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状绿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1463发布日期:2018-09-04 20:56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颗粒状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人所在的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目前,现有的绿茶制作工艺只能将绿茶做成条状绿茶或卷状绿茶,只能进行袋装,使得保质期短,而且茶毫四处挥散,不仅污染环境,也浪费了大量的有益成分,而且现有技术制作的绿茶也无法通过真空压缩保证来延长保质期,使得制茶企业的售茶期限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颗粒状绿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打破了绿茶只能制成条状或卷状的传统,制造出颗粒状绿茶,可以在延长茶叶的香味的同时将香味固定在茶叶内,将茶毫保留在茶叶中,有效防止茶毫四处挥散污染环境,还能增加茶叶的纯和度,减少茶叶的苦涩味,保证茶叶的适口性。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颗粒状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摊凉:将采摘的茶叶鲜叶均匀按1.5-2.5cm的厚度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再往摊凉槽内送入自然风进行3-5个小时的通风散热,得到水份含量为85-90%的茶叶鲜叶;

蒸汽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鲜叶送入蒸汽热风杀青机进行蒸汽杀青,得到水份含量为55-60%的茶叶鲜叶,蒸汽杀青的蒸汽温度为100-110℃,蒸汽杀青的热风温度为360-400℃,蒸汽杀青的时间为5-8分钟;

脱水: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茶叶脱水机的脱水滚筒内进行脱水,得到水份含量为45-50%的茶叶,脱水时,先通过脱水滚筒的一端往脱水滚筒内送入自然风,再通过脱水滚筒的另一端将脱水滚筒内产生热气和水份送出,形成风力循环,脱水滚筒的转速为25-35转/分,脱水滚筒内的脱水温度为80-90℃,脱水时间为10-15分钟;

静置:将脱水后的茶叶放入密封的容器内静置30-40分钟,得到均匀回润的茶叶,静置后茶叶的温度为25-30℃;

初揉:初揉是指将静置后的茶叶放入单动揉捻机进行初揉,得到条状茶叶,初揉的时间为5-8分钟,初揉的单动揉捻机转速为28-34转/分;

加热:将初揉后的条状茶叶放入加热锅内进行加热,得到温度为110-120℃的条状茶叶,再将条状茶叶用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

热揉:热揉是指每连续进行两次揉捻后加热一次,重复18-20次,得到水份含量为10-12%的球状茶叶团;

每次揉捻是指将球状茶叶团放入平板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8-10分钟,揉捻的揉捻机转速为28-34转/分;每次加热是指将球状茶叶团打开将条状茶叶抖散、解块后放入加热锅内加热到90-120℃,再用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

第二次摊凉:将球状茶叶团抖散、解块后得到颗粒状茶叶,颗粒状茶叶按1-1.5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烘干:将第二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放入茶叶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得到水份含量为7-8%的颗粒状茶叶,烘干的温度为110-130℃,烘干的时间为40-50分钟;

第三次摊凉:将烘干后的颗粒状茶叶按1-1.5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提香:提香是指将第三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放入茶叶提香机内依次进行低温提香和高温提香,得到水份含量为5-6%的颗粒状茶叶成品;低温提香是指在温度为70-80℃的茶叶提香机内提香110-130分钟,高温提香是指在温度为120-140℃的茶叶提香机内提香30-50分钟;

第四次摊凉:将提香后的颗粒状茶叶成品按1-1.5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还包括真空包装步骤,真空包装步骤是指将第四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成品放入真空包装机内进行真空包装,得到真空包装的颗粒状茶叶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第一次摊凉、蒸汽杀青、脱水、静置、初揉、加热、热揉、第二次摊凉、烘干、第三次摊凉、提香和第四次摊凉形成独特的颗粒状绿茶加工方法,打破了绿茶只能制成条状或卷状的传统,制造出颗粒状绿茶,可以在延长茶叶的香味的同时将香味固定在茶叶内,将茶毫保留在茶叶中,有效防止茶毫四处挥散污染环境,还能增加茶叶的纯和度,减少茶叶的苦涩味,保证茶叶的适口性。

2、本发明采用第一次摊凉步骤,将采摘的茶叶鲜叶均匀按1.5-2.5cm的厚度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再往摊凉槽内送入自然风进行3-5个小时的通风散热,得到水份含量为85-90%的茶叶鲜叶,可保证茶叶鲜叶能均匀脱去10-15%的水分,方便后续工艺的进行;

3、本发明采用蒸汽杀青步骤,将摊凉后的茶叶鲜叶送入蒸汽热风杀青机进行蒸汽杀青,得到水份含量为55-60%的茶叶鲜叶,蒸汽杀青的蒸汽温度为100-110℃,蒸汽杀青的热风温度为360-400℃,蒸汽杀青的时间为5-8分钟;保证杀青透彻,匀整,杀青效率高;

4、本发明采用脱水步骤,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茶叶脱水机的脱水滚筒内进行脱水,得到水份含量为45-50%的茶叶,脱水时,先通过脱水滚筒的一端往脱水滚筒内送入自然风,再通过脱水滚筒的另一端将脱水滚筒内产生热气和水份送出,形成风力循环,脱水滚筒的转速为25-35转/分,脱水滚筒内的脱水温度为80-90℃,脱水时间为10-15分钟;可延长茶叶的香味的同时,将香味固定在茶叶内,提高茶叶的品质。

5、本发明采用静置步骤,将脱水后的茶叶放入密封的容器内静置30-40分钟,得到均匀回润的茶叶,静置后茶叶的温度为25-30℃,可防止茶叶在揉捻时出现断裂的情况,保证茶叶鲜叶在揉捻时的完整性。

6、本发明采用初揉步骤,初揉是指将静置后的茶叶放入单动揉捻机进行初揉,得到条状茶叶,初揉的时间为5-8分钟,初揉的单动揉捻机转速为28-34转/分;可将茶叶进行软化,为下一步的热揉打下基础。

7、本发明采用加热步骤,将初揉后的条状茶叶放入加热锅内进行加热,得到温度为110-120℃的条状茶叶,再将条状茶叶用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用于为条状茶叶升温,增加柔性,方便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

8、本发明采用热揉步骤,热揉是指每连续进行两次揉捻后加热一次,重复18-20次,得到水份含量为10-12%的球状茶叶团;每次揉捻是指将球状茶叶团放入平板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8-10分钟,揉捻的揉捻机转速为28-34转/分;每次加热是指将球状茶叶团打开将条状茶叶抖散、解块后放入加热锅内加热到90-120℃,再用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可进一步固定茶叶香味,防止茶叶表面的茶毫挥散,增加茶叶的纯和度,减少茶叶的苦涩味,保证茶叶的适口性。

9、本发明采用提香步骤,提香是指将第三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放入茶叶提香机内依次进行低温提香和高温提香,得到水份含量为5-6%的颗粒状茶叶成品;低温提香是指在温度为70-80℃的茶叶提香机内提香110-130分钟,高温提香是指在温度为120-140℃的茶叶提香机内提香30-50分钟;低温提香是为了让茶叶的水份进一步均匀散失,同时固定香味;高温提香为了快速将茶叶香味固定,防止香味散失。

10、本发明采用第四次摊凉步骤,将提香后的颗粒状茶叶成品按1-1.5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冷却至常温后的颗粒状茶叶成品可以直接进行储存,也可以直接包装销售。

11、本发明采用还包括真空包装步骤,真空包装步骤是指将第四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成品放入真空包装机内进行真空包装,得到真空包装的颗粒状茶叶成品;本发明的颗粒状茶叶成品可以放入真空包装机内进行真空包装,真空后的颗粒状茶叶可以延长至少一倍的保质期,大大增加了制茶企业的售茶期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颗粒状绿茶的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摊凉:将采摘的茶叶鲜叶均匀按1.5cm的厚度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再往摊凉槽内送入自然风进行3个小时的通风散热,得到水份含量为90%的茶叶鲜叶;

蒸汽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鲜叶送入蒸汽热风杀青机进行蒸汽杀青,得到水份含量为60%的茶叶鲜叶,蒸汽杀青的蒸汽温度为100℃,蒸汽杀青的热风温度为360℃,蒸汽杀青的时间为5分钟;

脱水: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茶叶脱水机的脱水滚筒内进行脱水,得到水份含量为50%的茶叶,脱水时,先通过脱水滚筒的一端往脱水滚筒内送入自然风,再通过脱水滚筒的另一端将脱水滚筒内产生热气和水份送出,形成风力循环,脱水滚筒的转速为25转/分,脱水滚筒内的脱水温度为80℃,脱水时间为10分钟;

静置:将脱水后的茶叶放入密封的容器内静置30分钟,得到均匀回润的茶叶,静置后茶叶的温度为25℃;

初揉:初揉是指将静置后的茶叶放入单动揉捻机进行初揉,得到条状茶叶,初揉的时间为5分钟,初揉的单动揉捻机转速为28转/分;

加热:将初揉后的条状茶叶放入加热锅内进行加热,得到温度为110℃的条状茶叶,再将条状茶叶用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

热揉:热揉是指每连续进行两次揉捻后加热一次,重复18次,得到水份含量为12%的球状茶叶团;

每次揉捻是指将球状茶叶团放入平板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8分钟,揉捻的揉捻机转速为28转/分;每次加热是指将球状茶叶团打开将条状茶叶抖散、解块后放入加热锅内加热到90℃,再用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

第二次摊凉:将球状茶叶团抖散、解块后得到颗粒状茶叶,颗粒状茶叶按1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烘干:将第二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放入茶叶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得到水份含量为8%的颗粒状茶叶,烘干的温度为110℃,烘干的时间为40分钟;

第三次摊凉:将烘干后的颗粒状茶叶按1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提香:提香是指将第三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放入茶叶提香机内依次进行低温提香和高温提香,得到水份含量为6%的颗粒状茶叶成品;低温提香是指在温度为70℃的茶叶提香机内提香110分钟,高温提香是指在温度为120℃的茶叶提香机内提香30分钟;

第四次摊凉:将提香后的颗粒状茶叶成品按1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实施例2:

一种颗粒状绿茶的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摊凉:将采摘的茶叶鲜叶均匀按2cm的厚度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再往摊凉槽内送入自然风进行4个小时的通风散热,得到水份含量为88%的茶叶鲜叶;

蒸汽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鲜叶送入蒸汽热风杀青机进行蒸汽杀青,得到水份含量为57%的茶叶鲜叶,蒸汽杀青的蒸汽温度为105℃,蒸汽杀青的热风温度为380℃,蒸汽杀青的时间为7分钟;

脱水: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茶叶脱水机的脱水滚筒内进行脱水,得到水份含量为48%的茶叶,脱水时,先通过脱水滚筒的一端往脱水滚筒内送入自然风,再通过脱水滚筒的另一端将脱水滚筒内产生热气和水份送出,形成风力循环,脱水滚筒的转速为30转/分,脱水滚筒内的脱水温度为85℃,脱水时间为13分钟;

静置:将脱水后的茶叶放入密封的容器内静置35分钟,得到均匀回润的茶叶,静置后茶叶的温度为27℃;

初揉:初揉是指将静置后的茶叶放入单动揉捻机进行初揉,得到条状茶叶,初揉的时间为6分钟,初揉的单动揉捻机转速为31转/分;

加热:将初揉后的条状茶叶放入加热锅内进行加热,得到温度为115℃的条状茶叶,再将条状茶叶用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

热揉:热揉是指每连续进行两次揉捻后加热一次,重复19次,得到水份含量为11%的球状茶叶团;

每次揉捻是指将球状茶叶团放入平板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9分钟,揉捻的揉捻机转速为32转/分;每次加热是指将球状茶叶团打开将条状茶叶抖散、解块后放入加热锅内加热到110℃,再用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

第二次摊凉:将球状茶叶团抖散、解块后得到颗粒状茶叶,颗粒状茶叶按1.2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烘干:将第二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放入茶叶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得到水份含量为7.5%的颗粒状茶叶,烘干的温度为120℃,烘干的时间为45分钟;

第三次摊凉:将烘干后的颗粒状茶叶按1.2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提香:提香是指将第三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放入茶叶提香机内依次进行低温提香和高温提香,得到水份含量为5.5%的颗粒状茶叶成品;低温提香是指在温度为75℃的茶叶提香机内提香120分钟,高温提香是指在温度为130℃的茶叶提香机内提香40分钟;

第四次摊凉:将提香后的颗粒状茶叶成品按1.3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实施例3:

一种颗粒状绿茶的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摊凉:将采摘的茶叶鲜叶均匀按2.5cm的厚度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再往摊凉槽内送入自然风进行5个小时的通风散热,得到水份含量为85%的茶叶鲜叶;

蒸汽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鲜叶送入蒸汽热风杀青机进行蒸汽杀青,得到水份含量为55%的茶叶鲜叶,蒸汽杀青的蒸汽温度为110℃,蒸汽杀青的热风温度为400℃,蒸汽杀青的时间为8分钟;

脱水: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茶叶脱水机的脱水滚筒内进行脱水,得到水份含量为45%的茶叶,脱水时,先通过脱水滚筒的一端往脱水滚筒内送入自然风,再通过脱水滚筒的另一端将脱水滚筒内产生热气和水份送出,形成风力循环,脱水滚筒的转速为35转/分,脱水滚筒内的脱水温度为90℃,脱水时间为15分钟;

静置:将脱水后的茶叶放入密封的容器内静置40分钟,得到均匀回润的茶叶,静置后茶叶的温度为30℃;

初揉:初揉是指将静置后的茶叶放入单动揉捻机进行初揉,得到条状茶叶,初揉的时间为8分钟,初揉的单动揉捻机转速为34转/分;

加热:将初揉后的条状茶叶放入加热锅内进行加热,得到温度为120℃的条状茶叶,再将条状茶叶用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

热揉:热揉是指每连续进行两次揉捻后加热一次,重复20次,得到水份含量为10%的球状茶叶团;

每次揉捻是指将球状茶叶团放入平板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10分钟,揉捻的揉捻机转速为34转/分;每次加热是指将球状茶叶团打开将条状茶叶抖散、解块后放入加热锅内加热到120℃,再用无纺布包裹后形成球状茶叶团;

第二次摊凉:将球状茶叶团抖散、解块后得到颗粒状茶叶,颗粒状茶叶按1.5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烘干:将第二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放入茶叶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得到水份含量为7%的颗粒状茶叶,烘干的温度为130℃,烘干的时间为50分钟;

第三次摊凉:将烘干后的颗粒状茶叶按1.5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提香:提香是指将第三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放入茶叶提香机内依次进行低温提香和高温提香,得到水份含量为5%的颗粒状茶叶成品;低温提香是指在温度为80℃的茶叶提香机内提香130分钟,高温提香是指在温度为140℃的茶叶提香机内提香50分钟;

第四次摊凉:将提香后的颗粒状茶叶成品按1.5cm的厚度均匀铺放在摊凉槽上的隔网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真空包装步骤,真空包装步骤是指将第四次摊凉后的颗粒状茶叶成品放入真空包装机内进行真空包装,得到真空包装的颗粒状茶叶成品。

本实施例的颗粒状茶叶成品可以放入真空包装机内进行真空包装,真空后的颗粒状茶叶可以延长至少一倍的保质期,大大增加了制茶企业的售茶期限。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