管A19固定设置在老化室14外的顶部,所述控制器A18固定设置在老化室14外的侧壁上。所述蒸汽总管A19通过多根带控制阀A22的连接管A21与蒸汽支管A16连通,多根连接管A21均匀设置在蒸汽总管A19与蒸汽支管A16之间。所述老化室14内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A20,所述控制器A18分别与多个温度传感器A20和多个控制阀A22连接;通过控制器A18、多个温度传感器A20和多个控制阀A22的配合,能够实时监测并调节老化室14内各区域的温度,从而保证老化室14内各区域的温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梳条装置6包括支撑架25、梳条组件、驱动电机26和输送链条C27,所述输送链条C27对称设置在支撑架25的上部两侧,所述梳条组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5的上部中间,所述梳条组件位于输送链条C27之间,所述梳条组件用于梳理输送链条C27输送的挂面,所述输送链条C27和梳条组件均由驱动电机26驱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条组件包括均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支撑架25上的上辊组28和下辊组29,所述上辊组28和下辊组29均包括多个数量相同的波纹辊筒30,所述上辊组28中波纹辊筒30的波峰与下辊组29中波纹辊筒30的波峰错位相交,即上辊组28中波纹辊筒30的波峰位于下辊组29中波纹辊筒30的波谷内,所述上辊组28的波纹辊筒30与下辊组29的波纹辊筒30之间形成梳条间隙;且所述上辊组28中多个波纹辊筒30的波纹密度沿输送方向逐渐递增,所述下辊组29中多个波纹辊筒30的波纹密度沿输送方向逐渐递增。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5上还通过轴承座设置有第一导向辊筒34、第二导向辊筒35和第三导向辊筒36,所述第一导向辊筒34设置在梳条组件的前端,所述第二导向辊筒35和第三导向辊筒36依次设置在梳条组件的后端,且第三导向辊筒36位于第二导向辊筒35的下方。进一步的,第一导向辊筒34和第二导向辊筒35在支撑架25上的高度相同,均略低于下辊组29。

所述烘干装置7包括烘干室40,所述烘干室40内的上部两侧设置有对称的蒸汽支管B41、对称的输送链条B42和对称的限位槽B53,所述输送链条B42位于蒸汽支管B41下方,所述限位槽B53位于输送链条B42的下方,用于对输送链条B42进行限位。所述蒸汽支管B41之间通过多个管组连通,多个管组均匀设置在蒸汽支管B41之间。所述烘干室40内的两端固定设置有抽湿风扇43,每端的抽湿风扇43优选为两台。所述烘干室40内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B44,多个温度传感器B44配合监测烘干室40内各区域的温度。所述烘干室40外固定设置有控制器B45和蒸汽总管B46,所述蒸汽总管B46固定设置在烘干室40外的顶部,所述控制器B45固定设置在烘干室40外侧壁上;所述蒸汽总管B46通过多根带控制阀B47的连接管B48与蒸汽支管B41连接,多根连接管B48均匀设置在蒸汽总管B46与蒸汽支管B41之间,所述控制器B45分别与多个温度传感器B44和多个控制阀B47连接,通过控制器B45、多个温度传感器B44和多个控制阀B47的配合,能够实时监测并调节烘干室40内各区域的温度,从而保证烘干室40内各区域的温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室40内还固定设置有多个风机组,多个风机组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管组的上方,且每个风机组包括两个并排排列的风机49。使用时,风机49将管道内蒸汽产生的热量吹向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个风机组与多个管组之间均固定设置有两块呈倒“八”字形布置的导风板50。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组包括三根平行连接在蒸汽支管B41之间的连通管51,且中间的连通管51位于其两侧连通管51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室40外还设置有带阀门的冷凝水排放管,该排放管伸入烘干室40内与蒸汽支管B4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室4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观察窗B52,方便生产者实时观察挂面的烘干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室40的长宽高分别为1600cm*240cm*122cm,所述烘干室40的室体包括彩钢板及夹持在彩钢板之间的保温层,彩钢板的厚度为1mm,保温层的厚度为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7在实施时包括三个步骤:

1、常温鼓风除湿,挂面进入烘干室40后,常温条件下抽湿风扇43全开,将烘干室40内的湿空气抽出,达到基本将挂面表面的水份除去的目的。

2、高温鼓风烘干,向蒸汽支管B41和管组内通入蒸汽,同时启动风机组,风机组将蒸汽支管B41和管组加热的空气从上至下吹向挂面,使得烘干室40内的热空气大致密布均匀,直至挂面烘干到设定程度。

3、常温鼓风冷却,高温烘干后,停止通入蒸汽,启动风机组将常温空气从上至下吹向挂面,常温风密布烘干室40,使得挂面上下内外的热量慢慢散失,慢慢冷却,不会产生花面、脆断,冷却后的挂面自动输送出烘干室40。

其中,上述烘干过程为静止式烘干,即待烘干挂面全部进入烘干室40后再开始进行烘干。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还可根据需要,对应三个步骤将烘干室40分成三段,实现运动式烘干,即在挂面运动过程中实现挂面的烘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