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杀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6487发布日期:2018-12-14 21:5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杀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处理装置,具体的讲是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 → 加工→包装→(成品)。其中,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现在一般采用辊子杀青机,辊子杀青机能作茶叶鲜叶杀青、滚炒等功能。其结构包括机架、传动机构、辊子以及左侧的进料斗,辊子下面的加热装置,辊子顶部的热风包、风机、进风管。在辊子背部设置热风包,热风包内空气吸收热源装置产生的余热,风机向热风包吹入热气,热空气由辊子进茶口吹入辊子内。但是现在的辊子杀青机一般温度升温快,升温的时间不好把控,当外界的茶叶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突然由低温环境进入高温环境,但辊子的转动不足以让筒内茶叶充分的均匀受热,这给茶叶的杀青步骤带来不利影响,使杀青的茶叶品质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在使用辊子杀青机对茶叶在由辊子外低温进入辊子内高温时,受热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杀青装置,以期望解决前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杀青滚筒和升降机,上述杀青滚筒的进料漏斗的进料口连接升降机的出料端;上述进料漏斗的侧板靠近于升降机的出料端,上述侧板为筛孔板,该侧板外侧对应的设置有固定于杀青滚筒上的热风机,侧板上设置有沿热风机出气方向延伸的布气板;上述进料漏斗的上方设置有挡板,上述挡板为筛孔板。

通过设置热风机,在茶叶进入杀青滚筒之前进行预热,即茶叶从升降机的出料口落出,在准备落在进料漏斗的侧板上时,被从下方吹出的热风在空中进行预热,这样不仅可以对进入进料漏斗的茶叶进行预加热处理,也通过从下向上的气流结合上述的布气板,让茶叶进入杀青滚筒前在空中被打散,防止茶叶成堆、成团进入杀青滚筒,这样使茶叶在杀青滚筒时能更加均匀的分布,使进入杀青滚筒的茶叶能更加均匀的受热,保障了茶叶在杀青步骤中的工艺品质。

进一步的是,上述挡板为翻板结构。在通过热风机对进入杀青滚筒的茶叶进行对吹时,不仅有打散茶叶堆、加热茶叶的作用,还对茶叶堆中的粉尘、杂质进行分离,使杂质粉尘能通过热风机的作用捕捉到挡板上,在挡板捕捉粉尘后,翻转挡板,对挡板进行清理、清洁。

进一步的是,上述进料漏斗上方设置有顶板,上述顶板上设置有开窗,上述挡板的尺寸与该开窗的尺寸对应,该挡板的转轴两端支撑于该开窗的内侧边上。

进一步的是,上述顶板为进料漏斗上方的盖体结构。

进一步的是,上述挡板设置有两层纱网。这样使挡板可以进行翻转的两面使用,也同样的让挡板清理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是,上述升降机上设置有茶叶流量调节装置,上述茶叶流量调节装置包括横架在升降机输送带上的辊子;上述辊子的转轴两端均通过连杆与对应的升降机内壁连接,上述连杆一端与转轴端头铰接,另一端与升降机内壁铰接;上述辊子上设置有毛刷。

进一步的是,上述杀青滚筒的出料端设置有支架,上述支架铰接有框架,上述框架上设置有引风机,上述引风机的进风口设置有半球型的网罩。

进一步的是,上述进料漏斗的进料口内设置有磁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茶叶杀青装置,使茶叶在杀青滚筒时能更加均匀的分布,使进入杀青滚筒的茶叶能更加均匀的受热,保障了茶叶在杀青步骤中的工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叶杀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杀青滚筒、2为升降机、3为进料漏斗、4为侧板、5为热风机、6为布气板、7为挡板、8为顶板、9为茶叶流量调节装置、10为连杆、11为支架、12为框架、13为引风机、14为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中央”、“周向”、“上”、“内侧”、“外侧”、“另一端”、“中部”、“顶部”、“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或2所示,实施例一: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杀青滚筒1和升降机2,上述杀青滚筒1的进料漏斗3的进料口连接升降机2的出料端;上述进料漏斗3的侧板4靠近于升降机2的出料端,上述侧板4为筛孔板,该侧板4外侧对应的设置有固定于杀青滚筒1上的热风机5,侧板4上设置有沿热风机5出气方向延伸的布气板6;上述进料漏斗3的上方设置有挡板7,上述挡板7为筛孔板。这里的布气板6纵向放置,该布气板6可以设置为多列,布气板6之间的间隙形成通道,结合热风机5吹出的热气流,形成让茶叶在空中飘动的飘浮通道。

使用热风机5在茶叶进入杀青滚筒1之前进行预热,让茶叶从升降机2的出料口落出、在准备落在进料漏斗3的侧板4上时,从下方吹出热气流让茶叶在空中被加热,也通过从下向上的气流结合上述的布气板6,让茶叶进入杀青滚筒1前在空中被打散,使茶叶在杀青滚筒1时能更加均匀的分布,使进入杀青滚筒1的茶叶能更加均匀的受热,保障了茶叶在杀青步骤中的工艺品质。

通过热风机5对进入杀青滚筒1的茶叶进行对吹时,不仅有打散茶叶堆、加热茶叶的作用,还对茶叶堆中的粉尘、杂质进行分离,使杂质粉尘能通过热风机5的作用捕捉到挡板7上。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述挡板7为翻板结构,这样在挡板7捕捉粉尘后,翻转挡板7,对挡板7进行清理、清洁。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上述进料漏斗3上方设置有顶板,上述顶板8上设置有开窗,上述挡板7的尺寸与该开窗的尺寸对应,该挡板7的转轴两端支撑于该开窗的内侧边上。上述顶板8为进料漏斗3上方的盖体结构。

通过将上述顶板8设置为盖体结构,方便查看和对挡板7的维护、清理。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或三的基础上,上述挡板7设置有两层纱网,让挡板7可以进行翻转,使其两面均可使用,也同样的让挡板7清理更加方便。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至四任意一项的基础上,上述升降机2上设置有茶叶流量调节装置9,上述茶叶流量调节装置9包括横架在升降机2输送带上的辊子;上述辊子的转轴两端均通过连杆10与对应的升降机2内壁连接,上述连杆10一端与转轴端头铰接,另一端与升降机2内壁铰接;上述辊子上设置有毛刷。

通过设置茶叶流量调节装置9,控制进入杀青滚筒1的茶叶流量,通过摇动连杆10,控制流量。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至五任意一项的基础上,上述杀青滚筒1的出料端设置有支架11,上述支架11铰接有框架12,上述框架12上设置有引风机13,上述引风机13的进风口设置有半球型的网罩14。设置引风机13不仅是为了可以对杀青滚筒1内的茶叶进行强制冷却,也是为了方便清除筒内的杂质、粉尘,设置半球型的网罩14可以降低因气流作用产生的噪音。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至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上述进料漏斗3的进料口内设置有磁棒,以吸附进料漏斗3中的铁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