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青贮玉米饲料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3894发布日期:2018-11-20 18:27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青贮玉米饲料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嫩秸秆中含有氢氰酸,氢氰酸是致命性剧毒化学物质,因此,玉米饲料只能以成熟玉米秸秆为生产原料,但是成熟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含量高,木质化严重,因此,其饲料化程度较低,1kg玉米秸秆仅含有0.8-1.2个饲料单位,蛋白质含量低且不含维生素d和维生素b6,营养成分不全面,因此,玉米饲料通常搭配精饲料、蛋白粉及其他营养素饲喂牲畜,无法成为动物单一食物来源。

申请号为cn201310465102.6的专利,公开一种使用干黄玉米秸秆生产青贮饲料的方法,该专利采用0.6-1.4mpa的蒸汽压气爆0-10min,进而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和聚合度,加强微生物对秸秆的降解作用,提高饲料中可吸收碳源的含量,但是0.6-1.4mpa的蒸汽压对应的蒸汽温度约为160-200℃,高温可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致使饲料中的营养元素流失。本发明能牲畜提供全面营养元素,提高动物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且饲料化水平高,可将1kg玉米秸秆饲料单位提高至0.6-0.75,蛋白质含量提高至32-46g。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青贮玉米饲料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新型青贮玉米饲料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粉碎机将新鲜玉米秸秆粉碎为长1-3cm、宽0.3-0.5cm的丝状体的秸秆条后,按照60-80ml/kg的投量添加氨水,搅拌均匀后,在32-38℃下,密闭处理3-5d,得到氨化秸秆条;

步骤二:将氨化秸秆条脱水干燥至含水量介于50-60%,添加有机酸,调节ph至6.8-7.2后,再投加5-9%wt饲料添加剂、3-5%wt中草药精华液,搅拌均匀后,制得发酵底物;

其中,饲料添加剂按重量计数,包括以下组分:

步骤三:30-35℃下,向发酵底物中添加13-15%wt复合微生物菌粉,混合均匀后,压扁,并用青贮裹包机打捆包膜,打包密度为600-700kg/m3,置于青贮窖中发酵30-45d后,制得新型青贮玉米饲料。

优选的是,步骤一中氨水的浓度为20-30%。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的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草药精华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艾叶0.5-1.5份、金银花3-4份、栀子花1.5-2份、杜仲叶1.3-1.8份、枇杷1.0-1.4份、党参2.4-2.8份、黄芪2-3份。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草药精华液的萃取过程:先各组分捣碎拌匀,再加入质量分数为70-80%的乙醇浸渍3-4h,再加热至60-70℃保温1-1.5h后,以30-40khz的频率及120-140w的功率超声处理35-40min,离心取上层清液,即制得所述中草药提取剂。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复合微生物菌粉是由酵母菌粉、乳酸菌粉、双歧杆菌粉、酪酸杆菌粉按照1:1:1:1的重量比配置而成。

优选的是,酵母菌粉的活菌含量达8×108-2×1010cfu/g。

优选的是,乳酸菌粉的活菌含量达9×108-2×1010cfu/g。

优选的是,双歧杆菌粉的活菌含量达6×107-1×109cfu/g。

优选的是,酪酸杆菌粉的活菌含量达4×108-1×109cfu/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氨化技术处理秸秆,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利用率、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第一,氨水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进一步,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细胞膨胀,结构疏松,加速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同时,部分木质素被溶解成为羟基木质素,提高动物的吸收率,第二,氨水与玉米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醋酸铵,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进而替代反刍家畜蛋白质需要量的30-50%,第三,氨具有消毒灭菌作用,抑制玉米秸秆中的霉菌滋生,第四,氨与有机酸结合,生成的铵盐改善了青贮玉米饲料的适口性,促进乳脂肪和体脂肪的形成;

(2)本发明中饲料添加剂补充了玉米秸秆中所缺失的维生素,为牲畜提供全面营养元素,避免因缺乏维生素发生的特异性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和坏血病等,并抑制饲料的霉变和氧化,脱氧视黄醇为v.a,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β-型盐酸硫胺素、烟酰胺和5-磷酸吡哆醇为v.b,维持糖的分解代谢和呼吸作用,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麦角钙化醇和胆钙化醇为v.d,有助于动物骨骼健康发育,防止佝偻病和软骨病发生,l-抗坏血酸为v.c,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防止饲料中其他维生素及蛋白质氧化变性,山梨酸钠对霉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此外,山梨酸钠的含量极低,并不会影响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3)本发明的中草药精华液能明显提高动物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采用乙醇浸渍、超声处理、离心等手段对中草药原料进行萃取提炼,乙醇分子透过中草药原料细胞壁,进入细胞质和细胞泡中,使细胞分子充盈,提高了超声波的破碎和空化作用,进而加速中草药细胞壁的迅速震碎,释放出细胞中的有益成分,加强动物的抗病能力,代替了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步骤一:用粉碎机将新鲜玉米秸秆粉碎为长1cm、宽0.3-0.5cm的丝状体的秸秆条后,按照60ml/kg的投量添加20%浓度的氨水,搅拌均匀后,在32℃下,密闭处理3d,得到氨化秸秆条;

步骤二:将艾叶0.5份、金银花3份、栀子花1.5份、杜仲叶1.3份、枇杷1.0份、党参2.4份、黄芪2份捣碎拌匀,再加入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浸渍3h,再加热至60℃保温1h后,以30khz的频率及120w的功率超声处理35min,离心取上层清液,制得中草药提取剂;

步骤三:将8×108-2×1010cfu/g酵母菌粉、9×108-2×1010cfu/g乳酸菌粉、6×107-1×109cfu/g双歧杆菌粉、4×108-1×109cfu/g酪酸杆菌粉按照1:1: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得复合微生物菌粉;

步骤四:将氨化秸秆条脱水干燥至含水量为50%,添加柠檬酸,调节ph至6.8后,再投加5%wt饲料添加剂、3%wt中草药精华液,搅拌均匀后,制得发酵底物;

其中,饲料添加剂按重量计数,包括以下组分:

步骤五:30℃下,向发酵底物中添加13%wt复合微生物菌粉,混合均匀后,压扁,并用青贮裹包机打捆包膜,打包密度为600kg/m3,置于青贮窖中发酵30d后,制得新型青贮玉米饲料。

实施例2

操作同实施例1,其中,步骤一:秸秆条长2cm、宽0.4cm,氨水投量和浓度分别为70ml/kg、25%,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5℃、4d;步骤二:中草药精华液各组分重量份数依次为1份、3.5份、1.8份、1.6份、1.2份、2.6份、1.5份,75%乙醇浸渍3.5h,加热温度和时间为65℃、1.25h,超声波频率、功率及处理时间为35khz、130w、33min;步骤四:含水量为55%,有机酸为酒石酸,ph为7,饲料添加剂的投量及各组分重量份数分别为7%wt,1.2份、1.6份、9份、10份、13份、7份、1.5份、0.08份、0.4份,中草药精华液投量为4%wt;步骤五:复合微生物菌粉投量为14%wt,打包密度为650kg/m3,发酵温度和天数分别为33℃、38d。

实施例3

操作同实施例1,其中,步骤一:秸秆条长3cm、宽0.5cm,氨水投量和浓度分别为80ml/kg、30%,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8℃、5d;步骤二:中草药精华液各组分重量份数依次为1.5份、4份、2份、1.8份、1.4份、2.8份、3份,80%乙醇浸渍4h,加热温度和时间为70℃、1.5h,超声波频率、功率及处理时间为40khz、140w、40min;步骤四:含水量为60%,有机酸为苹果酸,ph为7.2,饲料添加剂的投量及各组分重量份数分别为9%wt,1.4份、2份、11份、12份、15份、9份、1.1份、0.09份、0.6份,中草药精华液投量为5%wt;步骤五:复合微生物菌粉投量为15%wt,打包密度为700kg/m3,发酵温度和天数分别为35℃、45d。

对比例1

操作同实施例1,步骤一中秸秆条未经氨水处理。

对比例2

操作同实施例1,步骤四中未投加饲料添加剂。

对比例3

操作同实施例1,步骤四中未添加中草药精华液。

测定各实施例和各对比例的物质含量,并分别饲喂6组断奶猪,每组20只,连续饲喂30天,效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能明显提高玉米秸秆的饲料化程度,为动物提供全面营养元素,促进动物消化和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进而降低动物发病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