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植物有机硒大麦若叶混合果蔬汁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81783发布日期:2018-10-02 17:55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饮料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富植物有机硒大麦若叶混合果蔬汁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日硒摄入量(50-250)μg,人体补硒主要靠食物摄取,目前我国平均人均摄入量在36μg,安全摄入量<500μg/日,超过700μg/日会造成人体的中毒。因此,补硒产品广泛存在。但是化学无机硒由于是工业合成,对人身体会造成健康危害,酵母硒也是利用由化学无机硒转化而成,转化率有限。酵母总硒中的有机硒占比与高等植物转化率相比相对较低。

我国是贫硒的国家,我国有70%以上的土壤缺硒,目前有很多科研人员在种植高等植物是采用在作物生长的一定阶段采用液面喷施的方法,使收获物富硒,这样的方法由于临近植物收获期,收获物总硒中无机硒含量很高,会造成人体的健康危害。如:申请号为201110179740.2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富硒小麦栽培技术,该技术是在小麦越冬前期和挑桃期喷施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又如:申请号为201410690353.9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徽北方地区富硒小麦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在小麦拔节期喷施一定量的富硒肥。

申请号为201510047365.4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生拉恩氏菌制备生物纳米硒的方法:本法依然是采用发酵法,利用拉恩氏菌发酵将无机硒转化成有机硒再制成纳米硒的过程。此法无机硒残留较高,依然不能改变提高转化率的问题。目前,纳米硒主要来源于微生物转化,再在植物生长的一定阶段进行叶面喷施,叶面喷施的方法是未充分参与植株机体内部有机转化。导致低转化率的问题未有明显改观。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无机硒转化有机硒转化率不高的问题,本方法介绍一种通过温室种植,获得富植物有机硒,并以大麦若叶汁为主料,复合调配成富植物有机硒的果蔬汁饮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法来实现:

(1)在温室中选择一块区域,施以se肥、n肥、p肥、k肥进行土壤改良;(2)收割大麦若叶;(3)将收割的大麦若叶冻干;(4)将冻干后的大麦若叶浸提两次;(5)过滤浸提液;(6)将果蔬汁和过滤液按比例进行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se肥是亚硒酸钠和有机绿肥按质量比1:500至1:1500

的比例混合配制,并按每亩300kg至700kg施以硒肥。

作为优选,所述大麦若叶的收割时期为大麦发芽至青苗期,苗长25-30cm,离地8-12cm进行收割。

作为优选,所述冻干的条件为:冻干温度≤-40℃,冻干时间30至42小时。

作为优选,所述浸提条件为:按10:1的比例,将冻干后的大麦若叶放入无菌水中,进行两次高温浸提,第一次浸提:浸提温度120℃至130℃,浸提90分钟至120分钟;第二次浸提:浸提温度120℃至130℃,浸提60分钟至80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采用分级加压过滤和离心分离技术,分级加压过滤的过滤孔径分别是5mm和1mm,离心分离设备转速10000至14000转/分钟,设备参数1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果汁优先进行调配,调配比例为西柚汁50%、红西柚汁20%、西印度樱桃汁10%、蔓越莓汁10%、蓝莓汁10%,然后将混合果汁和过滤液按体积比1:1比例混合。

本发明是在植物播种之前一次性施硒肥,无机硒转化植物有机硒,转化率≥95%,转化率极高;采用高等植物有机硒,有效提高人体补硒的安全性,容易被人们接受,有利于提高人体对硒元素的吸收;制成的富硒混合果蔬汁饮料,硒含量20μg-800μg/kg,且有机硒含量≥90%,食用方便,价格低廉、更利于生产企业的市场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1.在温室中选择一块区域,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法如下:⑴硒肥制作:亚硒酸钠和有机绿肥(紫云英)混合堆腐而成,混合均匀;⑵施肥:除按照土壤检测结果按比例施n肥、p肥、k肥外,再施硒肥(每亩500kg),施肥均匀。⑶翻地、整地:土壤整地平整、松软;⑷播种:合理密植:每亩播种量12-14千克,每亩保证基本苗18-22万。

2.大麦若叶收获:待大麦发芽至青苗期,苗长25-30cm时,收获青苗,并清理干净。

3.冻干: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收获的青苗烘干,使其完全失水。冻干温度,≤-40℃,冻干时间36小时。

4.浸提:按照10:1的比例,将冻干后的大麦若叶放入无菌水中,进行高温浸提。第一次浸提:浸提温度125℃,浸提90分钟;第二次浸提,浸提温度125℃,浸提60分钟。

5.检测:折光指数20℃:第一次浸提:折光指数(2.8-3.4)brix,第二次浸提:折光指数(1.9-2.4)brix,ph5.6±0.3。

6.过滤:采用分级加压过滤和离心分离技术,将浸提液中的固、液分离。(分级加压过滤过滤孔径分别是5mm、1mm。离心分离设备转速12000转/分钟,设备参数1分钟。)并按《dbs42002-2014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的要求》第4章的方法检测总硒、有机硒含量,并以此制作产品标签标识。

7.调配:分离后的汁液,泵入调配设备中。在预调配设备中,按照物料配比(西柚汁50%、红西柚汁20%、西印度樱桃汁10%、蔓越莓汁10%、蓝莓汁10%)进行混合。过滤后(过滤孔径1mm)泵入调配设备中。并进行二次混合。二次混合调配比例为:大麦苗青汁50%、混合果汁50%。

8.杀菌: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温度120℃、时间10秒。

9.灌装:采用无菌冷灌装(灌装物料温度≤35℃)的包装方式,这样更有利于保存原始的营养素。

10.封口:采用电磁感应封口膜加塑盖封口,封口严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方法是一次在植物播种之前一次性施硒肥,无机硒转化植物有机硒,转化率≥90%,转化率高,采用高等植物有机硒,有效提高人体补硒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人体对硒元素的吸收。

实施例二

1.在温室中选择一块区域,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法如下:⑴硒肥制作:亚硒酸钠和有机绿肥(紫云英)混合堆腐而成,混合比例:亚硒酸钠/有机绿肥=1/1000,混合均匀;⑵施肥:除按照土壤检测结果按比例施n肥、p肥、k肥外,再施硒肥(每亩500kg),施肥均匀;⑶翻地、整地:土壤整地平整、松软;⑷播种:合理密植:每亩播种量12-14千克,每亩保证基本苗18-22万。

2.大麦若叶收获:待大麦发芽至青苗期,苗长25-30cm时,离地10cm处收获青苗,并清理干净。

3.冻干: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收获的青苗冻干,使其完全失水。冻干温度,≤-40℃,冻干时间36小时

4.浸提:按照10:1的比例,将冻干后的大麦若叶放入无菌水中,进行高温浸提。第一次浸提:浸提温度125℃,浸提90分钟;第二次浸提,浸提温度125℃,浸提60分钟。

5.检测:折光指数20℃:第一次浸提:折光指数(2.8-3.4)brix,第二次浸提:折光指数(1.9-2.4)brix,ph5.6±0.3.

6.过滤:采用分级加压过滤和离心分离技术,将浸提液中的固、液分离。(分级加压过滤过滤孔径分别是5mm、1mm,离心分离设备转速12000转/分钟,设备参数1分钟。)并按《dbs42002-2014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的要求》第4章的方法检测总硒、有机硒含量,并以此制作产品标签标识。

7.调配:分离后的汁液,泵入调配设备中。在预调配设备中,按照物料配比(西柚汁50%、红西柚汁20%、西印度樱桃汁10%、蔓越莓汁10%、蓝莓汁10%)进行混合。过滤后(过滤孔径1mm)泵入调配设备中,并进行二次混合,二次混合调配比例为:大麦苗青汁50%、混合果汁50%。

8.杀菌: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温度120℃,时间10秒。

9.灌装:采用无菌冷灌装(灌装物料温度≤35℃)的包装方式,这样更有利于保存原始的营养素。

10.封口:采用电磁感应封口膜加塑盖封口,封口严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调配出来的富植物有机硒大麦若叶混合果蔬汁的硒含量20μg-800μg/kg,且有机硒含量≥90%,提高人体对硒元素的吸收,容易被人们接受。

实施例三

1.在温室中选择一块区域,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法如下:⑴硒肥制作:亚硒酸钠和有机绿肥(紫云英)混合堆腐而成,混合比例:亚硒酸钠/有机绿肥=1/1000,混合均匀;⑵施肥:除按照土壤检测结果按比例施n肥、p肥、k肥外,再施硒肥(每亩500kg),施肥均匀;⑶翻地、整地:土壤整地平整、松软;⑷播种:合理密植:每亩播种量12-14千克,每亩保证基本苗18-22万。

2.大麦若叶收获:待大麦发芽至青苗期,苗长25-30cm时,离地10cm处收获青苗,并清理干净。

3.冻干: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收获的青苗冻干,使其完全失水。冻干温度,≤-40℃,冻干时间36小时

4.浸提:按照10:1的比例,将冻干后的大麦若叶放入无菌水中,进行高温浸提。第一次浸提:浸提温度125℃,浸提90分钟;第二次浸提,浸提温度125℃,浸提60分钟。

5.检测:折光指数20℃:第一次浸提:折光指数(2.8-3.4)brix,第二次浸提:折光指数(1.9-2.4)brix,ph5.6±0.3.

6.过滤:采用分级加压过滤和离心分离技术,将浸提液中的固、液分离。(分级加压过滤过滤孔径分别是5mm、1mm。离心分离设备转速12000转/分钟,设备参数1分钟。)并按《dbs42002-2014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的要求》第4章的方法检测总硒、有机硒含量,并以此制作产品标签标识。

7.调配:分离后的汁液,泵入调配设备中。在预调配设备中,按照物料配比(西柚汁50%、红西柚汁20%、西印度樱桃汁10%、蔓越莓汁10%、蓝莓汁10%)进行混合。过滤后(过滤孔径1mm)泵入调配设备中,并进行二次混合。二次混合调配比例为:大麦苗青汁50%、混合果汁50%。

之所以选择这些果汁进行调配是由于:

大麦若叶是大麦拔节期之前的大麦叶子,含有丰富的钾、钙、镁、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数十种酶,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抗辐射、保护细胞的作用。

红西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能促进抗体的生成,增强人体的解毒功能。维生素p,可以增强皮肤弹性、缩小毛孔。此外还含有纤维素、果胶、钾、维生素c、叶酸、肌醇、生物类黄酮、柠檬烯等,并是其良好来源。新鲜红西柚含热量低,平均每个葡萄柚仅含82千卡的热量,是减重的良好水果之一。

蔓越莓汁可以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抵抗细菌性胃溃疡,并且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特别适合女性食用。此外还具有减少心血管老化病变、抗老化,预防老年痴呆、养颜美容,维持肌肤年轻健康。

蓝莓汁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维生素c外,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质元素。

8.杀菌: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温度120℃,时间10秒。

9.灌装:采用无菌冷灌装(灌装物料温度≤35℃)的包装方式,这样更有利于保存原始的营养素。

10.封口:采用电磁感应封口膜加塑盖封口,封口严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方法是在植物播种之前一次性施硒肥,无机硒转化植物有机硒,转化率≥90%,转化率极高;采用高等植物有机硒,有效提高人体补硒的安全性,容易被人们接受,有利于提高人体对硒元素的吸收;制成的富硒混合果蔬汁饮料,硒含量20μg-800μg/kg,且有机硒含量≥93%,食用方便,价格低廉、更利于生产企业的市场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