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团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6112发布日期:2018-11-07 07:53阅读:14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团输送机。



背景技术:

和面是制造面条的重要步骤,以前人们经常依靠手工和面,而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面机随之而问世了。通过和面机和面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通常在和面完成之后,还需要后续工艺的制作,例如通过压面机压面、削面机削面等,才能将面团制成我们常见的面条等面制食品。目前大多数厂家在面粉变成面团后,会直接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这样面团有可能还来不及熟化就进入下一工艺步骤,从而导致最后制成的面制食品口味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团输送机,在将面团输送至下一工艺的过程中,将面团熟化。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面团输送机,包括:

机架;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配置于所述机架上方的送料腔,可转动配合于所述送料腔内的送料螺杆;所述送料螺杆包括转动轴以及螺旋叶片;所述转动轴第一端位于所述送料腔内,第二端从所述送料腔内穿出,所述螺旋叶片配置于所述转动轴且位于所述送料腔内,所述送料腔开设有一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且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送料腔的两端,所述螺旋叶片适于将面团从进料口送至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配置有与所述出料口连接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直径小于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配置于所述机架,且适于驱动所述送料螺杆在所述送料腔内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腔外壁套设有冷却套筒,所述冷却套筒至少有一进液口以及一出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第一端套设有自润滑轴承,所述转动轴第一端通过所述自润滑轴承与所述送料腔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距所述自润滑轴承最近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远离所述自润滑轴承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第二端穿出所述送料腔处配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配置于所述机架的电动机以及与所述电动机传动连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通过链条与所述转动轴第二端链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团输送机还包括配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搅拌腔内部的第一搅拌轴,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的减速电机;所述第一搅拌腔具有一第一搅拌进料口以及第一搅拌出料口,所述第一搅拌轴适于将进入所述第一搅拌腔的面团从所述第一搅拌出料口导出,所述第一搅拌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面团输送机还包括配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搅拌腔内部的第二搅拌轴;所述减速电机适于驱动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二搅拌腔具有一第二搅拌进料口以及第二搅拌出料口,所述第二搅拌轴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二搅拌轴适于将进入所述第二搅拌腔的面团从所述第二搅拌出料口导出,所述第二搅拌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搅拌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面团输送机还包括配置于所述机架的水箱、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第二搅拌腔的软管、以及适于驱动所述水箱内的水进入所述第二搅拌腔内的真空泵。

进一步地,所述面团输送机还包括配置于所述机架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并行排列的若干辊轮、与若干所述辊轮配合的传送带、以及驱动若干所述辊轮转动的驱动辊电机,所述传送带适于将远离所述第二搅拌进料口的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二搅拌进料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送料腔内配置送料螺杆,且送料螺杆包括转动轴以及螺旋叶片,通过螺旋叶片就能将位于送料腔内的面团送至出料口,在出料口配置有与出料口连接的出料管,且该出料管的直径小于螺旋叶片的螺距,那么在面团输送至该出料管时,面团将会受到挤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面团将会发热,这个热量正好就能促进面团的熟化,即通过本面团输送机输送后能将面团熟化,熟化后的面团再进入下一工艺步骤,使得最后制成的面制食品口味甚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面团输送机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面团输送机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面团输送机输送装置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面团输送机输送装置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面团输送机搅拌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面团输送机传送机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输送装置;21、送料腔;22、转动轴;23、螺旋叶片;24、出料口;25、进料口;26、出料管;27、自润滑轴承;3、动力装置;31、电动机;32、减速机;33、链条;4、套筒;41、进液口;42、出液口;5、第一搅拌装置;51、第一搅拌腔;52、第一搅拌轴;53、减速电机;54、第一搅拌进料口;55、第一搅拌出料口;6、第二搅拌装置;61、第二搅拌出料口;7、传送机构;71、辊轮;72、传送带;73、驱动辊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团输送机,至少包括机架1、输送装置2以及动力装置3。输送装置2包括配置于机架1上方的送料腔21,可转动配合于送料腔21内的送料螺杆;送料螺杆包括转动轴22以及螺旋叶片23;转动轴22第一端位于送料腔21内,第二端从送料腔21内穿出,螺旋叶片23配置于转动轴22且位于送料腔21内,送料腔21开设有一进料口25以及出料口24,且进料口25与出料口24位于送料腔21的两端,螺旋叶片23适于将面团从进料口25送至出料口24,出料口24配置有与出料口24连接的出料管26,出料管26直径小于螺旋叶片23的螺距。动力装置3配置于机架1,且适于驱动送料螺杆在送料腔21内转动。

在实际使用本面团输送装置2时,先将揉好的面团投入进料口25,进入送料腔21,然后在送料腔21内送料螺杆和螺旋叶片23的转动下,将面团输送至出料口24,其中送料螺杆以及螺旋叶片23的转动动力来自与动力装置3。面团输送柱出料口24之后会沿着与出料口24连接的出料管26运动,而出料管26的直径小于螺旋叶片23的螺距,所以这时从出料口24出来的面团会在出料管26内受到挤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挤压的能量将会转化为熟化面团的热量,这样一来从送料腔21出来的面团将会熟化,即通过本面团输送机输送后能将面团熟化,熟化后的面团再进入下一工艺步骤,使得最后制成的面制食品口味甚佳。

作为优选地的实施方式,送料腔21外壁套设有冷却套筒4,冷却套筒4至少有一进液口41以及一出液口42,因为将面团从进料口25输送至出料口24是主要通过螺旋叶片23将面团挤压推送至出料口24的,所以在送料腔21也会产生一部分的热量,而在送料腔21内产生热量会对面团的输送产生不好的影响,例如或黏结在送料腔21内影响正常的输送进程,所以通过在送料腔21外壁套设冷却套筒4,然后从冷却套筒4进液口41灌入冷却介质,让冷却介质带走送料腔21产生的热量。

优选地,转动轴22第一端套设有自润滑轴承27,转动轴22第一端通过自润滑轴承27与送料腔21转动配合。自润滑轴承27具有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且自润滑轴承27有适量的弹塑性,能将应力分布在较宽的接触面上,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且其静动摩擦系数相近,能消除低速下的爬行,从而保证机械的工作精度,同时能使机械减少振动、降低噪音、防止污染,改善劳动条件。

优选地,距自润滑轴承27最近的螺旋叶片23的螺旋方向与远离自润滑轴承27的螺旋叶片23的螺旋方向相反。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避免面团在螺旋叶片23的作用在黏结在自润滑轴承27上,即靠近自润滑轴承27的面团都会被反向设置的螺旋叶片23推开,提高了本面团输送机的可靠性。

优选地,转动轴22第二端穿出送料腔21处配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的作用可以减少送料腔21内水分的流失,从保证面团的韧性。

优选地,动力装置3包括配置于机架1的电动机31以及与电动机31传动连接的减速机32;减速机32通过链条33与转动轴22第二端链传动连接。通过电动机31为转动轴22和螺旋叶片23输送动力,减速机32可以将电动机31的高转速输出我所需要的低转速,并且提供大的扭矩,而链传动够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并且作用在转动轴22的上的力较小,传动效率高。

优选地,如图5-6所示,面团输送机还包括配置于机架1的第一搅拌装置5;第一搅拌装置5包括第一搅拌腔51、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搅拌腔51内部的第一搅拌轴52,适于驱动第一搅拌轴52转动的减速电机53;第一搅拌腔51具有一第一搅拌进料口54以及第一搅拌出料口55,第一搅拌轴52适于将进入第一搅拌腔51的面团从第一搅拌出料口55导出,第一搅拌出料口55与进料口25连通。在面团进入送料腔21之前,可以对面团进行搅拌,使得面团更具韧性,也能避免面团凝结成块。

优选地,面团输送机还包括配置于机架1的第二搅拌装置6;第二搅拌装置6包括第二搅拌腔、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搅拌腔内部的第二搅拌轴;减速电机53适于驱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第二搅拌腔具有一第二搅拌进料口以及第二搅拌出料口61,第二搅拌轴与第一搅拌轴52的转动方向相反,且第二搅拌轴适于将进入第二搅拌腔的面团从第二搅拌出料口61导出,第二搅拌出料口61与第一搅拌进料口54连通。通过第一搅拌轴52与第二搅拌轴在正反两个方向上的搅拌,能使面团更具韧性,进一步便于后续工艺的加工。

优选地,面团输送机还包括配置于机架1的水箱、连通水箱和第二搅拌腔的软管、以及适于驱动水箱内的水进入第二搅拌腔内的真空泵,在搅拌的过程中可能会损失水分,为了避免面团的水分不足,所以增加了供水设备,利用真空泵、水箱以及软管对面团进形润湿。

优选地,面团输送机还包括配置于机架1的传送机构7;传送机构7包括并行排列的若干辊轮71、与若干辊轮71配合的传送带72、以及驱动若干辊轮71转动的驱动辊电机73,传送带72适于将远离第二搅拌进料口的物料传送至第二搅拌进料口。传送机构7使得本面团输送机的适应性更强,特别是在面对加工场地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将本面团输送机另置于一场地,利用传送机构将面团传送置本面团输送机。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