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脱土豆薄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5939发布日期:2018-11-02 21:49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与食品机械有关,具体是指一种用于除去土豆外皮的专业加工机械,具体来说,主要是指一种只去除土豆外皮层而不会伤及皮下肉质瓤的可调土豆去皮机。

背景技术

土豆作为一种适应性广产量巨大的农产品,因其营养丰富制作花样繁多广受欢迎,但其由原料加工成食品的过程中必须去皮,而去皮工序的操作困难问题却在较长的时期内没有很好的解决,主要原因是土豆的外形不太规整,或圆或长圆或分节有多种形状,另外其表面也多坑凹不平,在加工量较少的场所比如居家厨房内一般都用刮皮刀手工去除,在加工量较大的场所比如食堂则因工效太低不宜使用手工进行去皮加工,针对此问题近些年出现了一种滚筒式电动土豆去皮机,利用设置在滚筒底转轮的高速旋转带动土豆在筒内壁摩擦来去皮,筒内壁上面涂覆了一层金刚砂涂层,利用碰撞摩擦来去皮;还有一种是轴辊式,利用多组带硬质毛刷的转辊轮番梯次的高速旋转打磨来去皮。上述两种是最常见到的土豆去皮机械,但其都有一个美中不足之处:在打去土豆外皮的同时也夹带走了较多的皮下肉质瓤,实际称重检验会发现:去皮加工前后的土豆重量减轻了10-15/100,即有约1/7的土豆因去皮加工而受到损耗,实际上,依不同的土豆品种来看,在比较湿润的情况下,土豆纯粹的外皮的厚度为0.12-0.15mm,重量只占土豆毛重的约3/100左右,为了去除不适宜食用的外皮而不得不多损耗掉约10/100的土豆肉质瓤,加工过的光滑的去皮土豆,粗看挺好,而细瞧会发现,皮下的肉质瓤随皮被夹带走后留下了道道沟痕创伤,揭去的土豆皮和肉质瓤的总厚度不低于2-2.5mm,实际上浪费是不可小觑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土豆去皮的新的技术方案可调脱土豆薄皮机,它可以解决前述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如下:它包含喷水管、料斗、底板、支架、可编程电机,所述底板上面周边均匀的设置有向上垂立的同样的四根圆管形的支柱,各支柱圆管上口内都向上套接着一根圆杆形的丝杆,丝杆在其处于支柱圆管上口的部位都穿连固接一只齿轮,各齿轮的外侧都共同被一加工有内齿牙的齿圈齿合连接,在齿圈的外侧及上面分别设置有一圆形的手轮及一圆环状的挡圈;丝杆在其处于上端的外螺纹部位都连接有一套管,操作手轮旋转就会带动齿圈、各齿轮、各丝杆在套管内转动来调节各丝杆与各套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各套管的顶端内侧部位及各支柱下端附近的内侧部位各固定连接一圆形的成水平状设置的上架圈、下架圈,在上、下架圈之间通过挂钩上下方向的连接着多根弹性撑紧的拉簧,各相邻拉簧间相互紧挨并共同形成一个闭合圆筒的形状,在闭合成圆筒状的拉簧的内侧壁面上均匀的覆盖缠绕着钢丝层,所述钢丝层为一种由0.15*0.5mm的高碳扁钢丝集簇缠绕成厚实的毡状而成;所述可编程电机的电机轴向上延长一段且在其延长段上向四周辐射状连接有多根架杆,各架杆的外端共同固定连接到一呈倒置的u字形形状的转鼓的内壁上,转鼓向下的敞口端到达拉簧的下端处且与此处的钢丝层贴近,转鼓向上的顶端到达上架圈的上方,在转鼓的外壁面上整体的覆盖连接一层覆胶层;在上架圈的上方设置一呈斗形的料斗和一喷水管,在下架圈的内侧、转鼓的下边缘下设置一向下向外伸出的接料箕;所述可编程电机被设置成正向的旋转几圈再反向的旋转几圈的往复循环的工作模式,当土豆从料斗下落到转鼓的外壁面和拉簧之间的楔形空腔里后,转鼓就会带动土豆在拉簧上的钢丝层上开始摩擦翻滚往复旋转来打磨表皮,带着表皮的土豆与其相接触的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较大,下滑速度也较慢从而能被转鼓与外侧的钢丝层之间越来越收窄的空隙里夹紧反复多次往复磋磨直到高效的除净表皮后,无表皮的光滑的土豆在其自身淀粉及水流的作用下摩擦力会大大减小并变得滑溜,钢丝层会因土豆表面的这种变化而不能再侵彻创伤脱净表皮的土豆的肉质瓤,土豆就会快速下滑落到接料箕上滚出完成一次脱皮工作;如果是新鲜的土豆其表皮极易磨去,这就要求拉簧、钢丝层对其的束裹力较小,可以操作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来下调各丝管与各套管的相对高度位置即下调上架圈的高度位置,用以调松拉簧的撑紧度,反之则上调上架圈的高度即调紧拉簧的撑紧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会只脱掉土豆表层皮而不伤及肉质瓤,减少有效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设计的半剖视图(含局部放大效果视图)。

图2是齿轮、齿圈、挡圈、手轮等组件的位置关系俯视图及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本设计的整体外观平视图。

各图中,1为料斗,2为上架圈,3为支柱,4为拉簧,5为下架圈,6为接料箕,7为底板,8为可编程电机,9为支架,10为电机轴,11为架杆,12为转鼓,13为覆胶层,14为钢丝层,15为喷水管,16为丝杆,17为套管,18为手轮,19为挡圈,20为齿圈,21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设计作举例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设计包含喷水管15、料斗1、底板7、支架9、可编程电机8,在底板7的上面周边向上均匀的固定设置有垂立的四根同样的圆管形的支柱3,各支柱圆管上口内都向上套接着一根圆杆形的丝杆16,丝杆16在其处于支柱圆管上口的部位都穿连固接一只齿轮21,各齿轮的外侧都共同被一加工有内齿牙的齿圈20齿合连接,在齿圈20的外侧及上面分别设置有一圆形的手轮18及一圆环状的挡圈19,这样,支柱3的上端支撑着连接有丝杆16的齿轮21,齿轮又通过其上面的挡圈19来对齿圈20及手轮18进行支撑,这就稳定了上述各组件的位置关系,使得齿圈与齿轮的齿合位置和齿合关系得以维护和保持;丝杆16在其处于上端的外螺纹部位都连接有一套管17,在各套管17的顶端内侧部位及各支柱3的下端附近的内侧部位各固定连接一圆形的成水平状设置的上架圈2、下架圈5,操作手轮18旋转就会带动齿圈20、各齿轮21、各丝杆16在支柱3及套管17的管内转动,藉此就可调节各丝杆16与各套管17之间的高度位置,也即调节了上下架圈2、5之间的高度距离,如图1、图2所示;在上、下架圈2、5之间通过挂钩上下方向的连接着多根弹性撑紧的拉簧4,各相邻拉簧间相互并列紧挨并共同闭合成一个圆筒形,在闭合成圆筒状的拉簧的内侧壁面上均匀的覆盖缠绕着钢丝层14,如图1中左侧的局部放大视图所示,所述钢丝层14为一种由0.15*0.5mm(厚度*宽度)的高碳扁钢丝集簇缠绕成厚实的毡状而成,为了耐用,拉簧及钢丝层的材质最好都选择不锈钢质的材料加工制作,弹性良好的拉簧与厚实的由扁钢丝组成的钢丝层能够很好的配合对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土豆产生紧紧束裹又弧形摩擦的作用效果,这样的作用效果对达到本设计只去除土豆薄皮而不伤及肉质瓤的设计目标十分重要;所述可编程电机8的电机轴10向上延长一段且在其延长段上向四周辐射状连接有多根架杆11,各架杆11的外端共同固定连接到一呈倒置的u字形形状的转鼓12的内壁上,呈倒置的u字形形状的转鼓具体是指转鼓下半截的外侧壁面是呈上下直立状,转鼓上半截的外侧壁面则是呈逐渐内收状,转鼓12向下的敞口端到达拉簧4的下端处且与此处的钢丝层14贴近,转鼓向上的顶端到达上架圈2的上方,即转鼓的下半截与其外侧的拉簧和钢丝层上下平行且贴近,转鼓的上半截则与其外侧的拉簧和钢丝层间成上大下小的楔形形状;在转鼓12的外壁面上还整体的覆盖设置一层质软的覆胶层13,为了增加摩擦效果,覆胶层表面最好设置有褶皱沟纹;在上架圈2的上方设置一呈斗形的料斗1和一喷水管15,在下架圈5的内侧、转鼓12的下边缘下设置一向下向外伸出的接料箕6,开始工作时,喷水管15就会向下喷淋水流来润湿工作面和下冲皮屑,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可编程电机8被设置成正向的旋转几圈再反向的旋转几圈的往复循环的工作模式,当土豆从料斗1下到转鼓12的外壁面和拉簧之间的楔形空腔里后,转鼓就会带动土豆在拉簧上的钢丝层上开始摩擦翻滚往复旋转来打磨土豆的表皮,带着表皮的土豆与其相接触的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都较大,下落速度自然也较慢,弹性良好的拉簧与厚实的由扁钢丝组成的钢丝层很好的配合能够对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土豆产生紧紧束裹又弧形摩擦的作用效果,大部分土豆在转鼓与外侧的钢丝层之间越来越收窄的空隙里被夹紧并反复多次往复旋揉磋磨直到高效的除净表皮,无表皮的光滑的土豆在其自身析出的淀粉及水流的润滑冲击作用下摩擦力会大大减小并变得滑溜异常,钢丝层会因土豆表面的这种变化而不能再侵彻创伤脱净表皮外膜的土豆的肉质瓤,土豆会快速向下滑过转鼓与拉簧之间的空隙落到接料箕上再向外滚出,完成一次脱皮工作;少部分未脱净表皮的土豆会因表皮的部分存在而摩擦力稍大减缓下滑的速度,在转鼓的下半截处狭窄的间隙里继续被打磨直到彻底干净后也下落到接料箕上,也就是说,转鼓的如此造型和拉簧、钢丝层的相匹配及可编程电机工作模式的设定,会使得先脱净表皮的土豆先滚落下来,只要还有未脱净的皮土豆就不会落下来而是会一直被打磨直到彻底干净为止;实际工作中,如果是新鲜的土豆,其表皮极易磨去,这就要求拉簧、钢丝层对新鲜土豆的束裹力较小,此时可以操作手轮18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来下调各丝管与各套管的相对高度位置即下调上架圈2的高度位置,用以调松拉簧的撑紧度,反之,如果是干瘪的土豆,需要在加工前在温水中彻底浸泡湿透,基本上恢复到出产后最高约75-78/100的含水量的程度,去皮效果才可能最佳,此时,则需要再上调上架圈的高度即调紧拉簧的撑紧度以增加与土豆接触的钢丝层对其的束裹摩擦力,如此调节机构的设置会使得本设计的土豆去皮机拥有更好的适应性,对不同新鲜程度的土豆进行有针对性的去皮调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损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