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制造及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1460发布日期:2018-09-04 20:5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绿茶制造及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的生产工艺大体分为手工制造和机械制造两大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绿茶的消费档次和数量都有较大的增加,手工作坊的生产规模逐步被正规茶厂所替代,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于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绿茶的加工,大体上可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

①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机通常采用燃气和电力的加热方式进行杀青操作,杀青方式包括:炒青、蒸青、泡青、辐射杀青。

②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

③干燥的目的,是为了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现有机械生产技术中,杀青和干燥方法是两个单独的生产设备,即浪费加工时间、增加工艺流程,又浪费生产能源,不能达到节能生产的有机结合,而且杀青过程中,一般用炒锅翻炒,这使得锅温的掌握成为难题,下层茶叶杀青效果优于上层茶叶,如果加大温度,又容易破坏下层茶叶的酶的活性,加大翻炒力度,又大大的破坏了茶叶的完成性,而酶的活性只是在杀青的过程中被钝化,而不是“杀死”,如果杀青过度,会大大降低茶叶的口感和品质;即便用烤箱,也容易造成外部受热,内部冷热不均的现象,很难达到茶叶生产的稳定性;

而现有技术中的干燥方法中,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单纯的烘干操作不能有效的去除茶叶中的多余水分,容易引起茶叶变质;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影响茶叶品质;而晒干操作方式使用的人工量较大,而且与太阳角度照射密切相关,不利于规模化的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茶制造及包装设备,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使得杀青和干燥在一个设备中高效完成,降低了设备的资金、场地占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生产能耗,节能环保;

一种绿茶制造及包装设备,包括:进料机、杀青干燥一体机、揉捻机、包装机以及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杀青干燥一体机包括:杀青管道、干燥管道、支架和反光镜;所述反光镜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反光弧面上,所述杀青管道呈s型上、下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反光镜上表面;所述揉捻机的一端与所述杀青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杀青管道的另一端与进料机连接,所述揉捻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干燥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干燥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包装机连接;所述干燥管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反光中心点支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通过热风装置进行茶叶送料;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热风装置为温度可调的热风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杀青管道为透明设置的,包含内层、外层的管道结构,内层设置在所述外层内部,所述外层与内层结构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中为真空设置;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杀青管道内设置有杀青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管道也为透明设置的,包含内层、外层的管道结构,内层设置在所述外层内部,所述外层与内层结构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中为真空设置;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干燥管道内设置有干燥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弧面结构通过垂直伺服电机和水平伺服电机控制其左右上下定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揉捻机的一端与所述杀青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处,设置有导风卸料装置,该装置为风车形状结构,中间设置有转动轴,多个风叶结构对称的围绕转动轴设置,每个风叶结构都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导风过滤孔,可以保证热风的通过的同时,不会通过杀青后的茶叶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中控单元、传感器电路、热风控制电路、储能电路、角度控制电路以及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传感器电路、角度控制电路以及中控单元的供电;所述中控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传感器电路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中控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角度控制电路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热风控制电路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中控单元的又一端与所述储能电路的一端电连接;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中控单元用于整体的运算与逻辑控制,发出控制指令,调节各工作部件最佳参数;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传感器电路用于连接杀青温度传感器和干燥温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热风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热风风机的风温;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储能电路用于不生产茶叶时,进行太阳能存储,储备生产用电能或热能;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角度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垂直伺服电机和水平伺服电机,通过上下水平调整,达到立体的最优调整,使得角度跟踪太阳光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设计理念,现介绍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进料机进行茶叶的筛选和供料,将筛选过杂质的茶叶,通过热风风机输送到杀青机;

其次,杀青干燥一体机进行茶叶杀青作业,通过特殊的真空夹层透明管,在反光镜的反射光和太阳光直射下的双重光辐射作用下,达到茶叶杀青的自热温度加热和保温,再通过杀青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采集,调整热风的温控参数,达到最优的杀青效果;

再次,杀青后的茶叶进入揉捻机进行造型工作;造型结束,进入干燥管道中进行干燥工艺,此过程采用杀青热风余热,干燥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实时控制干燥温度,通过反光镜的聚焦点热温,补足热风干燥温度的不足,当温度过高,调整面向太阳入射角的角度,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节能环保的同时,达到最佳的去水分,散芳香的最佳干燥效果;

最后,通过干燥热风与包装机的连通设计,再次利用余热热风,保证包装时,不会受潮,影响茶叶品质;

本发明的有意效果是:

该发明节能环保,通过对热风的循环利用,达到杀青、干燥、包装的同时应用,避免了过去每个步骤单独操作,大大浪费能源的不足,而且充分利用太阳光光辐射热能,杀青的同时,可以很好的再次进行光照作业干燥,通过控制热风风机的功率和反光镜入射角度,很好的起到了工艺参数的优化控制,占地小,一机多用,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绿茶制造及包装设备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绿茶制造及包装设备的杀青管道举例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一种绿茶制造及包装设备的导风卸料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一种绿茶制造及包装设备的导风卸料装置之风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绿茶制造及包装设备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绿茶制造及包装设备,包括:进料机、杀青干燥一体机、揉捻机302、包装机以及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杀青干燥一体机包括:杀青管道102、干燥管道103、支架101和反光镜;所述反光镜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101上的反光弧面上,所述杀青管道102呈s型上、下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反光镜上表面;所述揉捻机302的一端与所述杀青管道102的一端连接,所述杀青管道102的另一端与进料机连接,所述揉捻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干燥管道103的一端连接,所述干燥管道103的另一端与所述包装机连接;所述干燥管道103设置在所述支架101上的反光中心点支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通过热风装置303进行茶叶送料;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热风装置303为温度可调的热风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杀青管道102为透明设置的,包含内层201、外层202的管道结构,内层设置在所述外层内部,所述外层与内层结构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中为真空设置203;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杀青管道102内设置有杀青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管道103也为透明设置的,包含内层、外层的管道结构,内层设置在所述外层内部,所述外层与内层结构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中为真空设置;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干燥管道103内设置有干燥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弧面结构通过垂直伺服电机和水平伺服电机控制其左、右、上、下定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揉捻机的302一端与所述杀青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处,设置有导风卸料装置,该装置为风车形状结构,中间设置有转动轴301,多个风叶结构302对称的围绕转动轴设置,每个风叶结构302都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导风过滤孔304,可以保证热风的通过的同时,不会通过杀青后的茶叶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中控单元401、传感器电路402、热风控制电路403、储能电路404、角度控制电路405以及供电单元406;所述供电单元406用于传感器电路402、角度控制电路405以及中控单元401的供电;所述中控单元401的一端与所述传感器电路40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中控单元401的另一端与所述角度控制电路40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电路402的另一端与所述热风控制电路40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中控单元401的又一端与所述储能电路404的一端电连接;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中控单元401用于整体的运算与逻辑控制,发出控制指令,调节各工作部件最佳参数;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传感器电路402用于连接杀青温度传感器和干燥温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热风控制电路403用于控制热风风机的风温;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储能电路404用于不生产时,进行太阳能存储,储备生产用电能或热能;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角度控制电路405用于控制垂直伺服电机和水平伺服电机,通过上下水平调整,达到立体的最优调整,使得角度跟踪太阳光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设计理念,现介绍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进料机进行茶叶的筛选和供料,将筛选过杂质的茶叶,通过热风风机输送到杀青机;

其次,杀青干燥一体机进行茶叶杀青作业,通过特殊的真空夹层透明管,在反光镜的反射光和太阳光直射下的双重光辐射作用下,达到茶叶杀青的自热温度加热和保温,再通过杀青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采集,调整热风的温控参数,达到最优的杀青效果;

再次,杀青后的茶叶进入揉捻机进行造型工作;造型结束,进入干燥管道中进行干燥工艺,此过程采用杀青热风余热,干燥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实时控制干燥温度,通过反光镜的聚焦点热温,补足热风干燥温度的不足,当温度过高,调整面向太阳入射角的角度,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节能环保的同时,达到最佳的去水分,散芳香的最佳干燥效果;

最后,通过干燥热风与包装机的连通设计,再次利用余热热风参与包装,保证包装时,茶叶不会受潮,影响茶叶品质;

该发明节能环保,通过对热风的循环利用,达到杀青、干燥、包装的同时应用,而且充分利用太阳光光辐射热能,杀青的同时,可以很好的再次进行光照作业干燥,通过控制热风风机的功率和反光镜入射角度,很好的起到了工艺参数的优化控制,占地小,一机多用,维护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应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