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70768发布日期:2018-07-06 23:25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烘干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的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粮食作物的营养物质丰富,主要有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脂肪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能量物质。

在对粮食进行加工时,烘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操作流程。对粮食的烘干程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粮食的后续保藏等问题。具体的,烘干指的是利用某种方式去除溶剂,保留固体含量的工艺过程。在进行实际操作时,通常通入热空气,然后将物料中的水分蒸汽带走,以对粮食进行烘干。目前,粮食烘干机是对粮食进行干燥处理最为常用的设备。

然而,现有的粮食烘干机在进行工作时,由于受到内部高温以及粮食水分的影响,粮食极易粘附在烘干机的内侧壁上,难以进行去除,清理不方便,严重影响了烘干机的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受到内部高温以及粮食水分的影响,粮食极易粘附在烘干机的内侧壁上,难以进行去除,清理不方便,严重影响了烘干机的再次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烘干机装置,包括一烘干箱,其中,在所述烘干箱内设有一隔板,在所述隔板的下方设有一加热储水组件,所述加热储水组件包括一储水盒以及设于所述储水盒两侧的第一加热炉以及第二加热炉,在所述烘干箱的顶部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一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在所述转动杆的外周均匀设有多个搅拌辊,在所述转动杆的上部还设有一电动推杆,在所述电动推杆的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横杆,所述横杆用于带动一搅拌组件进行搅拌以将所述烘干箱内残留的粮食扫出,在所述烘干箱的顶部还开设有一导气管以及进料口,在所述烘干箱的一侧设有一出料管。

本发明提出的烘干机装置,在烘干箱内设置了第一加热炉以及第二加热炉,在进行烘干时通过上述的第一加热炉以及第二加热炉进行加热以产生热气对粮食进行烘干,在进行烘干时通过转动杆以及搅拌辊进行搅拌加热烘干;当烘干完成后,通过横杆带动搅拌组件对烘干箱内的粮食进行清扫,以清除黏附在烘干箱内壁的粮食余粒,便于实际的清理作业。本发明提出的烘干机装置,可有效地去除烘干机内侧壁上的粮食余粒,提高了实际烘干效率。

所述烘干机装置,其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一搅拌竖杆、设于所述搅拌竖杆外侧的弹簧以及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还均匀设有多个毛刷。

所述烘干机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搅拌竖杆的长度。

所述烘干机装置,其中,所述隔板包括一隔板本体,在所述隔板本体的中间位置设有一金属滤板,所述金属滤板设于所述储水盒的正上方。

所述烘干机装置,其中,所述隔板为圆形,在所述隔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一支撑环,在所述支撑环上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卡块,在所述搅拌竖杆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块相互卡接。

所述烘干机装置,其中,在所述支撑环上还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卡块的内侧,在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搅拌竖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在所述搅拌竖杆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相互卡接。

所述烘干机装置,其中,在所述搅拌竖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卡槽,在所述横杆的一端设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与所述第三卡槽相互卡接。

所述烘干机装置,其中,在所述导气管的底部设有一进气滤网。

所述烘干机装置,其中,在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设有一密封塞,所述出料管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与所述隔板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烘干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烘干机装置接通电源,第一加热炉与第二加热炉进行加热,释放出的热量通过金属滤板进入到烘干室内部;

将待烘干的粮食从进料口注入到烘干室的内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杆以及搅拌辊进行转动,并对粮食进行搅拌式烘干;

烘干完毕后,将电机进行关闭,取下出料管处的密封塞,通过出料管将烘干后的粮食取出;

将电动推杆通电并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推动设于横杆上的第三卡块向下移动,直至第三卡块与第三卡槽相扣接;

再次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搅拌竖杆、安装板以及刷毛进行转动,以对烘干室内侧壁上残留的粮食进行扫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烘干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烘干机装置中隔板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烘干机装置中“v”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烘干机装置中搅拌装置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烘干机装置中搅拌竖杆的结构放大图。

主要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的粮食烘干机在进行工作时,由于受到内部高温以及粮食水分的影响,粮食极易粘附在烘干机的内侧壁上,难以进行去除,清理不方便,严重影响了烘干机的再次使用。

请参阅图1至图5,对于本发明提出的烘干机装置,该烘干机装置包括一烘干箱10,其中,在烘干箱10内设有一隔板12,该隔板12将烘干箱10分隔为加热室20以及烘干室21。

在加热室20内设有一加热储水组件11,其中该加热储水组件11包括一储水盒113以及设于储水盒113两侧的第一加热炉111以及第二加热炉112。对隔板12而言,该隔板12包括一隔板本体120,其中在隔板本体120的中间位置设有一金属滤板121,该金属滤板121设于储水盒113的正上方。在实际应用中,从粮食中所蒸发出的水分会通过该金属滤板121进入到储水盒113内,以便对水分进行回收。第一加热炉111与第二加热炉112可以为电力加热炉,也可为烧炭式加热炉。此两种加热炉均能够产生大量的热气,并对粮食进行烘干处理。此外,第一加热炉111与第二加热炉112均不与金属滤板121进行直接接触,从而有效避免了粮食的烧损。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隔板12的形状为圆形。在隔板12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支撑柱131。在多个支撑柱131的顶部设有一支撑环130,在该支撑环130上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卡块132。此外,在搅拌竖杆140的底部还设有第一卡槽1401,该第一卡槽1401与第一卡块132相互卡接。其中,将该第一卡块132设于第一卡槽1401内主要是为了保证搅拌竖杆140在进行搅拌转动时,沿预设的轨迹进行转动,而不发生偏移进而影响实际的搅拌烘干作业。

此外,在支撑环130上还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限位块133,其中限位块133位于第一卡块132的内侧。在本发明中,在限位块133靠近搅拌竖杆14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1331(请参见图5),在搅拌竖杆140与第二卡槽133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卡块1403,第二卡块1403与第二卡槽1331相互卡接。可以理解的,该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上述的搅拌竖杆140在进行转动时,位置不发生偏移。

与此同时,对上述的烘干箱10而言,在烘干箱10的顶部设有一电机18,电机18的输出轴与一转动杆15固定连接。其中,该转动杆15位于烘干箱10的内部,在转动杆15的外周均匀设有多个搅拌辊150,在本发明中,该搅拌辊150的数量为十二个。在转动杆15外周的上部还设有一电动推杆17,在电动推杆17的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横杆16,该横杆16用于带动一搅拌组件14进行搅拌以将烘干箱10内残留的粮食扫出。

具体的,对该搅拌组件14而言,该搅拌组件14包括一搅拌竖杆140、设于搅拌竖杆140外侧的弹簧141以及与弹簧141固定连接的安装板142,在安装板142的外侧还均匀设有多个毛刷143。在实际应用中,在弹簧141的弹力作用下,保证了毛刷143与烘干室21内侧壁的有效接触,能够对粘附在烘干室21内侧壁上的粮食进行有效的扫落。

此外,在搅拌竖杆140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卡槽1402,在横杆16的末端设有第三卡块160,第三卡块160与第三卡槽1402相互卡接。在实际应用中,当电动推杆17向下运动时,设于横杆16上的第三卡块160会与上述的第三卡槽1402相互进行卡接。当横杆16在电机18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时,会进而带动搅拌竖杆140进行转动,从而对烘干室21内的粮食进行加热搅拌。

在烘干箱10的顶部还开设有一导气管101以及进料口102,在烘干箱10的一侧设有一出料管103。在导气管101的底部设有一进气滤网1011,在出料管103的一端设有一密封塞1031,出料管103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与隔板12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可以理解的,同时设置导气管101与进料口102,可以提高烘干室21内气流的相对稳定性,能够对多余的热量进行排出,保证了烘干箱10的正常使用,在进料口102的作用下,能够对粮食进行有效的注入。

还需要指出的是,安装板142的长度大于搅拌竖杆140的长度,该设置可以保证毛刷143进行有效转动,能够对粮食进行有效的清扫。此外,在烘干箱10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出料管103,保证了粮食的有效排出。

本发明提出的烘干机装置,在烘干箱内设置了第一加热炉以及第二加热炉,在进行烘干时通过上述的第一加热炉以及第二加热炉进行加热以产生热气对粮食进行烘干,在进行烘干时通过转动杆以及搅拌辊进行搅拌加热烘干;当烘干完成后,通过横杆带动搅拌组件对烘干箱内的粮食进行清扫,以清除黏附在烘干箱内壁的粮食余粒,便于实际的清理作业。本发明提出的烘干机装置,可有效地去除烘干机内侧壁上的粮食余粒,提高了实际烘干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烘干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烘干机装置接通电源,第一加热炉111与第二加热炉112进行加热,释放出的热量通过金属滤板121进入到烘干室21的内部。

(2)将待烘干的粮食从进料口102注入到烘干室21的内部,启动电机18,电机18带动转动杆15以及搅拌辊150进行转动,并对粮食进行搅拌式烘干。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步骤中,横杆16与搅拌竖杆140之间不发生直接接触。

(3)烘干完毕后,将电机18进行关闭,取下出料管103处的密封塞1031,通过出料管103将烘干后的粮食取出。

(4)将电动推杆17通电并启动电动推杆17,电动推杆17推动设于横杆16上的第三卡块160向下移动,直至第三卡块160与第三卡槽1402相扣接。

(5)再次启动电机18,电机18带动搅拌竖杆140、安装板142以及毛刷143进行转动,以对烘干室21内侧壁上残留的粮食进行扫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