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腌肉的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7606发布日期:2019-03-27 09:39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用于腌肉的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干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腌肉的风干装置。



背景技术:

腌肉包括鱼、肉类腌制品,常见有咸猪肉、咸牛肉、咸鱼、风肉、腊肉、板鸭,就是让食盐大量渗入食品组织内来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腌肉经过腌制处理后需要进行风干处理,消除腌肉中多余的水份,因此用于腌肉的风干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在现有的用于腌肉的风干装置中,还都是直接把腌肉放到热空气的喷气口,由于腌肉一致处于被加热状态,使水份快速风干从而影响了腌肉内部组织的水份含量,影响了腌肉的口味。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腌肉的风干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腌肉的风干装置,因此提高了对腌肉的风干处理效果,保证了腌肉的口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为作为支撑体的底座、设置为底座联接并且用于挂接腌肉的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并且用于对支架产生摆动热空气的热风装置。

由于设计了底座、支架和热风装置,通过底座和支架,对腌肉悬挂,通过热风装置的摆动热空气,对腌肉进行间隔风干处理,不再直接把腌肉放到热空气的喷气口,因此提高了对腌肉的风干处理效果,保证了腌肉的口味。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形成间隔风干处理热空气的方式把作为主体的底座、作为挂接支点的支架和作为间隔热空气发生的热风装置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形成旋转风干处理热空气的方式把热风装置与底座和支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风帘、风嘴和调风门,热风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桶壳、电加热丝、鼓风机和风叶片,

在桶壳上设置有喷气窗口并且在桶壳的喷气窗口上设置有风帘,在桶壳中设置有电加热丝并且桶壳设置为与底座转动式联接,支架设置为与底座联接并且支架设置为与桶壳的喷气窗口相对应分布,风叶片设置为与桶壳联接并且风嘴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口设置为与风叶片相对应分布,风嘴的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设置为与桶壳连通并且在风嘴中设置有调风门,风嘴的输入端口设置为与鼓风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底座设置为工字形块状体并且底座设置为包含有底部、柱部、顶部和支撑部,支撑部设置在底部的底端端面部并且柱部设置在底部与顶部之间,在底部的顶端端面部设置有敞口腔体并且在底部的顶端端面部设置有排气通孔,在底部的底端端面部设置有进气通孔并且排气通孔和进气通孔设置为与敞口腔体连通,在柱部中设置有输气通孔并且进气通孔设置为与风嘴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口连通,输气通孔设置为与风嘴的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连通,柱部设置为串接在桶壳中并且桶壳设置在底部与顶部之间,桶壳的底端端口设置在敞口腔体中并且支架设置为与底部的顶端端面部联接,电加热丝设置为与柱部联接并且输气通孔的上端端口设置在与电加热丝的下端端头相对应分布,排气通孔的上端端口设置在与支架相对应分布并且底部设置为锥形块状体,柱部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顶部设置为圆形盘状体,支撑部设置为八字形块状体并且输气通孔设置为Y字形管状体,敞口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排气通孔和进气通孔分别设置为圆形管状体,排气通孔设置为沿底部的顶端端面部的周边间隔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桶壳设置为圆形瓶状体并且在桶壳的瓶部的侧面部设置有喷气窗口,桶壳的瓶嘴部设置在底部中并且在瓶嘴部上设置有风叶片,瓶部的上端端面部和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镶嵌在底座中并且电加热丝设置在瓶部中,瓶部设置为圆形桶状体并且瓶嘴部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喷气窗口设置为条形孔状体并且两个喷气窗口设置为沿瓶部的侧面部的周边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电加热丝设置为缠绕在底座上并且电加热丝设置为沿桶壳的竖向中心线延伸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风帘设置为包含有横条部和竖条部并且竖条部设置为沿横条部的横向中心线排列分布,横条部设置为与桶壳联接并且竖条部设置为覆盖在桶壳的喷气窗口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架设置为F字杆状体并且在支架的竖杆部上设置有支杆部,竖杆部和横杆部设置为呈相互垂直状态相互联接并且竖杆部的底端端头和横杆部的外端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底座联接,支杆部设置为与桶壳的喷气窗口相对应分布并且竖杆部、横杆部和支杆部分别设置有圆形棒状体,支架设置为沿底座的周边间隔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鼓风机设置为罗茨风机并且鼓风机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风嘴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三个风叶片设置为沿桶壳的周边间隔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风嘴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在风嘴的一个侧面部分别设置有其中一个输出端口和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调风门设置在其中一个输出端口和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之间的抽拉窗口84并且抽拉窗口84设置为条形孔,输入端口、其中一个输出端口和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分别设置为圆形管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调风门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调风门设置为沿风嘴的竖向中心线移动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底座和支架与桶壳、电加热丝、鼓风机和风叶片设置为按照转动分布风流的方式分布并且桶壳与风帘设置为按照摆动控制风流的方式分布,底座、桶壳和风叶片与鼓风机、风嘴和调风门设置为按照开口控制风流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的中心线、桶壳的中心线、电加热丝的中心线和风叶片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形成间隔风干处理热空气的底座、支架和热风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腌肉的风干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桶壳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帘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5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鼓风机6、风嘴8和调风门9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底座1、桶壳2、电加热丝3、风帘4、支架5、鼓风机6、风叶片7、风嘴8和调风门9,

在桶壳2上设置有喷气窗口23并且在桶壳2的喷气窗口23上设置有风帘4,在桶壳2中设置有电加热丝3并且桶壳2设置为与底座1转动式联接,支架5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并且支架5设置为与桶壳2的喷气窗口23相对应分布,风叶片7设置为与桶壳2联接并且风嘴8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口83设置为与风叶片7相对应分布,风嘴8的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82设置为与桶壳2连通并且在风嘴8中设置有调风门9,风嘴8的输入端口81设置为与鼓风机6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设置为工字形块状体并且底座1设置为包含有底部11、柱部12、顶部13和支撑部14,支撑部14设置在底部11的底端端面部并且柱部12设置在底部11与顶部13之间,在底部11的顶端端面部设置有敞口腔体15并且在底部11的顶端端面部设置有排气通孔16,在底部11的底端端面部设置有进气通孔17并且排气通孔16和进气通孔17设置为与敞口腔体15连通,在柱部12中设置有输气通孔18并且进气通孔17设置为与风嘴8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口8连通,输气通孔18设置为与风嘴8的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82连通,柱部12设置为串接在桶壳2中并且桶壳2设置在底部11与顶部13之间,桶壳2的底端端口设置在敞口腔体15中并且支架5设置为与底部11的顶端端面部联接,电加热丝3设置为与柱部12联接并且输气通孔18的上端端口设置在与电加热丝3的下端端头相对应分布,排气通孔16的上端端口设置在与支架5相对应分布并且底部11设置为锥形块状体,柱部12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顶部13设置为圆形盘状体,支撑部14设置为八字形块状体并且输气通孔18设置为Y字形管状体,敞口腔体15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排气通孔16和进气通孔17分别设置为圆形管状体,排气通孔16设置为沿底部11的顶端端面部的周边间隔式分布。

通过底座1,形成了对桶壳2、电加热丝3和支架5的支撑连接点,由底部11、顶部13和敞口腔体15,实现了与桶壳2的连接,由柱部12,实现了与电加热丝3的载体连接,由底部11,实现了与支架5的载体连接,由支撑部14,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由排气通孔16和进气通孔17,实现了对敞口腔体15中的气流流动,由输气通孔18,实现了对桶壳2的注入空气,由排气通孔16,实现了对腌肉的吹动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桶壳2设置为圆形瓶状体并且在桶壳2的瓶部21的侧面部设置有喷气窗口23,桶壳2的瓶嘴部22设置在底部11中并且在瓶嘴部22上设置有风叶片7,瓶部21的上端端面部和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镶嵌在底座1中并且电加热丝3设置在瓶部21中,瓶部21设置为圆形桶状体并且瓶嘴部22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喷气窗口23设置为条形孔状体并且两个喷气窗口23设置为沿瓶部21的侧面部的周边间隔分布。

通过桶壳2,形成了对底座1、电加热丝3和风帘4的支撑连接点,由瓶部21和瓶嘴部22,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由瓶部21,实现了与电加热丝3的容纳连接,实现了与风帘4的载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丝3设置为缠绕在底座1上并且电加热丝3设置为沿桶壳2的竖向中心线延伸分布。

通过电加热丝3,形成了对底座1的支撑连接点,由电加热丝3,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实现了对桶壳2中的空气加热,实现了桶壳2输出热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风帘4设置为包含有横条部41和竖条部42并且竖条部42设置为沿横条部41的横向中心线排列分布,横条部41设置为与桶壳2联接并且竖条部42设置为覆盖在桶壳2的喷气窗口23上。

通过风帘4,形成了对桶壳2的支撑连接点,由横条部41,实现了与桶壳2的连接,由竖条部42,实现了桶壳2输出热空气的均匀分布和减速喷射。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5设置为F字杆状体并且在支架5的竖杆部51上设置有支杆部53,竖杆部51和横杆部52设置为呈相互垂直状态相互联接并且竖杆部51的底端端头和横杆部52的外端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支杆部53设置为与桶壳2的喷气窗口23相对应分布并且竖杆部51、横杆部52和支杆部53分别设置有圆形棒状体,支架5设置为沿底座1的周边间隔式分布。

通过支架5,形成了对底座1的支撑连接点,由竖杆部51和横杆部52,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由竖杆部51、横杆部52和支杆部53,实现了对腌肉的挂接。

在本实施例中,鼓风机6设置为罗茨风机并且鼓风机6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风嘴8连通。

通过鼓风机6,形成了对风嘴8的支撑连接点,由鼓风机6,实现了与风嘴8连通,实现了对风叶片7的动力气流,实现了对桶壳2的气源。

在本实施例中,三个风叶片7设置为沿桶壳2的周边间隔式分布。

通过风叶片7,形成了对桶壳2的支撑连接点,由风叶片7,实现了与桶壳2的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风嘴8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在风嘴8的一个侧面部分别设置有其中一个输出端口83和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82,调风门9设置在其中一个输出端口83和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82之间的抽拉窗口84并且抽拉窗口84设置为条形孔,输入端口81、其中一个输出端口83和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82分别设置为圆形管状体。

通过风嘴8,形成了对底座1、鼓风机6和调风门9的支撑连接点,由风嘴8,实现了与调风门9的抽拉连接,实现了对其中一个输出端口83和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82之间风量的分配,由其中一个输出端口83和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82,实现了与底座1连通,由输入端口81,实现了与鼓风机6的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调风门9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调风门9设置为沿风嘴8的竖向中心线移动分布。

通过调风门9,形成了对风嘴8的支撑连接点,由调风门9,实现了与风嘴8的连接,实现了对其中一个输出端口83和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82之间风量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和支架5与桶壳2、电加热丝3、鼓风机6和风叶片7设置为按照转动分布风流的方式分布并且桶壳2与风帘4设置为按照摆动控制风流的方式分布,底座1、桶壳2和风叶片7与鼓风机6、风嘴8和调风门9设置为按照开口控制风流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1的中心线、桶壳2的中心线、电加热丝3的中心线和风叶片7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把腌肉通过挂绳与支架5的竖杆部51、横杆部52和支杆部53连接,启动鼓风机6,把电加热丝3与外接电源连接,鼓风机6的风流注入到风嘴8,通过调风门9的抽拉距离,调节进入其中一个输出端口83和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82中的风量大小,通过其中一个输出端口83与进气通孔17连通,风流推动风叶片7转动再通过排气通孔16排出,对腌肉进行吹动,使腌肉进行摆动,风叶片7带动桶壳2与底座1转动,通过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口82与输气通孔18连通,风流进入到桶壳2中,通过电加热丝3在桶壳2中形成热空气,热空气通过喷气窗口23,喷射到支架5上的腌肉,随桶壳2的转动,对支架5上的腌肉进行间隔风干处理,由风帘4的竖条部42对喷射的热空气分散和减速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形成间隔风干处理热空气的方式把作为主体的底座1、作为挂接支点的支架5和作为间隔热空气发生的热风装置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形成旋转风干处理热空气的方式把热风装置与底座1和支架5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底座1、支架5和热风装置,通过底座1和支架5,对腌肉悬挂,通过热风装置的摆动热空气,对腌肉进行间隔风干处理,不再直接把腌肉放到热空气的喷气口,因此提高了对腌肉的风干处理效果,保证了腌肉的口味。

2、由于设计了风帘4,实现了对热空气的分布和减速处理。

3、由于设计了风嘴8和调风门9,实现了对桶壳2的转动速度和喷射热空气流量的调节。

4、由于设计了桶壳2、电加热丝3、鼓风机6和风叶片7,实现了产生旋转的热空气流,提高了风干效果。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形成间隔风干处理热空气的底座1、支架5和热风装置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设置为作为支撑体的底座1、设置为底座1联接并且用于挂接腌肉的支架5、设置在底座1上并且用于对支架5产生摆动热空气的热风装置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