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蚯蚓生长、繁殖的饲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2775发布日期:2018-12-14 21:42阅读:13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蚯蚓养殖业用饲料及其饲料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促进蚯蚓生长、繁殖的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畜牧业在为人们提供大量肉、蛋、奶供应的同时,也因大量排放粪便等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利用养殖场废弃物养殖蚯蚓成为这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利用这些废弃物进行蚯蚓养殖过程中,因为发酵不彻底、基料营养不全、基料碳氮比不合适等原因,导致蚯蚓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成熟慢、成体偏瘦等问题出现。

为了提高蚯蚓繁殖率和生长速度,解决蚯蚓养殖中出现的有关蚯蚓饲养基质的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开了多种用于养殖蚯蚓的饲料,如中国专利cn107156458a公布了一种“一种蚯蚓饲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构成饲料的原料由第一饲料和第二饲料组成,第一饲料是食粮型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第二饲料是食草型粪便。第一、第二饲料经过发酵与添加由蔬菜、腐烂的甘蔗及甘蔗渣等组成的添加料混合制得蚯蚓饲料。虽然该饲料在制备过程中设置了发酵步骤,但其原料主要是畜禽粪便,为蚯蚓生长提供了基质,但未提及营养是否全面,是否能促进蚯蚓生长和繁殖。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研制开发促进蚯蚓生长和繁殖的饲料,用于蚯蚓养殖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蚯蚓养殖中出现的蚯蚓饲料营养不足导致蚯蚓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成熟慢、成体偏瘦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蚯蚓生长、繁殖的饲料,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蚯蚓生长、繁殖的饲料的生产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蚯蚓生长、繁殖的饲料,所述饲料的原料主要由农作物发酵物、维生素半成品、生石灰、尿素组成,农作物发酵物、维生素半成品、生石灰、尿素按质量比10-15:1-3:0.2:0.1-0.3的比例混合均匀即为最终产品。

作为优选:

制备农作物发酵物的原料包括棉粕、豆粕或花生粕,麦麸、玉米皮或玉米芯。

制备维生素半成品的原料包括二氢吡啶、酵母硒、色氨酸、维生素c和淀粉。

一种促进蚯蚓生长、繁殖的饲料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包括按比例混合所述原料使其成为最终合格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a.制备农作物发酵物:

a.将棉粕、豆粕或花生粕粉碎至过20目筛备用;

b.将麦麸、玉米皮或玉米芯粉碎至过20目筛备用;

c.将粉碎好的棉粕、豆粕或花生粕与粉碎好的麦麸、玉米皮或玉米芯与水按质量比2-3:1-2:4-5的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d.将混合物堆堆进行固态发酵15-20天,得发酵物;

e.将发酵物进行晾晒,使水分降至20%以下,得农作物发酵物;

b.制备维生素半成品:

将二氢吡啶、酵母硒、色氨酸、维生素c和葡萄糖按质量比1-2:0.3-0.5:3-5:0.5-0.8:8-10的比例混合均匀,得维生素半成品;

c.将发酵好的农作物发酵物、维生素半成品、生石灰、尿素按质量比10-15:1-3:0.2:0.1-0.3的比例混合均匀,得最终产品;

d.将最终产品按3-8%比例掺入生长期蚯蚓养殖基料中进行蚯蚓养殖,即可促进蚯蚓生长,按10-15%比例掺入繁殖期蚯蚓养殖基料中进行蚯蚓养殖,即可促进蚯蚓繁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蛋白含量高,富含腐殖质、氨基酸、低分子肽、维生素的营养全面的蚯蚓喜食饲料。该产品中富含的蛋白质、低分子肽可以为蚯蚓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蛋白供应,有效的促进蚯蚓生长;富含的色氨酸,可以有效降低蚯蚓应激反应,使蚯蚓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繁殖状态;富含的酵母硒和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蚯蚓体内代谢废物,减少蚯蚓养殖基质中有毒有害物质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保持蚯蚓良好健康状况;二氢吡啶的添加可有效降低蚯蚓体内过氧化物,保持细胞膜的完整,增加精子呼吸和精子活力,进而促进蚯蚓生长和提高蚯蚓繁殖率。

本发明提供的促进蚯蚓生长、繁殖的饲料可以弥补常规蚯蚓养殖中蛋白等营养不足、不平衡,并为蚯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健康的体质和有效地促进作用。实验数据显示,在生长期蚯蚓养殖基质中按5%比例添加本发明产品,可使蚯蚓生长速度提高10%以上,每百条蚯蚓重提高15%以上;在繁殖期蚯蚓基质中按10%比例添加本饲料,蚓茧产量提高8%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例是一种促进蚯蚓生长、繁殖的饲料,该饲料由农作物发酵物、维生素半成品、生石灰、尿素按照质量比10-15:1-3:0.2:0.1-0.3的比例混合而成。

构成农作物发酵物的原料为:棉粕、豆粕或花生粕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麦麸、玉米皮或玉米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棉粕、豆粕或花生粕,麦麸、玉米皮或玉米芯是经过粉碎机粉碎过20目筛的细粉。所述的混合物按照原料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

制备农作物发酵物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为:棉粕、豆粕或花生粕20-30份;麦麸、玉米皮或玉米芯10-20份;水40-50份。

构成维生素半成品的原料为:二氢吡啶、酵母硒、色氨酸、维生素c和葡萄糖。

制备维生素半成品的物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为:二氢吡啶10-20份,酵母硒3-5份,色氨酸30-50份,维生素c5-8份,葡萄糖80-100份。

一、制备农作物发酵物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实施例

实施例1

棉粕20份;麦麸10份;水40份。

将上述粉碎好的原料棉粕、与粉碎好的麦麸和水按2:1:4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堆堆进行固态发酵15天,发酵后进行晾晒,使水分降至20%以下,得发酵物。

实施例2

豆粕25份;玉米皮15份;水45份。

将上述粉碎好的原料豆粕与粉碎好的玉米皮和水按2.5:1.5:4.5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堆堆进行固态发酵18天,发酵后进行晾晒,使水分降至20%以下,得发酵物。

实施例3

花生粕与豆粕混合物30份;玉米芯与麦麸混合物20份;水50份。

将上述两种混合物与水按3:2:5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堆堆进行固态发酵20天,发酵后进行晾晒,使水分降至20%以下,得发酵物。

实施例4

将粉碎好的棉粕、豆粕、花生粕按照质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制得第一混合物,麦麸、玉米皮、玉米芯按照质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制得第二混合物。

按照重量份数取第一混合物27份,第二混合物18份,水50份。

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与水按质量比2.7:1.8:5的比例混合均匀,堆堆进行固态发酵20天,发酵后进行晾晒,使水分降至20%以下,得发酵物。

二、制备维生素半成品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实施例

实施例1

二氢吡啶10份,酵母硒3份,色氨酸30份,维生素c5份,葡萄糖80份。

将二氢吡啶、酵母硒、色氨酸、维生素c和葡萄糖按质量比1:0.3:3:0.5:8的比例混合均匀,得维生素半成品。

实施例2

二氢吡啶15份,酵母硒4份,色氨酸40份,维生素c7份,葡萄糖90份。

将二氢吡啶、酵母硒、色氨酸、维生素c和葡萄糖按质量比1-2:0.4:4:0.6:9的比例混合均匀,得维生素半成品。

实施例3

二氢吡啶20份,酵母硒5份,色氨酸50份,维生素c8份,葡萄糖100份。

将二氢吡啶、酵母硒、色氨酸、维生素c和葡萄糖按质量比2:0.5:5:0.8:10的比例混合均匀,得维生素半成品。

将发酵好的发酵物、维生素半成品、生石灰、尿素按质量比10-15:1-3:0.2:0.1-0.3的比例混合均匀,得最终产品。

将最终产品按3-8%比例掺入生长期蚯蚓养殖基料中进行蚯蚓养殖,即可促进蚯蚓生长,按10-15%比例掺入繁殖期蚯蚓养殖基料中进行蚯蚓养殖,即可促进蚯蚓繁殖。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