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黄颡鱼幼鱼进食与消化的小肽饲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10007发布日期:2018-06-30 04:4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动物饲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促进黄颡鱼幼鱼进食与消化的小肽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颡鱼又称黄颊鱼、黄骨鱼、黄刺鱼,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体主要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还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黄颡鱼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鉴于黄颡鱼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所以近年来黄颡鱼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以广西为例,目前当地的黄颡鱼养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养殖技术日臻完善,其中得饲料企业同步研制了黄颡鱼不同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促进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关于黄颡鱼幼鱼配合饲料的研制技术也逐步成熟,但这些幼鱼饲料都未能解决黄颡鱼幼鱼掉色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养殖户在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密度的同时,忽略了黄颡鱼幼鱼因环境改变或饲料管理问题而经常会出现的掉色的问题,导致黄颡鱼幼鱼生长速度及产量虽然因人工配合饲料配方的完善而提高,但长成以后体色变浅,卖相变差,价格下降;黄颡鱼体色变浅的机理主要是因肝脏病变而导致变色,肝脏病变的主要原因是黄颡鱼在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等问题,导致黄颡鱼发生肠道疾病,肠道通透性增加,有害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导致肝功能受损后,黄颡鱼肝脏内黑色素合成受阻,导致黄颡鱼体色发生不可逆的白化。同时养殖户还存在防病措施不到位,不合理用药,不注重水环境保护等问题,导致养殖水体恶化,黄颡鱼幼鱼生存环境变差,幼鱼养殖成活率下降,体色变暗,品质变差。

现有的黄颡鱼配合饲料中,长期摄食这种较高含量多肽的饲料会导致其肝脏代谢异常、后期厌食等问题。现有技术中的黄颡鱼饲料营养单一,不易消化,无法满足黄颡鱼幼鱼的生长需求,制约了黄颡鱼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黄颡鱼幼鱼进食与消化的小肽饲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酶解制备罗非鱼蛋白肽粉,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满足幼龄动物对动物小肽的需要,提高鱼粉等高蛋白原料的利用率。克服了现有的黄颡鱼幼鱼饲料吸收率低、高蛋白原料的利用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胰凝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40~50℃、pH值7.5~8.5、酶解时间5~8h;过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经过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与α-淀粉、花生粉、磷酸二氢钙、壳寡糖、氨基酸、抗氧化剂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真空后喷涂: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用蛋白酶进行真空后喷涂,得到黄颡鱼幼鱼饲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酶解的条件为温度45℃、pH值8、酶解时间6.5h;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浓缩为真空浓缩,真空度为0.03MPa~0.06MPa;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罗非鱼蛋白小肽粉35-65份、α-淀粉10~15份、花生粉3~10份、豆油4~8份、磷酸二氢钙1~2份、壳寡糖0.5~1份、氨基酸0.05~0.1份、抗氧化剂0.05~0.1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真空后喷涂的条件为:真空度0.04~0.08MPa、在蛋白酶喷涂量为500~2500mL/h的条件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后喷涂的温度为45℃~55℃。

本发明的优点:

1.添加本发明的饲料可以显著促进黄颡鱼幼鱼生长,增强肠道酶活性,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水体磷排放量,保持养殖环境良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2.本发明通过控制酶解条件,制备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4k~6.5k的罗非鱼蛋白小肽,该特定片段特别适用于黄颡鱼幼鱼的吸收。

3.本发明与单一颗粒饲料技术相比,真空后喷涂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产品在加工、储运过程中热敏性成分损失,充分保存了产品中所添加的营养制剂以及保证了这些成分在颗粒饲料内部的均匀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质量份数2份的胰凝乳蛋白酶和2份的枯草杆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40℃、pH值7.5、酶解时间5h;过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在真空度为0.03MPa真空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质量份数35份,α-淀粉10份、花生粉3份、豆油4份、磷酸二氢钙1份、壳寡糖0.5份、氨基酸0.05份、抗氧化剂0.05份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进行真空后喷涂:在真空度0.04MPa、蛋白酶喷涂量为500mL/h的条件下,45℃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制得黄颡鱼幼鱼小肽饲料。

实施例2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质量份数4份的胰凝乳蛋白酶和4份的枯草杆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50℃、pH值8.5、酶解时间8h;分子膜过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在真空度为0.06MPa真空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质量份数65份,α-淀粉15份、花生粉10份、豆油8份、磷酸二氢钙2份、壳寡糖1份、氨基酸0.1份、抗氧化剂0.1份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进行真空后喷涂:在真空度0.08MPa、蛋白酶喷涂量为2500mL/h的条件下,55℃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制得黄颡鱼幼鱼小肽饲料。

实施例3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质量份数3份的胰凝乳蛋白酶和3份的枯草杆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45℃、pH值8、酶解时间6.5h,分子膜过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在真空度为0.05MPa真空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质量份数50份,α-淀粉12份、花生粉5份、豆油6份、磷酸二氢钙1.5份、壳寡糖0.8份、氨基酸0.08份、抗氧化剂0.08份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进行真空后喷涂:在真空度0.05MPa、蛋白酶喷涂量为1250mL/h的条件下,50℃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制得黄颡鱼幼鱼小肽饲料。

实施例4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质量份数3份的胰凝乳蛋白酶和4份的枯草杆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42℃、pH值8.2、酶解时间7h;纳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在真空度为0.04MPa真空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质量份数58份,α-淀粉13份、花生粉8份、豆油7份、磷酸二氢钙2份、壳寡糖1份、氨基酸0.09份、抗氧化剂0.09份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进行真空后喷涂:在真空度0.06MPa、蛋白酶喷涂量为800mL/h的条件下,48℃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制得黄颡鱼幼鱼小肽饲料。

实施例5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质量份数2.5份的胰凝乳蛋白酶和2.5份的枯草杆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48℃、pH值7.8、酶解时间6h;膜过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在真空度为0.05MPa真空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质量份数39份,α-淀粉11份、花生粉4份、豆油5份、磷酸二氢钙1.5份、壳寡糖0.6份、氨基酸0.06份、抗氧化剂0.05份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进行真空后喷涂:在真空度0.07MPa、蛋白酶喷涂量为2000mL/h的条件下,50℃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制得黄颡鱼幼鱼小肽饲料。

实施例6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质量份数3份的胰凝乳蛋白酶和4份的枯草杆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46℃、pH值8.2、酶解时间7.5h;分子膜过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在真空度为0.06MPa真空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质量份数52份,α-淀粉12份、花生粉4份、豆油7份、磷酸二氢钙2份、壳寡糖0.6份、氨基酸0.08份、抗氧化剂0.08份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进行真空后喷涂:在真空度0.06MPa、蛋白酶喷涂量为1260mL/h的条件下,52℃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制得黄颡鱼幼鱼小肽饲料。

对比例1~4用于评价胰凝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制得的饲料对吸收的影响

对比例1:采用质量份数为3份的胰凝乳蛋白酶取代实施例3中的胰凝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其它步骤同实施例3。

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质量份数3份的胰凝乳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45℃、pH值8、酶解时间6.5h,分子膜过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在真空度为0.05MPa真空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质量份数50份,α-淀粉12份、花生粉5份、豆油6份、磷酸二氢钙1.5份、壳寡糖0.8份、氨基酸0.08份、抗氧化剂0.08份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进行真空后喷涂:在真空度0.05MPa、蛋白酶喷涂量为1250mL/h的条件下,50℃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

对比例2:采用质量份数为3份的枯草杆菌蛋白酶取代实施例3中的胰凝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其它步骤同实施例3。

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质量份数3份的枯草杆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45℃、pH值8、酶解时间6.5h,分子膜过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在真空度为0.05MPa真空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质量份数50份,α-淀粉12份、花生粉5份、豆油6份、磷酸二氢钙1.5份、壳寡糖0.8份、氨基酸0.08份、抗氧化剂0.08份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进行真空后喷涂:在真空度0.05MPa、蛋白酶喷涂量为1250mL/h的条件下,50℃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

对比例3:采用质量份数为3份的胰蛋白酶取代实施例3中的胰凝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其它步骤同实施例3。

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质量份数3份的胰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45℃、pH值8、酶解时间6.5h,分子膜过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在真空度为0.05MPa真空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质量份数50份,α-淀粉12份、花生粉5份、豆油6份、磷酸二氢钙1.5份、壳寡糖0.8份、氨基酸0.08份、抗氧化剂0.08份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进行真空后喷涂:在真空度0.05MPa、蛋白酶喷涂量为1250mL/h的条件下,50℃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

对比例4:采用质量份数为3份的碱性蛋白酶取代实施例3中的胰凝乳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其它步骤同实施例3。

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一,酶解: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后添加质量份数3份的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45℃、pH值8、酶解时间6.5h,分子膜过滤后得到酶解罗非鱼蛋白肽液,在真空度为0.05MPa真空浓缩干燥,生成酶解罗非鱼蛋白小肽粉;

步骤二,制粒:将酶解得到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粉质量份数50份,α-淀粉12份、花生粉5份、豆油6份、磷酸二氢钙1.5份、壳寡糖0.8份、氨基酸0.08份、抗氧化剂0.08份混合均匀膨化制粒,得到饲料颗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饲料颗粒进行真空后喷涂:在真空度0.05MPa、蛋白酶喷涂量为1250mL/h的条件下,50℃下用真空喷涂机喷涂。

取实施例1~6及对比例1~4所得饲料进行黄颡鱼幼鱼饲喂实验,具体操作如下:

选择黄颡鱼幼鱼500尾,均体重5g左右,取实施例1~6及对比例1~4所得饲料进行黄颡鱼幼鱼饲喂实验。自由摄食,保证养殖黄颡鱼的溶氧充足,在饲料投喂30天后,称量实验后体重,计算增重率,成活率,饵料系数的变化率、肠道绒毛高度增长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增加比例,与试前水体磷含量对比,检测水体中磷的排放量的变化。上述各指标变化结果如下表。

表1促长、减排效果统计

表2肠道酶活性和中肠绒毛高度增加统计

经饲喂实验,测定各组变化表明,实施例与对比例相比效果显著。本发明通过制备得到含有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2.5k~4.5k的罗非鱼蛋白小肽的饲料,大幅度的提高黄颡鱼幼鱼的摄食量,可以显著促进黄颡鱼幼鱼生长,增强肠道酶活性,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死亡率,减少水体磷排放量,保持养殖环境良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