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存马铃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6418发布日期:2018-11-07 07:5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存马铃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定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一般新鲜马铃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mg~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新鲜马铃薯不仅水分多糖分多、胶黏性比较好,烹饪后营养容易吸收,而且口感爽脆。但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容易变青出芽,现有的储存方法多采用降温避光、隔离干燥、以及化学药剂浸泡处理的方式,但存在着鲜度降低速度在后期显著加快、营养成分降低、引入其它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储存马铃薯的方法,不仅能够平稳的延缓马铃薯的衰老,处理方法健康绿色,对马铃薯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储存马铃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出土的马铃薯在24-28℃的温水中浸泡30-40分钟,温水中添加了占其质量0.5-0.6%的植物活性液,浸泡后低速搅拌清洗除去表面的杂物即可捞出,清洗中避免表皮受到损伤,擦干马铃薯表面水分,然后在表面涂膜一层厚度为0.1-0.2毫米的无水氯化钙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粉剂,置于温度为23-25℃的通风阴凉处风干2-3天;

(2)将风干处理后的马铃薯使用保鲜材料包覆,包覆厚度为1.0-1.5厘米,然后使用保鲜膜包裹,置于温度为10-15℃,相对湿度为55-60%的避光环境下堆放存储,在上面覆盖3-4厘米干燥草垫,所述保鲜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粘土80-90份、硅藻土40-50份、氯化钠5-6份、碳酸钾3.0-3.5份、二氧化钛1.0-1.2份、氧化铁粉0.8-1.0份、氧化镁粉0.6-0.8份、羧甲基壳聚糖0.3-0.4份、溶剂30-40份、水160-18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植物活性液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制成:芝麻叶22-24份、蓖麻叶18-20份、桑椹叶15-17份、荷叶13-15份、皂角10-12份、金银花6-8份、海藻酸钠0.2-0.3份、石蜡油2.0-2.5份、水500-54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无水氯化钙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粉剂是由无水氯化钙和无水硫酸铜按照7-8:2-3的质量比混合粉碎至120-150目得到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溶剂为为摩尔浓度为0.04-0.06摩尔/升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保鲜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羧甲基壳聚糖与溶剂混合,加热至40-50℃反应1-2小时,得到反应液,加入原料中二分之一水稀释,将剩余固体原料与剩余水混合搅拌,送入220-230℃马弗炉中煅烧3-4小时,然后将煅烧物冷却,与稀释反应液混合搅拌,干燥至含水量为12-15%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植物活性液的制备过程为:将所述植物原料烘干至含水量在5-8%之间,然后粉碎至30-50目,加水在140-150℃下加热煮沸2-3小时,加入剩余成分,混合搅拌20-30分钟,降温静置2-3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所述植物活性液。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马铃薯储存不长久,品质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存马铃薯的方法,在马铃薯表面包覆一层保鲜材料,能够有效抑制马铃薯呼吸强度,马铃薯中的淀粉、还原糖等呼吸底物在储存中消耗速度极慢,马铃薯含水量得到维持,减少了活性氧的累积,避免其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降低了衰老速度,保证了维生素含量不受衰老的影响,对马铃薯薄壁组织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在储存过程中细胞膜透性的上升速度,本发明不仅能够改善马铃薯储存中的外观,还能够达到保鲜目的,提高了马铃薯的货架期,解决了季节性和地域性的问题,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能够实现马铃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储存马铃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出土的马铃薯在24℃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温水中添加了占其质量0.5%的植物活性液,浸泡后低速搅拌清洗除去表面的杂物即可捞出,清洗中避免表皮受到损伤,擦干马铃薯表面水分,然后在表面涂膜一层厚度为0.1毫米的无水氯化钙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粉剂,置于温度为23℃的通风阴凉处风干2天;

(2)将风干处理后的马铃薯使用保鲜材料包覆,包覆厚度为1.0厘米,然后使用保鲜膜包裹,置于温度为10℃,相对湿度为55%的避光环境下堆放存储,在上面覆盖3厘米干燥草垫,所述保鲜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粘土80份、硅藻土40份、氯化钠5份、碳酸钾3.0份、二氧化钛1.0份、氧化铁粉0.8份、氧化镁粉0.6份、羧甲基壳聚糖0.3份、溶剂30份、水16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植物活性液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制成:芝麻叶22份、蓖麻叶18份、桑椹叶15份、荷叶13份、皂角10份、金银花6份、海藻酸钠0.2份、石蜡油2.0份、水50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无水氯化钙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粉剂是由无水氯化钙和无水硫酸铜按照7:2的质量比混合粉碎至120目得到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溶剂为为摩尔浓度为0.04摩尔/升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保鲜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羧甲基壳聚糖与溶剂混合,加热至40℃反应1小时,得到反应液,加入原料中二分之一水稀释,将剩余固体原料与剩余水混合搅拌,送入220℃马弗炉中煅烧3小时,然后将煅烧物冷却,与稀释反应液混合搅拌,干燥至含水量为12%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植物活性液的制备过程为:将所述植物原料烘干至含水量在5-8%之间,然后粉碎至30目,加水在140℃下加热煮沸2小时,加入剩余成分,混合搅拌20分钟,降温静置2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所述植物活性液。

实施例2

一种储存马铃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出土的马铃薯在26℃的温水中浸泡35分钟,温水中添加了占其质量0.55%的植物活性液,浸泡后低速搅拌清洗除去表面的杂物即可捞出,清洗中避免表皮受到损伤,擦干马铃薯表面水分,然后在表面涂膜一层厚度为0.15毫米的无水氯化钙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粉剂,置于温度为24℃的通风阴凉处风干2-3天;

(2)将风干处理后的马铃薯使用保鲜材料包覆,包覆厚度为1.3厘米,然后使用保鲜膜包裹,置于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58%的避光环境下堆放存储,在上面覆盖3.5厘米干燥草垫,所述保鲜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粘土85份、硅藻土45份、氯化钠5.5份、碳酸钾3.2份、二氧化钛1.1份、氧化铁粉0.9份、氧化镁粉0.7份、羧甲基壳聚糖0.35份、溶剂35份、水17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植物活性液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制成:芝麻叶23份、蓖麻叶19份、桑椹叶16份、荷叶14份、皂角11份、金银花7份、海藻酸钠0.25份、石蜡油2.3份、水52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无水氯化钙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粉剂是由无水氯化钙和无水硫酸铜按照7.5:2.5的质量比混合粉碎至130目得到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溶剂为为摩尔浓度为0.05摩尔/升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保鲜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羧甲基壳聚糖与溶剂混合,加热至45℃反应1.5小时,得到反应液,加入原料中二分之一水稀释,将剩余固体原料与剩余水混合搅拌,送入225℃马弗炉中煅烧3.5小时,然后将煅烧物冷却,与稀释反应液混合搅拌,干燥至含水量为13%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植物活性液的制备过程为:将所述植物原料烘干至含水量在5-8%之间,然后粉碎至40目,加水在145℃下加热煮沸2.5小时,加入剩余成分,混合搅拌25分钟,降温静置2.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所述植物活性液。

实施例3

一种储存马铃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出土的马铃薯在28℃的温水中浸泡40分钟,温水中添加了占其质量0.6%的植物活性液,浸泡后低速搅拌清洗除去表面的杂物即可捞出,清洗中避免表皮受到损伤,擦干马铃薯表面水分,然后在表面涂膜一层厚度为0.2毫米的无水氯化钙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粉剂,置于温度为25℃的通风阴凉处风干3天;

(2)将风干处理后的马铃薯使用保鲜材料包覆,包覆厚度为1.5厘米,然后使用保鲜膜包裹,置于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60%的避光环境下堆放存储,在上面覆盖4厘米干燥草垫,所述保鲜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粘土90份、硅藻土50份、氯化钠6份、碳酸钾3.5份、二氧化钛1.2份、氧化铁粉1.0份、氧化镁粉0.8份、羧甲基壳聚糖0.4份、溶剂40份、水18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植物活性液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制成:芝麻叶24份、蓖麻叶20份、桑椹叶17份、荷叶15份、皂角12份、金银花8份、海藻酸钠0.3份、石蜡油2.5份、水54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无水氯化钙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粉剂是由无水氯化钙和无水硫酸铜按照8:3的质量比混合粉碎至150目得到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溶剂为为摩尔浓度为0.06摩尔/升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所述保鲜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羧甲基壳聚糖与溶剂混合,加热至50℃反应2小时,得到反应液,加入原料中二分之一水稀释,将剩余固体原料与剩余水混合搅拌,送入230℃马弗炉中煅烧4小时,然后将煅烧物冷却,与稀释反应液混合搅拌,干燥至含水量为15%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植物活性液的制备过程为:将所述植物原料烘干至含水量在5-8%之间,然后粉碎至50目,加水在150℃下加热煮沸3小时,加入剩余成分,混合搅拌30分钟,降温静置3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所述植物活性液。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省略步骤(1)中植物活性液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省略步骤(1)中无水氯化钙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粉剂的涂膜,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省略步骤(2)中保鲜材料的包覆,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省略步骤(2)中保鲜膜和草垫的覆盖,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实验

分别使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的方法储存新出土的马铃薯,同时以公开号为cn107296095a的一种马铃薯贮藏保鲜方法涉及的方案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到相同来源的马铃薯上,进行储存,持续跟踪马铃薯的体征变化过程,保持试验中各组无关变量一致,8个月后对储存得到的马铃薯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统计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不仅能够改善马铃薯储存中的外观,还能够达到保鲜目的,提高了马铃薯的货架期,解决了季节性和地域性的问题,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能够实现马铃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