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鳗鱼投喂浮性颗粒料的驯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58822阅读:10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鳗鱼投喂浮性颗粒料的驯食方法。



背景技术:

鳗鱼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脂肪的优质食用鱼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自古以来都是我国民间珍贵的滋补食物,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我国自从1979年全面引进日本的养鳗技术之后鳗鱼养殖蓬勃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鳗鱼养殖规模和产量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已形成集鳗苗捕捞与培育、成鳗养殖、饲料生产、烤鳗及鳗鱼副产品加工、出口贸易和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传统的鳗鱼饲喂使用的是粉状饲料,即在每次喂料前需要加水利用搅拌机制成面团状,置于投料台上让鳗鱼抢食,这种投喂方式呈现投喂不方便、残饵多、摄食不均衡和成本高等缺点,还造成养殖水质易恶化、浪费水源和增加用工等问题。而使用浮性颗粒饲料的优点有:(1)节水,浮性颗粒饲料在水体中的散失率低,对水体污染小,特别在缺水或循环水集约化的养鳗场效果更明显;(2)省工,不需要搅拌就直接投喂,节约搅拌的机器电费,并减少用工人数;(3)节约成本,颗粒饲料无需价高、无营养且用量高的α~淀粉作为粘合剂,饲料更便宜、营养更全面;膨化后消化好,且换水少,减少鳗鱼应激反应,饲料效率高;(4)鳗鱼生长均匀度高,由于颗粒饲料散开面积大,鳗鱼无需挤压易摄食,强弱鳗鱼能均匀摄食,生长均衡,可减少鳗鱼分选次数,减少应激和用工。

如何使鳗鱼尽早尽快改变摄食习惯,从摄食粉料转到浮性颗粒料对鳗鱼养殖的意义重大,如果驯化效果不好,时间长必然极大影响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使鳗鱼摄食粉料转为摄食浮性颗粒饲料的方法,以提高鳗鱼的养殖技术水平,发挥浮性颗粒料的优势,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也符合国家提倡的生态无污染环境生产方式的要求,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食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鳗鱼投喂浮性颗粒料的驯食方法,该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浮性颗粒料的技术优势,使鳗鱼完全摄食浮性颗粒料,提升鳗鱼养殖的技术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鳗鱼投喂浮性颗粒料的驯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第1天:鳗鱼停食;

第2~6天:每天投喂两次,按照原粉料:浮性颗粒料重量比为(5~25):(75~95)的重量比,取原粉料加入3~5倍重量的水调制成悬浊液,再将浮性颗粒料放入所得的悬浊液中浸泡1~3分钟,然后投放到投料台中供鳗鱼采食,之后每天逐渐减少原粉料的比例;

第7天及以后:每天投喂两次,直接将浮性颗粒料在清水中浸泡1~3分钟,待饲料吸收一些水分变软湿润后再投放到投料台中。

进一步,所述鳗鱼为幼鳗及成鳗。

进一步,所述浮性颗粒料的直径选择原则为,当鳗鱼规格为>100尾/kg时,浮性颗粒饲料直径为1.2~1.6mm;当鳗鱼规格为100~30尾/kg时,浮性颗粒饲料直径为2.2~2.6mm;当鳗鱼规格为30~10尾/kg时,浮性颗粒饲料直径为3.1~3.7mm;当鳗鱼规格为<10尾/kg时,浮性颗粒饲料直径为4.5~5.1mm。

进一步,所述投料台为用5~10目的筛绢网把投料台四周包围固定起来,且浸入水面以下8-12cm,高出水面5~10cm。

进一步,所述投料台的上方50~100cm处搭盖一个塑料黑色遮阳网。

进一步,所述投喂两次的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

进一步,所述第2~4天中,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的总量为未训食之前每天食用原粉料重量的30~50%,每餐保证鳗鱼在15~20分钟采食完;第5-6天,逐渐增加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的总量,每餐保证鳗鱼在15~20分钟采食完;第7天及以后可使投喂浮性颗粒饲料鳗鱼的每天投饵率,达到甚至超过投喂粉料鳗鱼的投饵率。

本发明可实现7~12天完全驯食鳗鱼摄食浮性颗粒饲料,改变摄食粉料导致的残饵多、营养不均衡、成本高、水质易恶化、浪费水源和增加用工等问题,适用于鳗鱼的规模化养殖,对鳗鱼产业的集约化养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中投料台结构改造简单,使用方便,不但可有效的驯化鳗鱼成功摄食浮性颗粒饲料,还能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饲料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水体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幼鳗驯食投喂浮性颗粒料的比较试验

将9万尾规格为120尾/kg的美洲鳗鲡幼鱼投放到面积均为150平方米的六口精养池中,每口池投放1.5万尾。随机把六口池分为两个组,即粉料组和浮性颗粒料组(饲喂e00系列鳗鱼膨化配合饲料),每个组三口池。鳗苗入池后按照常规投喂粉料适应14天后开始对比试验。试验期间两组的水质及饲养管理一致。其中,粉料组仍按照原来的粉料投喂,浮性颗粒料组按照以下步骤驯食浮性颗粒饲料。

饲料准备:根据规格为120尾/kg鳗鱼的营养需求,制作美洲鳗鲡的浮性颗粒饲料,其主要营养成分与原粉料相同,二者的差别主要是用普通面粉等量替换粉料中的α-淀粉,饲料直径为1.3mm;

投料台改造:由于幼鳗的口裂较小,一般使用的浮性颗粒饲料的直径也较小,为防止饲料在投喂时随水流流出投料台,用10目的尼龙筛网把投料台四周包围固定起来,且浸入水面以下约10cm,高出水面约5cm。

驯食过程:鳗鱼首先停食1天;第2天开始投喂(2次/日,分别为6:00和18:00),其中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重量分别占总投料量的25%和75%,在原粉料中加入5倍重量的水调制成悬浊液,再将浮性颗粒料放入所得的悬浊液中浸泡2分钟,然后置于投料台中供鳗鱼采食;第3-4天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按照20:80的重量比例称取原粉料,然后按照前一天的操作进行投喂;第5天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按照10:90的重量比例称取原粉料,然后按照前一天的操作进行投喂;第6天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按照5:95的重量比例称取原粉料,然后按照前一天的操作进行投喂;第7天及以后直接将浮性颗粒料在清水中浸泡1分钟,待饲料吸收一些水分变软湿润后再置于投料台中。

驯食过程中的投料量:根据鳗鱼以前摄食具体情况,刚开始前4天每天的投饵率(鳗鱼重/投喂的配合饲料重)为0.9~1.5%,之后逐渐增加,每餐保证鳗鱼能够在15分钟内采食完饲料。

试验期间,两组鳗鱼的成活率均为100%。

美洲鳗鲡驯食浮性颗粒料第8天投饵率的结果见表1。

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重的百分比,即投饵率(%)=日投料重/鱼体重*100%。

表1美洲鳗鲡幼鱼驯食浮性颗粒料8天后投饵率的变化表

注:同列数据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存在差异(p<0.1),标有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1)。

可以看出,经过8天浮性颗粒料组的投饵率为2.51±0.04%,高于粉料组投喂原粉料的鳗鱼投饵率2.38±0.08%(p<0.1),且两组鳗鱼均在20分钟内采食完相应的饲料。

因此,驯食浮性颗粒料8天后的鳗鱼在同样条件下可以采食更多的饲料。另外,浮性颗粒料组投饵率比粉料组的变异小,说明摄食浮性颗粒料更均匀更稳定。

实施例2:幼鳗驯食投喂浮性颗粒料的比较试验

将6万尾规格为30尾/kg美洲鳗鲡幼鱼投放到面积均为150平方米的六口精养池中,每口池1万尾。随机把六口池分为两个组,即粉料组和浮性颗粒料组,每个组三口池。鳗苗入池后按照常规投喂粉料适应14天后开始对比试验。试验期间两组的饲养管理一致。其中,粉料组仍按照原来的粉料投喂,浮性颗粒料组按照以下步驯食浮性颗粒饲料。

饲料准备:根据规格为30尾/kg鳗鱼的营养需求,制作美洲鳗鲡浮性颗粒饲料,二者的差别主要是用普通面粉等量替换粉料中的α-淀粉,其主要营养成分与原粉料相同,饲料直径为2.4mm;

投料台改造:由于幼鳗的口裂较小,一般使用的浮性颗粒饲料的直径也较小,为防止饲料在投喂时随水流出投料台,用5目的尼龙筛网把其四周包围固定起来,且浸入水面以下10cm,高出水面5cm。

驯食过程:鳗鱼首先停食1天;第2天开始投喂(2次/日,分别为6:00和18:00),其中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重量分别占总投料量的20%和80%,在粉料中加入4倍重量的水调制成悬浊液,再将浮性颗粒料放入其中浸泡2分钟,然后置于投料台中供鳗鱼采食;第3-4天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按照15:85的重量比例称取粉料,然后按照前一天的操作进行投喂;第5天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按照10:90的重量比例称取粉料,然后按照前一天的操作进行投喂;第6天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按照5:95的重量比例称取粉料,然后按照前一天的操作进行投喂;第7天及以后开始直接将浮性颗粒料在清水中浸泡2分钟,待饲料吸收一些水分变软湿润后再置于投料台中。

驯食过程中的投料量:根据鳗鱼以前摄食的具体情况,刚开始前4天每天投饵率0.8~1.2%,之后逐渐增加,每餐保证鳗鱼能够在20分钟内采食完饲料。

试验期间,粉料组鳗鱼的成活率为99.98%,浮性颗粒料组成活率为100%。

美洲鳗鲡幼鱼驯食浮性颗粒料第9天投饵率的结果见表2。

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重的百分比,即投饵率(%)=日投料重/鱼体重*100%。

表2美洲鳗鲡幼鱼驯食浮性颗粒料9天后投饵率的变化

注:同列数据标有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1)。

可以看出,经过9天浮性颗粒料组的投饵率2.12±0.05%数值上高于粉料组投喂原粉料的鳗鱼投饵率2.04±0.09%,但统计学上无差异(p>0.1);且两组鳗鱼在20分钟内采食完相应的饲料。

因此,驯食9天后浮性颗粒料组的的鳗鱼在同样条件下可以采食较多的饲料。另外,浮性颗粒料组投饵率比粉料组的变异小,说明摄食浮性颗粒料更均匀更稳定。

实施例3:成鳗驯食投喂浮性颗粒料的比较试验

将6万尾规格为12尾/kg美洲鳗鲡成鳗投放到面积均为4亩的六口土池中,每口池1.0万尾。随机把六口池分为两个组,即粉料组和浮性颗粒料组,每个组三口池。鳗苗入池后按照常规投喂粉料适应14天后开始对比试验。试验期间两组的饲养管理一致。其中,粉料组仍按照原来的粉料投喂,浮性颗粒料组按照以下步驯食浮性颗粒饲料。

饲料准备:根据规格为12尾/kg鳗鱼的营养需求,制作美洲鳗鲡浮性颗粒饲料,二者的差别主要是用普通面粉等量替换粉料中的α-淀粉,其主要营养成分与原粉料相同,饲料直径为4.5mm;

投料台改造:为防止饲料在投喂时随水流出投料台,用8目的尼龙筛网把其四周包围固定起来,且浸入水面以下20cm,高出水面10cm。由于成鳗多饲养于土池中,故在投料框上方可搭盖一个黑色遮阳网罩(遮光率80~90%),以防止太阳强光照和鸟类偷食饲料。

驯食过程:鳗鱼首先停食1天;第2天开始投喂(2次/日,分别为6:00和18:00),其中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重量分别占总投料量的15%和85%,在粉料中加入3倍重量的水调制成悬浊液,再将浮性颗粒料放入其中浸泡2分钟,然后置于投料台中供鳗鱼采食;第3-4天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按照10:90的重量比例称取粉料,然后按照前一天的操作进行投喂;第5-6天原粉料和浮性颗粒料按照5:95的重量比例称取粉料,然后按照前一天的操作进行投喂;第7天及以后直接将浮性颗粒料在清水中浸泡3钟,待饲料吸收一些水分变软湿润后再置于投料台中。

驯食过程中的投料量:根据鳗鱼以前摄食的具体情况,刚开始前4天每天投饵率为0.5~0.8%,之后逐渐增加,每餐保证鳗鱼能够在20分钟内采食完饲料。

试验期间,两组鳗鱼的成活率均为100%。

美洲鳗成鳗驯食浮性颗粒料第12天投饵率的结果见表3。

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重的百分比,即投饵率(%)=日投料重/鱼体重*100%。

表3美洲鳗成鳗驯食浮性颗粒料12天后投饵率的变化

注:同列数据标有不同大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有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1)。

可以看出,经过12天浮性颗粒料组的投饵率1.53±0.05%显著高于粉料组投喂原粉料的鳗鱼投饵率1.29±0.11%(p<0.05);且两组鳗鱼在20分钟内采食完相应的饲料。

因此,驯食12天后浮性颗粒料组的的成鳗在同样条件下可以采食更多的饲料。另外,浮性颗粒料组投饵率比粉料组的变异小,说明摄食浮性颗粒料更均匀更稳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