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茶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120发布日期:2019-02-10 22:4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砖茶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茶制造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砖茶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砖茶又称蒸压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砖茶压制模具是一种在外力作用下使茶叶固定成型物品的工具。

如图1所示,现有的砖茶压制模具包括具有一个开口的框体底座1和压板2,压板2滑移设置在框体底座1内部,压制砖茶时,茶叶通过开口倒入框体底座1内,然后将压板2放置进框体底座1内,之后砖茶机施加外力到压板2上,压板2挤压茶叶使茶叶固定成型,之后将砖茶从框体底座1中取出,进行下一次压制。

但是砖茶刚压制完成,内部茶叶反弹力较大,结构不是很稳定,容易膨松,影响砖茶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砖茶压制模具,通过设置抵紧件限制了底板和顶板反向位移,避免刚压制完成的砖茶膨松,提高砖茶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砖茶压制模具,包括设有压制通道的框体,所述压制通道内设有与所述压制通道内壁滑移连接的底板和顶板,所述框体外设有用于防止顶板和底板反向位移的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与顶板抵紧的第一抵紧件、与底板抵紧的第二抵紧件、连接所述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的连接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或第二抵紧件连接处的用于锁定所述连接件和第一抵紧件和/或第二抵紧件的锁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砖茶压制完成后,在框体外安装定位装置,使第一抵紧件紧贴顶板,第二抵紧件紧贴底板,然后利用连接件将两者连接,并用锁定机构将连接件与第一抵紧件和/或第二抵紧件锁紧,从而限制了底板和顶板反向位移,防止刚压制完成的砖茶膨松,提高了砖茶的质量;另外,框体两面开口,压制完成后,只需要推动底板或者顶板就能够将砖茶取出,操作简便,并提高了砖茶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第二抵紧件铰接设置,且所述连接件的活动端设置有所述锁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直接与第二抵紧件铰接,便于将框体放置在第二抵紧件和连接件组成的框架内,并用锁定机构将连接件与第一抵紧件锁定;在不使用定位装置时,将锁定机构解锁后,便于定位装置的收取,减小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件活动端的外螺纹、开设于所述第一抵紧件两端的卡槽,以及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的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紧件通过卡槽卡在连接件上,使得第一抵紧件能够抵紧顶板,同时,第二抵紧件抵紧底板,然后用螺母将第一抵紧件锁紧,从而避免了底板和顶板发生反向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螺帽包括有2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螺母之间的摩擦力、螺母和外螺纹之间的摩擦力,起到了远离第二抵紧件的螺母阻止另一个螺母易松动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第三抵紧件,所述第三抵紧件位于所述顶板的正上方位置,且所述第三抵紧件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抵紧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板在框体内部时,第一抵紧件无法压在顶板上,此时,利用调节组件调节第三抵紧件与第一抵紧件的距离,从而将第三抵紧件与顶板接触,将顶板和底板抵接在第三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之间,从而避免了底板和顶板发生反向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抵紧件滑移连接的连杆、沿着连杆长度方向均匀开设在所述连杆上的若干插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抵紧件上的与所述插销孔孔径相适配的定位孔,以及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插销孔连接的插销;所述第三抵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顶板位置调节插销位置,使得第三抵紧件能够与顶板接触,然后利用螺母将第三抵紧件的位置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插销一端设有套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插销时可以拉套环拿取,方便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并均匀设置于所述框体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顶板和底板受到定位装置的抵压力较为均匀,提高了砖茶压制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在框体外安装定位装置,使第二抵紧件与底板抵接,第一抵紧件与顶板抵接,限制了底板和顶板反向位移,可避免砖茶压制完成后膨胀,提高了砖茶的压制质量;

2、调节组件与第三抵紧件的设置,可将位于框体内部的顶板抵接,避免刚压制完成的砖茶膨松。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体底座;2、压板;31、框体;32、压制通道;41、底板;42、顶板;51、第一抵紧件;52、第二抵紧件;53、连接件;541、外螺纹;542、卡槽;543、螺帽;55、第三抵紧件;551、定位孔;561、插销孔;562、插销;563、连杆;57、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砖茶压制模具,参照图2和图3,包括设有压制通道32的框体31,压制通道32内设有与压制通道32内壁滑移连接的底板41和顶板42,并在框体31外设置了用于防止顶板42和底板41反向位移的定位装置。压制砖茶时,先将底板41安装进压制通道32内,然后将称好重量的茶叶倒进压制通道32内并堆积在底板41上,再将顶板42放置进压制通道32,之后用砖茶机给顶板42施加作用力从而对茶叶进行压制。压制完成后,将定位装置安装在框体31外,使得压制完成后的砖茶能够定型,避免砖茶立马取出后膨胀,提高砖茶质量。

定位装置包括与顶板42抵紧的第一抵紧件51、与底板41抵紧的第二抵紧件52、连接第一抵紧件51和第二抵紧件52的连接件53,以及设置于连接件53与第一抵紧件51和/或第二抵紧件52连接处的用于锁定连接件53和第一抵紧件51和/或第二抵紧件52的锁定机构。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3、第一抵紧件51和第二抵紧件52均采用杆状。其中,连接件53有两根,两根连接件5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抵紧件52的两端铰接,连接件53的另一端通过锁定机构与第一抵紧件51锁定连接。即连接件53、第一抵紧件51和第二抵紧件52可形成一个框体31,将底板41和顶板42限定在框体31内。

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连接件53远离第二抵紧件52一端的外螺纹541、开设于第一抵紧件51两端的卡槽542,以及与外螺纹541螺纹连接的螺帽543。工作人员将连接件53穿过第一抵紧件51上的卡槽542后,将螺帽543与外螺纹541连接,直到第一抵紧件51和第二抵紧件52分别与顶板42和底板41抵紧。需要说明的是,螺帽543包括有2个,利用两个螺帽543之间的摩擦力、螺帽543和外螺纹54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螺帽543的松动。在本实施中,螺帽543可先与连接件53连接,当压机将顶板42压进压制通道32内时,转动连接件53,将螺帽543直接卡接在第一抵紧件51上方,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提高压制效率。

另外,为了使顶板42和底板41受到定位装置的抵压力较为均匀,提高砖茶的压制质量,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并均匀设置于框体31外。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当砖茶压制完成后,砖茶内部的反弹力对顶板42和底板41产生外推力,工作人员将定位装置安装到框体31外部,使第二抵紧件52抵紧底板41,然后连接件53上有外螺纹541的一端穿过第一抵紧件51上的卡槽542,并用螺帽543连接件53与第一抵紧件5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抵紧件51能够与顶板42抵接。第一抵紧件51抵住顶板42的推力,第二抵紧件52抵住底板41推力,避免了砖茶膨松,提高了砖茶的质量。

实施例二

一种砖茶压制模具,参照图4,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定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抵紧件51和顶板42之间的第三抵紧件55,第三抵紧件55位于顶板42的正上方位置,且第三抵紧件55通过调节组件与第一抵紧件51连接。考虑到压制厚度较小的砖茶时,顶板42会位于框体31内部,此时,第一抵紧件51无法与顶板42抵接,所以借助于调节组件和第三抵紧件55可解决该问题。

调节组件包括与第一抵紧件51滑移连接的连杆563,连杆563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连杆563上沿着连杆563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插销孔561,第一抵紧件51上开设了与插销孔561孔径相适配的定位孔551,一端设有套环57是插销562通过定位孔551与插销孔561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杆563设置有两根,平行设置在第一抵紧件51的中间位置,第三抵紧件55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连杆563的一端,此时,插销孔561和定位孔55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当砖茶压制完成后,砖茶内部的反弹力对顶板42和底板41产生外推力,工作人员将定位装置安装到框体31外部,先使第二抵紧件52抵紧底板41;然后连接件53上有外螺纹541的一端穿过第一抵紧件51上的卡槽542,之后调整第三抵紧件55的位置,使得第三抵紧件55能够与顶板42接触,最后拧紧螺帽543使得第三抵紧件55能够与顶板42抵接。

本实施例中,先利用插销562、定位孔551与插销孔561对第三抵紧件55进行有级调节,后利用螺帽543与外螺纹541进行无级调节,使得第三抵紧件55总能够与顶板42抵紧,避免顶板42和底板41发生相反方向的位移,提高了砖茶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